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蜡疗治疗中风偏瘫50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蜡疗治疗中风偏瘫50例
摘要:目的将传统中医外治特色疗法蜡疗应用于中风后遗症,防止并发症,促
进患者功能康复,降低致残率,争取生活自理,重返社会。

方法对50例符合中
风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住院患者在中医辨证论治加西医综合治疗的同时实施中医
蜡疗,促进康复。

结果蜡疗适用于中风各种分型和各期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操
作简单、费用低、副作用小、疗效可靠。

关键词:中医蜡疗;治疗;中风;偏瘫;。

中风,又称之为脑“卒中”,是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虚、痰浊、淤
血内生,加之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烦劳过度,情志过极等诱发,导致淤血阻滞、痰热内蕴,或心火抗盛,肝阳暴抗,风火相煽,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
痹阻或血溢脉外,遂发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
言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1]。

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

中风
经过积极的中西医救治后,神志渐醒而进入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中风后遗症是指
中风(脑血管意外)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的
总称[2]。

半身不遂是最常见的中风后遗症,往往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中风偏瘫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
床经验。

中医蜡疗在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取得了一定
疗效,能够有效促进后遗症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临夏州中医医院就诊的50例
中风后瘫痪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实施蜡疗,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5-70岁,平均﹙56.42±4.23﹚岁;病程3个月至2年。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②病程在一年之内;③其肌张力增
高确为脑梗死引起,表现为上肢屈肌张力、下肢伸肌张力增高模式;④ Ashworth评价在Ⅰ+ 级以上者;⑤年龄在45岁以上、75岁以下,男女均可;⑥意识清楚,病情基本稳定者;⑦无肝、肾、心等严重合并症。

1.3治疗方法:中医辨证施治,选用中药内服、针灸、理疗等方法,西医控
制血压、防治感染、抗凝、降低颅内压等综合治疗,急性期过后尽早介入蜡疗,
通常是发病后2周。

1.4护理方法:严密病情观察、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
护理、适宜技术护理、健康教育。

1.5 蜡疗
1.5.1蜡疗的作用:中医认为,蜡疗具有舒筋活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3]。

西医认为蜡疗主要作用为温热作用、机械压迫作用和其它作用[4]。

①温热作用:由于石蜡具有热容量大,导热系数低,保热时间长等特点,蜡疗时蜡
疗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明显,热透入可达皮下0.2-1.0㎝,局部汗腺分泌增加,致使局部大量出汗。

由于蜡疗具有较强而持久的热透入作用,故有利于血
肿的吸收,加速水肿消退,并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新陈代谢,
故其也具有消炎作用。

② 机械压迫作用:由于石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黏稠性,能与皮肤紧密接触。

在冷却过程中,其体积缩小,对皮肤及皮下组织可产生柔和
的机械压迫作用,即可防止组织内淋巴液和血液渗出,有能促进渗出物的吸收。

③其它作用:止痛解痉润泽作用,蜡疗能改善皮肤营养,加速上皮细胞的生长,对皮肤有润滑作用,对瘢痕组织及肌腱挛缩等有软化松解、止痛、防止韧带粘连、
促进组织炎性渗出吸收和消散作用。

1.5.2蜡疗操作方法效果对比:
常用的蜡疗操作方法有4种:①蜡饼法:将加热后融化的蜡液倒入搪瓷盘或铝盘中,厚度约2-3㎝,冷却至初步凝结成块时(表面温度45-50℃),用小铲刀将蜡块取出,敷于患处,外包塑料布与棉垫保温30-60min,每日1次,15-20次
为一疗程。

②浸蜡法:融化后的蜡液冷却到55-65℃时,将手或足浸入蜡液中,
立即迅速提出,蜡液在浸入部分的皮肤表面冷却凝成一层簿蜡膜。

再如此反复浸
入数次,直到蜡膜厚达0.5-1.0㎝成为手套或袜套样,然后外包塑料布与棉垫保温30-50min,每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可更长。

