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
7.教学评价: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和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1.化学原理与实验操作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化学原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实验操作方法。通过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提高教学效果。
3.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4.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氧气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如:氧气是动植物呼吸的必需气体,是火焰燃烧的必要条件等。
2.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如此重要,我们如何获取它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取氧气。
3.利用多媒体展示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氧气的来源、性质及用途,掌握制取氧气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实验室制氧设备,分液漏斗、试管、酒精灯等,并能正确操作。
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包括药品的选择、装置的搭建、气体的收集和验满等。
4.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制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5.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教案
课时计划授课备课时间授课时间题目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实验室和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的不同;2、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气体收集及其方案选择;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制氧气方案的比较、鉴别,学会选择最佳的原料、条件、原理、装置从而掌握上述三个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则;2、在观察制取实验的过程中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探究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附案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探究四:如何检验、验满氧气?复习提问:如何检验氧气?如果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怎样验满?教师归纳总结: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满;排水法收集时,当水中出现大气泡,说明气体已满;探究五:实验时的注意事项观察教师演示边提问边讲解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2、为什么瓶口放一团棉花?3、加热时要注意什么?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5、为什么要先移导管后停止加热?【归纳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固定试管、瓶装水3、给试管加热4、收集气体5、移开导管6、停止加热强调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后先后次序老师好学生回答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验满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中检验思考回答问题仔细观察体会说出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12135复习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及时巩固,加深印象课时计划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附案教学过程实验探究请学生用高锰酸钾制取两瓶氧气(两种收集方法都用,并验满)板书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归纳与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考虑哪些问题?药品选择考虑哪些因素?装置选择考虑什么?收集方法考虑什么?完成思考题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注意的回答51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合作意识。
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5.拓展阅读:收集与氧气相关的资料,了解氧气在医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拓展知识视野。
6.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改进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提高氧气的产量和纯度,下节课汇报讨论成果。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请同学们完成教材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巩固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及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2.观察与思考: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与氧气相关的现象,思考氧气在自然界、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制取氧气的重要性。将观察与思考整理成文字,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预习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氧气性质、用途等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高原反应、潜水员需要氧气罐等,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关注,从而导入新课——制取氧气。
2.提问:“同学们,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它在我们的学习中又有哪些重要性质?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制取氧气,了解它的性质和用途。”
3.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积极氛围。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制取氧气的原理,介绍三种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详细解释每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正确收集氧气等。
3.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等方式,展示实验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4.讲解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并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制取氧气_教学设计_第二课时
提出问题
实验室中还有其他方法制取氧气吗?
查阅资料
过氧化氢溶液用途
明确反应药品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
可否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为什么?
分析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归纳总结
确定实验装置
演示实验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总结实验步骤
查→装→收
总结注意事项
对比分析
比较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与过氧化氢制氧气的不同之处
归纳总结一般思路
明确反应原理→确定实验装置→确定实验步骤
2
学以致用 1
分析装置→寻找错误→观看实验→明确步骤
学以致用2
利用提供的仪器药品设计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案
学以致用2
根据药品确定原理→根据装置选择的依据确定改进装置
→观看实验明确步骤
作业见附件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3页word文档
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概括叙述制取氧气两种方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高锰酸钾)的实验用品、过程、实验现象、原理、注意事项等。
2.概述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3.运用分解反应的概念,鉴别反应的类型。
4.知道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
5.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6.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演示实验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思考分析,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阅读资料,了解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试验习惯。
教学重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用品:试管、药匙、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火柴、小木条;5%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等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法板书设计:课题3制取氧气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步骤:查、装、定、点、收、离、息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药固定试管、瓶装水 3.给试管加热 4.收集气体 5.移开导管 6.停止加热制气先查气密性,气泡均匀气始成; 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
2、氧气的性质 C + O 2 CO 2 Fe + O 2 Fe 3O 4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点点。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实验室制氧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3.氧气收集、检验和储存的正确方法。
4.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氧气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制取氧气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5.引导学生关注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以致用的观念。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知识技能,通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团队合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a.这三种方法制取氧气的原理有何不同?
b.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c.如何正确收集、检验和储存氧气?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制取氧气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不同的制氧方法进行评价和选择,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图表、数据等形式,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和表达,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规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展示优学派课后作业情况
提出问题:
同学们观察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原理,条件上有MnO2,是否参与反应?
