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期初历史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期初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有研究表明:殷卜辞中绝大多数都是人们在求取神的庇护,是对于神灵的祈祷和贞问;而到了西周时期,彝器铭文则多载人事,多与当时的战争、政治、册封、训诰有关而少言神灵。
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A.封建王权统治的不断加强
B.青铜器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C.汉字的人文传承功能增强
D.铭文较卜辞史料价值更高
2.(2分)如表是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记述。
据此能够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
记述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
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荀子•儒效》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殷周制度论》
A.强化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
B.以血缘为纽带把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C.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
D.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3.(2分)宋代帝王不再以注重功业的“皇帝”和象征君权神授的“天子”等称谓相标榜,而是流行用与“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官家”成为宋代帝王的专有称谓。
这说明宋代()
A.注重功业的皇帝观流行B.世俗化的倾向加强
C.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淡化D.民间行为影响皇权
4.(2分)与朱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不同的是,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王艮认为:格物致知无非就是说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身体是根本,而家国天下是枝节,并开始大谈“百
姓日用就是道”。
这一思想()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蕴含近代民主启蒙思想
C.凸显“家国一体”观念D.顺应工商市民利益要求
5.(2分)美国有位总统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导致该场战争的原因是叩头!﹣﹣狂妄无知的中国人装腔作势,严拒平等对待外邦,尽管是通商,也要把主仆关系强加于外人,并将其尽情羞辱。
”他这样评论是为了()
A.否认战争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
B.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根源
C.污蔑中方狂妄自大以混淆是非
D.假借争取外交平等为英国辩解
6.(2分)如表为晚清对外贸易统计概况。
可见,这一时期的外贸情况()年代186518751885189519051911
进口(两)55,715,45867,803,24788,200,018171,696,
715447,100,
082
471,503,
943
出口(两)54,103,27468,912,92965,005,711143,293,
211227,888,
197
377,338,
166
A.加剧清政府的财政赤字
B.表明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
C.导致国内白银价格下跌
D.使小农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7.(2分)19世纪末,梁启超持“儒学本位”主义立场,认为治天下当以儒学为主、科学为辅;20世纪初,他则坚持“科学万能”主义,以科学评判儒学;20世纪20年代,他又认为儒学以人生问题为旨趣而科学以客观知识为归宿,二者不可相互取代。
梁启超思想观念的变化说明()
A.在东西方文化冲突背景下的理性认知
B.先进知识分子致力于中西文化融合
C.“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影响深远
D.民主和科学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
8.(2分)1918年,傳斯年在《文学革新申义》中说:“今等差已泯,群政艾义。
既有文言
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乎?”这表明他()A.推动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
B.推崇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C.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D.倡导文学的通俗性和国民性
9.(2分)20世纪初,对欧美社会认真作过考察的孙中山认识到只有国家繁荣富强这一个目标是不够的,他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这表明孙中山认识到()
A.走社会主义是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
B.工农劳苦大众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C.确定符合实际的革命目标的必要性
D.西方民主共和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
10.(2分)上海是近代中国生丝出口贸易的中心,上海缫丝业是中国近代工业中最早产生的行业之一。
如表是上海缫丝业规模变化表,导致其变化的原因是()
1928年1933年1936年1939年丝厂(单位:家)104444936(全部在租界)
丝车(单位:部)2437510730111167618
①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
②手工生产技术落后
③日本侵华战争的冲击
④自然经济不断解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2分)如图是发表于1943年的木刻版画,塑造了陕甘宁边区第一位劳动英雄吴满有的形象。
他头戴绒帽,身披羊皮棉袄,成为普通农民依靠劳动改变命运的象征。
对吴满有的塑造与宣传意在()
A.动员群众参加土地革命B.发动农民支援百团大战
C.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战D.激发边区群众生产热情
12.(2分)解放战争中,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陈再道曾回忆说:“前几个月在冀鲁豫地区拉锯式的战斗,打过来,打过去,有些地方,老百姓的耕牛、猪、羊、鸡、鸭几乎全打光了。
地里种不上粮食,部队没饭吃,怎么能打仗。
……我们早一点打出去,就可以早一点减轻解放区人民的负担。
”为此,中共中央做出的决策与如图相符的是()
A.B.
