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本原论:又称形而上学,指哲学中关于宇宙万物之最普遍、最根本、最高的根据、本质或基础的知识和理论。

2、本原论:所谓本原论是指万物从哪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哪里去,一切皆变,唯它不变的始基,它是宇宙最原始的开端与主宰。

3、形式与质料: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各种本原说的概括就形成了他的所谓的“四因说”,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造物中“四因”是彼此区别的,但在自然物中,动力因何目的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因。

因此,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是合一的,“四因”可以归结为形式因与质料因这两个最基本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生存无非这四个原因。

所谓的生成就是把形式摆进一个特定的质料中,结果就成了一个具体的东西。

所以质料存在于个体之中,形式也存在于个体之中,所以说个体之中的形式与质料是不分离的。

但质料和形式在一个个体当中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包含着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因此是积极地、能动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质料则是消极的、被动的和被决定的因素。

一个事物的运动是由积极、能动的形式推动消极被动的质料。

所以形式更真实更根本,它是一个事物中的第一实体。

4、精神助产术:是由苏格拉底提出来的,他认为,我们关于美德的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的心灵当中,只是需要把它诱导出来,所以他的“精神助产术方法”是在讨论知识和伦理等各种问题时,双方一问一答,使对方陷于矛盾,承认其无知,逐渐的修正意见,从而导致真理。

只是是可教的但不是从外在灌输给人的,道德是先天有的,但先天存在并不等于现成的。

因此需要引导和启发。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以独特的教导方式启迪人们对问题的思考,实则体现了人文精神,即一切都经自己思考。

他要求他的对手给出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个概括性说明和总体性定义。

当他得到这类定义或说法时,他会进一步问更多的问题,以显示这个定义可能有的弱点。

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发问与回答的形式,使问题的讨论从具体事例出发,逐步深入,层层驳倒错误意见,最后走向某种确定的知识。

5、泰勒斯的水是万物本原命题的哲学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本原”的命题。

他认为,“一切种籽生于湿润,而水实为湿润之源。

”水是具运动变化的本性的它不仅是万物有以产生的源泉,而且也是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

意义:第一,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本原这一命题宣告了哲学的诞生。

第一次以哲学的方式表述了关于本原的思想。

因为①这一命题表明万物都是有根源的,泰勒斯所说的本原就是水,谁是本体而万物才是现象,万物都是靠本体而存在的。

因此我们就有了两个概念,一个是本体,一个是现象。

因此人类思想中就出现了关于本体和现象的区别②这一命题表明万物的根源是水,水变成万物是一种自然的变化,而万物有谁造成也是一种自然的变化。

可见万物不是神造的。

因此,哲学与宗教是有区别的,哲学的本质在于追根究底。

第二,泰勒斯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质本身来说明万物本原的地一个尝试。

第三泰勒斯结束了希腊思想神话的和神学的时代,开始了理性和逻辑的时代。

6、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及其哲学的意义
巴门尼德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命题“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后来这一思想又被简化为“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

巴门尼德依靠抽象形象,从感性世界概括出最一般的范畴“存在”。

认为存在是永恒的,是太一,连续不可分;存在是不动的,是真实的,可以被思想;感性世界的具体事物是非存在,是假相,不能被思想。

他认为,没有存在之外的思想,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

意义:巴门尼德的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转折点,他对哲学的伟大贡献是多方面的。

首先,他关于两条道路的划分确定了后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

其次,他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研究对象奠定了本体论基础。

再次,开始使用逻辑论证的方法,是哲学想理论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最后,他关于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的命题,确定了理论思
维或四边思维的基本形式。

7、柏拉图两个世界的理论
柏拉图的“两个世界”的理论即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他从存在论和知识论的角度进行论证,阐明了区分两个世界的理由。

具体说来,柏拉图的“两个世界”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
所谓的理念世界就是理念所组成的世界。

“理念”在柏拉图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idea,强调理念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超越与个别事物之外的,并且作为其存在的根据的实在。

二是,form,翻译为型相。

型相强调理念是永恒的、普遍的完善的整体。

所谓感性世界就是感观直接认识的是事物所组成的世界,就是指自然界当中的有形的东西。

柏拉图认为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的存在,他把实在的存在乘坐理念的世界,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背后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本质,哲学家就要擅于透过事物的具体表现探究事物背后不变的本质。

②理念和可感世界的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柏拉图提出了两个学说:分又说和摹仿说
分又说:个别事物存在是分有了理念的存在,说明个别事物和理念之间有隶属关系
摹仿说:事物是摹仿了理念而存在的。

说明个别事物和理念之间有相似关系。

③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的论证
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线喻和洞喻。

