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B创业培训学员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YB创业培训学员事迹材料之一:
学以致用,谱写别样人生
2012年10月1日,凌源市北街龙翔画室,数对花篮将画室装扮的分外喜庆。

今天是龙翔画室开张营业的日子。

随着一声“龙翔画室开业了”,20多个前来祝贺的嘉宾热烈的掌声响起,画室的主人热情的邀请大家进屋参观。

这是一个上下三层的楼房,总面积96平方米。

一楼是样品展厅,二楼是高档字画展厅,地下室是工作间。

虽然画室的主人并不是书画行家,但是整个画室装点的有模有样。

画室的主人叫孙秀丽。

孙秀丽今年29岁,这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但却很有思想的农村青年。

初中毕业后,她先后在沈阳、海拉尔等地打工,做过超市营业员,做过电子厂工人。

2007年结婚后一直在家务农。

2012年7月,她参加了凌源市职教中心组织的SYB创业培训班,培训期间她虚心学习,将老师讲的每一步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当学习到“为自己建立一个好的企业构思”的时候,她坚定了做字画装裱项目的信心。

孙秀丽的表哥在北京市文联工作,专业做画展,孙秀丽的姐夫在北京做字画装裱多年,这是她的社会资源;孙秀丽本人喜欢字画,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他的老公做过木匠,做过大理石切割,具备一定的工艺基础。

当老师把她的主客观因素,内外部环境分析之后,孙秀丽明确了思路,明确了目标。

在她还没有结业的时候,就把老公派到北京学习了。

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孙秀丽利用培训机会,撰写了详细的创业计
划书,从市场分析,到执照申请,从地点选择,到店面设计,从启动资金,到利润预测,从设备(材料)采购,到经营模式,从判断企业能否生存,到制定行动计划,林林总总,详详细细。

培训结束不久,孙秀丽的老公也学成归来,夫妻俩在行动计划的指引下,一步步开始了画室的筹建。

经过培训师的策划,在培训后不到80天的时间内,孙秀丽的龙翔画室成立了。

开业当天,职教中心分管培训的领导、培训师以及本期同学20多人参加了开业典礼。

学校送去了“凌源市职教中心SYB培训学员示范店”的牌匾,送去了象征开张大吉的花篮。

全班同学也送去了花篮,有学员送去了全班同学合影的大幅照片。

师生热情的鼓励,给孙秀丽以鼓舞,满怀豪情向着自己的梦想起航了。

“是职教中心SYB培训让我产生了当老板的想法,是职教中心的SYB培训让我结束了打工生涯,成为了一个小老板。

我感谢职教中心,感谢国家的SYB培训项目”,这是孙秀丽在开业典礼上由衷的表达。

如今,孙秀丽的龙翔画室已投入资金10万元,包括国画装裱、十字绣装裱,名家书画作品销售、十字绣材料销售等项目正在顺利运营中。

由于前期准备充分,后期促销对路,开业运转正常,开业不到两个月已经实现收支平衡。

如今,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她的龙翔画室已经成为凌源字画装裱行业的知名小店,月营业收入超过3万元。

相信,孙秀丽会在SYB
旗帜的指引下,实现由农民到商家,由打工者到老板的转变,孙秀丽的龙翔画室一定会越办越好。

SYB创业培训学员事迹材料之二:
母子同学,携手创业
——记SYB创业培训学员孙彩云、宋家军的创业事迹孙彩云,女,48岁,初中学历,是宋家军的母亲,从事农资销售多年,一直以来采用送货下乡的方式进行经营。

宋家军,男,24岁,专科学历,是孙彩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随母亲一起经营农资。

2012年5月,孙彩云、宋家军母子同时进入凌源市职教中心第四期SYB培训班学习,成为同期班学员。

培训过程中,孙彩云表现非常积极,主动参与班级活动,被同学们推举为班长。

她把多年以来的经商经验传授给同学们,与大家一起探讨创业项目,分享创业成果,深受同学们的好评。

宋家军在培训师的鼓励下,用年轻大学生的视角审视培训内容,体会培训精髓。

培训结束后,孙彩云开始筹备自己的农资销售门市,并很快办理了营业执照,在凌源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凌源八里堡成立了“孙彩云农资门市”,变过去的小规模送货为大量批发;同时,在妈妈的帮助下,宋家军也在宋杖子镇范杖子村特种蔬菜批发市场开办了自己的农资门市,起名“孙彩云农资第二门市”。

妈妈统一进货,母子在各自的区域内进行销售,成为凌源农资行业的佳话。

如今,孙彩云的农资门市异常红火,全市各乡镇均有她的经销商,全年累计营业额达到100多万元,带动30多人从事农资销售;宋家军的农资门市平稳起步,发展迅速。

2014年4月,宋家军联系5户农民成立了“凌源市家军蔬菜合作社”,母子联手正在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这正是:SYB惠民生,母子同学传美名,合家创业谱新曲,更为就业立新功。

