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缺陷管理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缺陷管理规定
1 总则
为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规范各运行、检修、管理科室的生产活动,做到及时发现缺陷,消除缺陷,防患于未然,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实现安全经济供电,特制定本制度。
1.1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设备缺陷管理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结合寒亭电网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1.2 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设备缺陷管理工作,从发现、传递、审定、到消除等全过程应用缺陷管理软件系统,提高缺陷处理的现代化管理手段。
1.3 本规定规定了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2 设备缺陷的定义及分类
2.1 设备缺陷是指设备在运行中发生异常,虽能继续使用,但影响安全、经济运行。
2.2 设备缺陷的分类:设备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分为紧急、重大、
一般三个等级。
2.2.1 紧急缺陷
指对人身或设备有严重威胁,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事故的缺陷。
2.2.2 重大缺陷
指对安全、经济运行影响较大,只能坚持短期运行,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紧急缺陷或导致事故者。
2.2.3 一般缺陷
指对设备虽有影响,但尚能坚持安全运行的设备缺陷。
2.3 缺陷分级参考
无法确定设备缺陷类别可参考《*********设备评级管理规定》确定。
2.3.1 紧急缺陷主要有:
2.3.1.1变电部分
2.3.1.1.1 注油设备严重漏油,从油位指示器中看不到油位。
2.3.1.1.2 断路器不能进行分、合闸操作。
2.3.1.1.3 隔离开关不能进行分、合闸操作。
2.3.1.1.4 断路器故障掉闸次数达到规定的允许次数。
2.3.1.1.5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退出运行,开关不能正确动作跳、合闸。
2.3.1.1.6 主变压器运行中的冷却器全停或冷却器不能按规定全部投入运行。
2.3.1.1.7 充油设备大量喷油。
2.3.1.1.8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失压,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
2.3.1.1.9 设备接头或线夹过热,达到90℃及以上者。
2.3.1.1.10 主变、互感器、电容器、避雷器、电抗器、消弧器等的套管或电缆溢胶、淌油、冒烟发出臭味或瓷质部分纵向裂纹达总长度20%。
2.3.1.1.11 直流接地。
2.3.1.1.12 房屋漏雨,水滴在电气设备上。
2.3.1.1.13 设备的全部主保护不能运行。
2.3.1.1.14 操作(控制)电源不可靠或能源不足。
2.3.1.1.15 中央信号装置不发信或不正确发信。
2.3.1.1.16 通讯设备故障、中断。
2.3.1.1.17 重要的遥测、遥信量不正确;遥控、遥调失灵。
2.3.1.1.18 设备内部有明显的放电声或异音。
2.3.1.1.19 设备的绝缘、温升、强度等技术数据超过极限值。
2.3.1.1.20 套管流胶、电容器类设备漏油。
2.3.1.1.21 真空开关的真空泡失去光泽、发红。
2.3.1.1.22 断路器失压、泄气、不储能或发闭锁信号者。
2.3.1.1.23 因外力使电气设备或者设备基础、部门房、院墙发生倾斜、下沉、裂纹、倒塌并危及安全者。
2.3.1.2 线路部分
2.3.1.2.1 导地线断股、损伤到需切断重接的程度。
