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枣庄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
1. (2分) (2016高一下·微山月考) ﹣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示的是()
A . 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6个能参与成键
B . 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 . 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质子
D . 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中子
2. (2分)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建筑行业经常使用的一种黏合剂.硅酸钠属于()
A . 盐
B . 氧化物
C . 碱
D . 酸
3. (2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 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是()
A . Cl2 Cl—
B . H+ H2
C . MnO2 Mn2+
D . Zn Zn2+
4. (2分) (2016高一上·天水期中) 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molNa+ , 0.25molMg2+ , 0.4molCl ﹣,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A . 0.1 mol
B . 0.3 mol
C . 0.5 mol
D . 0.15 mol
5. (2分) (2018高二下·通辽期末) 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错误的是()
X Y Z
例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
A含氧酸酸化合物
B溶液分散系混合物
C强电解质电解质化合物
D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6. (2分)(2020·静安模拟) 下列分离方法与溶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 . 萃取
B . 重结晶
C . 纸上层析法
D . 蒸馏
7. (2分) (2016高一上·福州期中) 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可与水以任意体积比互溶,密度小于1g/mL,沸点约55℃,分离水和丙酮时最合理的方法是()
A . 蒸发
B . 分液
C . 过滤
D . 蒸馏
8. (2分) (2020高一下·池州期中) 我国首艘使用了钛合金材料的国产航母已成功下水,钛(Ti)常温下与酸、碱均不反应,但高温下能被空气氧化,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O和TiO2)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步骤Ⅰ中碳作还原剂
B . 步骤Ⅱ中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 步骤Ⅲ中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
D . 可用稀硫酸除去金属钛中的少量镁
9. (2分) (2019高二下·新宁模拟) 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氯水中有Cl2、H+、Cl-、HCIO、ClO、H2O和少量OH-
B . 氯水中只有HCIO有氯化作用
C . 氯水必须新制,久置的氯水就是稀盐酸
D . 氯水呈黄绿色
10. (2分) (2017高一上·泉州期末) 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 ,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5.6L11.2L22.4L
n(Cl﹣)/mol 1.5 2.0 3.0
n(Br﹣)/mol 3.0 2.8 1.8
n(I﹣)/mol x(x>0)00
A . 5:15:4
B . 5:12:4
C . 15:30:8
D .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11. (2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下列有关卤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B . HF、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C . 淀粉-碘化钾酸性溶液在空气中变蓝,4I-+O2+4H+=2I2+2H2O
D .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故漂白粉可以漂白织物
12. (2分) (2017高二下·红桥期中)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必要的夹持装置及石棉网已省略)的是()
A . 实验室制乙烯
B . 实验室制乙炔并验证乙炔发生氧化反应
C . 实验室中分馏石油
D . 若A为醋酸,B为贝壳(粉状),C为苯酚钠溶液,验证醋酸、苯酚、碳酸酸性的强弱(不考虑醋酸的挥发)
13. (2分) (2015高二上·宁波开学考) 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配制0.10mol•L﹣1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I2 ,
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
12.20mL
A . A
B . B
C . C
D . D
14. (2分) (2018高一上·北京期末) 向某无色溶液中分别进行下列操作,所得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A . 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Al3+
B . 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
C . 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
D . 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存在NH4+
15. (2分) (2019高三上·诸暨期末)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 . 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 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X中不含有醛基
C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四氯化碳层呈紫色,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D . 某待测溶液可能含有等浓度的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K+、Na+、NH4+、Mg2+、Fe2+、Fe3+、I-、CO32-、SO42-。
现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加入足量NaOH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加热产生无色气体,则原溶液中是否含有K+、Na+ ,需通过焰色反应确定。
16. (2分) (2016高一上·东方期中)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 . 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C . 标准状况下,32gSO2的体积约为22.4L
D . 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K2SO4溶液中,含2NA个K+
17. (2分)现有 X和 X+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质子数相等
B . X元素的质量数为A
C . X+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D . 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18. (2分) (2018高二下·阳江期末) 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气体VL,完全燃烧产生CO2和H2O,消耗相同状态下的O23VL,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醇的体积比为()
A . 1:1
B . 2:1
C . 1:2
D . 任意比
19. (2分) (2018高一上·三明期中) 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小的是()
A . 200mL 2mol/L MgCl2溶液
B . 300mL 5mol/L KCl溶液
C . 1000mL 2.5mol/L NaCl溶液
D . 250mL 1mol/L AlCl3溶液
20. (2分)(2017·崇明模拟) 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的原理与溶解度不相关的是()
A . 蒸馏分馏
B . 重结晶法
C . 纸层析法
D . 萃取分液
21. (2分)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为()
A . 现有 CO、CO2、O3 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 1 摩尔 O,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3:2:1
B . 5.6gCO 和 4.48LCO2 中含有碳原子数一定相等
C . 标况下,11.2 升 X 气体分子质量为 16g,则 X 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32
D . agCl2 中有 b 个氯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 NA 的数值可以表示为 35.5b/a
22. (2分)将含有0.1molSiO2的铝、硅混合物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前者可得到
11.2L气体(标准状况),后者可得到6.72L气体(标准状况),则参加反应的n(HCl)与n(NaOH)之比为()
A . 1:1
B . 1:2
C . 2:1
D . 3:1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25分)
23. (6分)已知A、B、C、D为气体,其中A为黄绿色,D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①所示:
(1)将气体B点燃,把导管伸入盛满气体A的集气瓶,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放热②黄绿色褪去③瓶口有白雾④瓶口有白烟
⑤安静燃烧,发出黄色火焰⑥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2)实验室制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如上图②所示装置收集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D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②干燥管里盛有碱石灰
③图②中的a为棉花团,其作用是防止氨气逸出
(4)气体D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物质E的化学式是________;E在下列物质分类中所属的物质种类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电解质;②化合物;③混合物;④纯净物;⑤非电解质;⑥盐
24. (3分) (2016高三上·包头期中) 已知合金A由两种常见金属组成.为测定其组成,某同学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过程②中分离C和E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________;
(2)溶液H中所含的阳离子有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合金A与D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5. (4分)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甲:量取20mL 18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将容量瓶加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________;
②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
(2)乙:用100mL量筒量取20mL浓硫酸,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到100mL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方法是否正确?若错误,指出其中错误之处________。
26. (5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加热条件下利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来制取并收集氯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要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应使气体依次通过装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洗气瓶.
(3)该小组称取8.7g二氧化锰与足量10mol•L﹣1的浓盐酸反应,理论上可制得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V1=________L.
(4)若该小组量取了10mol•L﹣1的浓盐酸40mL,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理论上产生氯气的体积为V2(标
准状况),则V1________V2(填“>”、“=”或“<”)
27. (7分)
(1) ________mol CO2中含有氧原子数跟1.806×1024个H2O分子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
(2) 0.4 mol SiH4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________g HCl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
(3)标准状况下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8.96 L,其质量为7.60 g,则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为________;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
(4)等物质的量O2和臭氧(O3),其质量之比为________。
若O2和O3质量相等,则其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
(5)含MgCl2、KCl、Na2SO4三种溶质的混合液中,已知其中含Cl-1.5 mol,K+和Na+共1.5 mol,Mg2+为0.5 mol,则SO42-的质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25分) 23-1、
23-2、
23-3、
23-4、
23-5、
24-1、
24-2、
24-3、
25-1、
25-2、
26-1、26-2、26-3、26-4、27-1、27-2、27-3、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