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文言文全套课件复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 ▪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 4、孔子云:“何陋之有?〞 ▪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文章评价
▪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 何陋之有。 ▪ 3、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精要练习3
▪ 4. 把以下句子译文成现代汉语。 ▪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
里 ▪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势浩大,水流湍急。春冬:清荣峻茂。秋:肃杀、 凄凉。
▪ 2、语言 ▪ 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
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 充满生气。
精要练习1——注音
1、重岩叠嶂 zhàng 2、夏水襄陵 xiāng 3、乘奔御风 bēn 4、素湍绿潭 tuān 5、绝巘 yǎn 6、飞漱 shù 7、清荣峻茂 jùn
缤纷 ▪ ②、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③、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练习5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谁叹惋? 为什么叹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源人 为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人民生活如此 痛苦而叹惋 8、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要求三个以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无人问津、怡然 自乐
路的境地〞〕
文言词语2——古今异义〔续〕
4、无论魏晋 〔古:不必说,更不用说;今:用作关联词〕 5、缺乏为外人道也 〔古:不值得;今:一般指“不充足,不满〞〕
文言词语3——一词多义
1、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动词,读wéi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舍
给,介词,读wèi
便舍船,从口入 放弃,丢下,动词,读shě
精要练习2
▪ 2、用原文答复: ▪ 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 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
精要练习4
▪ 5. 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 〞有什么含义?表现了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德者居之,那么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
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爱莲说
周敦颐
文言词语 多
美丽而不端庄
洗涤▪ 1、可爱者甚蕃
哪里来的 ▪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桃源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
汉朝,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练习4
▪ 6、用原文答复 ▪ ①、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 ▪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精要练习1
▪ 1. 本文作者是我国___代文学家___ _。
▪ 唐 刘禹锡
▪ 2.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 ①草色入帘青
②色愈恭,礼愈至
Hale Waihona Puke ▪ B. ①斯是陋室②何陋之有
▪ C. ①可以调素琴
②素湍绿潭
▪ 选B
精要练习2
▪ 3. 解释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 ①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 ▪ 名:知名。 ▪ ②惟吾德馨 ▪ 馨:指品德高尚。 ▪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鸿儒:博学的人。 ▪ ④无案牍之劳形 ▪ 官府的公文
▪ C、多;洗涤;美丽而不庄重;亲近而不庄重
和寂静。 ▪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 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文章评价
▪ 1、内容与结构 ▪ 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 写水,那么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水:水
三峡
郦道元
文言词语1——通假字
▪ 略无阙处 ▪ 〔通“缺〞缺口〕
文言词语2——一词多义
▪ 1、自三峡七百里中 ▪ 〔在,从, 介词〕 ▪ 自非亭午夜分 ▪ 〔如果,副词〕 ▪ 2、沿溯阻绝 ▪ 〔断,动词〕 ▪ 绝巘多生怪柏 ▪ 〔极,最,形容词〕
文言词语3——词类活用
▪ 1、乘奔御风 ▪ 〔这里指飞奔的马,动词用作名词〕 ▪ 2、良多趣味 ▪ 〔真,实在,形容词用做副词〕 ▪ 3、空谷传响 ▪ 〔在空荡的山谷,名词用作状语〕
整齐的样子 开阔的样子 喜悦的样子 快乐的样子
文言词语——其他〔续〕
▪ 1、甚异之 惊讶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 3、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 ▪ 4、黄发垂髫 ▪ 5、具答之 详尽 ▪ 6、咸来问讯 都 ▪ 7、不复出焉 再 ▪ 8、延至其家 ▪ 9、此中人语云 告诉 ▪ 10、便扶向路 从前的 ▪ 11、无问津者 渡口
亮。 ▪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盘旋着清波,
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句子翻译2
▪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
久绝
精要练习3
▪ 3、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 用?
▪ 答:进一步写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三 峡秋天肃杀凄凉的气氛。
陋室铭
刘禹锡
文言词语——一词多义
▪之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的 ▪ 无丝竹之乱耳 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 何陋之有? ▪ 渔人甚异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 辍耕之垄上。它〔指桃花林的奇景〕
练习6
▪ 9、作者在此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 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 样的理想?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共耕社会; ▪ 这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梦想,是不可能
实现的;
▪ 这种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 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带 有一定的复古倾向。
指老人小孩 邀请
句子翻译 1
▪ 1、初极狭才通人。 ▪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去,往
文言词语——其他
▪ 1、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知名 ▪ 2、斯是陋室 这 ▪ 3、惟吾德馨 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 ▪ 4、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 5、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的文书
使……劳累
句子翻译
▪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
文言词语1——通假字
▪ 便要还家 ▪ 〔通“邀〞邀请〕
文言词语2——古今异义
▪ 1、芳草鲜美 ▪ 〔古:鲜艳美丽;今:指“食物味道好〞〕 ▪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古:交错相通;今:指“各种运输和邮电
事业的总称〞〕 ▪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古:妻子和儿女;今:指“丈夫的配偶〞〕 ▪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指“走投无
文章评价
▪ 1、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 感情?