SYB创业培训学员事迹材料之三:
SYB培训,给了我再次创业的信心
“老师,我的培训学校维持不下去了,你说我该怎么办?”今年年初,刘云慧来到职教中心找到曾经的老师寻求帮助。

现在已经做创业培训讲师的赵老师在听了她的情况后,告诉她凌源市职教中心,也就是刘云慧曾经读书的学校正在举办创业培训班,推荐她前来报名。

2012年第一期SYB培训班里有了刘云慧的名字。

刘云慧,女,42岁,凌源市职教中心毕业以后先后从事棉织厂挡车工、饭店服务员等工作,2005年,她从父亲的手中接过“时代电脑培训学校”。

“时代电脑培训学校”在父亲的手中经营多年,在社会急需电脑操作人员的时候,生源踊跃,一部分不愿意读高中的学生选择培训班,学习电脑操作技术找一份工作,使这些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找到了工作。

因此,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近年来,由于多数学生要求接受学历教育,原有非学历教育的短期培训机构纷纷倒闭,“时代电脑培训学校”也在大的社会背景下举步维艰。

没有生源就没有财源,刘云慧决定放弃培训学校,但是又不甘心打工生涯。

所以她要重新选择创业项目。

由于参加SYB培训的目的明确,她很快进入角色,被师生推举为班长。

她把自己的创业经历介绍给大家,让老师同学帮助选择项目。

由于刘云慧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加之多年办学过程中建立起的人脉关系,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决定开办大众阶层的中档次饭店。

培训当中,她在创业指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了详细的创业计划书。

培训
结束,立即着手筹办,在不足3个月的时间里,她的饭店开业了。

如今,她的饭店红红火火,在凌河大街一提到双河饭店和刘云慧的名字,没有不知道的。

她说“我感谢职教中心,感谢我的老师,感谢国家的创业培训项目,让我很快树立起自信,重新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SYB创业培训学员事迹材料之四:
得金典,创“金点”
——SYB培训学员姜瑞雪的创业故事
2013年4月9日,凌源市职教中心第二期SYB培训班开班的日子,培训教室里,一个年轻的姑娘十分引人注意,一会跟这个握握手,一会问人家是做什么的,说说笑笑中让相互陌生的学员们一下子活跃起来。

这个姑娘叫姜瑞雪,今年27岁,曾经在服装店、金店做营业员。

老公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安装人员。

一直以来俩人就策划开一家自己的店,但是由于没有创业经历,空有想法,不知如何下手。

经人介绍来到职教中心报名参加了SYB培训。

“年龄小、阅历浅,还想创业,有了这样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所以我要表现,好引起别人的注意,尤其是老师的注意,我接下来要开店还等老师给我支持那。


十天的培训中,她从第一步开始,直到第十步,步步认真。

课堂上有问题就问,老师讲的每一步,她都要老师拿美术社做例子,因为她就要开一个美术社。

当老师讲到“将自己作为创业者来评价的时候”,她问老师“看我能不能创业”,然后就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大家;当讲到“评估你的市场”的时候,她会主动站起来介绍自己的想法,让大家帮助分析。

,每一步她都是这样认真,直到课程结束。

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了创业计划书,而且制定了行动计划。

课程结束一个月后,她的“金点美术社”挂牌成立了。

开业那天,老师同学们都来到了她的门市,学校送来了“凌源市职教中心SYB创业培训学员示范店”的牌匾。

他把老公拉倒老师的
面前“这就是赵老师,我们这个店的开业你要感谢赵老师,如果不是参加了SYB的培训,我才不知道怎么才能创业那。

如果我不创业你依然还在给别人打工,咱什么时候能买自己的车子和房子啊。

你一定要好好感谢感谢赵老师”。

8月18日,学校老师到她的店去走访时,他老公高兴的告诉我们“现在的活能供上我们做了,每天茫茫碌碌”,当老师问效益怎么样时,姜瑞雪自豪的说,没攒下钱,但是添了许多设备,都是用挣的钱买的,每天的生活费也是挣的。

创业培训的课程上,老师提醒大家小企业一定要“起步稳,志向大”,她领会了,从小做起;老师还告诉大家一定要做好资金预算,留出3个月的流动资金,她记住了,在接到一个5000元的项目时她没有因资金而影响生意。

虽然姜瑞雪的“金点美术社”成立不到三个月,但是已经步入正轨。

这对小两口来讲就是创业的良好开端。

姜瑞雪玩笑的拽起词来“职教中心的SYB给了我金典,所以我创办了金点”。

SYB创业培训学员事迹材料之五:
由“梦想”到追求,一个跛脚女孩的创业之路
——SYB学员赵淑艳的创业故事
现年43岁的赵淑艳出生于凌源农村,3岁那年因医疗事故致腿跛。