C.D.
13.(2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4年底称:“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做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
”与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美国阻挠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发挥作用
B.西方实现了扭转万隆会议议题的企图
C.亚非国家团结起来建立了不结盟运动
D.中国借助此会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4.(2分)新中国的某次经济会议提出“取消供给制,实行评工记分”“粮食征购量减少212
亿斤”“允许猪、鸡、蛋、烤烟等二类产品上市出售,自由定价”。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农业生产B.调整公社体制
C.实现五年计划D.探索市场经济
15.(2分)1983年6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角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2:1的态势。
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
A.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
B.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
C.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
D.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
16.(2分)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人文学科,大量增设了工科专业;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90年代先后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985工程”计划;2016年教育部又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政治因素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B.新时期教育改革是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
C.高校改革主要是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发展的需要
D.高校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17.(2分)如表是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表。
导致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贸易改革
1786年英法谈判达成“艾顿商约”。
法国降低英国棉毛织品、五金商品
的进口税率,英国降低法国葡萄酒的进口税率。
1813年
废除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
1833年
1846年议会废除《谷物法》(1815年通过的限制粮食进口的法律)谷物
可以自由进口。
1849年议会废除《航海条例》,沿海贸易开放。
1860年《英法商约》签订,主要内容有三点:互减关税、最惠国条款、
自由贸易原则。
A.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控制了大西洋上的贸易
B.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C.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广阔
D.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18.(2分)1694年,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
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
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人才成为议会中席位较多的党派。
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议会选举决定内阁组成B.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C.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D.国王仍拥有行政大权
19.(2分)自然哲学主要是思考人对于自然界的哲学问题包括自然界和人的相互关系、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等。
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曾为自然哲学编写过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由此可知,自然哲学在近代的发展()A.得益于近代科学的确立
B.全面阐释了人文主义精神
C.有助于科学世界观形成
D.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20.(2分)启蒙思想家康德曾经说过,服役的军官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同时也可以作为学者对这一命令在军事上的恰当性加以评论,并交给公众去判断;一个国家的公民必须缴纳所规定的税额,同时作为一个学者也可以对这一税收的正当性加以质疑,并公之于众。
该言论所要表达的本质内涵是()
A.做事应当坚持双标准B.人应当具有独立人格
C.人都当努力成为学者D.法令应当具有公信力
21.(2分)列宁告诫全党:“资产阶级……一到决定关头,他们就会用暴力保卫自己的特权,这不但是可能的,甚至是极其可能的……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形势,发挥工人阶级先锋队坚韧不拔的精神,准备力量举行武装起义。
”这一告诫()
A.加速了二月革命的爆发
B.完全符合《四月提纲》主张
C.促成了两个政权的并立
D.推动十月武装起义的爆发
22.(2分)列宁曾在《论合作社》中指出:“幻想出种种工人联合体来建设社会主义,是一回事;学会实际建设这个社会主义,能让所有小农都参加这项建设,则是另一回事。
我们现在达到的就是这级台阶。
”“现在”指的是()
A.农业集体化时期B.苏俄国内战争初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卫国战争时期
23.(2分)汪闻涛在《历史变迁视角下的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一文中提到,“新保守主义继承发扬了斯密的自由放任经济学,认为国家干预政策,力图调节人们收入的差距,得到结果平等,这反过来必然危及机会平等和人们自由竞争的权利,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且使那些辛苦劳作的人去养活那些靠社会福利而生活的人,这也是极不公道的。
”这里所说的“新保守主义”实施的的时间是()
A.19世纪中期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50年代D.20世纪70、80年代以后
