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浅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A’S NATURO PATH Y‘Feb 201& Vol 26 No 2
齐 刺 法 治 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理 论 浅 析
殷 宝 ,马 兴 莎 ,张 亚 (成都 中医 药 大 学 ,四川 成 都 610075)
【关 键 词 】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齐 刺 法 ;椎 间 盘 变 性 中 图分 类 号 :R245 DOI:10.19621/j.cnki.1l一3555/r.2018.0201
的 疗 效 优 于 普 通 针 法 ,主 要 原 因 分 析 如 下 。
1 主 要 原 因
1.1 从 经络 上 本 病 与 督 脉 、督 络 、膀 胱 经 、足 少 阳经
பைடு நூலகம்
及 其经 别 、经 筋 的关 系密 切 ,因为督 脉循 行腰 背正 中 ,其
络 左右 别走 太 阳 ,疼痛 放射 部位 常 表现在 足太 阳或 足少
止 痛 ,舒 筋活 络 。
1.2 从 穴位 上 本病 临床 取穴 主要 在椎 间盘 突 出所在
的腰 椎棘 突 下 ,取 督脉 上 的下极 俞 、腰 阳关 、十七椎 。在
与督 脉相 对应 旁 开 1.5寸 的足 太 阳膀 胱 经 上取 气 海 俞
(双 侧 )、大肠 俞 (双侧 )、关元 俞 (双侧 )。配穴根 据 “经脉
疼 痛 、活动受 限 、脊柱 侧 弯 、间歇 性 跛 行 、病 变 局 部 皮肤
温 度下 降等 。 目前非 手 术 治 疗仍 是 治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的首选 方 案 ,在临 床 上 用针 灸 治 疗 本 病 的 方法 很 多 ,
特 别是 齐刺 法 。笔者 认 为 齐 刺法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经 筋 络脉之 气 血 。膀 胱 之 脉 ,夹 脊抵 腰 络 肾 ,循 经 远 取
委 中等穴 ,可 通 调 足 太 阳经 气 ,即“腰 背 委 中 求 ”之 意 。
阳经 郄穴 主 治本 经循 行部 位及 所属 内脏 的急性 病 、疼痛
等 ,因此根 据 所病 经脉 取 足少 阳经 郄穴 外 丘 、足 太 阳经
腰 中 ,下 挟脊 ,贯 臀”;其 病 候 “是 动则 病 … …脊 痛 ,腰 似
折 ,髀不 可 以 曲 ,胭如 结”,又“主筋所 生病 ”。《素 问 ·厥
论 篇 》载 有 足 少 阳 胆 经 “机 关 不 利 ,不 利 者 ,腰 不 可 以
行 ”。本 病又 属“经筋 病 ”范 畴 ,故 针 刺 以上 经 脉 可通 经
阳经循行 路 线上 。督 脉 总 督 诸 阳 ,调 节 阳经经 气 ,有宣
导 阳气 、补 肾 中真 阳之 效 。又 因 “腰 为 肾之 府 ”,故 针刺
督 脉可 疏通 腰部 局部 经络 气血 ,从 而达 到“通 则不 痛”的
功 效 。足太 阳膀 胱经 “挟脊 抵腰 中 ,人循 膂”“其支 者 ,从
