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德育定位不准。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一直存有误区,德育脱离了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等其他各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学校德育从完整的教育中割裂出来,仅靠单独的德育课程、单独学科的德育教师、单独的德育机构来实施德育。

学校里所教的德育与现实生活中的德育实际有一定差距,学校德育脱离了活生生的人际关系,学生很难形成实际的道德体验,因而对现行德育很难产生兴趣。

第二,德育观念陈旧,德育价值取向偏移,德育手段和方法单一,德育目标不明确等。

传统德育的价值取向过多地强调道德规范知识,忽视学生德行和品格的培养。

往往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听从、盲目地服从道德规范的要求,而不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生活。

学生只知道背诵道德条文,使学生把口头的道德言说和自己的生活行为相分离。

既往的德育不是激励引导学生,而是设法约束防范学生,对学生过多地控制,导致学生形成表里不一的言行方式,德育很难成为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道德自律。

第三,德育主体对德育影响缺乏协调性。

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中,德育教育不一致,缺乏协调性。

学校和家庭相分离。

家庭是进行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
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是儿童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领域,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家庭生活所进行的活动都对道德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德育课时得不到保障。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校,课时被压缩、被忽视,甚至在期中、期末考试前被挤占的现象更严重。

一课时的内容利用半课时讲完,剩下的课时时间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者不上直接上班主任的课,课时得不到保障。

二、小学德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教育者对德育认识不清,德育教育缺乏实践性。

教师及学校领导对德育过程的生活化、活动性、情感性等特点认识不够。

学校德育仅通过学科德育课程讲授或灌输德育内容,所讲授的德育内容与现实的生活相脱离。

在德育过程中,主要以空洞的说教为主,学生没有产生道德体验,德育要求很难达到内化,因而德育实效不高。

第二,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和升学的影响,大多数家长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科教师为了学生考个理想的分数,导致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过于强调考试分数,孩子在家、在校整天忙于学习、写作业、上各种辅导班,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忽视了德育、体育等其他各育的培养,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社会实践。

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过于偏重智能的训练,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形
成。

第三,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

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没有可行的评价依据,也没有有效的评价措施,学校既不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不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校领导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导致任课教师应付上课,德育教育放任自流。

第四,德育教育资源有限,德育教育教师队伍不健全。

有一些学校,德育教师是由语文或数学教师兼任,有的是年龄比较大的教师,有一部分是有班主任授课。

兼任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教育精力有限,教学方法单一,致使课程目标的实施力不从心。

聘请专门从事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师,学校认为是浪费经费,浪费人才,不愿过多投资;目前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教小学,感觉委屈,大材小用。

因此,造成师资力量严重欠缺。

第五,当前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主要原因是因为小学德育与学生生活相脱节。

小学德育应实现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生活,创设生活化的课堂,以提高课堂效果,组织以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丰富学生德育情感,让小学德育在生活化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对策
第一,提高对德育的认识。

学校及有关教育部门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提高认识,明确德育教育的目的、意义、途径,认清德育在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中的重要性,认清德育和其他各育的关系。

学校里的每个人都应该抓德育,不仅德育课上讲德育,所
有课程中都要渗透德育。

德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和家庭德育三个方面,应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第二,大力推进创新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在接触到新知识时不用考虑,长此以往,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被无形泯灭,懒于思考问题,遇事依赖于家长和教师,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因此,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

特别是刚刚进入校园的小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应该是探索新知的开始,教师和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第三,完善德育教育评价制度。

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考核德育,实行教学评价。

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要不断关注德育教师教学状态,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堂上的学习状态。

依照评价制度,学校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作出评价;对教师教的如何,学生学的怎样作出评价;对课堂教学、德育活动作出评价。

目前,德育内容的“假大空”和德育方法的形式单一,是小学德育普遍存在的现象。

道德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于生活。

强调育人为本,首先要重视实践性,摒弃片面的纸面德育,让学校德育紧密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实践之中。

作者:成方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