微课:了解催化剂
小组合作,通过实验验证:MnO2能改变反应速率及MnO2化学性质不变
通过视频展示MnO2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学以致用四、教学设计流程图
上课
课前三分钟讲解上节课的课后作业
回顾高锰酸钾、氯
酸钾制氧气过程
新课导入分组实验制取氧气微课:催化剂了解催化剂
合作探究验证“一变”
“两不变”
利用优学派平台
发当堂练习
当堂检测下课。
实验室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实验室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标题:实验室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 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操作技巧。
3. 掌握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操作技巧。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 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 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活性炭、高锰酸钾、试管、试管架、橡皮塞、水槽等。
2. 实验记录表格和实验报告模板。
3. PPT演示文稿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PPT演示文稿或相关实验视频,引发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兴趣,提出问题:氧气是如何在实验室中制取的?为什么我们需要制取氧气?Step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包括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解释为什么需要使用高锰酸钾和活性炭,并介绍各自的作用。
Step 3: 实验操作演示(15分钟)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包括如何装置实验装置、控制反应速度和温度、收集氧气等。
同时,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Step 4: 学生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并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鼓励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
Step 5: 实验结果讨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并与理论知识进行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活性炭可以吸附氧气?氧气在实验室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Step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强调实验操作中的关键点。
同时,拓展讲解氧气的其他制取方法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提出对实验的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2.3制取氧气(2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氧气的工业制法1.核心素养(1)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2)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3)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取物质的一般方法。
(4)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教学重点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3.教学难点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语: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集气瓶。
你知道集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① 实验室制取氧气【讲述】实验室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方法制取氧气。
【提问】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在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演示】P43实验2-5。
【小结】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投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归纳总结】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①“检”——制取氧气前应先将仪器组装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将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然后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③“扣”——预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里;④“热”——加热试管(先预热,用酒精灯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然后再用酒精灯外焰集中加热盛放固体的部位),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即可收集;⑤“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深入思考1】1.如何选择仪器装置?2.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刚开始产生气泡时能立即收集吗?为什么?4.实验最后应怎样操作?最后两步能颠倒吗?为什么?【归纳总结】(1)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仪器装置。
(2)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排气处,以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不是氧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制取氧气》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4.运用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灵活运用上述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我会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
2.学会使用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步骤。
3.能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制氧气的原理和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掌握氧气的性质,如助燃性、氧化性等,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潜水、登山等,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重要性。
2.讲述科学家制取氧气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敬佩之情。
3.提问:“你们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吗?”引发学生对制氧气的兴趣和思考。
4.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人教版上册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上册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案【知识与技艺】(1)掌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响原理、仪器装置、搜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本卷须知。
(2)了解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3)看法分解反响,了解分解反响和化合反响的区别。
【进程与方法】(1)经过对实验装置的探求,培育先生的实验及协作才干。
(2)初步具有对知识停止剖析、对比和迁移的才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唯心主义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求欲,激起兴味,开展擅长协作、勤于思索、严谨务实、勇于创新和实际的迷信肉体。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响原理、仪器装置、搜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本卷须知。
知识点一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7页,并分组停止实验2-5,然后完成以下填空:1.在实验室里,常用__分解过氧化氢溶液__、__加热氯酸钾__、__加热高锰酸钾__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__化学变化__。
2.高锰酸钾是一种__暗紫色__的固体,它受热时,分束缚出氧气,同时还有__锰酸钾__和__二氧化锰__生成。
反响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采用固固加热型,左边是制取氧气的发作装置,它包括的实验器材有__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有导管的橡胶塞__,左边是搜集装置,它包括的实验器材有__集气瓶、玻璃片、水槽__。
【协作探求】搜集氧气时,常用哪些方法?依据是什么?答:搜集氧气时常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集气法。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且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作反响,所以搜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因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作反响,故搜集氧气还可以用排水集气法。
【教员点拨】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梗塞导管。
2.搜集纯真的气体用排水集气法;搜集枯燥的气体用排向上空气法。
3.检验氧气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验满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制取氧气 第2课时优秀教案
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温馨寄语:只要付出,就有收获。
相信你能行。
【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氧气的化学性质2、熟悉连接仪器的根本操作3、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发生装置、操作注意点、收集方法与验满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氧气制取的实验操作步骤。
【一、温故探新】1. 如何检验某气体是氧气?2.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文字表达式: 〔1〕 ; 〔2〕 ; 〔3〕 ;【二、设问导读】[问题一]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装置的选择思考: (1)发生装置假设药品为固态,且反响需要加热,则选择装置图 ,假设药品为固体与液体,不需加热,则选择装置图 。
小结:选择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 、b 、 (2)收集装置假设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则可使用图 收集;假设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则可使用图 收集;假设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响,则可用图 收集。
小结: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主要考虑因素 a 、 b 、[问题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注意哪些?如何操作?ABCD E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O2,归纳步骤,阅读课本45-46页并完成以下问题:[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性;②装药品,药品要试管底部③固定装置a试管口应略_____倾斜;以免试管口的冷凝水倒流,使试管___;b试管口要放一团____,以免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④点燃酒精灯加热,加热前要____以免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假设用排水法收集时,应先把集气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收集时要等气泡_____冒出时,才可收集。
