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模试卷(带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总统也因此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深切爱戴。
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
A.追求自由、争取独立
B.解放黑奴、维护统一
C.讲求实际、勇于创新
D.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2.20世纪20年代,美国由于盛行一种思潮,引发了历时三年半经济大危机。
这种思潮是A.国家干预B.自由放任C.垄断经济D.例行节俭
3.“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增长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材料显示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
A.爆发原因B.突出特征C.严重后果D.重大影响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守望相助、共同战斗,最终挫败了法西斯势力,以上评述的是二战
A.全面爆发的背景B.艰辛的抗争历程
C.胜利的主要原因D.深远的历史影响
5.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关的事件是A.凡尔登战役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6.1933年5月面对因经济危机而陷入极端贫困的民众。
美国联邦救济署把单纯救济的方案进行修改,这一做法极大地恢复了失业者的自尊心和自立精神,受到广泛赞誉。
美国政府的做法是
A.逐渐恢复银行信用B.规定雇员的谈判权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推行“以工代赈”
7.如下表格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
下表“重大转折”处的事件是
A.德国突袭波兰B.诺曼底登陆C.莫斯科保卫战D.斯大林格勒战役8.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B.雅尔塔会议C.慕尼黑会议D.开罗会议
9.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二战风云”的影片回顾展,以下是某部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
”根据片段中的对白判断,该影片为
A.《诺曼底登陆》B.《血染珍珠港》
C.《中途岛海战》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0.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呢?当然不是。
”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D.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11.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最高级会议。
该会议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B.发表《开罗宣言》,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C.实际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推动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D.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12.历史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可以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可以把碎片知识系统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念支架图如下,图中括号处应该是
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发表《开罗宣言》
C.发表《波茨坦公告》
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3.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
”“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
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
C.上述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状态
D.当时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4.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B.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C.签署《波茨坦公告》——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5.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政治改革初见成效 B.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C.导致苏联的解体 D.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16.罗斯福上台后,“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上述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国家干预经济B.任由危机发展C.重点发展工业D.保护工人利益17.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德国这一系列举动
A.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B.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否定
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标志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18.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地打击。
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张,最终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美国则实行了罗新新政,其主要作用是:
A.使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B.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缓和了危机。
C.从根本上变革了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
D.摧毁了法西断势力,沉重打击了殖民体系
19.2019年是二战全面爆发80周年,张华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进行了整理。
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正确的表述是
事件德国进攻苏联《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斯大林格勒战役攻占柏林
时间1941年6月1942年1月1942年7月—1943年2月1945年5月影响二战全面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二战的重要转折点二战结束
选项A B C D
A.A B.B C.C D.D
20.罗斯福新政时期有一首流行的歌曲这样唱到: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
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注:USA指的是美国,USSA指的是美国变成了苏维埃政权)歌曲反映出当时
()
A.新政彻底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B.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农民的处境
C.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D.新政的实施使美国逐渐度过了危机
21.小明同学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知识卡片,其中内容违背史实的是
A.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
B.携手联盟: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D.二战结束:德国投降
22.年代尺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
与下面年代尺中的“最大规模”相对应的一项是
A.莫斯科保卫战B.珍珠港事件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2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各国采取不同的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德国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
这一时期,应对危机的措施与德国最为类似的一个国家是()
A.意大利B.日本C.苏联D.法国
24.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D.加强了中央集权
25.如图中美国历史失业率从最高点开始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是
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
A.推行罗斯福新政B.发展知识经济
C.建立法西斯专政D.废除黑奴制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缓解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
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总统也因此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深切爱戴。
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讲求实际、勇于创新,故C符合题意;追求自由、争取独立,解放黑奴、维护统一,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盛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造成了生产商品扩大的趋势和人们的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最终造成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故B 符合题意;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是为了解决这次经济危机,故A不符合题意;垄断经济是帝国主义阶段的一种经济形式,故C不符合题意;例行节俭是一种具体行为,不是一种经济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解析:A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人民的消费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B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守望相助、共同战斗,最终挫败了法西斯势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团结一致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C。
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关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达到最大,B符合题意;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A排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与“达到最大规模”不符,C排除;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排除。
故选择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33年5月,面对因经济危机而陷入极端贫困的民众,美国把单纯救济的方案进行修改,推行“以工代赈”,这一做法既解决了失业问题,又进行了建设,又极大地恢复了失业者的自尊心和自立精神,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逐渐恢复银行信用是解决经济危机的金融措施,故A不符合题意;规定雇员的谈判权,是解决劳资纠纷的一种方法,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1942—1943 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D正确;1939 年德军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A排除;1944 年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二战胜利进程,B排除;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国“天下无敌”的神话,C排除。
故选D。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故B符合题意;二战前的华盛顿会议是为调节美日矛盾,二战中的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A排除;慕尼黑会议主要是决定捷克的命运,C排除;开罗会议着重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D 排除。
故选B。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44年6月6日”“盟军”“法西斯”,链接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最后的决战阶段。
故选A。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题干“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说明凯恩斯主张政府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当然不是”说明凯恩斯不赞同政府无条件的救济措施,希望通过增加就业来改变“靠救济津贴来度日”的处境。
联系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通过修建了大量的公共工程,增加了就业机会,A符合题意;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是罗斯福新政中在农业、工业、金融等方面采取的恢复经济发展的措施,都与题意不符,所以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1.C
解析: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会议实际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推动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C项符合题意。
A项指的是1942年1月1日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B项指的是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
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D 项指的是1945年7月26日,以美、英、中3国宣言形式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关于雅尔塔会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这些内容的区别,不要混淆相似知识点。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即《联合国家宣言》,其内容是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故D符合题意;1944年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不合题意;发表《开罗宣言》、发表《波茨坦公告》与题干无关,故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漫画中的交易所、“股东”、“跳楼”可知与1929年经济大危机有关。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首先在股市发生危机,题中正反映了股市危机的概况,由此可以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因为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加强干预的方式,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选项AB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C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状态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
故选D。
1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故C 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故A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日军偷袭珍珠港,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故B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D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D
解析: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题干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一些特点: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指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赫鲁晓夫的改革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未能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所以
是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A项不合题意,B项和C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不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
1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任由危机发展、重点发展工业、保护工人利益,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确立了一战后统治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中的德国的举动严重违反了《凡尔赛和约》,即破坏了凡尔赛体系。
B项符合题意;题干不能体现“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排除A项;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排除C项;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排除D项;故选择B。
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美国为解决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政府干预经济,使国家渡过了危机,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缓和了危机。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击,1943年2月大败德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项符合题意;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击战”方式,突袭波兰。
波兰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排除A项;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标志着二战规模的扩大。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排除B项;1945年5月,苏军攻占柏林,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
签署投降书,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排除D项。
故选择C。
20.C
解析: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实施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吸取的是苏联的计划经济的策略,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这首歌曲反映出的是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故选C。
2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投降书签署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结束,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故D符合题意;A 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B携手联盟: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c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表述正确,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以小明同学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知识卡片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2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B符合题意;莫斯科保卫战是东欧战场的战役,属于二战规模扩大的内容,A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C不符合题意;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日本,为了转嫁危机,维护统治,日本军部掌握国家掌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与德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最为类似,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恢复美国人民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故C符合题意;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不是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故AB不符合题意;加强了中央集权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影响,与罗斯福新政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失业最高点在1933年左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实现了美国经济的恢复,降低了失业率,故A选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发展知识经济,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错误;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实现了美国经济的恢复,降低了失业率,避免了美国走向法西斯专政道路,故C选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奴制度,不符合题意,故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