郄穴 金 门 ,两 者合用 有加 强通 经止痛 的作 用 。从解 剖位 置来 看 ,上述督 脉上 的 主穴浅 层分 布腰神 经后 支 的内侧 支 ,深层 分布腰 神 经后 支 的分 支 ;膀 胱 经 上 的 主穴 浅 层 分 布腰神 经后 支 的皮 支 ,深层 分 布 腰 神 经 后 支 的肌 支 。 关元 俞传 入神 经元 的节段 为 S ~ s 脊 神 经 节 。故针 刺 以上 腧穴 可 以起 到 消 除 神 经 根 水 肿 ,加 快 炎 症 吸 收 之 功效 。 1.3 从 刺 法及 刺 激量 上 齐 刺 法是 “十 二 节刺 ”之 一 , 始论 述于《灵枢 》。《灵 枢 ·官 针 》记 载 “凡 刺 有 十 二 节 , 以应 十二 经 ……齐刺 者 ,直 入一 ,傍 人二 ,以治 寒气小 深 者 。或 日三刺 ,三刺 者 ,治 痹气 小深 者也 ”。可 见齐刺 法 是治疗 “痹 气小 深者 ”的针 刺方 法之 一 ,尤其 适 合治疗 具 有病灶 局 限性 、病邪 较深特 点 的痹证 。而腰 椎 间盘 突 出 症 的主要 矛盾位 于 “小 而深 ”的 突 出髓 核 与 神经 根 之 间 的水肿 、炎 症 、缺 血 、粘 连 等 。齐 刺 法 是 在 病 灶 区并 刺 3针 ,即 以 1针 直刺 病 灶 正 中 ,2针 刺 其 旁 ,3针 针 尖 均 指 向病 灶 。多针 刺法 不仅 针刺 到膀胱 经 的腧穴 ,同时也 针刺 到督 脉上 的穴位 ,从而 加强 了病 变局部 的针 刺范 围 和针刺 刺激 量 ,使 针刺 的感 应直 达病 所 ,有 效激 发经气 , 振奋 阳气 ,起 到 除痹 止 痛 、活 血通 络 、舒 筋 通 经 之 功 ,从 而达 到“通 则不痛 ”之 效 ,亦 可起 到松解 、减 压 、改善局 部 血液循 环 、解 除痉 挛 、消散 水肿 、加快 炎症物 质 吸收之 功 效 ,从 而使腰 腿疼 痛得 到有 效 的缓 解 ,且 临床疗 效显著 。 1.4 从现 代研 究 上 现 代 神 经解 剖 证 实_2],督 脉 及 膀 胱 经上 分 布于腰 部 的穴 位 附 近均 有 腰 神 经及 脊 神 经 后 支分布 ,其 深层有 交感 神 经 干 、交 感 神 经椎 旁 节 及 其 与 脊 神经 相联 系 的灰 、白交通 支 分布 。齐 刺针法 可强刺 激 以上结构及其 周 围组织 ,一方 面可 能使 神 经 中 的痛觉 纤 维传 导阻滞 ,提高机体 痛 阈值 ,增 强机体 对疼痛 的耐 受程 度 ;另 一 方 面刺 激 这些 腧 穴 引起 针 感传 导 反 应 ,通 过 神 经 、体 液调节作 用 ,可影 响交感 神 经末 梢 释放 化 学介 质 , 启动 中枢下行抑制 ,激 发机体产 生 内源性 吗啡 样物质 (强 啡肽 、脑啡肽及 内啡 肽),改 善局 部 组织 的 血 液微 循环 及 淋 巴代 谢 ,排 出致痛 物质 ,从而达到止 痛 目的_3]。
所 过 ,主 治 所 及 ”的 理 论 ,取 足 太 阳膀 胱 经 的 殷 门 、委 中 、
承 山 、金 门及 足少 阳胆 经 的环跳 、阳陵泉 、外丘 等穴 。
下极 俞 、腰 阳关 、大 肠 俞 、关 元 俞 等 穴 均 属 局 部 选
穴 ,根 据“经脉 所在 ,主 治所 在”的主治 规律 ,可疏 导 局部
腰椎 间盘突 出症是临床 常见病 ,好 发于 30 ̄60岁人
群 。 由于现代 人们 生 活节奏 加 快 ,缺 乏 锻炼 及 长期 久 坐
等 ,发 病人数 日趋 增多 ,其 发病率 占腰腿 痛患者 的 25 ~
