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安一中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作者的生平事迹,以推断作品中的意向,将诗人的仕宦出处、爱情生活、师友渊源乃至异闻轶事,都列为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可靠指引,这种鉴赏,是传统方法中常用的,像?唐诗纪事??宋诗纪事?及许多诗话,无不如此。

后来写文学史、诗史的作者,也都是采用这种历史的鉴赏法,着重于诗歌本身以外的材料。

谈到诗歌的本身,便只用些抽象的辞汇来形容,像讨论到高适的诗,不是渲染他“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的HY,就是详述他在旗亭看“妙妓〞唱诗的趣事。

对作品本身的鉴赏,最多说它“风格雄放〞,能将它与岑参的诗作一比拟,说什么相异处是“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一样处是皆以“悲壮为宗〞,稍稍涉及作品的本身,已经算是说得很透彻了。

传统的诗歌鉴赏滞留在这个圈缋中打转,历时甚久,许多说诗的资料,重复引用,愈积愈多,至清末的夏敬观作?唐诗说?,总结前人所说而集其大成,可以举为这一派鉴赏法的代表。

就缺点而言,这样的鉴赏往往将作品内在的构造忽略,我们不否认研究作者的历史,是与作品的鉴赏有着亲密的相关性,但作者的生平历史往往只数十百言,即使加以编年纪事,一年所纪仍有限,要想理解每首作品仍有其困难,而即使理解诗作的本末,与理解诗作的艺术成就仍然是两回事。

假设作品的本身被忽略,那么鉴赏家退居为史评家,诗的鉴赏就会全部落空。

所以考明了作者的生平事迹,还应据以深究作品的艺术构造。

譬如鉴赏杜甫的?宿府?诗,据生平历史,知道此诗作于五十三岁,杜甫入严武幕府,做了工部员外郎,赐给绯鱼袋,就“杜工部〞的宦途而言,乃是漂泊一生中最有依靠的岁月。

全诗是:“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矩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从末句中知道他有“姑且相就〞的心思,但鉴赏不应限
于此,该就诗作去分析脉理,发现“独宿〞二字是通篇的眼目,“井梧寒〞“蜡矩残〞,当然是在写独宿,而“永夜角声悲〞时自言自语,也是独宿的凄凉景况,“中天月色好〞时谁一共赏看?也是独宿的无聊心情。

“悲〞也罢,“好〞也罢,结果一样凄凉无聊,如此一顿一挫,神味加倍隽永了。

下面风尘侵寻、乡书阔绝,写来也来不得;关塞萧条、归路困难,写去也去不得,这才是“姑且相就〞的独宿原因。

然而“一夜独宿〞时寓有多少“十年〞中的感慨;“一枝栖息〞间寓有多少漂泊的空间,今日暂依于此,思绪翻腾,必然是凄恻不眠了。

全诗脉络紧凑,命意悲壮,得历史生平的配合而益为彰显,如此才是理想的鉴赏法。

〔节选自黄永武?中国诗学·鉴赏篇?〕
1. 以下与诗歌采用的“历史的鉴赏法〞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 这种鉴赏方法是传统鉴赏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是通过研究作者的生平事迹来推断作品中的意向的鉴赏方法。

B. 这种鉴赏是将诗人的仕宦出处、爱情生活、师友渊源、异闻轶事等作为理解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可靠根据来进展的。

C. 鉴赏者不从诗歌本身进展鉴赏;而是着重诗歌本身之外的材料,通过研究作者的历史来理解诗歌创作的本末。

D. 这种鉴赏具有一定的缺点,即作品内在的构造往往被忽略,而一旦作品本身被忽略,诗的鉴赏就会全部落空。

2. 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哪一项〔〕
A. ?唐诗纪事??宋诗纪事?及许多诗话,都是采用历史的鉴赏法,对诗歌作者的相关史料进展研究并以此来推断诗歌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

