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月考试卷精品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年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月考试卷精品试卷【2】含答

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A.运动鞋鞋底有花纹B.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鞋底有花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增大摩擦.故A错误.

B、行李箱下安装轮子,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故B正确.

C、用力捏闸,增大了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故C错误.

D、路面上撒沙子,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在明确题目要求,结合对应的减小摩擦方法,是解决此题的思路.

2.把冰水混合物拿到零摄氏度的房间里,下列说法正确是

A.冰的总量会减少,因冰的熔点是0℃;

B.水的总量会增加,因水的凝固点是0℃;

C.冰的总量不会变化,水的总量也不会变化;

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冰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不断吸收热量.水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不断放出热量.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才会发生热传递,温度相同不会发生热传递.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放在0℃房间里,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冰在熔点,无法

吸热,不会熔化;水在凝固点,不能放热,不会结冰;所以冰、水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凝固过程需要放热,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才会有

热传递现象发生.

3.“隔墙有耳”的意思是说,在墙的一面说话时,墙另一面的人也能听得到。这个现象能够说

明()

A.声音能够穿透墙壁传播B.声音能够拐弯传播

C.固体、气体能够传播声音D.耳朵有这个特异功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墙壁和空气传递过去。因此,答案选择C。

考点:声音的传播

点评:解决这个题目,不能只是就题论题,而要根据题目提供的现象,解释出发生这一现象

的原因。

4.2005年是世界物理年。下列四位科学家都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首先发

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B.帕斯卡C.奥斯特D.牛顿

【答案】C

【解析】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思路分析:奥斯特实验是第一个方向电和磁之间联系的实验。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电和磁发展的认识。

5.(2010福建莆田模拟)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

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u<f成虚像,观察者的眼睛应在蜡烛的异侧通过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

虚像。故选B。

6.如下图所示,小明拿着卡片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答案】D

【解析】轴对称习题,锻炼学生想象能力,简单做法可从图示的背面观察就能选出答案

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反射B.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C.所有的声音都是噪声D.人耳并不能听到一切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答案】C

【解析】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并不是所有声音都是噪声,选C

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歌手能判断出用哪种乐器演奏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答案】B

【解析】歌手能判断出用哪种乐器演奏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故选B。

9.城市道路上,禁止鸣笛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的。

【答案】声源、传播过程中

【解析】(1)止汽车鸣笛,防止了噪声的产生,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声源;传播过程.

10.在图中,正确地表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情况的是哪幅? (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选C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

二、双选题

11.如图是探究声音特征的实验,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不同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图中探

究的实验是:声音的与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答案】音调、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析】

试题分析:频率: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不同的速度来拨

动书页,书页带动周围空气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声的音调也高低不同,探究的是声音的音调

与频率的关系。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考点:实验目的,实验结论。

12.(1)如图所示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_______光。(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为使温度计的示数

变化更明显可以 __________,实验表明,(选填“红光”、“紫光”)的热效应最显著。

【答案】红把玻璃泡涂黑红光

【解析】

试题分析:(1)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频率最低,通过三棱镜后偏折成都最少小,图

中A为红光;(2)为使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就必须让温度计玻璃泡更快的吸收热量,

黑色物体容易吸热,可以把玻璃泡涂黑,红外线最显著的特性就是热效应,所以“红光”热效

应最显著

考点:太阳光是复色光,太阳光折射特点,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特点,红外线的热效应。

13.中华恐龙园库克苏克大峡谷的“湿谷”深处,工作人员借助超声波水雾机营造出亦真亦幻的

童话世界,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___;人耳听不见超声波,

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______Hz;阳光下,白雾渐渐消失,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属_______(吸/放)热过程。

【答案】能量 20000 汽化吸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