以免收集的氧气________;⑥实验完毕,应先把导管_______再____酒精灯,以免_________。
[小结]: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七个字分别代表哪些步骤?〕【三、自学检测】1、收集氧气的正确方法是〔〕A.排水法,导气管通入试管底B.向上排气法,导气管伸近瓶底C.向下排气法,导气管放到瓶口D.向上排气法,导气管放在瓶口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底部B.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瓶口C.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石灰水D.在集气瓶口闻气味3、高锰酸钾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将药品装入大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顺序为。
示范教案(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
6.(1)如果用排水法收集,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2)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验满,验满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总结]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操作步骤简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讨论]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回答]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注意: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如果这时候就进行收集,会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所以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再收集。
[实验练习]用制取的氧气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并与前面的学习作比较。
[课堂练习]在学习中要不断总结、归纳,发现规律,解题就会简约化。
例如,在标准状况下,部分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实验室收集方法如下表所示,通过比较找出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制取氨气(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7,并且易溶于水),用_______________法收集。
答案:(1)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密度就越大。
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向下排空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氧气的制取”这个实验的具体操作,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为我们以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检验奠定了基础。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认识分解反应。
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4.知道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2.能与他人主动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陶冶化学审美情趣。
2.逐步认识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进一步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
教学准备: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酒精灯、火柴、铁架台、带导管的单孔塞、水槽、集气瓶、棉花、玻璃片、长颈漏斗、锥形瓶、带双孔的橡皮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以探究法为主,综合运用启发法、讲授法、讨论法、对比法。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陆地上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大自然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氧气,那么,在实验室里怎样制取氧气呢?二、学生自学合作交流:2.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增加了吗?3.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活动与探究二:在活动与探究一实验③的试管中再加入少量H2O2溶液,并称量反应后MnO2的质量4.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呢?5.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的概念[把催化剂的概念总结为“一变(即改变……,改变包含加快和减慢两层含义)、两不变”]活动与探究三: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和步骤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同只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不加棉花。
6.动手实验,并写出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教师点拨提高升华: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3.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方法。
2.学会连接组装仪器的基本方法。
3.认识分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通过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
2.分解反应。
【实验准备】:大试管、铁架台、脱脂棉、酒精灯、火柴、橡皮塞、导气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高锰酸钾等。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2.初中阶段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一般有哪几种?3.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要考虑什么?选择收集装置要考虑什么?4.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该选用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引入新课】【生活情境1】:高锰酸钾是种药品,但它在特种部队的眼中可是个宝。
为什么呢?把一份砂糖和两份高锰酸钾混合,夹在两片干木材中研磨,如果天气干燥,木块摩擦三十秒就能燃起来。
或者舀上一小勺高锰酸钾晶体倒在报纸上,加上几滴防冻液,把报纸揉成一团,30秒内就会着火。
这种生火方法简单方便,很适合在野外执行秘密任务的特种部队。
在这里为什么要用到高锰酸钾呢?因为高锰酸钾在加热时能分解生成氧气。
一.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KMnO4△ K2MnO4+ MnO2+ O2暗紫色绿色黑色无色无味固体固体固体气体2.实验装置:【提问】:(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该选取什么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呢?为什么?(2)让学生指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中的实验仪器名称。
【探究活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特点及实验注意事项。
【重点讲解】:(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2.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水平,指导他们熟练掌握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分享、交流、互助。
4.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情感态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在装置选择、实验操作细节等方面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氧气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3)巩固与拓展:
-学生完成实验Leabharlann 告,撰写实验现象和结论。-针对不同装置,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其优缺点,拓展思维。
-讨论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化重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共同探讨。
4.课后作业: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制取氧气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第二单元 制取氧气 教学案 第二课时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制氧气的原理,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
2.认识分解反应。
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二、【课前预习】1.叫做分解反应。
2.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作用。
【课堂学习探究】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2.停止制氧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来还是先移去酒精灯?为什么?3.在上述两个反应中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若不加二氧化锰反应能不能发生?产生氧气的总量是否会减少?●附:一些常见的制气装置:【课堂小结】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P43.3~5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空气D.氧化镁3.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C.蜡烛燃烧D.粗盐提纯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受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直通车】1.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
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①采用MnO2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②反应都不需加热③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神州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4.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B.氧化铁+碳铁+二氧化碳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磷+氧气五氧化二磷5.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6.下列有关氯酸钾制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经加热反应才能开始B.少量高锰酸钾加入氯酸钾中,受热时反应速度比原先加大,因此高锰酸钾也是催化剂C.反应后的剩余物中的二氧化锰仍可以做其它化学反应的催化剂D.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二氧化锰是反应的条件7.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秋新人教版化学九上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word教案
系
5、移开导管
6、什么缘故要先移导管后停止加热
6、停止加热
培养学生动手
能力和观看能
[提问]
摸索并操作
力
1、如何检验氧气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
满?
