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目标与路径新时代加强党对新社会阶层政治思想引导的方法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7月第4期总第136期

Jul.2021No.4Serial.136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THE JOURNAL OF HARBIN COMMITTEE SCHOOL OF THE CCP 收稿日期:2021-05-06

作者简介:王常青(1981-),男,河南周口人,副主任,博士;杨玲(1990-),女,山东济南人,讲师,博士。

新社会阶层是随着改革开放与“两新组织”(即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产生而逐渐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在新时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与社会转型升级,新社会阶层在政治属性上逐渐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在经济属性上逐渐由产业要素所有者转变为社会财富创造者;在时代属性上,逐渐由社会劳动建设者转变为经济繁荣贡献者。这些属性与变化反映了新社会阶层的复杂性与相对独立性特征,决定了党对新社会阶层的政治思想引导必须贯彻与时俱进原则,做到在明确新社会阶层多元诉求的基础上,形成并筑牢“统战共同体”意识,既规范合作又灵活引导。

一、现状、诉求与引导原则:对于新时代新社会阶层的辩证考量

近年来,新社会阶层人士规模急剧扩大。人员数量日益增加,职业选择范围广泛,使得新社会阶层人士在政治思想现状与诉求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与异质性。

(一)新社会阶层人士思想现状与复杂特征分析1.政治认同感强,但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较为多元。整体而言,新社会阶层人士认同国家当前政治态势、认可当前国家建设取得的宏伟成就,对国家社会的未来发展持有乐观态度,“爱国”与“正能量”是基本政治取向。据调研显示,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当代中国发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国100周年时,我国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政治理念为考量议题,新社会阶层人士比较认同与非常认同的比例均达到或接近90%,但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经济行为自由、开放等市场经济因素作用下,部分新社会阶层人士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一

原则、目标与路径:新时代加强党对新社会阶层政治思想引导的方法探究

王常青1,杨玲2

(1.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广东深圳518020;2.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300191)

摘要:新时代,面对新社会阶层人士思想现状与发展诉求的复杂性、异质性特点,党必须在明确政治引导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前提下,坚持问题导向与抓主要矛盾相结合、求最大同与存最小异相结合、循序渐进与及时跟进相结合、政治引导与提供服务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创新引导理念、明确主体职能、强化载体搭建、加强机制建设、创新培训方法,强化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引导、发展引导、政策引导、素质引导与社会责任感引导。

关键词:新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引导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21)04-0011-08·

·11

是对社会运行的悲观认识,认为目前国内广泛存在经济增长乏力、通胀压力上升、舆论管控收紧、阶层固化凸显等经济社会问题,进而表现出对社会问题容忍度较低、对跨境迁移的接受度较高的群体特征;二是对某些领域的政府治理效果效率和部分政府官员“兑现度低”等有所不满,对个别政府部门公信力质疑,难以容忍个别不作为乱作为的社会治理弊病;三是优先考虑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将追求个人利益作为基础目标,在保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的同时,将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实际行动列为自身利益得到满足后的远期目标。

2.政治参与愿望较高,但政治参与意识与诉求的阶段性目的不同。大多数新社会阶层人士对参与政治生活的意愿较高,愿意采用理性且规范的表达途径来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就参与程度而言,均比较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对民主党派的参与热情虽远不如前者高但仍有不少希望加入者。就参与阶段性目的而言,年轻人更关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改善,重点关注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话题;而年龄稍长的精英阶层由于经济社会综合力量逐渐强大,更多地关注公共事务,形成一种内发性责任感,集中表现为一种能够通过具体行动实现落地的“正能量”。强烈的政治参与愿望,既受到与其社会资源量级相匹配的社会责任感所驱动,也有部分功利性目标,将政治参与作为与同行之间或其他社会关系之间联谊和交流的手段,目的在于丰富自身社会资源储备和人际关系网络。

3.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较为强烈,但政治效能获得感低。从表达意愿来看,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积极性较高,特别是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制度安排等方面,他们公开表达自己意见或建议的意愿较为强烈。由于新社会阶层人士以中青年为主,多数尚处于事业起步与上升阶段,面临着行业发展快速、教育资源紧张、供房支出负担重、诉求表达途径缺少等方面的现实压力与精神压力,而且其绝大多数在缺少组织约束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社会交往常局限在业缘关系、地缘关系范围,较少参加社会政治活动,而只是参加少量分散性和无组织性特征的社会公益活动,导致他们普遍缺乏稳定的组织关怀,政治效能获得感较低。

(二)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思想诉求分析

1.经济发展诉求是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核心诉求。企业运营好不好、个人发展前景乐不乐观是直接关系到新社会阶层人士的产生与规模以及党对他们政治思想引导能否入耳入心的核心问题。在新时代,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经济发展诉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希望营造公正公平的营商环境。如果市场环境被破坏,投机钻营、权力寻租等现象便会出现,经营者特别是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生存空间也会更加狭窄。而为了不致不择手段在不规范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他们更加期盼公正公平的营商环境[1]。二是希望得到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与政策倾斜。政府采购和国家扶持的项目,大部分政策向国有企业倾斜,在融资过程中国有银行优先服务国有企业与大企业,这必然会影响新社会阶层人士的主动性,故而渴望党与政府深切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得到同等政策支持和政策待遇。三是希望企业在面临风险时,得到兜底性关怀。如对于市场失灵、信息失灵带来的风险问题与疾病疫情导致的企业经营困难问题,更加渴望得到政府的关怀与保护。

2.政治参与诉求是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基础诉求。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同利益相关。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诉求同样具有功利性特点。比如,有些新社会阶层人士积极表达政治见解、谋求政治安排,是想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并获取更多利益;有些争取话语权,是为了使舆论和决策对自己有利。不管基于什么样的出发点,他们的政治参与诉求日趋强烈,并逐渐内化为习以为常的基本诉求。他们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渴望党关心他们的政治追求,并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引领[2]。希望加大政治安排力度,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增加各级党政部门社会团体中非党知识分子干部的比例;增加推荐力度,获得进入党政机关任职的机会。希望增加“代表人士”比例,通过发声影响社会舆论与政策。希望成立自治性组织,并得到相应政治对待。现阶段,他们不再仅仅停留于成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