40 _】] 。
临床 主要 表 现 为 腰 部 疼 痛 甚 至 下 肢 的 放 射性
齐 刺 法 治 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理 论 浅 析
殷 宝 ,马 兴 莎 ,张 亚 (成都 中医 药 大 学 ,四川 成 都 610075)
【关 键 词 】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齐 刺 法 ;椎 间 盘 变 性 中 图分 类 号 :R245 DOI:10.19621/j.cnki.1l一3555/r.2018.0201
的 疗 效 优 于 普 通 针 法 ,主 要 原 因 分 析 如 下 。
1 主 要 原 因
1.1 从 经络 上 本 病 与 督 脉 、督 络 、膀 胱 经 、足 少 阳经
பைடு நூலகம்
及 其经 别 、经 筋 的关 系密 切 ,因为督 脉循 行腰 背正 中 ,其
络 左右 别走 太 阳 ,疼痛 放射 部位 常 表现在 足太 阳或 足少
止 痛 ,舒 筋活 络 。
1.2 从 穴位 上 本病 临床 取穴 主要 在椎 间盘 突 出所在
的腰 椎棘 突 下 ,取 督脉 上 的下极 俞 、腰 阳关 、十七椎 。在
与督 脉相 对应 旁 开 1.5寸 的足 太 阳膀 胱 经 上取 气 海 俞
(双 侧 )、大肠 俞 (双侧 )、关元 俞 (双侧 )。配穴根 据 “经脉
疼 痛 、活动受 限 、脊柱 侧 弯 、间歇 性 跛 行 、病 变 局 部 皮肤
温 度下 降等 。 目前非 手 术 治 疗仍 是 治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的首选 方 案 ,在临 床 上 用针 灸 治 疗 本 病 的 方法 很 多 ,
特 别是 齐刺 法 。笔者 认 为 齐 刺法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经 筋 络脉之 气 血 。膀 胱 之 脉 ,夹 脊抵 腰 络 肾 ,循 经 远 取
委 中等穴 ,可 通 调 足 太 阳经 气 ,即“腰 背 委 中 求 ”之 意 。
阳经 郄穴 主 治本 经循 行部 位及 所属 内脏 的急性 病 、疼痛
等 ,因此根 据 所病 经脉 取 足少 阳经 郄穴 外 丘 、足 太 阳经
腰 中 ,下 挟脊 ,贯 臀”;其 病 候 “是 动则 病 … …脊 痛 ,腰 似
折 ,髀不 可 以 曲 ,胭如 结”,又“主筋所 生病 ”。《素 问 ·厥
论 篇 》载 有 足 少 阳 胆 经 “机 关 不 利 ,不 利 者 ,腰 不 可 以
行 ”。本 病又 属“经筋 病 ”范 畴 ,故 针 刺 以上 经 脉 可通 经
阳经循行 路 线上 。督 脉 总 督 诸 阳 ,调 节 阳经经 气 ,有宣
导 阳气 、补 肾 中真 阳之 效 。又 因 “腰 为 肾之 府 ”,故 针刺
督 脉可 疏通 腰部 局部 经络 气血 ,从 而达 到“通 则不 痛”的
功 效 。足太 阳膀 胱经 “挟脊 抵腰 中 ,人循 膂”“其支 者 ,从
