韩愈的教师观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的教师观及其现实意义(一)
韩愈教育思想最突出地体现在他的《师说》中,在该文中,他提倡尊师重道。

(1)尊师原因:首先,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先知传后知的过程,教师闻道在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学生要学知识,就应该尊师重道。

其次,“天地君亲师”,师道体现君道,能尊敬师长,就能效忠皇帝,这是他提倡师道的深层原因。

最后,还有社会原因,安史之乱后,国运转衰,儒学失去了宣传阵地,佛、道宗教势力膨胀,韩愈提出尊师重道来维护儒家的道统,重振儒道,抵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总之。

尊师即卫道,“道”是封建道德的最高境界。

(2)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传授儒家仁义之道,讲授儒家六艺经传和古文,解答学生的疑问。

传道是首要任务,授业和解惑是过程与手段。

(3)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韩愈提出的学无常师、唯道是求的观点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有积极意义。

(4)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也就是说,师生的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相互为师。

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长者,皆可以为人师表。

学生向老师学习,但不必迷信和盲从老师。

韩愈强调师生关系在道和业面前是一种平等关系,师生关系可以互相转化,这是对维护教师绝对权威的师道尊严思想的一种否定。

这种含有辩证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
确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韩愈的《师说》是我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既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师生相互尊重与学习,提倡建立平等的师生观,这是韩愈教育思想的独特之处。

韩愈的教师观及其现实意义(二)
一、韩愈的教师观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被明朝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在《师说》中以其丰富的学识、卓越的胆识提出了骇世惊俗的师道观。

韩愈的教师观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

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其教师观,提出了卓越的见解。

首先,韩愈对老师的作用有自己独特的认识。

他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全新界定。

在他看来,既能做经师,又能做人师的人才是真正的老师。

他将“传道”放在“受业”“解惑”前面说,表明他把教学生做人比做学问看得更为重要。

韩愈心目中的老师不是一般官学老师,也不是学业启蒙老师,而是学有所成的人。

他在“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中,明显流露出了对浅薄之师的鄙夷与嘲讽。

其次,韩愈提出的择师标准体现了一种朴素的民主平等意识。


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他明确主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种全新的师道观是一种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现出鲜明的态度、坚定的信念。

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

这种能者为师的择师标准表现出一种谦逊的学风、不耻下问的胸襟。

韩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的感慨是沉痛的。

因为远远超过一般人的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而远远低于圣人的普通人却“耻学于师”,也因此才有“圣益圣,愚益愚”的不幸结局。

再次,韩愈提出了转益多师、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观。

他认为“圣人无常师”,即有学问的圣人从来没有固定的老师,甚至可以向根本比不上自己的人学习。

他举例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韩愈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这种转益多师、教学相长的师生观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最后,韩愈提倡敢为人师的反时俗精神,鼓励青年从师勤学。

在“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韩愈嘉许之。

他收李蟠这样“好古文”的学生,表现出敢为人师的反时俗的勇敢精神。

韩愈对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学于师”的现象深恶痛绝,对一般浅薄的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的丑态予以辛辣的调
侃。

他主张做大学问,鼓励青年从师勤学,深入研究。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中流露出了对浅尝辄止、不深入研究的人的蔑视。

他认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强调一个人要着力于“业精”、“行成”,即在学业上做到“精”,在品德上要做到“成”。

当然,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韩愈《师说》中所表现的师道观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他办教育的目的是复兴儒学、排斥佛老和推行文学革新运动,因此他所强调的“道”是儒家之道,他所强调的教学内容是“所读皆圣人之书,杨墨释老之学无所入于其心”,“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视,非圣人之旨不敢存”,“口不绝吟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他的教学方式明显地带有枯燥说教和硬性灌输的特点,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的培养。

二、韩愈的教师观的现实意义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韩愈在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为提倡师道,抨击当时佛教盛行,教育遭受摧残,学生“耻于从师”,教师“惧为人师”的时弊而写下的《师说》一文,虽只有五百多字,但言简意赅,说服力强,感人至深。

提出了许多合理的见解,不仅在当时十分新鲜,就是在今天,仍富有现实意义。

(一)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即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说明“从师而学”是古代的优良传统;而当时的现实社会却弥散着“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是与传统背道而驰的。

的确,一个民族要获得文明,一个人要得到知识,都离不开教师的作用。

自古以来,为了后代的健康成长,不少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呕心沥血,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他们的地位和学问一向为人们所尊重,他们的事业为历史所传颂。

尊敬教师,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盛行尊师风气。

那时由于孔子的倡导,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教育事业得以发展,人们对教师也就愈来愈尊重。

孔子不但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且是人们所崇敬的“至圣先师”,后来更成为世代称颂的“万世师表”。

关于尊重教师地位的问题,我国古代的学者有过很多的论述。

成书于西汉的《礼记·学记》就提出了“师道尊严”的概念:“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2在先,孟子根据《尚书》“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说法,把君和师并列起来看待。

荀子更进一步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将天、地、君、亲、师相提并论。

荀子还阐述了教师在国政中的地位,他说:“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由此他得出结论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

是礼之三本也。


古代统治者多懂得“尊师重道”的重要性。

据《学记》记载,古代天子召见文武百官的礼节是:天子南面而立,臣则北面而朝;但天子对于祭祀的主人和学校的师长,并不要求他们北面而立,即不用见臣子的礼节对待他们,以示“尊师重道”。