“日喻”“日喻”即太阳之喻。

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

万物之所以有可见性,眼睛之所以有视力,都是因为有太阳。

同理,理念之所以有可知性,心灵之所以有认识理念的能力,皆因善理念的存在。

“给认识的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知识能力的实在,即是善的理念”,它是“知识和一切已知真理的原因”,比其它理念“具有更大的价值,更高的荣耀”。

“线喻”“线喻”即线段之喻。

在“日喻”之后,柏拉图进一步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

将这一条线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

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这“两部分有不同的真实程度,摹本之于原本,正如意见领域之于知识的领域”。

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是伦理理念,“指人的理性自身凭借辩证法的力量而认识到的那种东西”,[8]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

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猜想、相信、推论和理智。

“洞喻”“洞喻”即洞穴之喻。

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而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

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形成了变动的影像。

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便以为是真实的事物。

但是如果有一个囚徒挣脱锁链,回头第一次见到火光,虽然一时会刺眼眩目,但经适应后他就会分清影像与雕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

如果他被人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实事物,也会再次眼花缭乱,先见到阴影,再看水中映象,进而看事物,最后抬头望天,直接见到太阳,这才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

柏拉图明确指出,这个比喻“可以整个地应用到以前的论证上,将囚徒们居住的洞穴比作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

如果你把上升的途径及对上方万物的静观比作
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就没有误解我的意思”。

可见,“洞喻”与“线喻”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论证两个领域及其各自等级层次的区分。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终于完成了他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

显然,他的目的是要人们去关注众多、相对、变动、暂时的事物之外的那个单一、绝对、不动、永恒的理念,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

例如,人们要获得美的认识,就不能靠美的人物、美的雕像、美的建筑、美的风景或美的图画等事物,因为它们总是相对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永远美丽,只有去把握美自身即美的理念,它才是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提出理念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

在他看来,事物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不可感。

8、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
“实体”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原意是世界万物的基础或支撑物。

早在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初期就提出来了,但对于这个范畴第一次作系统和深刻地研究和探讨的则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形而上学》中。

“实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内容,“实体”是他的哲学的核心范畴,可以说。

亚里士多德哲学主要就是论“实体”的理论。

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实体”理论,无论是它的正确方面还是错误方面,对以后的哲学家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他那个时代的哲学和科学的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他的“实体”范畴的提出,实质上是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探索。

从对实体数目的了解来看,有的哲学家主张“实体”是一个,有的哲学家主张有几个,有的哲学家则认为“实体”数目无限。

从对“实体”的性质和内容的了解来看,主要分成两派,一派称“实体”为“单纯物”,例如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等哲学家就是如此,他们认为实体就是水、气、火等。

一派称“实体”为一般概念,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实体就是“数”或“点”“线…面”。

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前人在“实体”范畴上的观点,提出自己关干“实体”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体”首先一个涵义就是形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原始东西。

“实体”是个别具体的事物,如某一个人或某匹马等。

他把个别具体事物称为“第一实体”。

“第一实体”是其他一切东西的基础,如果没有“第一实体”存在就不可能有其他东西存在。

除了“第一实体”外,还有“第二实体”。

“第二实体”是指“第一实体”的属和种,就是指一般或普遍的东西,例如张三,李四是“第一实体”,“人”、“动物”便是“第二实体”。

“第一性实体”和“第二性实体”的关系,就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第二实体”依赖于“第一实体”而存在,例如没有个别的人存在,也就没有“人”这个“属”和“动物”这个“种”。

同时,只有“第二实体”的属和种,才能更得当地说明“第一实体”是什么。

例如,在说明一个个别人是什么的时候,我们说某某是“人”或说某某是“动物”。

亚里士多德还指出,只有“第一实体”存在,其他性质,属性才能存在。

他对“有”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

他说“有”一样东西,可以有好几种意义,“有”是指一样东西的那个“什么”,或一个“这个”;在另一种意义上,它是指一个性质或数量等等。

“有”固然有这一切意义,但是最基本的“有”却是指那个“什么”,这是标志一样东西的“实体”的,这是因为当我们说一样东西是什么时,我们不说它是“自的”“热的”或“三尺长”,而说它是“一个人”。

三、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的思想是唯物主义的,他运用“实体”概念来概括一切特殊具体事物的共同本质是客观独立的存在,这表明他在寻求物质的一般概念。

他在这种思想指导
下,把“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区分开来,认为“种”“属”等东西是一种共相,是不能离开个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因此“第二实体”是后于“第一实体”的。

在这里,他是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处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一般的东西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不能独立于个别事物而存在。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柏拉图理念论唯物主义的克服。

亚里士多德从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中谁是最根本的问题出发,来揭示“实体”的意义和实质,认为根本事物是第一实体,它是一切存在的基础和根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古希腊早期哲学家用具体物质形态来说明事物本源的局限性。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也包含了一些辩证法思想。

