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新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新教育文档
初中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市使用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新课标教材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可以说,新课标教材为地理教学送来一缕春风,既培养学生能力,又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但是初中生地理学习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并影响到学生高中地理学习。
初中生地理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作为地理教师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一、根据实际教学状况,我认为初中生学习地理存在如下问题
1.地理学习方法不当。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因此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而形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强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难以适应地理学习。
例如在讲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时,有意向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当北半球是1月时,南半球是几月?”不少学生会回答:“是7月。
”这就体现了学生思维变通性差,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掌握知识灵活性不够。
所以,学习地理不能死记硬背,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
2.学习地理的动力不足。
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跃的内部动因
或动力,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
地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动力。
中考不考地理,结业考试流于形式,使学生认为将时间用在地理上是一种“浪费”。
3.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新教材强调“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要求。
但是,实际教学中存在“新教材,老方法”的现象,没有采用或没有充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自然感到课堂空洞、乏味,久而久之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结论与建议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地理学科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为此,我提出如下对策:
1.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
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
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地理学科的特点,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2.把握新教材,注入新思路?摇新教材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在新教材、新任务的背景下,要有新思路。
树立现代教学新观念。
地理教学中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
学生为本。
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视野十分开阔,教学中要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其充分地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产生对地理探索的浓厚兴趣。
开展探究活动。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活动”式课文。
如何利用好这些活动,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有效载体,一旦学生投入到这些与日常生活或自身需求紧密联系的“活动”中去,那么必将大大消除学生对地学习的抑制情绪,有利于克服学习的问题。
3.突破难点,扫除学习障碍。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
地理教学难点大致可以分为理解性难点、记忆性难点和运用性难点等3类。
针对不同类型的难点,分别采用如下对策:
理解性难点。
理解性难点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现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内容,这些知识抽象,要求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
教师在突破理解性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要讲究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教学中多运用图示解答、演示实验、联系生活,有效利用知识的正迁移。
记忆性难点。
记忆性难点,主要是一些地理事实过于集中而彼此
间又联系松散的地理知识。
为了减轻记忆负担,强化记忆效果,教学中可采用:加强横向联系、赋予记忆材料以一定的意义、
编歌诀等方法。
运用性难点。
运用性难点多存在于读用地图和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具体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
我们应巧设问题情境,增加问题层次,减缓问题坡度,必要时可提供相关图表甚至实物或模型,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探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开展地理第二课堂。
把握地理学科贴近学生生活或地理课程本身的趣味性,充分开展地理第二课堂,营造浓厚的学习地理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