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期门户开放中的贵阳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末叶至 2 世纪初期 , 0 闭关 自守 的 中国社会 转向 fp开放 ,一个面向大众的新 的教育 制度建立 发 - l 展并逐渐取代 了科举教育制度 ,教育从 量到质 上
都发生 了根本性 的转变 。 贵州虽地处偏远贫困的内陆之地 ,却也 有一

功不可没。19 , 菜向光绪 皇帝 上《 86年 李端 请推广 学 校折》 建议在 京师设京 师大学 堂 , 予京师 大 , 赋 学堂 主理全 国学校教育之任 , 并建议在各省 的府 、
有 8 。这些学会 、 个 学堂及报馆多为维新派人士所 设 。如康有为在 19 ~ 8 5 8 1 19 年间与广州开设有“ 万 木 草堂” 梁启 超 、 嗣 同等 于 19 ~ 8 8年间在 , 谭 87 19
长沙 主办有 “ 时务学堂” 。此外 , 一些官僚买办在此
年( 0 )清政府先 后颁布《 定学堂章 程》 奏 1 3, 9 钦 与《 定学堂章程》 ,确定 了学校教育 的体 制与学制 , 科
启后 的作用 。
政法类 学校 先后设立 的有 :贵州官立法政 学 堂(9  ̄、 10 贵州官立高 等巡警 学堂( 0 )贵州公立 1 6、 9
法政学 堂( 0 1 9年开设 , 改为西南 政法学堂 )贵 9 后 、 州公立宪群法政学堂( 1) 1 0。以上这些学堂是贵阳 9
开设的早期 的高等学校或师范类学校 。 这一 时期 ,普 通 中学开始 出现 。先后 开 办的 有 : 阳府 中学堂(92 , 于正 本书院 , 贵 10)先设 后迁雪
涯洞之 丁公 祠 、 昭忠祠 , 再迁两 江 口新 址 , 改名为 贵州通省公立 中学 堂 , 乃今之贵阳一 中前身 。
贵州官立 中学 堂( 0 )民国后 改名为模范 中 1 9, 9
学。
自经世学堂后 , 贵阳创 办新学渐成气候 , 形成

实业学堂 在 2 0世 纪初期 是 贵 阳教育 中发展 突 出的学校教 育 : 绪三 十一年 ( 0 )巡抚 林绍 光 1 5, 9
举制度开始被学 校教育制度所取代 ,到了消光绪 三十一 年(9 5, 10)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制度。1 9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期 间也开始创办新型 的公立普通学校 。如天津海
关 道盛宣 怀于 19 85年在 天津 开办 “ 中西 学堂” , 19 87年于上海创办“ 南洋公学” 。 在新学的萌芽与发展进程 中, 阳人李端菜也 贵
构, 皆以为科举制度服务培养科举士子为 目的。教
的贵阳教育作一较为全面的概说。以史为鉴 , 百年 前后 的史实也许可以为今 天改革开放下 的教育提 供一点参考与借鉴吧!
育是 以维护封建专制 的统 治为其宗 旨的教育 , 受 教育者受其社会 的经济地位的诸 多限制而人数极 少, 且教授 的内容又主要是经史之学。这样一来 , 教育的发展遇到重重 障碍和关 卡 ,与社 会经济的
维普资讯
二 世 初 门 开 中 贵 教 十 纪 期 户 放 的 阳 育
口 夏长 营
批有识之士为新学之兴起 而奔走 ,尤其是作为全 省政治经济文化之 中心的贵阳 ,学校教育 的发展
更显突 出。本文拟就 1 世纪末 叶至 2 世 纪初期 9 0
我国教育历史久远 , 但在清代 以前 , 统的书 传 院及私塾 义学等 各类 官办 或私人 民间 的教 育机
4 2・
维普资讯
州 、县篇设各级学堂及选派 留学生等诸 多推行学 校 教育之事 。光绪二十 四年(88年) 19 , 根据李端 菜 的奏请 , 京师大学堂成立 。 贵州新学的萌芽 ,可 以追溯到光绪二 十三 年 ( 9) 1 7 8 严修 改革设 立的学古书 院 , 后又改 为经 世学 堂 。经世学堂是贵州最早的新学之一 , 它本着张之 洞“ 中学为本 , 学为用 ” 西 的主张 , 在课程设置 上引 进 数学 、 时务 、 格致 ( 物理)外语 等学 科 , 、 注重科 学 之 内容。在招收的学生 中出了不少有用之才 , 对其 后贵州 的政治 、 济 、 经 文化 、 教育 的发展起 了承前
的主张 , 内忧外患 的形势所逼 , 受 清政府 在出于维
变革 的主张。 据有关资料统计 ,8 5 19 19 ~ 88年间, 全
国设立 的较大 的学会有 2 个 , 4 学堂有 1 , 9所 报馆
护和巩固其统治 的 目的下 ,也不得不 承认教 育革
新之必要。清光绪二十八年(9 2 10) 及消光绪二十九
求 富国强兵的出路 。他们提出变法维新 的政治 主
制度 。到 了变法维新时 , 为 、 康有 梁启超也大力 主
张教育制度 的改 良与变法。同时 , 维新派人士也在 提 出主张之时兴 办学会 、 堂 、 馆 , 学 报 以实践教育
张和废科举兴学堂 、 变革传统教育的要求 。变法维 新虽以失败而告终 ,但维新派人 士改革 传统教育
股不可遏制 的潮流 ,一 批进步的知识分之 和热
进步脱钩 , 反过来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十
贵阳新学 的萌芽 与发 展 ,当然离不开全国的 历史背景。 从 1 9世纪 中期 , 随着鸦 片战争 的爆发 和中国 的战败耻辱起 , 便有了早期改 良主义思想 的出现 。
他们在不损害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上 ,提 出改 良
九世纪 中国封建社会 由盛到衰 ,印证 了这一不 争 的事实。 鸦片战争之后 , 、 、 俄 、 等帝 国主义 英 法 日、 美 列强相继人侵 , 给中华 民族带来深 重的灾难 , 也使
摇摇欲坠 的清政府统治处于风雨飘 摇之中。在 这
经济 、 教育及政治改革 的主张 , 目光开始注重 与 其 经 济及政治相关 的实业与 国防教育 ,开始放弃闭
关 自守 的思维 ,主张学习和采取西方 国家的教育
国家与 民族都处 于危难的时候 ,一批朝 野有识 之
士, 开始研究西方国家 的政治制度 和教育 制度 , 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