他认为作为实体本身是不变的,但是实体的性质可以变化。

例如:同时一个人可以有时白,有时黑;有时冷,有时热:有时好,有时坏等等。

实体所以会发生这种相反性质的变化,是由于一个实体在自身里面包含着相反的东西,比如一个人本身就存在健康和疾病,黑和白,好和坏。

而且他还认为,通过实体变化过程,使先前白的现在变成黑的,先前热的变成冷的,先前好的变成坏的等等。

亚里士多德还把实体的变化看成是由对立东西中的一方变成另一方,而不能发生在互相不是对立的事物之中,例如白能变成黑,但声音不能变成白,因为声音和白不是互为对立的东西。

因此,亚里士多德不仅把“实体”同事物的运动变化直接联系起来,而且从“实体”的变化中多少看到了对立面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

这些思想虽然是偶然出现的,但毕竟是可贵的。

四亚里士多德对于“实体”范畴的论述也有极大的混乱和错误的观点。

首先,他错误地认为质料是“潜在实体”,只有形式才是“现实实体”。

他把“形式”看成是实体的最根本的对象。

其次,他在对于“第二性实体”的理解上,“陷入稚气的混乱状态”。

他虽然承认“第一性实体”是一切对象的基础,“第二性实体”离不开“第一实体”而存在,但有时又认为“第二实体”可以脱离“第一实体”而独立自存。

有时他甚至提出“第二实体”比“第一实体”更实在,更应该称为“实体”,这样他实际上又把“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割裂开来,甚至把它们颠倒过来。

再次,他提出了“第三种实体”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三实体”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是一种永恒不动的精神“实体”,而且这种“实体”是没有质料的,它不依赖于任何对象而存在,它就是精神“实体”。

第二,它是宇宙万物的推动者。

这种“实体”是宇宙万物的灵魂。

第三,它就是神。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没有质料的永恒不动的“实体”,所以能成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推动者,就是由于它是一种“理性”的东西,这种“理性”总是要求并达到善,因此善就是“理性”的对象,其实理性本身就是善,就是永恒不朽的生命,是“自在白为”的东西,这就是神。

可见,亚里士多德第三种“实体”的理论,完全是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是他“实体”学说中的糟粕。

“实体”这个的内容和对它的理解,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哲学派别中分歧很大,因此实体这个范畴,在哲学史上,一直是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线剧烈斗争的场所。

为了科学地了解哲学史上两条路线的斗争,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科学地阐明“实体”这个范畴,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是必要的而且是有重大意义的。

9、伊壁鸠鲁的快乐学说
古希腊最完整的快乐主义的道德理论,是伊壁鸠鲁哲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思想源于
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和居勒尼学派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主要探求个人心灵安宁和人生目的。

伊壁鸠鲁在伦理学上以提倡快乐而著称,他所追求的“快乐”并不是声色犬马的放荡,二是只肉体上的淡薄和精神上的安宁。

伊壁鸠鲁把快乐与善相联系,他说快乐的根本在于心灵的宁静,这种心灵的宁静建立在人们对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清醒认识之上。

伊壁鸠鲁把快乐等同与幸福,他认为消除对神灵、死亡的恐惧和节制自己的欲望,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

此外为了消除对他人的恐惧,处理好人际关系,他倡导人们通过约定来建立一种“自然地公正”,它的目的在于防范人们相互伤害伊壁鸠鲁是继普罗泰格拉之后推进了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希腊思想家,这种约定论或契约论的社会政治观与她在本体上强调偶然性和个体自由意志、在认识论上强调感觉主义、在伦理学上强调快乐论的思想态度是协调一致的,都表现了一种古代启蒙思想。

10、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原子论
①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时由原子和虚空共同组成的。

“原子”一词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指“不可分割”的东西,用来表示构成事物的最小微粒。

在德谟克利特这里,原子有以下特征:第一,原子是不可分割的物质实体。

第二,原子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在数量上是无限的。

第三,原子是形状各异的。

第四,原子是不能被感观直接把握的。

第五,原子是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的。

所谓的“虚空”就是无形体,在德谟克利特看来,无形又是真实存在的,是原子存在和运动的场所。

原子按不同的次序,不同的位置,排列组合,就组成了万事万物。

德谟克利特描绘了一幅原子运动的场景:无数原子在宇宙中形成漩涡运动,重的凝结成大地,轻的被抛向外层空间。

在激烈的碰撞过程中,不同形状的原子相互结合,形成了世界上的各种事物。

万物都是根据必然性而形成的,没有任何事物是任意产生的。

原子自身运动的轨迹,有其必然性,别的东西无法影响到它们。

②伊壁鸠鲁的原子论
伊壁鸠鲁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他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做了重要的修正。

