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全国新高三精准预测卷七文综地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全国新高三精准预测卷(七)
文综地理试卷
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
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下图为上海某地区工作日与周末手机进出的数据统计情况。
据此回答1〜3题。
1.对该地区手机进出数量统计,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GIS
B.GPS、GIS
C.RS、GPS
D.数字地球、GPS
2.关于该地区人口流动叙述正确的是
-1 -
A.人口流动量周末大于工作日
B.工作日8点前后人口流动量最大
C. 14—16点该地区人口数量稳定
D.工作日18点后人口流动量持续减少
该地区最可能是
A.中小学集中区
B.大型购物中心
C.迪斯尼景区
D.中心商务区
左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0米),右图为手机拍摄到的凸面镜里的景观图(面包车在镜中自左向右行驶)。
据此完成4〜6题。
140m
9段面怪可睡位置、J等曲线- 黑波公馅
4.图示地区最大的高差可能为
A.22 米
B.32 米
C.42 米
D.52 米
5.拍摄到的凸面镜最可能的位置是在
A.甲
B.乙
C.丙
D. 丁
6.凸面镜中面包车正驶向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
树干液流是植物体内由于叶片失水,从而引起水分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叶片的过程,它是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水流路径中一个关键的链接,承接了庞大的地下根系所吸收、汇集的土壤水,决定了整个树冠的蒸腾量,可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传输状况。
下图为某山地云杉林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0:OO 2;t)0 4:00 8闻0 】。
:0口1"州14:00 i6:00 1R:OC 20:00 22^00 北京
时同
7.植物体内的树干液流形成的主要促动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蒸腾
8.树干流液密度呈周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云层厚度
B. 土壤黏性
C.温度高低
D.太阳辐射
9.该山地可能是
A.天山
B.太行山
C.长白山
D.阿尔卑斯山
“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
在索科特拉岛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
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
回答10〜11题。
:■ 、-
沙漠玫瑰
10.索科特拉岛植被为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1.“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
A.散热
B.防风
C. 耐寒
D.防沙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中山脉为贺兰山,其西侧湖泊多为咸水湖,东侧是宁夏平原。
沙湖分布在宁夏平原之上,北面是大片面积还在不断扩大的灌溉农业区。
沙湖位于宁夏平原的沉降中心,地势至今仍然在不断下沉。
沙湖景色独特,“沙、水、苇、鸟、山、荷”六大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106* 107*
(1)山脉西侧是我国过去盐业主要生产区,分析其制盐的有利自然条件。
(2)实地考察发现,沙湖地区每年初次降雪,受沙湖影响很大。
据图说出初雪降落集中在沙湖的位置,并解释原因。
(3)与西侧咸水湖相比,近些年来沙湖面积不断扩大,试分析原因。
(4)简述沙湖面积不断扩大对湖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水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鄂霍次克海域被称作是“太平洋冰窖”,海域面积有158. 3万平方公里。
从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6月份结冰,结冰最厚的月份可达1米。
严冬季节,西北风会把浮冰吹向千岛群岛,使某些海峡堵塞。
鄂霍次克海北部有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占海底面积的42%以上,往南水深增加。
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地理位置。
(2)推测受海冰危害影响严重的产业活动。
(3)请评价鄂霍次克海海冰资源的开发条件。
43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下图示意我国女性赴韩国旅游五种类别动机强度(频次越高动机强度越大)与满意度(分
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关系曲线。
说明我国赴韩女性旅游动机强度与旅游满意度的特点。
44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2017年3月,素有“旱极”之称的甘肃敦煌境内的哈拉诺尔湖干涸60年后重现碧波。
它 游客
满意度
(1)简述鄂霍次
过程。
克海海冰流动的形成
曾是敦煌历史上最大的湖泊,湖水来自发源于祁连山的疏勒河与党河。
清朝雍正年间因河西开发,人口、拼地增加,湖泊开始萎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疏勒河和党河上的多座水库建成后,哈拉诺尔湖彻底干阁。
该湖泊“重生”标志着敦煌生态治理工程取得了成效。
分析哈拉诺尔湖“重生”的人为原因并简述对敦煌生态环境的影响.
