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期末试题-南阳市方城一高2014-2015学年高二(下)期末模拟试卷物理试题及答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一高高二(下)期末物理模拟试卷(2)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16分,第1题和第2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第3和第4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2010秋•福州期末)如图所示,电灯悬于两壁之间,保持O点及OB绳的位置不变,而将绳端A点向上移动,则()
A.绳OA所受的拉力一定逐渐增大
B.绳OA所受的拉力一定逐渐减小
C.绳OA所受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绳OA所受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2.(3分)(2015•山东)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A.B.
C.D.
3.(3分)(2015春•方城县期末)如图,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的倾斜面上放置一正方体重物,斜面的一侧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在力F的作用下,木块和物体一起处于静止状态,现在把力F增加,使木块和正方体重物向上加速运动,则在此过程中()
A.三角形木块可能受到6个力
B.三角形木块一定受到4个力
C.木块和重物可能相对滑动
D.不管F多大,三角形木块和重物保持相对静止
4.(3分)(2015春•方城县期末)如图传送带以v1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以v2的速度从B 点滑上传送带,已知A、B之间的传送带长度为L,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当ν2>ν1时,物体一定从左端离开传送带
B.当时,物体一定从左端离开传送带
C.物体从右端B点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一定等于v1
D.物体从右端B点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一定不会大于v2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29分)
5.(2015春•方城县期末)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30.0cm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端位于筒内,用测力计可以同弹簧的下端接触),如图甲所示,若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露出筒外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l
而测出对应的弹力F,作出F﹣l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N/m,弹簧的原长l0= .
6.(2014•上饶二模)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下端与一足够长光滑水平面相接,连接处用一光滑小圆弧过渡,斜面上距水平面高度分别为h1=20m和h2=5m的两点上,各静置一小球A和B.某时刻由静止开始释放A球,经过一段时间t后,再由静止开始释放B球.g取10m/s2,求:
(1)为了保证A、B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t最长不能超过多少?
(2)若A球从斜面上h1高度处自由下滑的同时,B球受到恒定外力作用从C点以加速度a B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则加速度a B满足什么条件时A球能追上B球?
7.(2015春•方城县期末)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m=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10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10m/s2,求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及木块M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三.选择题(共8小题,共32分,第8题至第9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第10题至第15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8.(4分)(2015春•方城县期末)大气中空气层的密度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从大气外射来一束阳光,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粗略表示这束阳光射到地面的路径的是()
A. B.C.D.
9.(4分)(2015春•方城县期末)夜间行车光照在警示标志上后反射回来特别醒目,主要是因为警示标志是由球形的反射物制成,如图,假设反射物为分布均匀的球形,其折射率为.某次灯光照射在该标志上后,经球形物一系列的折射和反射后,出射光线恰与入射光线平行,则第一次的入射角()
A.30° B.45° C.60°D.15°
10.(4分)(2015春•方城县期末)以下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纤通信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无色肥皂液吹出的肥皂泡呈彩色是由于光照时发生了薄膜干涉
C.人们眯起眼睛看灯丝时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图样
D.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1.(4分)(2013•渭滨区校级模拟)关于振动和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有关
B.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是为了避免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C.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的点位移不一定始终最大
D.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
12.(4分)(2012•武汉模拟)有关光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B.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C.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
D.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刊用光的全反射原理
E.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13.(4分)(2009•浙江)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θ=30°,E、F分别为边AB、BC 的中点,则()
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B.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
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
D.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
14.(4分)(2015•佳木斯校级一模)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图象,波速为v=10m/s,此时波恰好传到I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列波的周期为T=0.4s
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
C.质点I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D.当t=5.1s时,x=10m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处
E.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
15.(4分)(2014•红河州一模)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0.2m和x=1.2m处,两列波的速度均为v=0.4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cm.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0.2m和x=0.8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两列波相遇后振幅仍然为2cm
B.t=1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C.t=1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D.t=0.75 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E.质点P、Q的起振方向都沿y轴负方向
四、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3分)
16.(2015•山东模拟)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电传感器可用测量光屏上光强的分布.某次实验时,在电脑屏幕上得到图(乙)所示的光强分布,这位同学在缝屏上安装的是(选填“单缝”或“双缝”).当做
干涉现象研究时,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可选用宽度较的双缝(选填“宽”或“窄”),或使缝屏与光屏间的距离(选填“增大”或“减小”).
17.(2015春•方城县期末)某兴趣实验小组利用一环形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将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在玻璃砖的外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砖的内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2的像挡住P1的像.接着在内侧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1和P2的像,P4挡住P3及P1和P2的像.然后在纸上标出大头针的位置以及环形玻璃砖的轮廓,如图,0为两圆弧圆心,图中画出了P1P2点的连线.
(1)在图中画出光路图.
(2)为了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
(3)用题中的物理量写出折射率的公式n= .
(4)为了保证光线能够从CD面射出,则实验过程中,入射光线P1P2与弧AB的入射角应适当(“小一些”或“无所谓”或“大一些”).
