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栽培中怎样培育无病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立无病苗圃
首先要注意苗圃地的选择。

要求隔离条件好,在平原区,周围3千米以上无柑橘类植物。

在有高山、大河、湖泊等自然屏障的地区,周围1.5千米以上无柑橘类植物。

可露地育苗,如病害发生严重地区最好用保护地(设施)育苗。

为保证苗木质量,提高种植的成活率,缩短缓苗期,最好采用容器育苗或营养槽育苗。

其次是砧木种子要采自健壮的母树。

播种前种子用50~52℃热水中预浸5~6分钟,然后在56℃的恒温热水浸种50分钟处理完毕取出立即摊开冷却,稍晾干,即可播种或贮藏。

播种在无病苗圃内,如保护地栽培可播在砧木培育槽或育苗箱内。

接穗应采自经过脱毒处理的母树。

再次要建立起规范的育苗制度,加强管理,特别要注意检查是否有传病的介体昆虫,如柑橘木虱、蚜虫等传病昆虫。

如有传病昆虫要及时做好防治。

同时,对苗木种子要执行检疫制度。

(2)脱毒苗的培育
柑橘黄龙病、裂皮病、衰退病、碎叶病、顽固病、侵染性杂色花叶病、脉肿病、黄脉病、鳞皮病、石果病等,这些病毒、类病毒、类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在柑橘植株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老的组织和器官含量多,幼嫩的组织和器官如顶端分生组织含量极少,甚至不含病原微生物。

因为这些病原物是由寄主的维管束韧皮部传播的,当茎尖生长锥部分还没有分化成维管束时是不带毒的。

同样原理,珠心组织及胚珠也不带毒,在生产上可通过珠心组织和胚珠的培养以及茎尖培养及茎尖嫁接来进行脱毒。

甜橙是多胚品种,可通过实生播种的珠心苗而获得无病植株。

脐橙等无核品种可通过胚珠培养而获得无病苗。

黄龙病、碎叶病还可通过热处理进行脱毒。

目前我国培育脱毒苗的主要方法是茎尖嫁接。

具体方法是:
①砧木准备。

将饱满的枳或枳橙种子剥去种子的外种皮和内种皮,在0.5%次氯酸钠液加
0.1%吐温-20的溶液中浸泡消毒1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后播于试管内培养基上。

培养基为加有1%琼脂的MS植物细胞培养基,培养基用25毫米试管分装,每管装20毫升,用103.421千帕压力灭菌20分钟。

培养基冷凝后即可播种。

播种后塞上棉塞,置于27±l摄氏度下暗培。

幼苗生长13~14天可用作茎尖嫁接的砧木。

②茎尖准备。

田间选定的优良母株和引进的材料嫁接成苗,经鉴定有碎叶病、黄龙病等,要先在玻璃温室内进行热处理,然后在玻璃温室内采植株萌发的长1~3厘米的嫩梢,去掉较大叶片,切下尖端长约l厘米的梢段,在0.25%次氯酸钠加0.1%吐温-20的溶液中浸泡消毒5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次。

在无菌环境中,在双目解剖镜下,用刀将下部叶去掉,切下生长点带2~3个叶原基的茎尖,长度为0.14~0.18毫米的茎尖备用。

③嫁接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从试管中取出砧木苗,截顶,留1.5厘米的茎,切去顶端,留根4~6厘米,去子叶和腋芽。

在双目解剖镜下,在砧木近顶部一侧开方形切口,即横切1刀,竖切2刀,或在茎段上部用三刀切成一个“△”切口,深达形成层,挑去3刀间皮层,将茎尖置于砧木切口,茎尖切面与砧木的横切面相贴,即完成嫁接。

④茎尖嫁接小苗管理。

将上述茎尖嫁接苗放入盛有液体培养基的试管内生长。

培养基为MS 植物细胞培养基,并每升加盐酸硫胺素0.2毫克,盐酸吡哆醇1.0毫升,烟酸1.0毫克,肌醇100毫克和蔗糖75克。

用25毫米×100毫米试管,先放入支持苗的折叠滤纸平台,中央打孔,以便插入苗根。

每试管装培养基20毫升,用103.421千帕压力灭菌20分钟。

茎尖嫁接小苗置于试管内,放在27℃恒温下生长,光照调到1000勒克斯,每天16个小时。

⑤茎尖嫁接植株的培养。

一般茎尖嫁接苗培养1个月左右,长出有2~3片叶片,叶色变为深绿色后即可移出转接。

具体做法是,从试管里移出茎尖苗用清水冲洗干净根部的培养基后,把根部浸在5%的漂白粉水或0.1%氯化汞水溶液中消毒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3次,然后用消毒过的刀片切去根部,靠接在盆栽已经6个月的砧木苗上,砧木苗在靠接前应喷杀菌剂消毒。

