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笔记--中国现代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一、新中国的成立与开国大典

二、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完成各项任务而作的艰苦努力(1949~1953)1.解放全国、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中南、西南、西北的继续进军(1950年6月)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新解放区成立各级人民政府

2.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及取得胜利

①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与军事威胁

②中国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53年7月)

(五战五捷--迫使美军谈判)

3.镇压反革命运动

①原因:内外的疯狂破坏

②严厉镇压反革命破坏活动

4.土地改革运动(新解放区)

①土改本身属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1950年6月)

②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成效及意义

5.恢复国民经济

①严峻的经济形势

②一系列措施及效果

③"三反"、"五反"运动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实施的状况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的内容

重工业建设--一化的基础

农、手工业的合作化--农、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基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家资本主义--资本工商业的改造奠基

3."一五"计划的完成情况

①工业化完成状况

②三改的完成情况

农业--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1956年底90%

手工业--生产小组→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90%

低级(三种)

工商业--国家资本主义

高级(赎买-公私合营)-单个企业→1956年全行业4.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①生产资料私有→公有的完成

②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四、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1954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五、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历程(1956~1966)1.中共八大的召开及其正确的决策(1956年)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党内民主制度与党的优良传统

2.整风运动的开展及其发展为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①整风运动的开展及初衷,方式

②由整风转向反右

③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与北戴河会议(1958.5)(1958.8)--高速度发展

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由"全民炼钢"→各行各业大跃进

②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

十个大队→核算单位

十个生产小队(村)

5.1959~1961的三年经济严重困难

①自然灾害

②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

③苏联逼债

6.庐山会议及其引发的反右倾斗争

①庐山会议初衷

转化

②八届八中--反右倾

③党内反右倾斗争

7.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及其成效(1960~1964)

六、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1966~1976)

1.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

2.主要阶段:

①开始:"五·一六通知"

②点名斗争目标

③红卫兵与大串联--全国发动

④极"左"思潮--全国混乱

⑤全面夺权--1967年1月上海"一月风暴"

⑥老干部的"二月抗争"--被挫败

⑦林彪集团的崛起与覆灭:九大--庐山--"五·七一"工程--"九·一三"事件

⑧周恩来主持工作,纠"左"遭批判

⑨邓小平主持工作,纠"左"遭批判

⑩"四五事件"

⑾毛泽东的病逝与"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6~ )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英明决策

邓小平职务的恢复

①前提条件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初步恢复

 思想上

②会议的重要决策 政治上

 组织上

③意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党的方针

对内改革目的

对外开放

3.改革开放的成就

 农

经济 工

政治 其他

法制

4.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现处阶段

发展战略部署

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中共十四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主要任务

6.中共十五大--"依法治国"

八、新中国成立以后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

1.多党合作制的确立

2.多党合作方针的提出(1956年)--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3.改革开放后,合作方针的丰富--爱国统一战线

4."一国两制"的设想与实施

1979年元旦--邓小平概括--实施:1997年、1999年

九、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工作的发展

1.党的民族政策

2.党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45个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3.各民族共同繁荣

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十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教育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