18.(2015春•方城县期末)如图所示为波源O振动1.5s时沿波的传播方向上部分质点振动的波形图,已知波源O在t=0时开始沿y轴负方向振动,t=1.5s时它正好第二次到达波谷,问:
(1)何时x=5.4m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2)从t=0开始至x=5.4m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这段时间内,波源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19.(2014•河北一模)在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有一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周的柱状玻璃体如图放置,其半径为R,圆心在O点,一光源发出的单色光始终垂直y轴射入玻璃体,已知玻璃体的折射率n=,该光源从与P点(四分之一圆周的柱状玻璃体的最高点)登高处自由下落,当单色光源在R>y>0范围内运动时,则:
①经过多长时间单色光可从圆弧面射出?
②在x轴上的玻璃体外部,单色光不能照射的范围(不考虑经玻璃体全反射后的情况)有哪些?
2014-201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一高高二(下)期末物理模拟试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16分,第1题和第2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第3和第4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2010秋•福州期末)如图所示,电灯悬于两壁之间,保持O点及OB绳的位置不变,而将绳端A点向上移动,则()
A.绳OA所受的拉力一定逐渐增大
B.绳OA所受的拉力一定逐渐减小
C.绳OA所受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绳OA所受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本题中O点受到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者状态,其中OB绳子上拉力方向不变,竖直绳子上拉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对于这类三力平衡问题可以利用“图解法”进行求解,即画出动态的平行四边形求解.
解答:解:以O点位研究对象,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受力平衡,有:
由图可知,绳子OB上的拉力逐渐减小,OA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态平衡问题,要熟练掌握各种处理动态平衡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图解法和正交分解法.
2.(3分)(2015•山东)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A.B.
C.D.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对A、B整体和B物体分别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后联立求解即可.解答:解:对A、B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μ2(m1+m2)g ①
再对物体B分析,受推力、重力、向左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水平方向:F=N
竖直方向:m2g=f
其中:f=μ1N
联立有:m2g=μ1F ②
联立①②解得:
=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是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注意最大静摩擦力约等于滑动摩擦力.
3.(3分)(2015春•方城县期末)如图,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的倾斜面上放置一正方体重物,斜面的一侧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在力F的作用下,木块和物体一起处于静止状态,现在把力F增加,使木块和正方体重物向上加速运动,则在此过程中()
A.三角形木块可能受到6个力
B.三角形木块一定受到4个力
C.木块和重物可能相对滑动
D.不管F多大,三角形木块和重物保持相对静止
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先对整体受力分析,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再分别对正方向和三角形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原则分析即可求解.
解答:解:A、对三角形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推力、正方向对它的压力和静摩擦力,故三角形受到4个力,故A错误,B正确;
C、先对整体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推力,二力平衡,整体不受墙壁的弹力和摩擦力,
对正方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三角形对它的支持力,以及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当F增大时,整体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则正方向受到的弹力和摩擦力都增大,摩擦力与弹力的比值关系不变,所以三角形木块和重物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故D 正确,C错误;
故选: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学们受力分析的能力,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平衡条件以及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知道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难度适中.
4.(3分)(2015春•方城县期末)如图传送带以v1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以v2的速度从B 点滑上传送带,已知A、B之间的传送带长度为L,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当ν2>ν1时,物体一定从左端离开传送带
B.当时,物体一定从左端离开传送带
C.物体从右端B点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一定等于v1
D.物体从右端B点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一定不会大于v2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小滑块滑上传送带,判断出摩擦力的方向,根据合力得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判断出物块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从而确定运动的时间以及离开传送带的速度.
解答:解:A、当v2、μ、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A端离开传送带,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为L,加速度为μg,与传送带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
B、当v2、μ、L满足时,物体向左的速度等于0之前的位移:,所以当时,物体一定从左端离开传送带.故B正确;
C、物体可以从B端离开传送带,若v2<v1,物体滑上传送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返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返回到B端的速度为v2,若v2>v1,物体滑上传送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返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1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B端的速度为v1,都不可能大于v1.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物体的受力,理清物体的运动,综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29分)
5.(2015春•方城县期末)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30.0cm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端位于筒内,用测力计可以同弹簧的下端接触),如图甲所示,若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露出筒外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l 而测出对应的弹力F,作出F﹣l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200 N/m,弹簧的原长l0= 20cm .
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专题:实验题;摩擦力专题.
分析:根据胡克定律写出F与l的关系式,然后结合数学知识求解即可.
解答:解:根据胡克定律F与l的关系式为:F=k(l+h﹣l0)=kl+k(h﹣l0),从图象中可得直线的斜率为2N/cm,截距为20N,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2N/cm=200N/m
由k(h﹣l0)=20N
于是:l0=20cm
故答案为:200;20cm
点评:找到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胡克定律列方程,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学推导能力.
6.(2014•上饶二模)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下端与一足够长光滑水平面相接,连接处用一光滑小圆弧过渡,斜面上距水平面高度分别为h1=20m和h2=5m的两点上,各静置一小球A和B.某时刻由静止开始释放A球,经过一段时间t后,再由静止开始释放B球.g取10m/s2,求:
(1)为了保证A、B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t最长不能超过多少?
