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益肾汤”直肠滴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益肾汤”直肠滴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中药“益肾汤”直肠滴注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方法:采用中药制剂“益肾汤”直肠滴注给药,采用直肠缓慢滴注灌肠法,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一次性导尿管灌肠,每晚1次,每次150ml,并配合西药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5例(治疗组),与常规西药治疗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1%,治疗组为81.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组提高、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组缩短(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Scr、BUN、Hb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只有BUN改善明显(P<0.05),Scr及Hb虽有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中药“益肾汤”直肠滴注操作简便,制剂可据证加减,抢救患者迅速、方便、显效,为发挥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剂型。

标签:中药;慢性肾功能衰竭;直肠滴注;益肾汤
慢性肾衰(CR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是一种肾功能减退、衰竭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和电解质紊乱的综合征。

中药“益肾汤”直肠滴注治疗方法只针对慢性肾衰中的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衰竭期,不针对尿毒症期的患者。

我科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将传统的一次性灌肠方法改为直肠滴注中药——益肾汤,并配合西药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90例患者均为本院内科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所有病人均符合慢性肾衰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18~82岁,平均(49.5±4.64)岁;对照组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19~81岁,平均(49.7±5.12)岁,两组间年龄及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1.2肾功能分期治疗组中肾功能不全代偿期15例,氮质血症期18例,肾功能衰竭期12例;对照组中肾功能不全代偿期16例,氮质血症期20例,肾功能衰竭期9例;两组患者肾功能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1.3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与分期参考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者1993年拟定标准[1],[1] 孙伟.肾病实用中西药结合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526-527.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肌酐清除率(CCr)80~50 mL/min,血清肌酐(SCr)133~177μmol/L;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CCr 50~20 mL/min,SCr 178~442μmol/L;肾衰竭期:CCr 20~10 mL/min,SCr 443~707μmol/L。

1.4 排除标准[2]:[2] 周世芬.肾衰灌肠液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80-81.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严重
心血管、肝脏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③精神病患者;④已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治疗中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者;⑤未按要求完成实验全过程、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2 方法
2.1基础治疗低蛋白、低磷、高热量饮食;控制高血压、血糖;纠正贫血、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防治感染等治疗。

2.1中药治疗治疗组另加用中药“益肾汤”100~200 ml直肠滴注,每日2次。

方剂由大黄20 g,白茅根20 g,土茯苓20 g,生槐花20 g,野菊花20 g,丹参20 g,女贞子15 g等组成。

本院制剂室制成混悬液,每100 ml含生药60g。

将“益肾汤”加温到38℃左右,连接一次性输液管,剪去针头,接小号橡皮导管,涂少量液体石蜡。

按灌肠常规操作规程,令患者左侧卧位,将橡皮管插入肛内约15~18cm,达到乙状结肠,然后调节输液瓶与患者的相对高度,调整滴速,以每分钟30滴为宜。

每晚1次,15天为1个疗程。

3 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症状消失,智力、体力、脑电图描记(EEG)恢复正常,生活自理、能从事一般工作。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生活尚可自理;有效: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生活不能自理;无效:治疗后无明显变化。

同时应用智力残疾评分(AAMD)和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进行统计分析
3.2统计学处理数值变量资料以±s表示,并用t检验分析,分类变量用χ2检验。

所有数据统计在SPSS 11.0软件包中完成。

3.3两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纳洛酮毒副作用。

3.4AAMD和MMSE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AAMD、MMSE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DEACMP疗效比较
Table.2 Comparison in treatment effects of two DEACMP
例数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平均住院天数
治疗组 35 20(57.1)12(34.2)3(8.5)0 100﹡28﹡
对照组 35 11(31.4)11(31.4)10(28.5)4(11.4)88.5﹡36﹡
*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智商变化比较(分)
Table.3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change in IQ(points)组别AAMD MMSE
治疗组治疗前39.80±15.90 14.71±3.84
治疗后 47.01±16.20﹡△22.24±4.39﹡△
对照组治疗前40.12±15.11 15.96±4.01
治疗后 42.25±14.98 18.21±5.0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
4 讨论
肛肠给药早在汉代医学书中就有记载,近代医学也有药物灌肠方法,然而直肠滴注方法使用尚少,特别用中药直肠滴注治疗DEACMP患者尚未见报道。