2.3.1.2.2 导地线压接管明显抽出或发热温度超过90℃。
2.3.1.2.3 跳线连接点温度超过允许值,或已变色。
2.3.1.2.4 导线上挂有异物、极易造成接地或短路。
2.3.1.2.5 一串绝缘子上零值或破损瓷瓶片数35kV-110kV2片及以上者;硅橡胶绝缘子有裂纹、伞裙残缺较大,不处理将引发事故者。
2.3.1.2.6 承力拉线被破坏(或被盗);直线杆塔拉线被破坏(或被盗),随时有可能造成倒杆者;杆塔倾斜严重,有倾倒的可能。
2.3.1.2.7 导线对树木、桥梁、楼群建筑、施工吊塔、通讯线路、电视天线等物体的安全距离小于规程标准值,不立即处理将要发生事故者。
2.3.1.2.8 杆塔基础塌陷、变形、破裂、损坏、被冲、倾斜,不处理会造成倒杆者。
2.3.1.2.9 金具锈蚀严重、串钉移位、脱出、挂环断裂、变形、弹簧销脱出或生锈失效,不处理会造成导线脱落者。
2.3.1.2.10 柱上断路器或负荷开关不能进行分、合闸操作。
2.3.1.2.11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失压,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
2.3.1.2.12 互感器、电容器、避雷器等的套管或电缆溢胶、淌油、冒烟发出臭味或瓷质部分纵向裂纹达总长度20%。
2.3.1.2.13 FTU、DTU操作(控制)电源不可靠或能源不足。
2.3.1.2.14 配网自动化中央信号装置不发信或不正确发信。
2.3.1.2.15 配网自动化通讯设备故障、中断。
2.3.1.2.16 配网自动化重要的遥测、遥信量不正确;遥控、遥调失灵。
2.3.1.2.17 柱上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失压、泄气、不储能或发闭锁信号者。
2.3.1.2.18 断路器故障掉闸次数达到规定的允许次数。
2.3.1.2.19 因外力使电气设备或者设备基础倾斜、下沉、裂纹、倒塌并危及安全者。
2.3.1.3 配电室设备部分
2.3.1.3.1 配电变压器严重漏油,从油位指示器中看不到油位。
2.3.1.3.2 断路器、空气开关、剩余电流保护器不能进行分、合闸操作。
2.3.1.3.3 隔离开关、跌落开关、刀熔开关不能进行分、合闸操作。
2.3.1.3.4 配电变压器大量喷油。
2.3.1.3.5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失压,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
2.3.1.3.6 设备接头或线夹过热,达到90℃及以上者。
2.3.1.3.7 房屋漏雨,水滴在电气设备上。
2.3.1.3.8 TTU操作(控制)电源不可靠或能源不足。
2.3.1.3.9 互感器、电容器、避雷器等的套管或电缆溢胶、淌油、冒烟发出臭味或瓷质部分纵向裂纹达总长度20%。
2.3.1.3.10 因外力使电气设备或者设备基础、部门房、院墙发生倾斜、下沉、裂纹、倒塌并危及安全者。
2.3.2 重大缺陷主要有:
2.3.2.1 变电部分
2.3.2.1.1 注油设备漏油(五分钟内有油珠垂滴)。
2.3.2.1.2 接头发热化蜡且有腊滴,确认不再发展。
2.3.2.1.3 裸导体设备温升大于50K。
2.3.2.1.4 设备内部发热,外壳温升大于20K(开关、PT、CT、耦合电容器、电力电容器、套管)。
2.3.2.1.5 绝缘试验超标准。
2.3.2.1.6 不能按铭牌出力运行且无批准手续。
2.3.2.1.7 接地电阻不合格。
2.3.2.1.8 工作、保护接地失效,变电设备架构、避雷针结合部开裂或倾斜。
2.3.2.1.9 故障录波器不能录波。
2.3.2.1.10 主变铁心接地电流测试值不合格。
2.3.2.1.11 35kV及以上设备试验超周期且无批准手续。
2.3.2.1.12 上级下达的重大反措项目在规定时间未完成。
2.3.2.1.13 电容器鼓肚、渗油或熔丝经常熔断者。
2.3.2.2 线路部分
2.3.2.2.1 导地线弧垂正负误差,三相不平衡值超过规定要求。
2.3.2.2.2 钢芯铝绞线断股,损伤截面积占总铝股面积的10-25%;架空地线断股,损伤截面积占总面积的8-17%或锈蚀严重。
2.3.2.2.3 电杆有多处裂纹,长度大于1.5米,宽度超过2毫米或多处露筋,对电杆强度有较大影响。
2.3.2.2.4 电杆严重倾斜,其倾斜度或挠度大于2%者,但短期内不至于倒杆,转角杆向内角侧正常受力,受力拉线严重断股或严重锈蚀。