(2)若A球从斜面上h1高度处自由下滑的同时,B球受到恒定外力作用从C点以加速度a B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则加速度a B满足什么条件时A球能追上B球?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在斜面上的时间,为了保证A、B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则满足:t=t1﹣t2;
若A球能追上B球,则二者位移应该相等,求出加速度
解答:解:(1)两球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相同,设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0°=ma
解得:a=gsin30°=5m/s2
设A、B两球下滑到斜面底端所用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
解得:t1=4s,t2=2s
为了保证两㝳不会在斜面上相碰,t最长不超过△t=t1﹣t2=2s
(2)设A球在水平面上再经t0追上B球,则:
A球要追上B球,方程必须有解,△≥0可解
得a≤2.5m/s2
答:(1)为了保证A、B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t最长不能超过2s;
(2)若A球从斜面上h1高度处自由下滑的同时,B球受到恒定外力作用从C点以加速度a B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则加速度a B满足a≤2.5m/s2时A球能追上B球;
点评:本题考查追击问题,关键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正确列式求解,难度适中.
7.(2015春•方城县期末)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m=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
α=30°角的力F=10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10m/s2,求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及木块M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解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以木块和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和摩擦力公式求解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答:解:设细绳对B的拉力为T.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如图1,由平衡条件可得:
Fcos30°=Tcosθ①
Fsin30+Tsinθ=mg ②
代入解得:
T=10N
tanθ=,即θ=30°
再以木块和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
再平衡条件得:
Fcos30°=f
N+Fsin30°=(M+m)g
又f=μN
得到:
μ=
代入解得:
μ=
答: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为30°,木块M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点评:本题涉及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研究对象的选择要灵活,此题采用隔离法与整体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就采用隔离法研究.
三.选择题(共8小题,共32分,第8题至第9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第10题至第15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8.(4分)(2015春•方城县期末)大气中空气层的密度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从大气外射来一束阳光,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粗略表示这束阳光射到地面的路径的是()
A. B.C.D.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
专题:光的折射专题.
分析: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根据题设条件分析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
解答:解:由题意知,高度下降,空气对光的折射率减小,所以当光从大气外射来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要知道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9.(4分)(2015春•方城县期末)夜间行车光照在警示标志上后反射回来特别醒目,主要是因为警示标志是由球形的反射物制成,如图,假设反射物为分布均匀的球形,其折射率为.某次灯光照射在该标志上后,经球形物一系列的折射和反射后,出射光线恰与入射光线平行,则第一次的入射角()
A.30° B.45° C.60°D.15°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
专题:光的折射专题.
分析:根据题意求入射角与折射角间的关系,应用折射定律求出第一次入射的入射角.解答:解: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θ,
由题意可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则:i=2θ,
由折射定律得:n===2cosθ=,
解得:θ=30°,i=2θ=60°,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入射角,应用折射定律即可解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10.(4分)(2015春•方城县期末)以下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无色肥皂液吹出的肥皂泡呈彩色是由于光照时发生了薄膜干涉
C.人们眯起眼睛看灯丝时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图样
D.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考点:光的干涉;电磁场;全反射.
专题:光的干涉专题.
分析:光纤通信利用光在纤维中发生全反射传递信息;薄膜干涉是光在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光发生叠加产生干涉;眯起眼睛看灯丝时,观察到彩色条纹,是光通过细缝产生衍射形成的;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并没有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解答:解:A、光纤通信利用光在纤维中不停发生全反射进行传播.故A正确.
B、无色肥皂液吹出的肥皂泡呈彩色是由于光照时,在膜的前后表面的反射光发生叠加,形成的干涉图样,是薄膜干涉.故B正确.
C、人们眯起眼睛看灯丝时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图样.故C正确.
D、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反射、干涉、衍射、电磁波等基础知识点,难度不大,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并理解这些基础知识点.
11.(4分)(2013•渭滨区校级模拟)关于振动和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有关
B.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是为了避免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C.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的点位移不一定始终最大
D.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
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分析: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而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振子的质量有关;
当策动频率与固有频率相同时,则振动幅度最大,出现共振现象;
在干涉中,振动加强点的振动方向总是相同,但位移时大时小;
纵波不能发生偏振现象;
解答:解:A、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T=,与摆长及重力加速度有关,与摆球的质量,故A错误;
B、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防止策动频率与固有频率相同,出现共振现象,故B 正确;
C、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的点位移不一定最大,可能处于波峰,也可能处于波谷,也可能处于平衡位置,故C正确;
D、纵波不能发生偏振现象,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单摆的振动周期的因素,掌握共振现象的条件,理解干涉现象中质点振动的位移大小,及波的偏振.
12.(4分)(2012•武汉模拟)有关光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B.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C.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
D.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刊用光的全反射原理
E.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考点:全反射;光的干涉;光的偏振.
分析: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的透射强度;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光的折射色散;光导纤维束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从而即可求解.
解答:解:A、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从而减弱反射光的透射强度,故A错误;
B、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膜的两表面反射光,频率相同,进行相互叠加,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故B正确;
C、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由于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偏折程度不一,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故D正确;
E、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故E错误;
故选: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