中药治疗DEACMP有良好的疗效。

近年来,虽有许多中药制剂用于治疗DEACMP,且有一定的疗效,但中药制剂制作工艺较复杂,且处方成分固定;直肠滴注给药的制剂较之容易,甚至可根据临床辨证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药物成分予以直肠给药。

静脉注射给药可与直肠滴注给药的作用类同,有人曾比较几种茶碱衍生物制剂吸收情况,其结果认为直肠给药较静脉给药提前30分钟,结果血中茶碱浓度相同[1]。

因此,直肠滴注给药有一定的优点:与口服药相比,直肠给药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而失去活性,也不经肝脏的首过作用破坏,较传统的灌肠方法为优,传统灌肠药物容易溢出肛外,影响药物吸收,直肠滴注药物缓慢均匀地进入直肠粘膜,使之吸收,对DEACMP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给药途径,且操作简便,抢救迅速。

直肠滴注给药的药物吸收途径有:①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而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后进入大循环,但据报道一般直肠给药约有50%~70%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
大循环;②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静脉而进入大循环;③直肠淋巴系统的吸收几乎与血液处于相同地位。

但也有不少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如药物理化因素,由于药物的种类不同,直肠吸收的效果不同[2]。

据报道四环素的直肠吸收远低于口服,而林可霉素的吸收率与口服者相似。

脂溶性药物在直肠容易吸收,水溶性药物同样能通过微孔途径而吸收。

粘度的大小也能影响其释放、溶解及吸收。

粒径愈小,愈易溶解吸收。

其次也有生理因素的影响,如直肠充满粪便时,对药物的吸收量要比无粪便少。

另外,由于直肠液基本为中性而无缓冲能力,给药形式一般不受直肠的影响,而溶解的药物却能决定直肠的pH,因而弱酸、弱碱药物比强酸、强碱、强电离药物更易吸收。

分子型药物易透过肠粘膜,而离子型药物则不易透过。

因此,在研制直肠滴注药物时,应考虑这些因素,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一氧化碳中毒是当今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中毒。

见于火灾、机动车尾气异常泄漏和工业或家庭燃气炉取暖做饭及沐浴等,也见于CO自杀,可以造成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功能损害为主的多脏器损害。

急性CO中毒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多数可以康复,但仍有3% ~30%的患者在中毒症状缓解、意识恢复正常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假愈期”再次出现神经精神异常(智能、人格、行为等改变),称之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

中医将其列为“呆病”“健忘”等范畴。

认为气滞血瘀、窍络闭阻为其病理。

同时认为,CO中毒系秽浊毒气伤及气血,闭阻清窍,致气血淤阻。

“脑为元神之府”。

淤血阻滞脉络,气血不能充养于脑,清窍不荣而发本病[4]。

久必致脑髓虚损,故为本虚标实证。

现代医学认为DEACMP后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便秘。

又由于经过脱水降颅压治疗,肠道粘膜腺体分泌功能降低,肠液分泌减少,同时肠内容物水分吸收增加,故出现大便干结、面红、舌红等祖国医学所谓的“阴虚阳亢”症状。

同时由于大便不通,可使肠内容物产生肠源性内毒素而加重脑循环功能的障碍。

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醒脑汤”具有清热通下、化痰开窍的功能,通过直肠滴注,一方面增加肠溶液,促进胃肠动力使肠中积粪排出,从而腹内压下降,促使血压及颅内压降低而减轻脑水肿;另一方面药物通过直肠粘膜的吸收至大循环,发挥其本来的药性作用,这也符合祖国医学的“上病下取、内病外治”的原理[5]。

在本次研究中提示中药“醒脑汤”直肠滴注治疗DEACMP疗效显著,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显著,表现为总有效率升高,平均住院天数降低,治疗后AAMD、MMS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才,此种给药方法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春林.中药药剂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53-354.
[2] 王立新,蔡业峰,黄燕,.中药直肠滴注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机理探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05):6-7
[3] Piantadosi CA.Carbon monoxirle poisoning Undersea and hyperbaric
Medicine[J].Spring 2004,31(1):167-177.
[4] 吴佩琴,范振域,张莉,等.益脑化淤胶囊并高压氧治疗CO中毒迟发脑病[J].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5(10):26-28.
[5] 王根民,贾金铭,陈艳梅,徐建华,刘翠荣,许俊林,高洁明,朱拉珍.高压氧和通腑活血汤直肠滴注防治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7,(10):31-33.
翟燕燕(1978-),女,河北万全县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从事内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