[讲解]验证氧气的性质 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操作,观看现象
1、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
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
明确知识重点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及要求,培养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 学生归纳总结
体
知识的能力
[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 及氧气的性质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药品,固定在铁架台上 3、加热
4、收集氧气 5、把导管从水槽中拿出 6、停止加热 二、制取氧气注意事项 三、收集氧气的方法: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四、集气瓶验满的方法 五、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二、教学重点、难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
三、教学模式 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个
文字表达式
MnO2
写出:过氧化氢 ——→ 水+氧气
加热
高锰酸钾 —→
复习旧知 锰酸钾 + 二氧
化锰 + 氧气
观看装置图
[展现]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见 45—46 页实验活动 1
秋新人教版化学九上课题 3《制取氧气》(第 2 课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案
课题2.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涂少军2013年2月26日修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注意事项。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理解分解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教材分析】本课题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同时介绍了催化剂。
这部分内容更侧重于过程,让学生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推断,从而作出判断。
第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让学生掌握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具备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教学策略分析】学生对于气体的制取尚属首次接触,为此,如何来选择药品、如何来确定装置根本无从着手。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氧气知识的一定积累,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进行本课题的教学时,要善于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来确定药品的选择以及仪器装置的配备,加深学生对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并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加以巩固。
难点的突破应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判断,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法,激发、质疑、解惑法。
【教学准备】1、教材中“探究”的实验仪器;2、教学过程所需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课>请同学们回顾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的方法。
回顾、交流增强记忆、承上启下。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的方法,那么,在实验室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取氧气呢?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会阅读课本,提高总结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第_16周第1课时2013 年12月17日年级初二学科化学主备人李秀华
教案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氧气难点教案分组实验方法1、学生:制取氧气探究实验材料12组(火柴、药匙、酒精灯、铁圈、铁架台、水槽、棉花、大试管、集气瓶、玻璃片、带导管的单孔塞、高锰酸钾)课前组(火柴、药匙、酒精灯、铁、教师:多媒体、制取氧气探究实验材料12准备圈、铁架台、水槽、棉花、大试管、集气瓶、玻璃片、带导管的单孔塞、高锰酸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了制取氧气的原理,
创设现在,我们就利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学生思考回答教情境气。
导入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学展示物
质的方法;学生做到心中有学习数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2)目标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过
攻艰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克难仪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先上后g). (接下的顺序。
教上页)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1水排有一瓶用1.点燃酒a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学法收集好的无色检查气密性;精灯,加热试管;b气体,如下图所装入药品并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c示方法进行暂时停止上;e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存放。
据此,请把试管从水中移出来。
正加热;f你判断与这种气过体相关的物理性确的操作顺序是:
除颜色、状态(质装示所的实验2、现有下图:外)
置,请回答问题:
程室验2.下图是实当堂用加热高锰酸钾达标的方法制取氧气巩固的装置图,请回提高问个答下列几(讲题。
学生练习评课
反馈训练)请写出仪器名(1)称:②①;________)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1(教③;________验装置进行。
④________;。
________)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2学写出图中四处(2)集氧气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序错误:写出用此装置制备氧气的反号)。
请写出反应的(3)应文字表达式。
过达表符化学号:式装置制备气体3()若选用A_______________
时应考滤的因素是。
程
3 / 4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