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公路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德公路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承德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紫塞明珠”之美誉,拥有
多样的历史建筑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底蕴丰厚。避暑山庄、承德剧场、
山庄宾馆、承德老火车站、二道牌楼等,陪伴着一代又一代承德人从牙牙学语到
年华垂暮,匆匆一生回首相望,那些历史文化元素已然成为了最宝贵的记忆。任
凭时代如何变迁,人们都希望他们都保留住记忆中那最原始最纯真的样子。
承德旧称热河,蒙古语叫“哈伦告鲁”,意思是热河上营。康熙皇帝,
出于巡视北方边境,1681年建立“木兰围场”举行“秋狝大典”,由于北京距围
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为解决皇帝出行围猎及随行人员吃住问题,从康熙四十
年(1701年)开始,从北京到围场的途中陆续修建了巴克什营、两间房、安子岭、常山峪、桦榆沟、喀喇河屯、热河上营、蓝旗营、波罗河屯、张三营、唐三营、
济尔哈朗图、阿穆呼朗图、二沟、汤泉等二十多座行宫。其中热河上营是建造时
间最长,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行宫。康熙五十年(1711年),由于热河行宫的中
枢作用远远超过其他行宫,故康熙皇帝把热河行宫题名为避暑山庄。不仅围猎,
几乎每年有大半年的时间在避暑山庄内处理朝政。避暑山庄因此而成为清朝皇帝
的夏宫。避暑山庄建成后,为了团结少数民族,巩固边疆局势,体现清帝的怀柔
和宗教政策,在避暑山庄周围呈半月形依次建造12座大型皇家寺庙,在市区建
造一百余座小型寺庙,从而使承德成为清朝的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
古今中外,交通发展始终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解放初期,
承德能通汽车的公路不足1000公里,到改革开放之处,全市等级公路达到2400
多公里,但是出行难、运输难、行路难的问题仍然存在着,交通落后一直困扰着
承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年康熙皇帝从京城到避暑山庄,一路鞍马劳顿,漫漫
山路,足足走了半个多月。雄才大略的康熙不会想到,300年后的今天,从北京
到承德走高速公路只需要两个小时。京承高速公路于2004年4月全线开工建设。承唐、承朝高速公路几经努力,于2007年10月和12月底,相继开工建设。承唐、承秦通车后,承德向东220至290公里即可到达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天津
港、京唐港;随着承赤高速公路和承张高速公路建设建成通车,承德必将成为
“两线汇一点,一点连四港”的“东出西连”冀东北交通枢纽。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凝聚民族精神
秋日的避暑山庄碧空如洗,景美如画。景区内,游客们探寻
着这座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的历史经纶,徜徉在集
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园林之中。
沿着历史的年轮纵观古今,我国从秦朝开始修筑长城,以抵
御游牧部落联盟的侵袭。到清朝,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修建其
实是清朝不修长城,以蒙、藏安边治国之策的物化载体,承德的
文物起到了见证历史的作用。
清朝统治者在避暑山庄处理军政要事,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
教首领和外国使节,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长城,达到“和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避暑山庄见
证了土尔扈特万里东归、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等重要历史事件。而土尔扈特万里东归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影响力和向心力。
相关专家表示,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形成和发展的缩影及历史见证,既为我们研究了解清代历史和民
族政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民
族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避暑山庄不仅文化厚重,建筑构思也十分精美。其东南多水、西北多山,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
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1994年,避暑山庄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虽然规模宏大,但却舍去了以往宫苑建筑的奢华,崇尚朴素和自然美。”市文物局总工程师陈东告诉记者,不同于
其他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
自然。人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感受皇家园林的气派之景,在一
景一物之间,还能领略中国南北名园的精华,感受优秀文化的脉搏。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所谓遗产,通俗的讲,就是最珍贵的传世之宝。遗产是世代
传承的财富,是过去献给未来的礼物。世界遗产是古代文明历史
的见证,是国家的荣誉,人类的骄傲。保护好,利用好遗产,并
完美无缺的传给下一代,是现代文明国家形象的标志。保护是前提,只有保护、保存好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充分发挥、
发展遗产的直接功能——科研、教育、游览、启智和创作山水文
化体验等精神文化功能,同时有效的为所在地域和整个国家创造
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精神文明等效益。因此,明确遗产
的性质,坚持保护第一,分清区内精神科教功能为主,区外经济
功能为辅,内外互动,协调发展,从而达到永续利用。时间无言,岁月流逝,文化遗产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足迹,赋予我们穿越时
光的力量。
避暑山庄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是一座民族团结的丰碑,
跨越时空,熠熠生辉。然而,在历经三百多年风雨和战乱的洗礼
之后,避暑山庄的建筑、文物和植被曾遭到严重的破坏。
承载艺术之美和时代历史之厚重的文化遗产,需要用科学的
方法来探索、了解。
1994年避暑山庄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以后,怎样保护好世界遗产,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更加艰巨了。
承德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境遇就
是破与立的关系。经济要发展,城市就要翻新,这就涉及到旧城
改造的问题,这是全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要面临的问题。所谓“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修缮性破坏”是目前文物单位面临
的最尖锐的问题。前些年。这些问题在承德也是很突出的,承德
是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市区原有各类敕建寺庙,民间坛庙、祠庙
及衙署府邸近200余处,都属于避暑山庄派生出来的附属文物,
故承德有“庙城”,的美誉。但这些古建大多在旧城改造中荡然
无存了。199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将避暑山庄东部宫墙外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全部恢复绿地,形成绿草如茵,开
阔清新,洁净优美的环境,形成承德文物保护水平的标志性绿色
长廊。在市里的支持下,丽正门与的德汇门之间的违章建筑也已
清理完毕,与避暑山庄前期经营密不可分的“开仁寺”也已经重
建天日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自身所
蕴含的文化历史的价值在世界上是先进的,而所在的地区或城市,经济上又是落后的。在首先解决温饱问题的实际情况面前,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