③刷蜡法:熔化的蜡液冷却
到55-65℃时,用排笔蘸蜡液均用涂刷至患处,使蜡液在皮肤表面冷却凝成一层
簿蜡膜,再如此反复涂刷直至蜡膜厚达0.5-1.0㎝,然后再用塑料布及棉垫保温。

每次治疗30-40min,每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

④石膏托固定蜡疗法:先将
患肢放于功能位,打好石膏塑形,待石膏尚未干燥前,取下备用,将准备好的蜡
饼置于患处,尽量使蜡饼与皮肤紧密贴合,再用保鲜膜包裹后用已备好的石膏固定,然后再用塑料布及棉垫保温,维持30 min。

每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

在本病中选用此法效果最好。

几种蜡疗方法的效果对比
1.5.3 蜡疗的注意事项
蜡疗过程中出现过敏现象要立即停止;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慎用;局部有创
面的做好评估慎用;蜡疗的温度控制在45-65℃之间,根据使用方法选择合适的
温度,同时要因人而异,既防止温度过低而影响疗效,又防止温度过高而烫伤皮肤;蜡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以防烫伤或温度低于局部温度时继续使用;用过的蜡,重复使用时每次要加入15%-20%的新蜡,以防其可塑性和粘滞性降低;反复
使用必须消毒;用于体腔或创面的蜡不能再做蜡疗。

1.6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量化评估,中风后患者痉挛性足内翻的改善
程度以改良的Ashworth量表法评定[5]。

肌张力正常为0级;肌张力轻微增高,受累部位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或
突然释放为1级;肌张力轻度增高,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内出现突然卡住,后
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为1+级;肌张力明显增高,大多数运动
受影响,但受累部位仍能较容易地进行被动活动为2级;肌张力显著增高,活动
比较困难为3级;受累部分呈现屈曲或伸直强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或不能活动为4级。

2.结果
常规组和蜡疗组入院治疗15天、30天后按标准综合评定。

①治愈:治疗后
痉挛性足内翻改善到0级为治愈;②显效:改善2级为显效;③有效:改善1
级为有效;④无效:无改善为无效。

治疗30天后效果
3 讨论
中风后遗症本虚标实者居多,本虚以气虚为多,标实以血瘀居多,因此气虚
血瘀是本病关键的病理特点。

中风恢复期痉挛性瘫痪的根本病因是阴阳脉气失调,阴急阳缓[6],气血亏虚,阳气被遏,经筋失养。

故出现肢体关节拘急,屈伸
不利,运动不随意不协调,患肢发凉浮肿或麻木,疼痛等。

明显痉挛多出现在发
病后两周,一般持续3个月左右,因此,发病2周后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尽早介
入蜡疗,利用蜡疗的舒筋通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既能达到解痉止痛,
降低过高的肌张力,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又能预防由于制动引起的再次伤害。

蜡疗的特点一是疗效可靠、迅速、显著;二是安全系数大;三是简便易操作,可
行性高。

通过观察发现中医蜡疗介入中风后偏瘫患者总有效率达98%,同时还发
现蜡疗介入越早,疼痛缓解、肌力、关节活动度、站立及行走能力恢复的越好,
可有效治疗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既能节省医疗资源,又便于推广和应用,更
是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田德禄,蔡淦,单兆伟,等. 中医内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2,17:269.
﹝2﹞赵俊喜,杨瑞芳,王海东.督脉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评
价﹝j﹞.西部中医药,2012,25(3):78.
〔3〕周明旺,王晓萍,粱雄勇,等.中医手法整复配合蜡疗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疗效分析〔J〕. 西部中医药,2012,25(1):21.
〔4〕何天有. 实用中医蜡疗学〔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9.
〔5〕倪朝民. 脑卒中的临床康复〔M〕第1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3.99
〔6〕韩虎,陈玲,何家源,等.平阳平补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 IV—VI期的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2,25(6):7.
作者简介:
袁秀芳:临夏州中医医院,临夏市城郊镇堡子村中医院,邮编:731100;年龄:53岁;民族:汉族;职称:副主任医师;职务:副院长(分管护理);研究
方向:中医妇科;
孙海霞:女,52岁,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中医护理;
马岩霞:女,33岁,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中医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