B. 用“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来说明两人诗作的不同处,用“悲壮为宗〞来说明两人诗作的一样处,稍稍涉及了作品本身的鉴赏,但也算说得透彻了。

C. 夏敬观的?唐诗说?将众多说诗资料加以总结、聚集,成为历史的鉴赏法的代表,也是这一派鉴赏法的集大成之作,打破了传统诗歌鉴赏的圈缋。

D. ?宿府?一诗通篇的眼目是“独宿〞二字,“独宿〞的原因在于风尘侵寻、乡书阔绝的来也来不得,关塞萧条、归路困难的去也去不得。

3. 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A. 在作者看来,研究诗歌作者的历史是与作品鉴赏有亲密关系的,但诗歌作者生平史往往记载文字不多,想借此理解诗人的每首作品仍有很大困难。

B. 作者认为理解诗歌创作的本末与理解诗作的艺术成就并不是一回事,更多地关注作者的生平历史,加以编年纪事,将会使一位鉴赏家退居为史评家。

C. 作者认为考明了作者生平事迹还不够,还应据以深究作品的艺术构造,诗歌的脉络与命意在诗人历史生平的配合下会更加明晰、明确。

D. 作者将讨论高适的诗与鉴赏杜甫的?宿府?诗作比照,前者意在说明什么是历史的鉴赏法,后者那么否认了历史的鉴赏法,并指出了最理想的鉴赏法。

【答案】1. C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察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才能。

首先阅读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展比拟、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络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异。

C项,“鉴赏者不从诗歌本身进展鉴赏〞表述错误,文中只说“谈到诗歌的本身,便只用些抽象的辞汇来形容〞。

应选C。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察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才能。

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
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异。

C项,?唐诗说?不是历史的鉴赏法的集大成之作,原文为“总结前人所说而集其大成〞;同时“打破了传统诗歌鉴赏的圈缋〞的说法是无中生有。

应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察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才能。

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异。

D项,手法错误,文中没有比照的写法,也没有否认历史的鉴赏法。

应选D。

【点睛】挑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才能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或者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异。

挑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拟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挑选和整合的根底。

详细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态度,挑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挑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展对应比拟。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表达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课内相关知识点
4.以下划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七十者衣帛食肉
C. 外连横而斗诸侯
D.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察学生掌握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的才能。

解答此类题型,需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调动知识储藏,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此题中A项师,名词活用为动词,从师;B项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D项,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只有C项,使动用法,使……争斗;应选C。

【点睛】此题考察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的才能。

解答此类题型,需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调动知识储藏,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5.以下各项中划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
A. 明年
..秋,送客湓浦口
B. 暮去朝来颜色
..故
C.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D. 尽心焉耳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察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解答此类题型,需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调动知识储藏,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此题中 A项,“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B项,“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义为容貌,今义为由物体发射、反射或者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项,“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为保养身体;此题中D项,“尽心焉耳矣〞,“尽心〞古今意思一样;应选D。

【点睛】此题考察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解答此类题型,需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调
动知识储藏,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所以平时应该注意根底知识的积累和识记。

6.以下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
A. 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B.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C. 深谋远虑,行HY用兵之道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D.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平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察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才能。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要求,如此题“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用法和意义一样的一项〞,这是考察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此题中,A项,连词,并且/连词,却;B项,连词,所以/形容词,原来的;D项,代词,它的/副词,大概;C项,都是助词“的〞;应选C。

【点睛】此题考察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才能。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7.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A. 李白与杜甫齐名,杜甫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贺知章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而且语言通俗明白,相传老妪都能听懂。

C. ?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

“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 韩昌黎〞。

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察考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才能。

解答本类题型,必须注意平时的知识积累。

首先明确题干要求,调动知识储藏,然后通过比对,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此题中D项,“欧阳修〞应改为“苏轼〞,应选D。

【点睛】此题考察考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才能。

解答本类题型,必须注意平时的知识积累。

首先明确题干要求,调动知识储藏,然后通过比对,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

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令。

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HY。

父嗣。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

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校书郎,调补弘农尉。

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

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

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

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

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HY大薄之。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
校水部员外郎。

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一共排李德裕逐之。

亚坐德裕HY,亦贬循州刺史。

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不之。

弘政镇,又从为掌书记。

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

会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

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与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

文思清丽,庭筠过之。

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8.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A.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
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B.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
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C.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
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D.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
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9. 以下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者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