地理参考答案
1. B
2. C
3. D
4. B
5. C
6. A
7. D
8. D
9. A 10. C 11. B
36.(1)咸水湖分布多,原料丰富;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位于东南季风(夏季风) 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蒸发量大。
(2)东南。
初雪时,沙湖(受大陆冷高压影响)盛行西北季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携带了充足水汽,在沙湖东南岸形成降雪。
(3)地面沉降,汇水增多;北面大片灌溉农业区,给沙湖补给水源;贺兰山阻挡了西北风携带的大量风沙填充沙湖(或强大偏北风使沙湖南边的沙漠不断南移),沙湖面积逐渐扩大。
(4)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沙湖自净能力,提高湖水水质;调节湖区气候。
37.(1)海域较封闭,与大洋的海水交换较少;沿岸河流的注入降低了表层海水含盐量;受冬季风和南下寒流的影响,表层海水易冻结成为海冰;深层海水因降温幅度较小、盐度较高未凝结,易形成流冰;海冰在偏北风和南下寒流的共同作用下向南移动
(2)海冰易封锁港口,阻塞航道,影响海上航运;危害油气勘探和生产,损坏海洋工程;危害海洋渔业生产
(3)有利条件:纬度高,结冰厚度大;海域面积广,海冰资源量大;海冰分布靠近海岸,易开采;不利条件:气候寒冷,开发成本高;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市场需求量小
43.赴韩女性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呈现多样化特征,其中文化动机(中韩文化同源)最为强烈,健康动机(韩国美容、保健等产业发达)、购物动机(韩国化妆品、服装等产品特色突出)和交际动机属于中等强度动机,而业务动机则相对较弱;文化满意度和业务满意度较低,健康满意度、购物满意度和交际满意度则较高;当某种旅游动机强度过高或过低时,满意度较低,中度动机强度获得的旅游满意度最高。
44.原因: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实施生态退耕),减少上游河水灌溉水量,使入湖水量增加;流域内水资源统一管理,增加水库的下泄水量,对湖泊进行生态补水;进行生态移民,减少对湖泊周边的开发与破坏。
影响:改善敦煌的干旱环境;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减缓当地土地荒漠化;改善敦煌湿地生态环境
解析
1.判断该地区手机进出,需要利用GPS,再对该地区手机进出数据进行统计需要用GIS。
2.工作日和周末手机进出数量反映了人口流动方向和人口流动数量,工作日手机进出数量明显大于周末手机进出数量,即人口流动量周末小于工作日;工作日8点前后人口流动量小于18点前后的人口流动量;工作日在22点前有一个明显的增加,故工作日18点后人口流动不是持续减少;14—16点工作日和周末的手机进出数量很接近,说明该时段该地区人口数量稳定。
3.根据上题的结论,该地区工作日人口流动量大,工作日8点(上班)左右以人口流入为主,工作日18点(下班)以人口流出为主,所以最可能是中心商务区;中小学集中区上学时间手机进出都很大;大型购物中心和迪斯尼景区都是周末人口流动大于工作日。
4.图中等高距为10米,图中最高处、最低处分别为140-150米,100-110米,,所以区域高差介于30-50米之间,最合适的选项为C。
5.凸面镜须安装在弯路外弧一侧,故排除甲。
照片中的凸面镜对面一侧有小山包,故排除乙丁。
6.照片中面包车须靠右行驶且位于靠140m闭合等高线的山一侧,选C。
7.树干液流是植物体内由于叶片失水引起水分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叶片的过程,叶片失水主要的促动环节就是植物蒸腾。
故选D。
8.如图所示,树干流液密度呈明显的昼夜周期性变化、且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白昼的差异也较大,可知其受太阳辐射影响显著;其变化虽与温度变化也有关,但图示表明树干液流夜间的稳定变化与温度的实际波动变化不一致,可见太阳辐射更符合题意。
故选D。
9.根据图中北京时间提示,通过计算有比北京时间晚3至4小时左右的时差,可判断该山地为天山。
故选A。
10.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地典型植物一一“沙漠玫瑰”喜高温干燥,且从图片中发现叶子很少,说明当地炎热干燥,故为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对应植被为热带荒漠。
11.“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主要集中在底部,联系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知识可知,该地风力作用强,故主要作用是防风。
36.(1)制盐业的自然条件可从资源、气候等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可知,该地咸水湖分布多,原料丰富;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
(2)该地冬季盛行西北风,降雪应出现在沙湖的东南;原因是西北风经过湖面时可携带充足水汽,在沙湖东南形成降雪。
(3)沙湖面积扩大的原因可从来水量增加、泥沙沉积量减少两个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可知沙湖不断沉降,可使汇水增多;北面大片灌溉农业区,排水增加沙湖补给水源;西侧贺兰山阻挡西北风,沙湖面积不断扩大。
37.(1)海水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
鄂霍次克海海域较封闭,与大洋的海水交换较少。
沿岸河流的注入降低了表层海水含盐量,受冬季风和南下寒流的影响,表层海水易冻结成为海冰。
深层海水因降温幅度较小、盐度较高未凝结,海面易形成流冰。
海冰在偏北风和南下寒流的共同作用下向南移动。
(2)海冰危害主要是航运、海洋生产方面。
海冰浮云在海面,易封锁港口,阻塞航道,影响海上航运。
海冰危害油气勘探和生产,损坏海洋工程设施。
危害海洋渔业生产。
(3)鄂霍次克海纬度高,结冰厚度大,海域面积广,海冰资源量大。
海冰是淡水资源,分布靠近海岸,有利于海冰资源开采。
不利条件是气候寒冷,开发成本高。
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对海冰资源的市场需求量小。
43.旅游动机强度与满意度特征可由图进行推断分析。
旅游动机强度还可以结合中韩文化同源,韩国美容、保健等健康产业发达,化妆品、服装等产品优势突出等方面分析。
44.湖泊消失的原因主要是用水量过大,补给减少,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重生的人为因素是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实施生态退耕,减少湖泊上游引河水灌溉的水量,使入湖水量增加。
流域内水资源统一管理,增加水库的下泄水量,对湖泊进行生态补水。
进行生态移民,减少对湖泊周边的开发与破坏。
湖泊“重生”区域水资源增加,有利于改善敦煌的干旱环境,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
有利于减缓当地土地荒漠化,改善敦煌湿地生态环境。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