24.(2分)“世界末日钟”是一个象征性的警世之钟。
1947年,在科学家的推动下,“世界末日钟”被安放在芝加哥大学的校园里。
“世界末日钟”只在表盘左上方15分钟的范围内有刻度,零点意味着世界末日的到来。
指针离零时越近,表明危险性就越大。
根据全球风云的变化,1947年至2017年“世界末日钟”进行了20多次调整(如图),由此可以得出70年间世界局势的情况()
A.世界局势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越来越危险
B.苏联解体后的几年世界局势呈现前所未有的缓和
C.美苏冷战的开始造就了20世纪50年代的和平
D.美苏军备竞赛升级是导致世界局势紧张的唯一原因
25.(2分)如图是全球贸易发展阶段的简表。
下列选项中,每一阶段的特征与之相吻合的是()
A.①形成了欧洲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B.②世界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的方向发展,诞生了一系列区域集团化组织
C.③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并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D.④构筑起了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世界诸多领域的单边贸易体制的大框架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13分,满分39分)
26.(13分)选官制度的演变影响着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晋时期,门阀政治兴起。
……中正综合家世与行状,把士人分为九等,以备选用。
但中正只有品评权,没有任命权,只是把自己的品评意见提交给政府,作为政府用人的依据。
而政府虽有任用权,却必须根据中正的评定来任免官员,不得擅自做主。
中正同掌握用人权的政府长官互相牵制,谁也不能擅权,有效防止了私人势力集团的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代谦、别朝霞《土地改革、阶层流动性与官僚制度转型》材料三在唐代,人们兼重门第、科第,因而,科举制度的“机会平等”原则尚难完全实现。
……至宋以后,无论是魏晋以来的旧门阀,还是隋唐以来形成的新门阀俱已衰落凋零,来自社会下层的寒素之族则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
此时社会的流动性更大,门第观念消失,现实中的官品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涉及的选官制度是什么?据材料指出该制度设计的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实际弊端。
(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选官制度变革的经济动力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所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从唐代到宋代人们的价值观念有何变化?综合材料二、三说明科举制度与社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
2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
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
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古、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表现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兴起的原因和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国家观念的认识。
28.(13分)近代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在不同的阶段显现不同的状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被动附庸型”对外开放状态。
……洋货泛滥是当时中国工业品市场的重要特征。
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使得中国棉纺手工业等失掉了价格主动权。
……同时这时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贸易有所发展,但中外经贸关系畸形发展及中国市场体系发育不全,……中国难以实现工业
化和近代化历史使命。
﹣﹣陈争平《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1992年起,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
以上海浦东为经济发展“龙头”,长江流域主要城市设立了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时期,又有内陆18个省会和区府城市对外开放,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2001年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转变为以服务业市场为重点的全方位的市场开放,转变为WTO成员之间的双向相互开放,并建立起符合世界经济的法律体系。
由此,对外开放进入法治化、制度化的全新发展轨道。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被动附庸型”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针对近代中国的“被动附庸型”开放,命名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状态并论述命名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50字左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9.(11分)伏尔泰曾评价牛顿是最伟大的人,因为“他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牛顿在科学上的伟大不像科学神话中描述的那样,得溢于坐在苹果树下冥思苦想中看见苹果下落时突然迸发的顿悟,而是得益于对问题的敏感关注和寻求答案的热情专注。
科学的目的就是不断扩大其解决经验问题的范围,不断缩小反常问题和概念问题的范围。
牛顿从不轻易放过任何问题,既力求解决经验问题,也力求解决概念问题
﹣﹣张九庆《牛顿传记演变、神话炼金术士与发现问题》材料二目睹了牛顿葬礼的伏尔泰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
这便是英国人民对才能的尊敬。
”伏尔泰为牛顿的才能所折服,在这里,他知道了力学定律,也知道了什么叫万有引力。
伏尔泰通过著作,以故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方法与科学原则,为普及牛顿科学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把那个苹果落地的故事弄得人人皆知,流传至今。
﹣﹣摘编自赵峥《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十六讲》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牛顿的良好品质。
