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第1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实行武分王封灭制殷的时影响。

周公东征后
周人势力范围扩张至 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
黃河中游 霍晋

卫 黃河下游


渭水
洛管邑 蔡
淮河
周族势力的扩张
材料:《三字经》:“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
久”。
——《左传·宣公三年》
6)影响
积极影响:
①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稳定了 当时的政治秩序,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 强国;
分封制的含义、内容、影响; 宗法制的表现、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 宗法制、礼乐制度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中国古 代的朝代顺序吗?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一、基本史实
朝代 夏 商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前476年


3、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政 治
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制
前475年 前221年
220年
589年 907年
度 1368年 1840年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众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传播了周文化,有利于形成 统一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材料: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向周王的使臣询问九 鼎的轻重。这是觊觎周室,想取而代之的表现。 在使臣的机智应答下,楚庄王只好悻悻而罢。鼎 是王位的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的野心。
(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
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3.(2015·浙江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 影响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石陪华《中国历史纵横》
消极影响: (1)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2)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有些违背。 (3)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中国古代史
古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

2、奴隶社会:
夏朝(建立)
商朝(发展)
西周(强盛) 春秋(衰亡)
子我曰国的:今古大代政道治既制隐度,天开下启为于家“。家 各天亲下其”亲时,代各,也子就其是子从,夏货王力朝为开己始。。
——《礼记·礼运》
思出提的考示禅是1:让:独制王有裁:人位选,说世贤禅,与袭让世能制制袭是是制选社是贤会王任位生能在产,一力体家现发一的展姓是,中私民传主有承,制,因出体此现现世 袭的制结代果替,禅是让符制合是社历会史发的展倒退潮。流你的是。否认同此观点?
中国古代史
古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

2、奴隶社会:
夏朝(建立)
商朝(发展)
西周(强盛) 春秋(衰亡)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前476年


3、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西周
建立时间 开国之君 亡国之君
约BC2070年


约BC1600年


BC1046年
周武王 周幽王
注意:(1)关于公元纪年的计算方法,尤其是横跨公元 前后的算法; (2)关于皇帝谥号、年号、庙号等;
二、重要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从与“能天,下讲为信公修”睦到。“家天下”, 从“传贤”到“—传—子《”礼,记标·志礼着运从》 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3.(2012-浙江- 文综13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 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
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 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 鲜肉干),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 猪肉),卿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士三 鼎(乳猪、干鱼、干肉)。
4、礼乐制度
实质: 维护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的工具
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 特点?
4.(09天津文综)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 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追踪时事: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 你能结合材料及 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吗?
政 治
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制
前475年 前221年
220年
589年 907年
度 1368年 1840年
分封制
光 忠积克世进长邦 茂 孝善成代修裕家 书 仁传先永德贤有 香 爱芳志昌业良道
宗法制
第1课时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 考查内容 重要概念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商朝时的人们非常迷信。认为生 活中的一切都是天帝安排的。因此,不 管做什么事,都必须先问问鬼神,这就 叫“占卜”。刻写在甲骨上的有关这些 占卜的事情的文字,就叫做“卜辞”。 而今幸存下来的近20万片甲骨,几乎全 是卜辞。
材料一 卜辞中常见一事多卜,从形式上看是通过祭祀某 位(或几位)祖先,用占卜来祈求祖先神的同意、实际还 是王一人说了算。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统一,在甲骨卜 辞中体现得很完整。 ——孟世凯《商史和商代文明》
2、分封制
4)分封内容 :
诸侯义务 :
诸侯权利 :
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缴纳贡赋
朝觐述职
军事上: 建立武装 经济上: 征派赋役 政治上: 设置官员
பைடு நூலகம்
材料一: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 六师移之。”
政治上:服从周王命令,朝觐述职
材料二: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 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 不贡 。”
积极作祭用拜黄: 帝
蒋孝严祭祖
(1)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团圆饭
(2)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祖国统一
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中国 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 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亲贵合一和 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 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
分封制


(1)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2)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 核和纽带;
(3)二者都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在家 中、族内就是宗法制(兄弟关系或父辈与子侄的关系), 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君臣关系)。
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 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 幼的之贵权间族利要也的有不分明 一配显 样的 :差 天别 子。—就—连驾如崩何;称诸呼侯“——死权” 薨利;,的卿不继大同承夫等级— —卒;士——不禄;平民、奴隶——去世。
消极影响:诸侯势力强大,天子权势下降, 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埋下隐患。
【高考链接】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
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
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2.(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 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 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 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 显。这表明( )
材料四:西周分封制中分封诸侯的权利。
特点4: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特点1: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特点2: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特点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 特点4: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2009·江苏单科·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
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
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
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 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 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 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 的。
思考:西周的统治者最为担忧之事是什么?如何解决存在 的问题?
王位的继承问题。
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嫡 长 子 继 承 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讨论:“大宗”一定“大”,“小宗”就一定“小”吗?
4)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血缘关系维系;族权与政权相 结合。 5)影响:
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 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经济上:交纳贡赋
材料三: 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结果诸侯 都纷纷派兵来勤王。
军事上: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探究问题二:认真观察下图, 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出分封 制的特点是什么?
5)特点 :
天子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管辖国邑 诸侯 管辖采邑﹝卿﹞大夫
服务,食禄
•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

庶民
周探究族问先题世二本:居根于据下岐列山图下片的和周材原料并结周合文所王学時知识期,分析
难题一:如何实行有效的统治?
难题二: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难题三:如何让贵族们在政治和 生活中自觉贯彻分封与宗法的原
则?
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的 目的、对象、分封的内容及影响?
2、分封制
1)含义:封邦建国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 给臣属,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2)目的: 巩固周王朝统治
3)对象: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观察下图,出现漫画中的史实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有 关?该制度的目的、内容、特点是什么?
3、宗法制
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 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
“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
是(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2015·江苏单科·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
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
特点1: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材料二:禹的儿子启在其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从此开 始了“家天下”的局面;商代则形成了“父死子继、兄终 弟及”的权力继承规则;周代则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2: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材料三:商和周都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 定政治地位的高低。
特点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