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之保健食品那些事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志英

教授级高工,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

监,上海市食品学会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

保健食品一

直是谣言的重灾区,而且有关保健食品的谣言竟然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说法,且个个言之凿凿,更让人一头雾水,无从分辨。效,可增加脑循环、养颜美容、降三高、减肥减脂、抗老防癌等。”这些夸大宣传让一些女性朋友深信不疑,而且近年来三七越炒越热,微信中常见将三七称为“神奇药材”的帖子。

真相2

三七的主要功效是止血、活血、定痛等,有“生活熟补”之说,即生三七可活血,熟三七可补益,并无抗老防癌等神奇功效的科学依据。

谣言3

《黑枸杞为什么被誉为“软黄金”》一文中把野生黑枸杞捧成了“软黄金”,大肆鼓吹黑枸杞具有抗衰老、美容养颜、改善睡眠、预防癌症等一系列保健奇效,以致出现消费者非理性的购买行为。据报道,近年来黑枸杞产地价格涨了近8倍。

真相3

黑枸杞的特殊之处是富含花青

素,花青素确实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但目前所宣称的黑枸杞的其他“功效”大都是从其富含花青素可抗氧化衍生而来的,并没有直接的临床试验数据。

谣言4

玛卡是近年来的新晋“网红”,诸如《壮阳玛卡,千万记住这

保健食品那些事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28

Food and Life 2017-12

谣言1

《松花粉使人返老还童》一文说“松花粉多样化的活性营养物质相互作用,可使机体组织保持青春活力,从而增加寿命。松花粉是天然‘可以吃的化妆品’,能增加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老;阻断黄褐斑、蝴蝶斑的产生,使皮肤洁白美丽;松花粉富含纤维而热量低,使肌肉结实、体态匀称。”

真相1

松花粉其实是花粉食品的一种,与油菜花粉、玉米花粉、荞麦花粉类似,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但并不能返老还童、美容养颜等。

谣言2

《女人抗衰老一定要吃三七粉》一文说“三七是百草之王,有延年益寿之

第一类谣言

夸大保健食品功效

这一类谣言是微信朋友圈最常见,也是转发最多的。

安全 老马识毒

些方法》一类帖子,把玛卡说成具有改善性功能、治疗不孕不育、调节内分泌等各种特殊功效,几乎包治男女各种和性有关的疾病。

真相4

玛卡是一种主产于南美的十字花科植物,与萝卜同科,也许营养不错,至于提高性能力、治疗不孕不育,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

谣言5

微信朋友圈流传较广的帖子《磷虾油,全国火爆体验,效果惊人》等,把磷虾油鼓吹成能够提高免疫力,具有包治百病、延缓衰老等惊人效果,还说成有促进关节灵活、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

真相5

磷虾油是卫生计生委于2013年批准的新食品原料,可在普通食品中使用,但不能代替药品,也不能宣传疾病治疗、

预防作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

未批准过含磷虾油原料的保健食品。

谣言6

蓝莓是近年来颇受青睐的水果之

一,而《你知道哪种水果是水果皇后和

浆果之王吗》等帖子,把蓝莓说成“联合

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

一,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增强视力、强

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机体免疫等功

能,对多种癌症(肺癌、食管癌等)有明

显的抑制作用,还可延缓衰老,减少皮肤

皱纹,改善睡眠,保持大脑高度清醒,延

缓记忆衰退、防治心脏病等等。”

真相6

与黑枸杞一样,蓝莓也富含花青素、

花色甙,这些成分确实具有抗氧化作用,

以蓝莓和越橘为原料的保健食品被国家

监管部门认定的主要保健功能是缓解视

疲劳、改善视力、增强免疫力等。过度宣

传蓝莓有“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延缓

衰老、防治心脏病”等,缺乏医学依据。

蓝莓只是一种水果,并没有强大到可与

药物媲美的地步。

29

食品与生活2017-12

谣言

题为《人民日报:目前在中国,所有保健品都是骗人的,没有例外》的帖子流传甚广。

真相

标题中出现的“人民日报”四个字十分具有迷惑力,这实际上是“拉大旗作虎皮”,假冒权威媒体来散布虚假错误的言论。

文章多处内容自相矛盾,比如一面说保健品审查上跟食品一样,一面又说“《保健食品注册审评审批工作细则》中规定,证明(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需

要进行专家的评审”,又将经过国家审批

的保健食品功能说成是欺骗套路。

实际上,文章并未掌握保健食品政

策法规知识,目前的保健食品是由国家

食药监总局审批注册监管,但文中还在

说由卫生部管理,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

儿了。尤其是最后的结论:“目前在中国,

所有保健品都是骗人的,没有例外”,全

盘否定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营销方式

说白了就是坑蒙拐骗”,把规范的营销和

违规违法的营销混为一谈。

这种借助社会流行的负面舆情,对

我国保健食品进行极端、偏颇、恶意的

评价,刻意诋毁一个行业,误导公众认

知,与很多网上流行的涉及食品安全的

谣言相比,是别有用心之作。对于不了解

真相的人们,这类谣言具备了极大的蛊

惑性和欺骗性,对行业、社会都有极大

的杀伤力。

政府监管部门、相关行业、科学界和

媒体都必须及时出面,传播科学公正的

声音,彻底批驳此类谣言,使其成为过街

老鼠,人人喊打。

第二类谣言 诋毁保健食品这类谣言是近来出现的,貌似为消费者说话,迎合了当下

对于保健食品质疑的舆论环境,颇有欺骗性。

饮食安全 健康生活

本栏目由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SHFDA)主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