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七大失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节,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或者起语气作
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
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
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应
的词可以用来对译,应该删除不译。比
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
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
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地方加上
判断词“是”。
• 例: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夫战,勇气也。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做到
“字字落实,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 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 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 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 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 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 不离篇。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 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 到完美。
•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 再如:翁归少孤,与季父居。
• 译成:翁归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 与他的继父住在一起。
• 又如: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 县至平阳……
(七)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 语法规则
• 在古代汉语中,有几种特殊
句式的句子。我们在翻译这些句 子时,既要充分注意到原句的表 达特点,又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表 达习惯、表达规范来进行翻译。
►“得无……乎”
◆表示猜测,相当于“该不会”“恐 怕”“莫非”;
◆表示反诘,相当于“能不”“怎能 不”。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
►“……孰与……”“……何如……” 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 译为“……跟……比,哪一个
更……” 例: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 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
吗?” •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
“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
• 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 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 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 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 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 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 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 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 能当。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 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 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 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后去吏居 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
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 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 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 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 设。”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 年曰:“何伤?”遂召上辞问,甚 奇其对,除补卒吏,便从归府。案 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 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
• (五)以今义当古义
• (六)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 (七)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
规则
小结
• 不需翻译别强译, • 查漏补缺要看清, • 古今异义要推敲, • 句式特殊要理顺。
文言文阅读能力
年号官职历 古 法礼俗等 文
化 文言特定的 常 表达方式 识
古 常用265个实词
语 常用18个虚词
言 知
常见几种文 言特殊句式
也。
(四)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 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 才算恰当。
• 有些省略成分必须补译出来语意 才算完整。
• 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他的两个儿子 不团结。
• 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 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 没有找到。
• 应译成: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 人,却没有找到。
• 又如:其李将军之谓也。 • 译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
许也。
•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 甚矣,汝之不惠! •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再如: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
(二)该翻译的词没有翻译出来
• 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
为上卿。
• 又如:定国与翁归语终日,还见 其邑子。
(三)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也
已经很久了。
•
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调整
•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 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 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 “才离开”。
•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 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 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
•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苏武传》
•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 说的来谦让单于。
• 应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 惠说的来责备单于。
• 3、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 • 译成:人们都伸长脖子希望看到成功
而盼望休息。
• 4、先帝不以臣卑鄙。 • 5、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
(五)以今义当古义
•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
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
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
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
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
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
古义。
• 1、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西门豹治邺》
• 译成:这个女子不贤惠……应该再 找个贤惠的女子。
• 应译成:这个女子不漂亮……应该 再找个漂亮的女子。
★其他一些固定句式
►“如……何”“奈……何”“若……何” 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 “把……怎么样”“对……怎么 办”“怎么对付……”
例:如太行、王屋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不亦……乎”
译为“不……吗”或“难道不…… 吗”
•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 不亦可乎?
•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 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
• 如: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司马光《赤壁之战》)
• 译成:孙权把(曹操的信)给群臣 看,群臣中没有谁不像受到巨大声 响的震动一样,都吓得变了脸色的。
• 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 竖子不足与谋。 • 今以钟磬置水中。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三、文言文翻译的 失误类型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 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 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 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 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 语对译。
•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 于 晋。
•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围攻郑国, 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 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 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 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 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 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 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 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宏孺部
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 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 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征拜东 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 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 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 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 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 又不可干以私。”
•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
文言文 翻译
七大失误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
信、达、雅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 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 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 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 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 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 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险远。
• 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 7、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9、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10、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11、臣所以去亲戚而侍君者,徒
慕君之高义也。
• 1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13、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六)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识 及固定句式
练习
• 司马旦字伯康,清直敏强,虽 小事必审思,度不中不释。以父任, 历郑县主簿。郑有妇蔺讼夺人田者, 家多金钱,市党买吏,合为奸谩, 十年不决。旦取案一阅,情伪立见, 黜吏数十辈,怨者以直。又井元庆 豪斯乡里,莫敢谁何,旦擒致于法。 时旦年尚少,上下易之,自是惊服。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 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何(以)……为? 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 辞为?
何以伐为?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文言文翻译七大失误:
•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 (二)该翻译的词没有翻译出来
• (三)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 (四)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