2.3.2.2.5 铁塔重要部位缺材或总计缺塔材5条以上,主材包钢和主要受力构件连接处缺螺栓占该处螺栓总数三分之一以上。
2.3.2.2.6 杆塔或拉线基础被冲刷,破坏塌陷,使基础稳固受到较大影响。
2.3.2.2.7 绝缘子盐密超标。
2.3.2.2.8 绝缘子串弹簧销子,导地线挂线金具上穿钉和开口销子,螺杆有脱落的可能,跳线连接处螺栓松动,压板有温升,跳线对拉线及电杆空气间隙小于规程距离。
2.3.2.2.9 导线对树木及房屋建筑物的净空距离小于规程规定,交叉跨越及对地限距小于规程规定。
2.3.2.2.10 均压环、屏蔽环脱开,严重变形。
2.3.2.2.11 导地线上挂有异物、影响安全运行。
2.3.2.2.12 电缆管道被挖开或电缆工井盖板被盗造成电缆暴露
在外,不处理会造成电缆被砸坏或工井内电缆被生活垃圾引燃烧坏者。
2.3.2.2.13 电缆接头有放电声音或电缆终端头发热变色者。
2.3.2.2.14 隔离开关、跌落开关铁件锈蚀严重、触头老化放电。
2.3.2.2.15 接地电阻低于规程标准,接地线不符合要求者。
2.3.2.2.16 线路防护区内有危及线路安全的作业施工或者在不足300米处采石放炮,且防护措施不凑效、不健全者。
2.3.2.2.17 跳线、连线发热、连接螺丝松动,爆压连接处有温升者。
2.3.2.2.18 设备绝缘试验超标准。
2.3.2.2.19 隔离开关、跌落开关铁件锈蚀严重、触头老化放电。
2.3.2.2.20 电缆沟盖板残缺不全;沟壁水泥脱落;支架锈蚀严重,积水积污者。
2.3.2.2.20 各种设备的箱体底部孔洞未封堵或封堵不严,不能防小动物者。
2.3.2.3 配电室设备部分
2.3.2.3.1 配电变压器漏油(五分钟内有油珠垂滴)。
2.3.2.3.2 接头发热化蜡且有腊滴,确认不再发展。
2.3.2.3.3 裸导体设备温升大于50K。
2.3.2.3.4 设备内部发热,外壳温升大于20K(开关、PT、CT、电力电容器、套管)。
2.3.2.3.5 绝缘试验超标准。
2.3.2.3.6 不能按铭牌出力运行且无批准手续。
2.3.2.3.7 接地电阻不合格。
2.3.2.3.8 工作、保护接地失效,设备接地、避雷器接地结合部开裂。
2.3.2.3.9 设备试验超周期且无批准手续
2.3.2.3.10 上级下达的重大反措项目在规定时间未完成。
2.3.2.3.11 电容器鼓肚、渗油或熔丝经常熔断者。
2.3.1.3.12 电缆接头有放电声音或电缆终端头发热变色者。
2.3.1.3.13 隔离开关、跌落开关铁件锈蚀严重、触头老化放电。
2.3.1.3.14 配电室漏雨并逐渐发展,水滴可能落在电气设备上。
2.3.1.3.15 电缆沟未封堵或封堵不严,配电室窗户破损或缺少,配电室无挡鼠板,易发生小动物爬上电气设备者。
2.3.1.3.16 电度表不走字或走字不正常者。
2.3.1.3.17 电缆外皮发热,温度超过45℃者。
2.3.1.3.18 电缆外绝缘受热变色、变形或有异味,经确认在短期内不再发展者。
2.3.1.3.19 设备无名称、编号、标志或者不清、不符者。
2.3.1.3.20 运行的设备无技术资料、无设备图纸或与实际不符者。
2.3.1.3.21 指示仪表滞动、卡针,数字仪表不指示、误码或者显码不清者。
2.3.1.3.22 配电变压器有异音,不能坚持长期运行者。
2.3.1.3.23 刀闸、瓷瓶及端子排挂尘、挂灰、结碱、结露、受潮、生锈严重者。
2.3.3 一般缺陷
对设备运行虽有影响,但尚能坚持安全运行的设备缺陷。
3 设备缺陷管理的范围
3.1 变电站、配电室一、二次设备。
3.2 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
3.3 变电设备构架、基础、电缆沟道。
3.4 保护、通讯、远动、计量、图像监控、远程抄表及其辅助设备。
3.5 生产房屋建筑、照明、排水、制冷及通风设备。
3.6 架空线路导地线、绝缘子、杆塔、拉线及附件。
3.7 线路杆塔基础。
3.8 电缆线路、电缆终端头、电缆中间头、电缆分支箱、环网柜一、二次设备及配网造化设备。
3.9 电缆线路电缆沟道、管道、电缆工井等。
3.10 线路防护及交叉跨越。
3.11 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
3.12 可能危及输变电设备的周围环境。
4 设备缺陷处理的规定
4.1 紧急缺陷的消除时间不超过24小时。
4.2 重大缺陷的消除时间不超过一周。