古时学生对教师尊敬的例子就更多了。

《后汉书·李固列传》记载说,李固为寻求一个
好的老师,常常是“步行寻师,不远千里”。

宋朝的杨时,有一次去洛阳拜见老师程颐,不巧程正在睡觉。

他不忍心叫醒他,便站在一旁等着。

当时天正下雪,等程颐醒来时,门外已积雪一尺深。

这就是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至当代,改革开放以后,教师的地位较以往有所提高;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提高教师地位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

历史早已表明:民族振兴必须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跃进必须依靠科技,科技的发达必须依靠教育,发展教育则必须大力提高教师地位。

要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受人们羡慕的职业,还必须采取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具体措施。

(二)教师担负着崇高的社会责任
韩愈在《师说》中概括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即是说,教师,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疑答难的。

韩愈所说的“道”,在他的文章里是有确定含义的,指的是儒家的尧舜禹汤文武孔孟之道,侧重点在于个人修养、道德品质、立身处世诸方面。

韩愈在《原道》中为“道”定义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5可见这所谓“道”,就是行仁义,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所以韩愈笔下的“传道”,就是传播圣人之道,“授业”,就是讲授学业,“业”指的是各种学业技艺,即是《师说》后文所说的“六艺经传”,所以“授业”实际上也是“传道”;“解惑”,就是解疑答难,解除疑惑,解答“道”同“业”两方面的疑难问题。

这就是说,教师要负起向学生传授道理、知识和
解疑答难的责任。

一句话,教师必须是“既教书,又教人”。

这是教师职业所赋予教师的崇高的社会责任。

不同的社会必有不同的教育之“道”。

处于封建社会的韩愈,必然会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去维护和宣传封建社会之“道”—作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儒家之道,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这是毫不奇怪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也是应该肯定的。

在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也应该有社会主义的教育之“道”。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教育之“道”呢?我认为,其要点,即如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所说:“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这里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了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意见》明确指出:“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其实,这24个字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教育之道的基本思想、基本遵循。

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的教育之道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

(三)学习的对象应该是广泛的
封建社会时期的韩愈,已认识到了“人非生而知之”这一唯物主义的命题,因而他主张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师学道”,不然“惑”就会“终不解”。

那么,应该以什么人为师,向什么人求教呢?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或“择师”的原则。

他认为:只要他有学问,懂得的知识比我早,就可以以他为师,而不用去管他的地位是高还是低,不用去管他的年龄是老还是少。

这就是他所说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既然“圣人无常师”,何况普通人呢!
韩愈关于从师的标准或择师的原则,在当时,是对不重道、不重师的社会风气、包括即使谈到“师”,又斤斤计较于“师”的地位、年龄等等坏风气的批驳,这是十分正确的。

在今天,如果我们把韩愈关于“道”的内函重新予以确定,把它作为“真理”的同义词来理解,那么,这个原则就是“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是我的老师”。

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我们常说:要向有真才实学的人学习,要向内行学习,实际上也体现了《师说》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精神,只不过这“道”并非韩愈所主张的孔孟之道罢了。

由于知识海洋的广阔,而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有限,故而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使自己成为一个门门精通的专家,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想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就必须不断学习,广泛学习,深入学习。

潮涌般出现的科学技术、急剧增加的知识量,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学科,需要每一个人去自觉接受“终身教育”,才可能适应社会,适应工作。

因此,更需要向一切有学问的人虚心学习,利用一切机会向在某一方面长于自己的人学习,这样,才会永葆生活的青春;才会不断更新知识,充实知识,便知识面更广,基础打得更牢,从而不断地获得新的创造和发现。

(四)教和学是可以相长的
韩愈在《师说》中,还阐明了另一个哲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学生不一定就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就比学生高明。

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艺和学业各有各的专门研究,知识领域无限宽广,学生是完全可能在某一方面逐渐超过老师的。

因而,“青出于蓝”;反过来说,“蓝”也完全可以更“出于青”,获得新的知识和进步的。

这个关于“教师”和“弟子”相互关系的见解,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正确。

但是,要真正明白这一点(不是从字面上或抽象的道理上)很不容易;更别说去实践了。

为什么师生关系时有不正常呢?这是因为当教师的自以为一切都比学生强,听不得半点来自学生的不同意见;或者因为发现学生确有比自己高明之处而妒忌学生,压制学生。

做学生的呢,则当发现教师某一点不那么正确,就认为他一切都不行,不够资格当教师;或者径直认为自己已经比教师强了,于是就不再尊重教师了,更不用说继续虚心地向他学习了。

师生矛盾的这两方面,显然都不正确,都
是需要检讨和纠正的。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久经证明的客观真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格外认真地去体会和领悟这个道理。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学生也在变。

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往往表现得比教师更热烈、更奔放、更浪漫。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也要跟着变,努力使自己成为站在时代潮头、永葆学问(或知识)青春的进取者,使自己和学生与时俱进,共同成长。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其实已经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化的平等关系。

这种关系,是以互相尊重为前提的。

教师是这种关系的主导方面。

作为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耕耘者、传播者,要去启迪学生的心智,为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品德高尚、知识丰富、体魄健全的一代新人。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因为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

他们对教师最信任、最崇敬,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爱仿效。

正因为如此,一个好的教师必须随时好好检查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成为优良品德的先行者,良好习惯的先导者,科学、人文知识的培育者。

同时,作为教师,因为不可能事事精通,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包含着自我学习和不断完善的努力,要虚心地向包括自己学生在内的一切高于自己、长于自己的人学习,争取不断地进步。

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作为人民教师的自我修养、自我素质的提升,当是十分必要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说:“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毋庸置疑,学习包括《师说》在内的古代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并将之运用于今天的教育改革,才可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