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检测:期末专题复习(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专题复习(四)

[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谈笑有鸿儒

..__博学的人__

(2)无案牍之劳形.__形体、躯体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解析】句中重点词:斯(这);馨(这里指德行美好)。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居室环境怎样的特点?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一景物描写的句子加以简要赏析。

写出了居室环境的清幽淡雅的特点。“上”“入”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绘了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特点,给人一种安静闲适的感受。

【解析】首先在文言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古人行文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需要把该炼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文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两句中的炼字为动词“上”“入”,然后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4.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情趣?这篇短文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解析】作者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所以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阅.十余岁__经过,经历__

(2)竟.不可得__终了,最后__

6.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划一处)

山门圮于河

山门/圮于河

【解析】划分朗读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山门”为主语,其后停顿,所以句子停顿为:山门/圮于河。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众服为确论。

大家很信服,认为(这话)是正确的言论。

【解析】句中重点词:服(信服);为(认为)。

8.石兽为什么会在河的上游出现?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老河兵的理由。

上游来水,冲石兽正面,反作用力导致泥沙被冲走,地面下陷,石兽失去平衡,所以向上游倾斜。这样反复持续冲刷,石头就逆水而上了。

【解析】根据提示,理解老河兵的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即可。

9.请根据本文的内容理解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寺僧:有毅力,但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践经验,考虑周全,自信满满。

【解析】学生可通过感知文言文内容,理解本文中心主题以及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入手。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言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的思维过程。文中描写寺僧的句子是:“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文中描写讲学家的句子是:“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文中描写老河兵的句子是:“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

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据此回答即可。

(三)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但微颔.之(点头)

B.康肃笑而遣.之(派遣)

C.睨.之久而不去(斜着眼看)

D.康肃忿.然曰(气愤)

【解析】B项“康肃笑而遣之”意为:康肃公笑着打发他走了。遣:打发。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徐以杓酌油沥之。

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滴入葫芦里。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解析】句中重点词:徐(慢慢地);无他(没有别的奥妙);尔(罢了)。1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的“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睨”表示斜着眼看,文中形容不在意的样子,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看”“望”“观”等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