郄穴 金 门 ,两 者合用 有加 强通 经止痛 的作 用 。从解 剖位 置来 看 ,上述督 脉上 的 主穴浅 层分 布腰神 经后 支 的内侧 支 ,深层 分布腰 神 经后 支 的分 支 ;膀 胱 经 上 的 主穴 浅 层 分 布腰神 经后 支 的皮 支 ,深层 分 布 腰 神 经 后 支 的肌 支 。 关元 俞传 入神 经元 的节段 为 S ~ s 脊 神 经 节 。故针 刺 以上 腧穴 可 以起 到 消 除 神 经 根 水 肿 ,加 快 炎 症 吸 收 之 功效 。 1.3 从 刺 法及 刺 激量 上 齐 刺 法是 “十 二 节刺 ”之 一 , 始论 述于《灵枢 》。《灵 枢 ·官 针 》记 载 “凡 刺 有 十 二 节 , 以应 十二 经 ……齐刺 者 ,直 入一 ,傍 人二 ,以治 寒气小 深 者 。或 日三刺 ,三刺 者 ,治 痹气 小深 者也 ”。可 见齐刺 法 是治疗 “痹 气小 深者 ”的针 刺方 法之 一 ,尤其 适 合治疗 具 有病灶 局 限性 、病邪 较深特 点 的痹证 。而腰 椎 间盘 突 出 症 的主要 矛盾位 于 “小 而深 ”的 突 出髓 核 与 神经 根 之 间 的水肿 、炎 症 、缺 血 、粘 连 等 。齐 刺 法 是 在 病 灶 区并 刺 3针 ,即 以 1针 直刺 病 灶 正 中 ,2针 刺 其 旁 ,3针 针 尖 均 指 向病 灶 。多针 刺法 不仅 针刺 到膀胱 经 的腧穴 ,同时也 针刺 到督 脉上 的穴位 ,从而 加强 了病 变局部 的针 刺范 围 和针刺 刺激 量 ,使 针刺 的感 应直 达病 所 ,有 效激 发经气 , 振奋 阳气 ,起 到 除痹 止 痛 、活 血通 络 、舒 筋 通 经 之 功 ,从 而达 到“通 则不痛 ”之 效 ,亦 可起 到松解 、减 压 、改善局 部 血液循 环 、解 除痉 挛 、消散 水肿 、加快 炎症物 质 吸收之 功 效 ,从 而使腰 腿疼 痛得 到有 效 的缓 解 ,且 临床疗 效显著 。 1.4 从现 代研 究 上 现 代 神 经解 剖 证 实_2],督 脉 及 膀 胱 经上 分 布于腰 部 的穴 位 附 近均 有 腰 神 经及 脊 神 经 后 支分布 ,其 深层有 交感 神 经 干 、交 感 神 经椎 旁 节 及 其 与 脊 神经 相联 系 的灰 、白交通 支 分布 。齐 刺针法 可强刺 激 以上结构及其 周 围组织 ,一方 面可 能使 神 经 中 的痛觉 纤 维传 导阻滞 ,提高机体 痛 阈值 ,增 强机体 对疼痛 的耐 受程 度 ;另 一 方 面刺 激 这些 腧 穴 引起 针 感传 导 反 应 ,通 过 神 经 、体 液调节作 用 ,可影 响交感 神 经末 梢 释放 化 学介 质 , 启动 中枢下行抑制 ,激 发机体产 生 内源性 吗啡 样物质 (强 啡肽 、脑啡肽及 内啡 肽),改 善局 部 组织 的 血 液微 循环 及 淋 巴代 谢 ,排 出致痛 物质 ,从而达到止 痛 目的_3]。
所 过 ,主 治 所 及 ”的 理 论 ,取 足 太 阳膀 胱 经 的 殷 门 、委 中 、
承 山 、金 门及 足少 阳胆 经 的环跳 、阳陵泉 、外丘 等穴 。
下极 俞 、腰 阳关 、大 肠 俞 、关 元 俞 等 穴 均 属 局 部 选
穴 ,根 据“经脉 所在 ,主 治所 在”的主治 规律 ,可疏 导 局部
腰椎 间盘突 出症是临床 常见病 ,好 发于 30 ̄60岁人
群 。 由于现代 人们 生 活节奏 加 快 ,缺 乏 锻炼 及 长期 久 坐
等 ,发 病人数 日趋 增多 ,其 发病率 占腰腿 痛患者 的 25 ~
40 _】] 。
临床 主要 表 现 为 腰 部 疼 痛 甚 至 下 肢 的 放 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