1985年初中毕业因自卑而放弃学业,之后宅家2年,每日靠看小说打发时光,先后阅读了小说《安徒生童话集》、《红岩》、《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以及张海迪的《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作品,逐渐的,她变了,由沉默寡言到开口讲话,由不知路在何方到产生梦想。

她想创作,并开始偷偷的写自己的故事,半年时间过去了,写了撕,撕了写,最终也没有写出自己满意的东西。

这一切都被爸爸看在眼里。

爸爸是共产党员、退伍军人,作为父亲其实早就在盘算着女儿的生活和未来,一直就在外边给女儿找工作,但是由于女儿封闭自己,始终不能做通女儿的工作。

发现女儿写小说的举动,爸爸又一次为女儿着急。

想成为一个作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家要有生活,作家要有阅历,作家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

而女儿初中毕业就在家中,很少出门,很少与人接触。

爸爸把这些问题摆给女儿,最终父女达成一致“走出家门做事”。

做出这个决定的时间是1988年,当时与赵淑艳要好的一个同学正在凌源凌燕理发店学习理发,通过同学的介绍她成为凌燕理发店的学徒。

学理发是要站着工作的,由于腿疾,淑艳克服了比其他学员多几倍的困难。

一是心理方面的。

每次有顾客来都会多看她几眼,她知道不是因为自己漂亮,而是因为一个女孩腿有残疾;二是生理方面的。

站立时间久了,她的腿会疼,尤其是连续几年宅家他很少站立,很少行走,站立的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在别的学员嬉笑打闹的时候,她在拿着推子、剪刀一遍一遍的演练;在别的学员相约逛街的时候,她在看那些与理发相关的书籍。

两年下来,她已经可以独立操刀弄剪。

师傅赏识她,学员敬重她,顾客喜欢她。

她成了一个小理发师。

原本是为了体验生活的她,爱上了理发,也奠定了她做一番事业的基础。

1990年,在师傅的帮助下,在爸爸的支持下,她回到家乡瓦房店开起了理发店。

也许是她的技术过硬,也许是她为人谦和,也许是她自强的精神的感化,她的顾客越来越多。

就在小店红红火火的时候,她接到师傅的通知。

“有一次去沈阳学习的机会,你去不去”。

经过考虑,她毅然关门踏上了去省城的列车。

这是她第一次走出家乡,途中的所思所想自不待说。

三个月的学习下来,她又一次改变了自己。

“原来可学的知识和技术还有这么多”,她接触了美容,接触了纹刺,接触了织发、植发。

由于三个月只能选择一个项目,所以她只带回了美容技术。

回到凌源之后,她在美容院实习1年,打工8年,美容技术成熟了。

2007年舒颜美容美发店在凌源开业了。

之后的5年时间她的美容美发店稳步发展,期间学习了纹刺技术,引进了织发、植发技术。

从理发到美容,从纹刺到织发、植发,她的经营项目多了起来。

这时的赵淑艳,已经不是当年宅家不出门梦想成为作家的少女,多年
的学习、创业经历,让她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高的追求,她想把企业做大,想创建自己的事业。

但是这时的她深感缺乏一种东西,那就是如何进行企业管理,如何改善企业。

于是,她选择了凌源市职教中心举办的SYB创业培训班。

2013年6月,她成为凌源市职教中心SYB培训班的一名学员。

十天的培训过程中,她被SYB培训项目所吸引,无论是培训内容还是培训形式都令她耳目一新,尤其是“市场评估”、“启动资金”、“现金流”等内容给了她知识补充。

“原来我都是蒙着打,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现在我知道了什么是市场调查,知道了如何计算启动资金,知道了如何制定销售计划,同时学到了市场营销的知识,接下来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培训结束之后,她全面的规划了自己的项目。

首先在凌源最大的酒店——国际酒店租下一个房间做男士高端护理;其次,跑遍全市26个乡镇,每个乡镇选一个理发店作为连锁机构,由连锁店招揽顾客,约定时间做纹刺手术;第三,在邻县建平的叶柏寿镇选定一个代理,专门招揽织发、植发项目。

期间,她招聘了包括美容师在内的10名员工,着力打造一支美发、美容、纹刺于一体的综合团队。

如今,“舒颜美容美发”在凌源地区已经小有名气,赵淑艳的名字也像她的服务项目一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她本人被凌源市劳动就业局评为“凌源市创业带头人”。

“励志小说让我不再自卑,SYB培训让我充满自信;作家是我的梦想,创业是我的追求”,细声细语中流露出了坚毅,但是感染给
人的是赵淑艳更高更远的目标。

SYB创业培训学员事迹材料
凌源市职教中心
2014年4月2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