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销返利的税务分析及账务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销返利的税务分析及账务处理
平销返利是一种特殊的平价销售方式,它是指生产企业以高于或等于商业企业进货价的价格销售给商业企业,而商业企业则以低于或等于进货价的价格销售给终端消费者,生产企业再根据商业企业的销售量给予一定的返利,以弥补商业企业的进销差价。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生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可以降低商业企业的库存风险。
这种方式看起来是一种平价销售,但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折扣销售。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返利金额或者比例与销售数量或者金额挂钩企业为了促进商业企业购买更多的货物,就会设定一定的返利标准和条件,比如按照月度、季度或者年度累计销售数量或者金额来确定返利金额或者比例。
返利款项在一定时间后支付
企业为了控制资金流出和风险,就会设定一定的返利支付时间,比如说在月底、季末或者年终结算时支付返利款项。
返利款项与货物价格分开核算
企业为了简化账务处理和税务申报,就会将返利款项与货物价格分开核算,即在开具发票时只按照货物价格开具发票,而不包含返利款项。
那么,平销返利在会计和税务上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假设A公司是一家生产手机的企业,B公司是一家经营手机的商业企业。
A公司以2260元/台的价格向B公司销售了1000台手机,并给B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B公司则以2260元/台的价格向终端消费者销售了这些手机。
根据A公司和B公司之间的协议,A公司会根据B公司的销售量给予一定比例的返利。
假设返利比例为10%,那么A公司需要向B公司支付2260元/台1000台10%=22.6万元的返利。
(增值税率13%)
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和B公司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和税务处
理呢?
首先,我们来看A公司的处理方法:
会计处理:A公司在确认收入时,需要考虑到返利对收入的影响,因此需要将返利作为可变对价进行估计,并从收入中扣除。
同时,A公司需要将预计支付给B公司的返利作为合同负债进行确认,并在实际支付时进行冲减。
具体来说,A 公司需要做以下凭证:
借:应收账款2260*1000=226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2260/1.131000Q-Io%)=180万元
贷:应交税金(销项税额)2260/1.13:1OooI3%=26万元贷:合同负债(预计返利)2260/1.13:1OooIo%=20
万元当A公司向B公司支付22.6万元返利时,需要做以下凭证:借:合同负债(预计返利)20万元借:应交税金(销项税额)2.6万元
贷:银行存款22.6万元
税务处理:A公司在申报增值税时,可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平销行为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1997]97号)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给B公司,并冲减当期应纳税额。
具体来说,A公司需要开具一张含税金额为22.6万元、不含税金额为20万元、税额为2.6万元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给B公司,并在当期申报表中填写相应信息。
其次,我们来看B公司的处理方法:
税务处理:B公司在申报增值税时,可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商业企业向供货商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额挂钩的各种返还应按照平均销售法律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的通知》(国税发[2004]145号)规定,冲减当期进项税额。
具体来说,B公司需要根据收到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出可冲减的进项税额为2.6万元,并在当期申报表中填写相应信息。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平销返利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方法都是基于可变对价的概念,即根据销售量确定的返利。
这种方式可以使收入和成本更真实地反映交易的实质,也可以避免因为返利而导致的增值税的重复征收。
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风险,比如返利的确定和支付可能存在时间差和不确定性,导致会计和税务上的调整和差异。
因此,企业在
进行平销返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与供应商或代理商签订明确的协议,规定好返利的比例、条件、时间和方式,并保留相关的证据和文件。
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估计可变对价,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披露。
③按照政策规定,正确地开具或收取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及时申报和冲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