▪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 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 势的世态的鄙弃也说明了作者洁身自好的 生活态度。
精要练习1
▪ 1、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 ①陶后鲜有闻
▪ A. ①夹岸数百步
②夹岸高山
▪ B. ①渔人甚异之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C.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D. ①具答之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3.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A项〔 〕
▪ A. ①便扶向路
②寻向所志
▪ B.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 C. ①便扶向路
②秋天漠漠向昏黑
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 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 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 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 也只能是一种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练习1
▪ 1. 本文作者是我国晋代著名的诗人________。
▪ 陶渊明
▪ 2. 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为哪一B项〔 〕
屋舍俨然
房屋,名词,读shè
文言词语3——一词多义〔续〕
3、志
▪ 处处志之 作记号,动词
▪ 寻向所志 记号,名词
▪ 4、寻
▪ 寻向所志 寻找,动词
▪ 寻病终
不久,时间副词
文言词语4——词类活用
▪ 1、欲穷其林 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 ▪ 2、未果,寻病终
不久,动词用作时间副词
文言词语——其他
1、屋舍俨然 2、豁然开朗 3、怡然自乐 4、欣然前往
句子翻译 2
▪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十分惊讶,问
他是从哪里来的 ▪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
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 7、后遂无问津者。 ▪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文章评价
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作者这
文言词语4——其他
▪ 1、不见曦月
阳光,这里指太阳
▪ 2、夏水襄陵 上
▪ 3、沿溯阻绝 逆流而上
▪ 4、或王命急宣 有时
▪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 ▪ 6、素湍绿潭 急流的水
▪ 7、霜旦 下霜的早晨
▪ 8、属引凄异 接连不断。属zhǔ连接;引,延长
句子翻译1
▪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
▪ 2、濯清涟而不妖
蔓延▪ 3、不蔓不枝
生枝节
▪ 4、亭亭净植
▪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7、宜乎众矣
亲近而不庄重
应当
少
立,树立
句子翻译
▪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
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艳。 ▪ 2、莲,花之君子者也。 ▪ 莲是花中的君子。 ▪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 D. ①村中闻有此人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
练习2
▪ 4.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的意义。 ▪ ①、阡陌交通 ▪ 交错相通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 ③、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不要说,〔更〕不必说 ▪ ④、缺乏为外人道也 ▪ 不值得
练习3
▪ 5. 把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十分惊讶,问他是从
②无鲜肥滋味之享
▪ B.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是谓大同
▪ C.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尝遗余核舟一
▪ D. ①不蔓不枝
②青树翠蔓
▪ 2、解释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____
▪ ②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 妖:_____
▪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________
文章评价
▪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 何陋之有。 ▪ 3、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精要练习3
▪ 4. 把以下句子译文成现代汉语。 ▪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
里 ▪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势浩大,水流湍急。春冬:清荣峻茂。秋:肃杀、 凄凉。
▪ 2、语言 ▪ 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
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 充满生气。
精要练习1——注音
1、重岩叠嶂 zhàng 2、夏水襄陵 xiāng 3、乘奔御风 bēn 4、素湍绿潭 tuān 5、绝巘 yǎn 6、飞漱 shù 7、清荣峻茂 jùn
缤纷 ▪ ②、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③、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练习5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谁叹惋? 为什么叹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源人 为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人民生活如此 痛苦而叹惋 8、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要求三个以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无人问津、怡然 自乐
路的境地〞〕
文言词语2——古今异义〔续〕
4、无论魏晋 〔古:不必说,更不用说;今:用作关联词〕 5、缺乏为外人道也 〔古:不值得;今:一般指“不充足,不满〞〕
文言词语3——一词多义
1、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动词,读wéi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舍
给,介词,读wèi
便舍船,从口入 放弃,丢下,动词,读shě
精要练习2
▪ 2、用原文答复: ▪ 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 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
精要练习4
▪ 5. 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 〞有什么含义?表现了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德者居之,那么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
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爱莲说
周敦颐
文言词语 多
美丽而不端庄
洗涤▪ 1、可爱者甚蕃
哪里来的 ▪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桃源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
汉朝,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练习4
▪ 6、用原文答复 ▪ ①、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 ▪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精要练习1
▪ 1. 本文作者是我国___代文学家___ _。
▪ 唐 刘禹锡
▪ 2.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 ①草色入帘青
②色愈恭,礼愈至
Hale Waihona Puke ▪ B. ①斯是陋室②何陋之有
▪ C. ①可以调素琴
②素湍绿潭
▪ 选B
精要练习2
▪ 3. 解释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 ①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 ▪ 名:知名。 ▪ ②惟吾德馨 ▪ 馨:指品德高尚。 ▪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鸿儒:博学的人。 ▪ ④无案牍之劳形 ▪ 官府的公文
▪ C、多;洗涤;美丽而不庄重;亲近而不庄重
和寂静。 ▪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 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文章评价
▪ 1、内容与结构 ▪ 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 写水,那么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水:水
三峡
郦道元
文言词语1——通假字
▪ 略无阙处 ▪ 〔通“缺〞缺口〕
文言词语2——一词多义
▪ 1、自三峡七百里中 ▪ 〔在,从, 介词〕 ▪ 自非亭午夜分 ▪ 〔如果,副词〕 ▪ 2、沿溯阻绝 ▪ 〔断,动词〕 ▪ 绝巘多生怪柏 ▪ 〔极,最,形容词〕
文言词语3——词类活用
▪ 1、乘奔御风 ▪ 〔这里指飞奔的马,动词用作名词〕 ▪ 2、良多趣味 ▪ 〔真,实在,形容词用做副词〕 ▪ 3、空谷传响 ▪ 〔在空荡的山谷,名词用作状语〕
整齐的样子 开阔的样子 喜悦的样子 快乐的样子
文言词语——其他〔续〕
▪ 1、甚异之 惊讶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 3、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 ▪ 4、黄发垂髫 ▪ 5、具答之 详尽 ▪ 6、咸来问讯 都 ▪ 7、不复出焉 再 ▪ 8、延至其家 ▪ 9、此中人语云 告诉 ▪ 10、便扶向路 从前的 ▪ 11、无问津者 渡口
亮。 ▪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盘旋着清波,
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句子翻译2
▪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
久绝
精要练习3
▪ 3、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 用?
