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油和水教案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油和水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单元“身边的科学”,具体章节为“油和水”。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油和水的性质,探究油和水混合后的现象,认识油水分离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油和水的性质,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和探究油和水混合后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使幼儿掌握油水分离的原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油和水的性质,探究油和水混合后的现象。

难点:使幼儿理解油水分离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油、水、色素、滴管、烧杯、搅拌棒、过滤纸、漏斗。

学具:每组一套油、水、色素、滴管、烧杯、搅拌棒。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1)教师展示一瓶油和一瓶水,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颜色、透明度等外观特征。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两瓶液体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2. 例题讲解

(1)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油和水的性质。

(2)教师演示油和水混合的实验,让幼儿观察混合后的现象。

3. 随堂练习

(1)幼儿分组进行油和水混合实验。

(2)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幼儿思考原因。

4. 讲解油水分离原理

(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观察油水分离的过程。

(2)教师讲解油水分离的原理,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应用这一原理。

(2)教师提出与油和水相关的日常现象,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大班科学活动——油和水

2. 板书内容:

(1)油和水的性质

(2)油和水混合实验

(3)油水分离原理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请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家中哪些地方使用了油和水分离的原理。

(2)请小朋友们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油和水不能混合。

2. 答案:

(1)例如:洗衣机脱水时,水被甩出,衣服上的油污被留在衣服上。

(2)因为油和水性质不同,油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它

们之间无法相互溶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油和水的性质,以及油水分离的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课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

的油和水现象,让幼儿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提高幼儿解决问题

的能力。同时,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拓展延伸相关教学内容,如:

探讨环保、洗涤等方面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6. 油水分离原理的讲解

7.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合理性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评价性。本节课的三条

教学目标均具备这些特点。具体来说:

1. 让幼儿了解油和水的性质,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此

目标旨在培养幼儿观察生活、认识物质的能力。

2. 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和探究油和水混合后的现象,培养幼儿

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此目标强调实验操作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3. 使幼儿掌握油水分离的原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目

标关注幼儿知识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1. 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油和水的

性质。

2.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幼儿理解油水分离

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1. 教具和学具的数量要充足,保证每组幼儿都能进行实验。

2. 教具和学具的选择要考虑幼儿的操作能力,避免过于复杂或易碎。

3. 教师在演示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操作,为幼儿树立榜样。

五、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油和水,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提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配合实验演示,让幼儿理解油

和水的性质及混合现象。

3.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动

手操作能力。

六、油水分离原理的讲解

1. 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直观地看到油水分离的过程。

2. 用生动的比喻和简单的语言,解释油水分离的原理。

七、作业设计与答案的合理性

1. 作业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

活中。

2. 答案要简洁明了,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

1. 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

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简单明了、生动的语言,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2. 语调亲切、充满激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语速适中,给幼儿足够的思考时间。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约5分钟,确保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约10分钟,简洁明了地讲解油和水的性质及混合

现象。

3. 随堂练习:约15分钟,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

4. 油水分离原理讲解:约10分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原理。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