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摘要:总结了高血压病的中医护理的研究进展。
从研究病因病机出发,对目前高血压病的中医护理研究情况从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劳逸结合、血压监测、穴位疗法、用药依从性7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护理
高血压病目前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问题,是冠心病、脑出血等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
中医里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
临床多由于紧张,过度思虑劳累,五志过及化火,或嗜食酒肉肥甘所致气血阴阳失衡所成,可见头眩、眼晕、耳鸣,眠差梦多,头胀痛,终致心、脑、肾功能的改变,形成更严重的后果。
中医将眩晕分为四型: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痰湿中阻型。
四证彼此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在中医辨证防治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整体优化式护理,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的稳定状态,从而有效的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
1.病因病机。
对于高血压病的研究,中医学已有其独特的见解,其病因多由于精神紧张、嗜食肥甘、饮酒过度,七情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劳累过度、思虑过度。
病机总的来讲为阴阳失衡,气血经脉运行失常,但其主要病机有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虚阳亢、阴阳两虚。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中医证候学的不断研究与发展以及现代研究方法的成熟与广泛应用,对于高血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尽一致。
张笑丽等主张高血压病的病机为肾阴不足,水不涵木,从而木失滋养,引发肝阳上亢化火,火越于上而发眩晕头痛。
对于老年性高血压病的病机特点,郑丽维则主张:病之本为肝肾亏虚,病之标为阳亢痰瘀;本病证候由于脏气的虚衰较为多变,易兼中风、胸痹等并发症。
邓旭光从六淫入手将高血压病的病机归结为:阴阳失调,痰瘀互结;并阐述高血压病早期症状一般以阴阳失调为主;而到中期时,多以痰瘀互结为
重;最后发展至第三期,则出现中风、心衰、冠心病以及肾病、肾衰,而且其痰瘀胶结、凝滞愈发尤甚。
张晓天认为高血压病的病机是阴阳失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并突出了风、火、痰、瘀、虚这5个方面的因素。
邓旭光认为高血压病总的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津液代谢障碍。
与肝和情志的关系密切,情志失调最易伤肝,可致肝郁气滞,继而肝郁化火,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或者饮食失节、过劳或过逸而伤脾,导致脾虚失运而气虚,继而痰湿中阻或阻络,这也是高血压病病机的起点。
钱岳晟等通过对1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研究,将患者依据中医体质分为两组:痰湿质型、阳亢质型,经过临床实验,其结果提示高血压痰湿质患者更容易发生其靶器官的损害。
丛鹏等学者主张遗传因素、超重或肥胖、饮食失衡(高盐、低钾、低钙、低动物蛋白质)、以及精神因素均为高血压病主要病因。
其中遗传因素、超重和肥胖均属于体形偏大,超过了人的正常范围,依据《内经》所云阳化气、阴成形之论,此为阴盛阳阻之态势。
高盐属于阴多之物,而低钾、低钙、低动物蛋白属于阳少之品,两者也都是阴多阳少之象。
在压抑紧张烦躁的环境中,可阻碍人的阳气向外舒展之势,其也是使阳气上升太过、或外达受阻,均不能正常运行。
因此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应是:气血上升太过、而外达受阻,阴阳相争,而阳不胜阴。
刘海娜等主张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阴阳失调为病机,以肝肾亏虚为本,以内生风火痰瘀等之邪为标,形成阴亏于下,阳亢于上,火越于外,风动于内,瘀阻于脉,痰淫于络之势,使得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致,致使诸变生焉。
因此,通过以上文献总结可知,因患者自身体质不佳、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精神及遗传多种因素所导致的脏腑经络的气血阴阳失调、肝肾亏虚及代谢障碍成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2.高血压的中医护理。
现代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是多环境、多基因因素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不好的生活环境、生存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护理在高血压疾病的控制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1 生活起居护理。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为一个整体,其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在高血压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居住环境与起居条件
的质量和治疗高血压疾病疗效密切相关。
根据以往临床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适宜在空气清新、环境安静、起居整洁、光线柔和、室温适中的环境下生活。
在高血压疾病治疗期间,患者可能由于气血的亏虚、髓海不充而出现头晕的症状;或由于心脾两虚而出现身体疲乏无力;或由于肝阳探索儿科护理记录单的规范书写方法上亢而出现的头晕头痛,所以该类患者应以休息为主,可闭目养神,尽量避免大幅度的体位变换,尤其是在患者下蹲、下床或入厕时,更需有人陪护,且记不可久蹲。