B. 古代男子15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15
岁左右的年纪。

C. 古代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

自汉武帝起开场有年号,此后多以年号纪年。

如文中的“开成二年〞“会昌二年〞“大中初〞均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法。

D. “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晋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左迁〞指降级。

10.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A. 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校书郎。

B. 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李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C. 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HY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场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2〕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不之。

〔3〕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已,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答案】8. A 9. B 10. A
11. 〔1〕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忘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

〔2〕第二年,令狐做宰相,李商隐屡次写信陈述内心苦衷,令狐不理会他。

〔3〕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

〔4〕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和着,〔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解析】
【8题详解】
此题考察文言断句才能。

解答此类题型应该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构造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者补语等断句。

此题中句子译为: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

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遂即将他的写作经历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

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

“从事〞任职的意思,意思紧承下句,在其前停顿,故排除BD。

“令狐楚幕〞,令狐楚幕中的意思,中间不可断,应选A。

【9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才能。

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此题B项中,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纪。

女子15岁成年称“及笄〞。

应选B。

【10题详解】
此题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才能。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根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是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展比拟分析。

此题A项中, “做了朝廷命官〞错,李商隐在令狐楚摩下是担任了巡官,但并非朝廷命官。

天成二年,他才考中进士,脱下布衣担任秘书校书郎,参考原文第一段“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

开成二
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校书郎,调补弘农尉〞。

应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才能。

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此题①“卒〞,死;“以〞,因为;“无行〞,品行不端。

此题②中“明年〞,第二年;“陈〞,陈述;“〞,理会。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展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交换、组词、保存、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交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那么“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存〞;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者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今〕人。

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今属〕县令。

祖父李俌,官位终于邢州〔今〕事参HY。

父亲李嗣。

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

令孤楚出镇河阳〔今孟县〕,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十二岁还不到。

令孤楚因为他少年英俊,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

令狐楚镇守天平〔今东平〕、汴州〔今〕,李商隐跟随为巡官,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今〕.开成二年〔837〕,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校书郎,补任弘农〔今〕县尉。

会昌二年〔842〕,他又以书判中拔萃科。

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掌书记,得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

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本来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为河阳主帅。

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互相间仇怨很深。

李商隐既为王茂元干事,
李宗闵之HY很鄙薄他。

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品行不端。

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

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今广西〕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

大中〔847-860〕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在内署,一共同排斥李德裕,并逐出京师。

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HY,也被贬为循州〔今惠阳〕刺史。

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

三年〔849〕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掾曹,让他管草写笺奏。

第二年,令狐做宰相,李商隐屡次写信陈述内心苦衷,令狐不理会他。

卢弘正出镇〔今属〕,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

正遇〔今〕府尹柳仲郢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验工部郎中。

大中〔847-860〕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HY,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今属〕,没多久也就病死了。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

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遂即将他的写作经历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

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

他和〔今属〕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

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

但他们都不持操行,恃才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不能进而为名宦,坎坷终身。

四、名篇名句默写
12.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困难的步履、呼吸的紧张、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一诗用落叶和江水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完毕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锦瑟?一诗中以用典手法表达诗人美妙愿望破灭,理想可望不可即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劝学?中,木要改造成为“其曲中规〞的轮,要用“輮〞;金要利,需“就砺〞;而君子通过“______________〞,就能到达“______________〞的境界。

〔6〕?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比照,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7〕填然鼓之,兵刃既接,______________,或者百步而后止,或者五十步而后止。

_________________,那么何如?
〔8〕____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扪参历井仰胁息 (2). 以手抚膺坐长叹 (3). 无边落木萧萧下(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东船西舫悄无言 (6). 唯见江心秋月白 (7). 沧海月明珠有泪 (8). 蓝田日暖玉生烟 (9). 博学而日参乎己 (10). 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11). 小学而大遗 (12). 吾未见其明也 (13). 弃甲曳兵而走 (14). 以五十步笑百步 (15).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16).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解析】
【详解】此题主要考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才能。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扪〞“胁〞“膺〞“萧〞“舫〞“悄〞“唯〞“沧〞“博〞“遗〞“曳〞“隳〞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点睛】此题主要考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才能。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