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本课分析
本课阐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2年中日建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又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
学情分析
通过第16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已经有所了解,也部分地激发了同学们参与外交活动的热情。
但是不同时期的外交是与多种因素相关的,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后不同时期的国内外环境,深入探讨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和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将是八年级学生的困惑。
教学分析
时空观念
了解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了解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认识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相同之处与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史料实证
利用教材、地图册等多种形式的史料,学会阅读史料,归纳获取信息,分析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历史解释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诸多史实可以解释中国对外开放的心态,以及中国得到世界的认可。
唯物史观
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与古今对比,以史鉴今。
家国情怀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走出外交困境。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外交新成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内涵与外延所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美关系改善是两国逐渐走向“双赢”的结果。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特点,可使用学生自主学习——提出探究问题——课堂讨论——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收集整理外交史中的细节,给学生更多更直观的体验。
学生方面:课前预习、搜集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外交史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安排学生表演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接机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特别利用周恩来总理站立不动,尼克松快步走下旋梯的细节,深入挖掘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过渡:1971年7月15日,北京、华盛顿同时发表公告,这篇不到两百字的公告一发表,就震动了整个世界。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了解20世纪70年代以后外交的有关史实。
(一)潜心积淀、一飞冲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展示材料
材料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签订生效,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
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是安全理事会,有五个常任理事国(中、苏、美、英、法)。
说一说:从这段史料中可以读到哪些信息?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1945年,联合国创立。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并从史料中获取归纳信息,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但事实情况如何?
事实是在美国等国家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国民党政府一直霸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努力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成为我们外交奋斗的目标之一。
(设计意图:用简练的语言叙述历史)
历史理解
材料一随着亚非拉一批新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至20世纪60年代,在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国家已经拥有了三分之二的席位。
材料二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体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材料三1964年到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反思: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学生:略。
教师小结: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规律)
(二)强强相冲、合作共赢——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史料研读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
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
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
“珍宝岛事件”使中苏关系恶化。
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
苏联对中国造成极大威胁。
材料二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说一说:从材料中总结中苏、美苏、中美三者的关系。
学生:略。
教师小结:中苏处于“敌对”状态;“水火不容”。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中美一直处于敌对中,但是有缓和迹象。
结论: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1)从中国来说:
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②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
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2)从美国来说:
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
③美国陷入越战泥潭。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并从史料中获取归纳信息,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时空观念
过程:(1)1971年4月,“乒乓外交”。
(2)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3)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4)1979年1月,《中美建交公报》发表,中美正式建交。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史实整理,形成知识网络似的时空观)
历史理解
材料一
上图被誉为“历史性的握手”,后来尼克松深情地回忆这次握手时说:“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你如何理解尼克松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学生:略。
教师:结束的是中美敌对的时代;开启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时代。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探究,形成对历史的认识、理解)
2.中日建交
教师讲述:中日建交的基本情况。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过渡:建交热潮的到来,并没有冲昏我们对世界形式的认识,我们的外交继续在前行——全方位外交。
(三)游龙潜水、游刃有余——全方位外交
读图说历史感想
材料
思考:以上图片说明我国在新时期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谈谈你感触最深的一点体会。
学生:略。
教师:
提示:(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3)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4)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5)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6)中国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与援助……
(设计意图:图片是史料的一种,可以用来解读历史)
课堂小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确实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这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有莫大的关系,中国现在成了维护和
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自主完成本课的学案内容。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