4.3 一般缺陷的消除时间不超过半年或按生产技术部规定时间内消缺。
5职责分工与管理
5.1 设备缺陷管理实行公司、部门、班组三级管理体制。
5.2 设备缺陷管理由生产经理领导,生产技术部是设备缺陷的归口管理部门,由设备专工(线路专工、变电专工、配电专工)负责分专业管理。
各有关部门设兼职人员负责分管范围内的缺陷管理。
5.3 各级人员职责分工
5.3.1 生产经理职责
5.3.1.1 在接到紧急缺陷汇报后,及时作出决策指令。
5.3.1.2 批准紧急缺陷和重大缺陷处理方案和计划。
5.3.2 生产技术部职责
5.3.2.1 负责设备缺陷全过程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督促部室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5.3.2.2 负责设备缺陷类别的最终确定和消缺工作中的有关技术问题。
5.3.2.3 负责审核消缺技术措施。
5.3.2.4 根据部室提出的消缺计划及缺陷性质列入月度、季度计划停电,做到及时安排消缺。
5.3.2.5 负责设备缺陷全过程管理,做好设备缺陷的传递、整理、分析、反馈、统计、评价和考核工作。
5.3.2.6 负责组织必要的消缺验收。
5.3.3 运行部门的职责
5.3.3.1 加强对设备的巡视,发现缺陷,及时汇报调度和有关部门;及时记录、录入SG186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及时交接、及
时跟踪监控。
5.3.3.2 凡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要制定反事故措施,对尚不能消除的缺陷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5.3.3.3 定期审阅缺陷单,督促检修部门及时消缺,并参加消缺验收。
5.3.3.4 每月汇集各站统计报表,计算消缺率并上报生技部。
5.3.4 检修部门的职责
5.3.4.1 详细记录或打印设备缺陷内容,及时分析、分类汇总。
及时制定消缺计划,并列入生产计划,安排并组织班组消缺。
根据设备缺陷提出反事故措施,并组织班组对尚不能立即消除需厂家配合的缺陷进行有效的监督。
设备厂家到达后给与人员、车辆等支持。
5.3.4.2 参与并监督班组消缺工作,保障检修质量;参加或组织消缺验收。
5.3.4.3 将已消缺陷信息,及时反馈。
负责将检修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及时处理,并上报生产技术部;
对不能及时处理的缺陷,应上报生产技术部,并注明是否允许运行,允许运行的缺陷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5.3.5 调度部门的职责
5.3.5.1 运行人员汇报的设备缺陷做好记录,并尽快通知有关部门。
5.3.5.2 在缺陷消除之前,应考虑从运行方式上限制缺陷的继续恶化和发展。
5.3.5.3 负责将调度运行中发现的缺陷上报生产技术部。
5.3.5.4 调度所在不能确定缺陷内容的情况下可立即安排变电运行中心现场查看确定后报生技部。
6 设备缺陷的管理程序
6.1 常见缺陷的管理
6.1.1 一般缺陷,一经发现要及时报告运行负责人,由运行负责人按类别输入SG186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并填入缺陷记录。
依照缺陷管理流程及传递流程进行处理。
同时运行单位应做好全部缺陷记录的电子存档,保证同一缺陷不重复传递,实时监督检修
单位消缺。
6.1.2 重大缺陷,应在当时汇报调度及部门领导并输入MIS网。
并依照缺陷管理流程及传递流程进行处理。
6.1.3 紧急缺陷,一经发现要立即报告调度值班人员及部门领导,并根据现场情况提出消缺的初步方案。
当值调度员应立即指挥检修部门进行处理,并汇报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和生产经理。
检修部门应立即组织力量消缺,各有关部门应及时到位,紧急缺陷处理完毕后,必须由生产技术部组织验收后,方可送电或终结。
变电缺陷除做好安全措施外,还要做好记录并立即上网输入。
线路缺陷可在抢修后上网输入。
6.1.4 对需要临时停电消缺的,检修部门要将停电申请和消缺措施一并报生产技术部等部门审批,在获准后消缺。
