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社会因素在社交焦虑障碍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心理社会因素在社交焦虑障碍中的作用
摘要: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SP),是一种显著而持久地害怕与人交往或当众说话,怕被别人审视或否定地评价,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或出现尴尬的情况,因而以尽力回避为特征的一种恐怖障碍[1]。在当今社会,社交在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社交焦虑障碍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社交焦虑障碍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其中包括生理原因,遗传因素,气质类型,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如早期创伤性经历,童年期教养方式等)。文章重点从心理社会因素进行进一步分类和总结,认为应激和生活事件因素,应激和自然事件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下的文化、风俗和环境因素等心理社会因素在人们对社交焦虑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交焦虑;心理社会;因素;作用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01-03
一、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应激和生活事件因素和应激和自然事件因素。因为社交恐惧症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息
息相关,因此我们仅探讨社会事件因素方面,包括个人特质影响下的人际互动模式,背景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网络等。
(一)评价恐惧
评价恐惧包括对他人评价的恐惧和担忧,其包括正面评价恐惧及负面评价恐惧两类。正面评价恐惧指对他人正面评价的恐惧,负面评价则反之,指对他人负面评价的恐惧和担忧。这两者都与社交焦虑相关:在社交焦虑患者的认知中,他们的社交对象时时观察他们,并对他们的言行举止给出评价。他们自我监控获得的信息与长时记忆、观众反馈获得的信息综合形成关于自我的印象或表征。但这一心理表征不是个体真实的表达,而是歪曲的表征[2]。患者对自己在社交表现中的评分往往过低,从而恐惧、逃避人际交往活动,以逃避他人的负面评价;而正面评价恐惧,则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患者认为自身典型行为不会变化,从而害怕偶然的正面评价会带来之后的一系列负面评价,进而感受到更大的社交焦虑。与其他焦虑障碍的自我报告相比,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自我报告与正负面两项评价恐惧都有较大的正向相关关系[3][4]。
另一种阐释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的方法则是心理进化模型,在早期人类社会中,人们过着等级观念明确的群居生活,为了避免与社会等级中地位高的人发生冲突,回避负面评价是为了适应环境。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也尽
力回避他人的正面评价,否则其他群体成员会将他们看作是对自己的威胁[2]。因此当人们无法以此来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确保自己处在社交活动中的安全领域的时候,他们便会在社交活动中产生焦虑。
(二)自尊、羞怯与归因方式
1.自尊与社交焦虑障碍
许多研究都表明,自尊与社交焦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社交焦虑与自尊的类型有着相关。如高蕾在2008年的研究中就发现,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就和其社交焦虑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且内隐自尊表现出更强的对自我的积极评价倾向[5]。其次,个人自尊的高低,也与社交焦虑的发生有着显著关系。如肖飞在2012年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研究就表明,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水平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14**,p\<0.01)且自尊能够显著预测社交焦虑(t=5.149,p\<0.01)[6]。而麻爱华等人在2013年的研究也发现,自尊是影响青少年社交恐惧症发病的因素,青少年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的得分,与其自尊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国外Izgi,F.等人的在大学生中的研究同样也支持了上述结论[7]。
2.羞怯与社交焦虑障碍
羞怯(shyness)一直被描述为一种性格特征,一种社交态度,或者是一种抑制状态。Henderson将羞怯定义为,
在社交情境中的不舒服以及/或者抑制,是一种对消极评估的恐惧,伴随情绪上的沮丧或抑制,会显著影响对期望活动的参与行为或者对个体和职业目标的追求行为。其与自尊相关,也归因和应对方式相关,是预测社交焦虑障碍的指标之一,过于严重的羞怯可以发展为社交焦虑障碍。据王可可在2009年对大学生的羞怯水平与自我评价、社交效能感关系方面的研究,羞怯总分都与自我评价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负相关,也与社交效能感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负相关[8]。而对小学生、中学生的一系列研究也表明,羞怯与孤独呈显著正相关,与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羞怯的三个维度均与孤独呈显著正相关,羞怯行为、羞怯情绪与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孤独与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9],羞怯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10]。
羞怯影响人的注意偏向与应激状态,从而使人更注意社交情境中的威胁,并倾向于快速采取回避反应。在王悦于2012年所做的有关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注意偏向特点的眼动研究中,高羞怯者能迅速注意到环境中的威胁信息,对刺激的唤醒程度更高,且更偏向于回避刺激[11]。而这一点也与社交焦虑个体在面对社交威胁时的回避倾向相同[12]。
3.归因方式与社交焦虑障碍
M.J.Dugas曾提出,“对不确定性的缺乏耐受性”,即IU(intoleranceofuncertainty)是造成焦虑的重要因素之
一。在他的定义下,IU是一种“能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上,影响人感知、解释或回应某个不确定情况的认知偏差”
[13]。这就说明,人对未来的预期是否确定,影响着人的焦虑水平。而人对未来的预期,往往是基于一定归因基础的预期,由此可推断,人的归因方式,与社交焦虑障碍的形成也有着密切关系。
诸多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点。如郑金香在2005年对女大学生社交焦虑及其归因方式联系的研究中,高、中、低社交焦虑组女大学生的归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社交焦虑组归因得分最高,表明认知不确定性最小;低社交焦虑组归因得分最低,表明认知不确定性最大[14]。同样,在范晓玲等人对高中生的归因与社交焦虑水平的研究中,也支持了这一结论[15]。
(三)依恋类型与防御机制
1.依恋类型
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其他人形成的特殊情感连接,在个体处于悲伤时,可以接近并得到被依恋对象的帮助。这是一种持续稳固的和情感意义上的连接,这种连接是个体有愿望与依恋人物接近,并且当与依恋人物分离时表现出悲伤[16]。其是一种关于儿童对自我、他人及自我与他人人际关系的稳定认知模式,能会影响到个体将来的行为反应方式,从而影响个体的社交及社交焦虑的发生。朱海东在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