一方面,认为原子和虚空是真实的原子、是万物的始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运动结合而成的。

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原子在虚空中运动是遵循着必然的秩序的,沿着一定的轨道运动的。

而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在运动时会发生偏斜的可能性。

正是由于这种偏斜的可能性,才形成了世界上各自特殊的事物。

③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在马克思眼里解决了一个在希腊哲学史上一直没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去理解人的活动的话,必然将人们引导宿命论的陷阱。

而按照伊壁鸠鲁去解释人的活动的话,人就不仅具有手动性的特点,而且具有能动性的特点,就导致人对自己命运舒服打破的可能性。

所以,在马克思的理解当中,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自我意识的能动原则、自我意识的自由。

11、经院哲学:学院中的意思,是在公教会或天主教会学校里传教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它有两特征,第一,在修道院或教会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的。

第二,以辩证法(指亚里士多德的辩证理论)为操作原则的。

12、唯名论与实在论的基本观点
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产生是经院哲学内部理性与信仰矛盾深化的表现。

这实际上是经院哲学内部正统和异端的冲突。

唯名论和实在论争论的焦点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问题。

唯名论的基本观点:存在着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对象,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一个名词而已。

实在论的基本观点:共相即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但同时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

极端的实在论者认为,一般的概念所对立的外部实在是以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

13、奥康剃刀:奥康认为,经院哲学家的“本质”、“形式”、“隐秘的质”对人们的认识是不必要的、多余的,于是他提出了一个经济原则:一切既无逻辑的自明性,又缺乏经验证据的命题和概念都必须从认识当中剔除出去,可以用经济直接说明的东西不需要用意义不明的论断。

被后人概括:“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

”就是对那些无用的东西,应该用快到剃头那样,通通剃掉,这就是著名的“奥康剃刀”。

14、安瑟尔谟关于上帝本存在的体论证明及其意义
本体论证明。

所谓本体论证明,其实质就是从上帝的概念直接推出上帝的存在。

安瑟尔谟在《上帝存在论》一文中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进行了具体的论述,这个证明可以概括为如下三段论推理:大前提,上帝是一个“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

小前提,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也存在于现实中。

结论,上帝在现实中存在。

意义: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本体论的证明的意义并不在宗教本身,而是对哲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他所触及的问题的实质,在于他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再一次提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一次提出是巴门尼德)表明安瑟尔谟承认思维中的存在和思维外的存在是两回事。

这就是承认了思维和存在的对立。

同时,安瑟尔谟又承认上帝即使思维中的存在,这又是承认了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这使得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再一次折射出来。

15、托马斯.阿奎那关于共相与个别事物的关系的观点
托马斯.阿奎那是温和的实在论者。

他在坚持一般决定个别的前提下,对唯理论作了一些妥协。

他认为共相有三种存在方式:第一种是共享存在于事物之先。

作为上帝创造世界的原则,共相就存在于被造事物之先。

所以食物中的形式是对这种纯形式的分有。

他认为共相无论是作为形式概念或者理念都是最根本的实在,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与上帝。

第二种是,共享作为事物的形式和本质,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和个别事物不分离。

第三种,共享作为人对具体事物认识形成的概念,那么,它就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后。

但是他有一点特别强调,作为抽象名词,有特殊和普遍之分,越普遍的名词,越靠近上帝,越特殊的名词越靠近个别事物。

16、奥古斯丁的神正论
17、白板说:
“白板说”它是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系统化者约翰·洛克提出的。

洛克认为,人们的心灵原本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只有通过经验的途径,才能形成观念。

因此,经验是观念的唯一来源,全部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论上的。

他说:“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

”这就是“白板说”。

一切知识都导源于经验,是洛克认识论的基本命题,也是他的认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

18、单子论
“单子论”是莱布尼茨提出来了。

他认为,由于任何具有广延性的东西都是可分的,所以,真正单纯的和不可分的“但意识体”必须是没有广延、没有部分、没有量的规定性的东西,他称之为“单子”。

单子是心灵实体,其特征有以下几点:①单子是没有广延,意味着它不是物质实体,只能理解为形而上学上的一个点。

②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单子是上帝从③胆子不受外部影响,单子没有内外之分,没属性和样式,单子和单子之间只有联系。

④没一个单子具有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与单子之间只有本质的区别。

19、存在就是被感知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贝克莱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其唯心主义经验论的立足点和核心。

贝克莱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把知识起源于经验的原则引向唯心主义。

在贝克莱看来,事物都是可感悟,而可感悟是由各种可干性质集合而成,可感性质不可能离开感觉而独立存在,而观念就是可干性质与感觉的统一(感观是被感知的可感知质),因此,“事物是观念的集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