不需临修和未批准的缺陷,检修部门要结合月度停电计划和工作计划安排消缺。
6.1.5 设备缺陷处理单统一编号,由SG186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自动生成。
6.1.6 除节假日外,发现缺陷后,一般缺陷通知单要在24小时内传交到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最晚在48小时内签发至检修部门。
6.1.7 检修部门分管人员要每天浏览上网缺陷,并根据缺陷的紧急程度,及时安排消缺;除紧急缺陷外,消缺后的设备,由运行人员验收、签字。
对遗留问题和要注意事项,检修人员除了在记录上详细记载外,还应向运行人员做口头交代。
6.1.8 消缺中发现非本专业缺陷,要立即通知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通知相关人员消缺。
通知遇有困难时,应及时向生产经理反映。
6.1.9 检修部门对定性不准、重复填报或不可处理的缺陷,应填明不处理原因并经有关人员批准,反馈给生产技术部。
6.1.10 所报缺陷的类别,部门要严格把关,禁止故意将类别抬高。
6.1.11 缺陷单除在缺陷夹保存以外,要在微机内备份,内容要
一致。
6.1.12 使用微机上网传递缺陷,应按传递顺序进行批签,以提高传递效率。
6.2 特殊缺陷的管理
6.2.1 复处理缺陷
复处理缺陷是指由几个单位配合处理,方能消除的缺陷。
6.2.1.1 计划中的复缺陷的处理,一般由生产技术部协调进行。
6.2.1.2 消缺中发现的复缺陷,应由发现者立即通知运行人员和调度值班员,然后由调度值班员直接通知到相关单位。
尽量减少停电时间和次数。
6.2.1.3 相关单位应积极组织并及时赶到现场,紧密配合,尽快消缺。
6.2.1.4 消缺中发现的复缺陷一般不用传递,但在处理后要向生产技术部汇报。
6.2.2 暂态缺陷
暂态缺陷是指受环境、温度等条件影响所产生的非器质缺
陷。
6.2.2.1 受湿度、温度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时显时消缺陷,应先记入缺陷记录;然后汇报运行负责人并组织进行观察和确认。
当诊断为永久或者是器质性的缺陷时,再进行传递。
6.2.2.2 受季节影响具有时效性的缺陷(如空调、开关的加热器等),在季节发生变化后,可申请延长其消缺期并在适当时机消缺。
但在其时效性恢复之前,此缺陷必须消除。
6.2.3 不传递缺陷
6.2.3.1 发现后,立即被消除的缺陷。
此类缺陷只登记不传递,留做统计缺陷的发现率和消缺率。
6.2.3.2 因制造、安装遗留下来的缺陷,在投产后,根本无法消除,但在运行中,能通过采取某些措施或者遵守某些规定,就能保障安全生产。
此类缺陷由检修部门申请,经生产经理批准,可不用传递和消缺,但要在设备台帐记载。
6.2.4 缓消缺陷
设备大修、预试超周期;试验中的非关键数据偏差;因在
周期内不能立即停电处理,只要目前对安全不会造成影响,可由检修部门申请,经生产经理批准,可延期消缺。
6.3 对暂态缺陷、缓消缺陷以及不传递缺陷的处理措施要长期遵守,加强对该类缺陷设备的有效监视、定期分析其变化或发展,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转入传递管理。
7 设备缺陷的统计分析与总结
7.1 各检修、运行班组于每月初统计上月所发现、所消除的各类缺陷的发现日期、消除日期、缺陷内容及消除条数,计算消缺率并于3日前报各自部门。
7.2 检修、运行部门将班组所报消缺表进行统计汇总,于每月的5日前报生产技术部。
7.3 生产技术部每月7日汇集、核查全月消缺条数,统计消缺率;并根据回执单公布超消期缺陷,提出考核意见。
8 设备缺陷处理的规定消缺率及计算公式
8.1 设备缺陷处理的规定:紧急缺陷在发现后的二十四小时内消除;重大缺陷在发现后的一周内消除;一般缺陷在发现后的半
年内或按生产技术部规定时间内消缺。
8.2 设备缺陷的消缺率:紧急缺陷为100%;重大缺陷为100%;一般缺陷为100%。
8.3 设备缺陷的计算公式
消缺率=统计期已消除缺陷的总条数/统计期内应消除缺陷的总条数×100%(紧急、重大、一般缺陷的消缺率要分别计算)。
9 工作要求
9.1 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所有设备必须按照铭牌或制造厂家的规定参数运行,并严格执行有关的运行、检修规程。