在患者沐浴时,应注意水温不宜过高,洗浴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发生意外。
对此,医护工作者对每位患者应做到耐心解释、细致观察、微笑、热情周到,让其对自己信赖并安心的接受治疗。
2.2 情志护理。
依据最新文献记载高血压患者的情志因素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依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思想,护理人员应该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辨证施护。
平常应多与患者沟通,从而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再根据不同情况因人因级施护并给予正确引导。
面对在治疗中出现反复的血压波动或不良因素影响的原因,护患应共同分析,培养患者主动乐观态度,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黄萍给出以下几种好方法:其一为倾听音乐法,可用患者喜欢的方式给患者播放一些他喜欢听的音乐,每天播2次,每次60 min;以转移注意力,缓解其精神压力,改善其焦虑情绪,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其二为兴趣培养,可依据患者年龄、性别、爱好及文化素养等,培养发展患者多种兴趣:如绘画、打太极拳、散步等,使患者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可以培养其对生活的热爱,消除疾病带来的顾虑。
其三为放松静坐法(气功疗法),先对患者普及相关高血压知识,进行放松式培训。
可以使用带有引导词的磁带,使患者全身放松,自然端坐,两掌放于膝上,闭目敛神,将注意力集中于脚心,同时均匀平缓地呼吸3—4 min,然后缓慢睁眼,每日1次,每次30 min。
这种方法可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及社会造成紧张刺激,摒弃杂念达到调心、调身、降压的效果。
2.3 饮食调护。
中医理论认为嗜食肥甘酒肉可致脾胃积热,灼伤阴
液;亦能损伤脾胃,痰浊内阻,而致清阳不升,诱发高血压病的发生。
医护人员可以在“食药同源”和“食药同治”的理论指导下给患者进行食疗。
肝阳上亢型,可食新鲜蔬菜以降低血压有一定益处。
如:芹菜、茭瓜、红薯、猪毛菜、海带、菊花脑、紫菜等。
肾精不足型,可常吃黑木耳、银耳片、鲜笋片等,还可以吃豆制品等。
痰浊内阻,可经常吃蛋类、牛奶、鱼类、水果、豆制品等。
并详细分述各型饮食。
2.4 劳逸结合。
根据病情进行指导。
首先评估患者的活动耐力,共同制订活动计划,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如肢体活动、散步、太极拳,引导放松反应技术。
传统理论认为适时锻炼,可舒筋通络,畅通气血,调和营卫,健脾益胃,反之过劳则耗伤精气,上下俱虚;适当休息则可养精蓄税,反之过逸则气血郁滞,筋骨懈怠。
因此应强调劳逸结合,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合理地安排相关活动,以劳而不倦为要旨。
2.5 血压监测。
对病情及血压稳定或并发症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除在出院前做好宣教及康复指导外,还应嘱患者自己做好血压的监测,并详细记录,如何前后对比,从而调整用药。
2.6 穴位疗法。
护理在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可根据高血压的不同证型和患者个体因素,灵活采用体针、耳穴、穴位贴敷、穴位红外照射等各种穴位刺激方法,亦可采取多种方法交替治疗,坚持定时运用。
2.7 用药依从性。
李娜通过追踪7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出院后用药情况,得出了老年患者家庭用药依从性差从而影响血压控制的结论,其原因主要表现在:①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差;②老年病患者记忆认知减退;③医源性因素的影响;④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
为此提出的护理对策如下:首先对疾病不予重视和擅自停药者加强心理护理,向其说明高血压得不到控制的危害性,使患者主动配合用药。
其次严格指导患者按照药物的起效时间与患者动态血压测定的结果坚持用药,并让患者和家属了解降压药服法、注意事项及毒副作用等。
其次依据病情优化治疗方案,减少药物种类,清楚标记药物名称、剂量以及服药时间,方便患者记忆,对于老年人服用的剂形应在有效地维
持降压药的血液浓度情况下避免多次用药,避免运用贵重药物,减轻经济负担,同时也有利患者坚持服药。
再次制定适完善急诊护理规范化管理和其现实途径宜的随访计划,对于不同个体、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健康问题,应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
长期保持联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此外搭配合理的膳食,饮食低脂低盐,清淡,少吃高胆固醇食物或动物脂肪,忌烟酒,适锻炼。
2.8健康教育。
在患者入院时,首先行高血压病知识的宣教,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用药常识。
在其出院后,合理安排生活,定期测血压,定期检测尿常规、血糖、肾功能、血脂,按医嘱坚持服药。
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切忌擅自停、换药。
仔细关注血压升高引起的症状,如患者突发头晕、头痛、心悸,应全身放松,平卧,含服心痛定1片待症状稍缓后与家人或朋友联系立即就医;或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或口角歪斜、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尿失禁等症状,也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3.小结
我国中医历史渊源,近年中医在防治高血压病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亦增进中医护理研究的发展,尽管在护理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不足,针对个性化护理存在的空白,如颈源性高血压病等,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研究、总结出一套规范化中医高血压护理方案,并落实到临床工作中去,更好地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