▪ 答:进一步写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三 峡秋天肃杀凄凉的气氛。
陋室铭
刘禹锡
文言词语——一词多义
▪之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的 ▪ 无丝竹之乱耳 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 何陋之有? ▪ 渔人甚异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 辍耕之垄上。它〔指桃花林的奇景〕
练习6
▪ 9、作者在此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 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 样的理想?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共耕社会; ▪ 这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梦想,是不可能
实现的;
▪ 这种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 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带 有一定的复古倾向。
指老人小孩 邀请
句子翻译 1
▪ 1、初极狭才通人。 ▪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去,往
文言词语——其他
▪ 1、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知名 ▪ 2、斯是陋室 这 ▪ 3、惟吾德馨 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 ▪ 4、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 5、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的文书
使……劳累
句子翻译
▪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
文言词语1——通假字
▪ 便要还家 ▪ 〔通“邀〞邀请〕
文言词语2——古今异义
▪ 1、芳草鲜美 ▪ 〔古:鲜艳美丽;今:指“食物味道好〞〕 ▪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古:交错相通;今:指“各种运输和邮电
事业的总称〞〕 ▪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古:妻子和儿女;今:指“丈夫的配偶〞〕 ▪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指“走投无
文章评价
▪ 1、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 感情?
▪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 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 势的世态的鄙弃也说明了作者洁身自好的 生活态度。
精要练习1
▪ 1、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 ①陶后鲜有闻
▪ A. ①夹岸数百步
②夹岸高山
▪ B. ①渔人甚异之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C.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D. ①具答之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3.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A项〔 〕
▪ A. ①便扶向路
②寻向所志
▪ B.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 C. ①便扶向路
②秋天漠漠向昏黑
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 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 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 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 也只能是一种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练习1
▪ 1. 本文作者是我国晋代著名的诗人________。
▪ 陶渊明
▪ 2. 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为哪一B项〔 〕
屋舍俨然
房屋,名词,读shè
文言词语3——一词多义〔续〕
3、志
▪ 处处志之 作记号,动词
▪ 寻向所志 记号,名词
▪ 4、寻
▪ 寻向所志 寻找,动词
▪ 寻病终
不久,时间副词
文言词语4——词类活用
▪ 1、欲穷其林 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 ▪ 2、未果,寻病终
不久,动词用作时间副词
文言词语——其他
1、屋舍俨然 2、豁然开朗 3、怡然自乐 4、欣然前往
句子翻译 2
▪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十分惊讶,问
他是从哪里来的 ▪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
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 7、后遂无问津者。 ▪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文章评价
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作者这
文言词语4——其他
▪ 1、不见曦月
阳光,这里指太阳
▪ 2、夏水襄陵 上
▪ 3、沿溯阻绝 逆流而上
▪ 4、或王命急宣 有时
▪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 ▪ 6、素湍绿潭 急流的水
▪ 7、霜旦 下霜的早晨
▪ 8、属引凄异 接连不断。属zhǔ连接;引,延长
句子翻译1
▪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
▪ 2、濯清涟而不妖
蔓延▪ 3、不蔓不枝
生枝节
▪ 4、亭亭净植
▪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7、宜乎众矣
亲近而不庄重
应当
少
立,树立
句子翻译
▪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
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艳。 ▪ 2、莲,花之君子者也。 ▪ 莲是花中的君子。 ▪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 D. ①村中闻有此人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
练习2
▪ 4.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的意义。 ▪ ①、阡陌交通 ▪ 交错相通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 ③、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不要说,〔更〕不必说 ▪ ④、缺乏为外人道也 ▪ 不值得
练习3
▪ 5. 把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十分惊讶,问他是从
②无鲜肥滋味之享
▪ B.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是谓大同
▪ C.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尝遗余核舟一
▪ D. ①不蔓不枝
②青树翠蔓
▪ 2、解释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____
▪ ②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 妖:_____
▪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