靠接时,在茎段上用消毒过的刀片削1个约长2厘米的切口,另用嫁接刀在砧木上削1个同样长的切口,把茎尖苗靠紧并用塑料薄膜连同茎尖苗下面的茎段一起包扎,只露出芽及叶片。

然后用薄膜袋将砧木及茎尖苗一起套入,袋口用小绳固稳,移至阴凉处并保持土壤湿度(不能过湿,过湿会发生伤口霉烂),经半个月左右即可见茎尖苗生长成活。

此时可解开套袋,每天早上放到柔和的阳光下炼苗至10时左右,再移至阴凉处,直至小苗叶片在阳光下不再表现萎蔫时,就可放置网室里,待长有5片叶片以上时,再移到无病毒材料库内保存或移种在无病毒网室内,进行管理。

在冬季转接,盆栽的砧木可以全株剪断,而在夏季应先半倒砧,待转接成活后才全部剪断。

茎尖苗经过指示植物检测或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属无病苗,可作为母树进入无病毒良种库。

以后进入一级采穗圃,再进入二级采穗圃,进入良种繁育场繁育无病苗木。

2009年浙江省柑橘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上月底,省植物保护检疫局在杭州召开了全省2009年柑橘病虫发生趋势会商暨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研讨会,与会专家根据前期异常气候对柑橘生长和橘园病虫冬后基数的影响,橘园生态环境变化,结合未来天气趋势等多种因素,经综合分析认为,2009年浙江省柑橘主要病虫总体为中等偏重发生年份。

一、发生趋势
1.病害:黑点病、树脂病为中等偏重发生。

炭疽病、脂点黄斑病为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其中炭疽病以椪柑类柑橘发生为主,脂点黄斑病以温州蜜柑、胡柚为主。

疮痂病、溃疡病轻发生,其中溃疡病以橙类、胡柚品种发病为主。

2.虫害:柑橘红蜘蛛为中等偏重发生。

柑橘粉虱为中等发生,局部地区中等偏重发生。

柑橘蚜虫、柑橘锈壁虱、柑橘潜叶蛾、天牛为中等发生。

以长白蚧、红蜡蚧、红(黄)圆蚧为主的柑橘蚧壳虫中等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

黑刺粉虱、柑橘木虱、蓟马、潜叶甲轻发生。

部分橘园天牛、爆皮虫等钻蛀性害虫呈上升趋势。

二、主要预报依据
1.橘园管理放松,病虫基数大,增殖速度快。

受柑橘滞销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橘园管理放松,橘园枯枝落叶较多,为黑点病等病害发生提供了大量菌源。

部分橘区因疏树、疏枝等,造成橘树伤口增加,有利于炭疽病、树脂病等病菌的侵染和蔓延。

随着气温的升高,红蜘蛛等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将较快上升。

2.气候对柑橘病虫发生有利。

去冬以来分别出现的阶段性低温干旱、少见的连续阴雨、异常高温、大雾天气等异常气候对柑橘生长和主要病虫发生影响较大。

春节前后受多次强冷空气侵袭,全省柑橘不同程度受到冻害,温台等橘区尤为严重,抗病能力弱。

据省气候中心
5-9月气候趋势预测,2009年我省属气象灾害中等偏重年景,梅汛期降水集中期较明显,夏季气温偏高,浙西南可能出现较严重干旱等气候条件有利于柑橘主要病虫发生。

由于柑橘病虫害的发生受气候、药剂和橘园管理质量等因素影响较大,各地要切实加强病虫监测,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橘农开展科学防治。

同时,要加大柑橘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和科学安全用药的指导力度,控制对天敌杀伤力较大的化学药剂的使用,提升柑橘果品质量。

当前要加强橘园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树势,充分发挥树体本身和橘园对病虫的自然控制能力,为减轻全年柑橘病虫发生争取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