9.2 各检修部门应积极利用检修、试验、数据分析等手段查找设备缺陷,发现缺陷后立即通知生产技术部和运行部门,并及时消缺。
缺陷发现和消除情况记入缺陷记录。
9.3 缺陷消除以前,各运行部门必须密切关注缺陷发展情况,及时汇报其异常变化,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缺陷升级和危害扩大。
9.4 各级部门在接到紧急缺陷和重大缺陷处理通知后,都不得
延误消缺时间,要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检修、消缺。
所有缺陷从提报到消除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时限要求。
9.5 生产技术部作为设备缺陷管理的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监督、控制缺陷管理各项流程规范执行,并严格执行缺陷注销制度。
建立缺陷库,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和编号、缺陷主要情况、缺陷性质分类、发现人姓名和日期、处理方案及结果、未处理原因、消缺责任人和消缺日期等。
9.6 缺陷处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工作到位标准》,由安全监察部负责监督其落实情况。
9.7 设备缺陷的管理要和设备评定级有机结合,评定级为消缺工作提供宏观指导意见。
设备评定级过程中发现的缺陷依据性质划分纳入相应的缺陷管理流程。
9.8 缺陷管理流程中除已明确责任人的环节外,各级生产部门的技术员为落实缺陷管理流程的第一责任人。
10 设备缺陷的检查与考核
10.1 生产技术部根据本规定要求,对未能及时处理的缺陷,按
照性质对责任单位进行经济考核。
紧急设备缺陷300元/台次;重大设备缺陷200元/台次;一般设备缺陷100元/台次。
对运行人员或巡视联责人员及时发现设备缺陷避免事故扩大进行奖励,紧急设备缺陷100元/人次;重大设备缺陷50元/人次。
对SG186系统各流程责任人进行考核,未按时上网浏览传递设备缺陷扣罚50元/人次。
对设备消缺率按照设备缺陷每半年考核一次,设备消缺率满足100%奖励检修单位100元/站(条);设备消缺率不满足100%扣罚100元/站次(即每个专业每半年全部缺陷消除率达不到100%的,需按所辖全部设备台、条次扣罚,奖励亦采用同等方式)。
10.2 设备缺陷管理的考核按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内容包括:10.2.1 消缺率完成情况;
10.2.2 缺陷发现、汇报、汇总处理等方面是否及时、合格;10.2.3 是否贻误消缺时机,造成事故或重复消缺等。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原设备缺陷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本规定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附件一:变电设备缺陷处理程序流程附件二: 输配电设备缺陷处理程序流程附件三:缺陷处理回执单
附件四:各部门缺陷单编号
附件一:变电设备缺陷处理程序流程
开始
1.变电运行人员、调度运行人员、巡视联责人员发现缺陷,进行性质初步判
定
2.紧急缺陷立即提报至调度所,同时通过做好MIS 系统
输入工作
2.重大缺陷立即通知到生技部设备管理专工,同时做好MIS 系统输入工作
2.一般缺陷通过MIS 流程提报至生技部分管设备管理
专工
3.调度所立即通知相关责任部门进行
消缺
3.生技部下发缺陷
处理通知
3.生技部下发缺陷
处理通知
4.检修责任单位组织消缺,生技部组
织验收
4.检修责任单位组织消缺,运行人员
进行验收
4.检修责任单位组织消缺,生技部组
织验收
5.检修责任单位回
执消缺结果
6.生技部实行缺陷注销,备案??
1.???????????
???????????
??,????????
2.????????????,??????MIS??
????
2.??????????????????,????MIS?
?????
2.??????MIS????????????
附件二: 输配电设备缺陷处理程序流程
附件二: 月度缺陷处理回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