(2)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的理由。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期初历史试
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形成演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彝器铭文则多载人事,多与当时的战争、政治、册封、训诰有关而少言神灵”的主旨,从中分析得出文字承载的更多是与社会发展有关的事情,说明汉字的人文传承功能增强。
【解答】根据材料“彝器铭文则多载人事,多与当时的战争、政治、册封、训诰有关而少言神灵”可以看出文字承载的更多是与社会发展有关的事情,说明汉字的人文传承功能增强,故C项正确。
当时处于奴隶社会,不是封建社会,排除A。
当时青铜器功用没有重大变化,排除B。
D项表述绝对化,排除。
故选:C。
2.【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主要考查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答】通过材料“姬姓之国”“周之子孙……为天下之显诸侯”“天子之尊,诸侯之长”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西周时期政权与族权的依靠血缘关系的结合,故B正确;
材料并没有具体说明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排除A;
C叙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中央集权统治出现于秦朝,排除D。
故选:B。
3.【分析】本题考查宋代商业发展,结合题干材料“不再以注重功业的‘皇帝’和象征君权神授的‘天子’等称谓相标榜,而是流行用与‘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宋代帝王不再重视传统体现皇权至上的称谓,转而使用与世俗市民阶层称谓类似的叫法,体现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下市民阶层壮大,世俗化趋势加强的特征,故B项正确。
A项,与题干说法明显不符合,排除。
C项,题干并非强调“天子观”的淡化,排除。
D项,题干并未涉及宋代民间行为对皇权强弱的影响,排除。
故选:B。
4.【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并联系所学知识。
【解答】A.泰州学派属于儒家思想,明朝儒学仍然占正统地位,排除A;
B.泰州学派属于儒家思想,与近代民主启蒙思想有本质区别,排除B;
C.家国一体把家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根据“个人身体是根本,而家国天下是枝节“可知,这一思想淡化了“家国一体“观念,排除C;
D.王艮大谈“百姓日用就是道“,认为个人身体是根本,而家国天下是枝节,体现了民众的利益,顺应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工商市民利益要求,故选D。
故选:D。
5.【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结合题干“狂妄无知的中国人装腔作势,严拒平等对待外邦,尽管是通商,也要把主仆关系强加于外人,并将其尽情羞辱”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题干“狂妄无知的中国人装腔作势,严拒平等对待外邦,尽管是通商,也要把主仆关系强加于外人,并将其尽情羞辱”可知,美国总统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归咎于中国在外交对他国进行歧视压迫,掩盖了西方国家意图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商品市场的本质,意在为英国侵略中国进行辩解,D项正确,B项排除。
A项,题干未涉及战争破坏中国主权问题,排除。
C项,污蔑中方不是其本质目的,排除。
故选:D。
6.【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中的出口和进口数据变化,分析得出进口大于出口说明贸易劣差严重,进而分析得出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赤字。
【解答】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晚清政府的进口数据远远大于出口,说明当时存在着严重的贸易劣差,这就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赤字,故A项正确。
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而表格反映的是1865﹣1911年的对外贸易状况,故B项错误。
表格信息反映的是1865﹣1911年的对外贸易状况,不能反映国内白银价格的状况,故C 项错误。
近代中国仍然以自然经济占主导,故D项错误。
故选:A。
7.【分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中梁启超思想的转变,进而分析得出材料反映了梁启超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解答】依据材料可知,晚清思想界领军人物梁启超的思想经历了“儒学本位”“科学万能”,再到“二者不可相互取代”的历程,实际上反映了他从推崇儒学到科学,最后转向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反映出一位知识分子的反思历程,故A项正确。
材料中梁启超最终强调东西文化各有侧重,不可相互取代,而不是说明二者融合,故排除B项。
题干中梁启超思想的变化实际上摒弃了“中体西用”思想观念,故排除C项。
D项说法不符合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的思想主张,排除。
故选:A。
8.【分析】本题关键信息是“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结合新文化运动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材料“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中的俗语指的是白话文,体现的是对文学通俗性的倡导,D选项符合题意;
ABC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
故选:D。
9.【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分析得出孙中山认识到西方国家贫富悬殊过大的弊端,为了缩小贫富悬殊,提出民生主义,进而分析得出孙中山认为确定符合实际的革命目标的必要性。
【解答】依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识到西方国家贫富悬殊过大的弊端,为了缩小贫富悬殊,提出进行社会革命,即民生主义,说明孙中山认识到确定符合实际的革命目标的必要性,故C项正确。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道路,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主要是克服西方国家贫富悬殊过大,没有反映孙中山认识到工农劳苦大众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孙中山对西方民主共和政体是否符合中国国情的态度,故D项错误。
故选:C。
10.【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中上海缫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