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尔晋小儿推拿法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常见手法介绍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常见手法介绍一、头部按摩四法二、开天门: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发际,用于头痛、发热、感冒等。
三、推坎宫:两手拇指从眉心同时分推向眉梢,适用于外感发热,多与开天门、揉太阳合用,也适用于眼疾。
四、揉太阳:眉梢后凹陷处即太阳穴,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对偏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五、揉高骨: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凹陷中,用于头痛、感冒、惊风、烦躁不安,多与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合用,称之为头部按摩四法。
手穴:X形法中讲的上、下、左、右、中,也即是心、肾、肺、肝、脾。
周尔晋老人大刀阔斧,将小儿推拿法加以简化, 精化,通俗化,大众化,深化,即以小儿左手的脾、肝、心、肺、肾为基础,去掉一些繁琐难记认的穴位,普遍用之于常见病与多发病。
更可贵的是用之于疑难病甚至是白血病。
二、周尔晋小儿推拿术的手法介绍小儿百脉汇集于掌,适宜于5岁以下小儿的推拿法有多个版本,而以周老的最为简单、实用。
今将周老小儿推拿法的有关内容从《火柴棒医生手记》中单独抽出,并参考其他版本作了少量补充,供人们试用。
一、小儿推拿手法1 •清、补脾土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一一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
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 •清、推大肠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一一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3 •揉板门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
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心方向一一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4 •清肝木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
5.清心火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
周尔晋小儿推拿术1精品PPT课件
3、心火穴:在中指指端(掌面),旋推为补,直推为清,本穴宜清不宜补, 补之恐动心火。清心火,可以退热、消炎;清心火,去燥热,有益于养心; 如清补结合,需清多补少,如:补100次再清200次。
脉)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9
周氏按摩手法之一推五经
Company Logo
1、脾土穴:在手大拇指头(掌面),大拇指面顺时针方向旋推为补,由指面 直推向指尖方向为清法。补法,带有温补性质,有止泻、止呕吐,健脾强胃 功能,脾为后天之本,本法对健康十分有益;清法,带有凉泻性质,可以用 于便秘与退热,清除积食。
4、揉高骨: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凹陷中,用于头痛、 感冒、惊风、烦躁不安,多与开天门、 推坎宫、揉太阳 合用,称之为头部按摩四法。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6
Company Logo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Company Logo
周氏小儿推拿术
深圳 2011.12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1
❖第一部份:周氏小儿推拿术 Company Logo
▪ “周氏小儿推拿术”是著名的民间中 医、“人体X形平衡法”的创始人周 尔晋先生在长期的中医推拿按摩实 践中,结合人体X形平衡法的特点, 又吸收历代小儿推拿法的精华,简
捏捏小手百病消
捏捏小手百病消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
可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减少化学药品毒副作用,增强孩子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预防病毒侵蚀和滋生,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
小儿82岁老中医周尔晋自创小儿推拿术,每天只要5分钟,解决孩子小病、大病、疑难病,众多家长反馈方法简单有效。
小编整理了一些简单的按摩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去除感冒、咳嗽、不爱吃饭等小问题。
再谈小儿推拿
最近,到随州开行业产品发布会,在回武汉的火车上,运用小儿推拿法救了一个高烧的4个月大的小孩,虽然这次有点冒失,但结果再次证明小儿推拿的神奇效果,在没有任何辅助药物的条件下,就凭摸摸小孩手指、推推手臂和脊背就让将近昏迷的小孩短时间退烧,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展现给我们的一面。
在此将小儿推拿法再贴出来,以资铭记。
另外,附我总结的周尔晋老先生写的火柴棒常用医术总结。
小儿推拿可以代替药物,小儿退烧有三组动作,以下次数是2岁小孩的标准剂量,如果是1岁以下,100次就可以了。
以下推拿只推小孩左手就可以,不需要两只手都做。
最好配合润肤露或爽身粉,以保护小孩皮肤。
推拿后,给小孩多喝温开水,差不多半个小时内就可以发汗退烧了。
1、本组动作是将五脏热通过推拿清出去:清脾土300次(直推拇指)、清肝木300次(直推食指),清心火300次(直推中指),清肺金300次(直推无名指),补肾水400次(直推小指),只推手指第一节,往指尖方向推。
2、这组动作作用是发汗:揉外劳宫200次、推三关300次。
3、本组动作作用是退烧:清天河水300次,推脊柱300次,如果小孩高烧超过40度,加退六腑300次。
推脊柱最重要的退烧手段,相当于刮痧。
4、捏脊一次。
捏脊整个周尔晋医疗体系中最常见和用得最多的一个手法,每天坚持具有滋阴补血、调理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的功效,可以对抗白血病等血液病(63.医治白血病幼儿)。
捏脊简单说来就是翻背皮,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尾椎两旁的皮下组织,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由尾椎开始到颈椎,保持连续性,方向从下至上算一遍,一次共捏5遍,大约2-3分钟时间。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1+新颖完整版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小儿百脉汇集于掌,适宜于5岁以下小儿的推拿法有多个版本,而以周老的最为简单、实用。
今将周老小儿推拿法的有关容从《火柴棒医生手记》中单独抽出,并参考其他版本作了少量补充,供人们试用。
一、小儿推拿手法1.清、补脾土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
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清、推大肠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3.揉板门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
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心方向——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4.清肝木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
5.清心火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
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
6.清、补肺金部分:无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
“肺金”实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
7.补肾水部位:小指脂腹。
操作:肾水与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水”。
注意:“水”宜补不宜清,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
8.揉外劳宫部位:第三掌骨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
有清热、镇静、止痛作用。
9.推上三关部位:小臂前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用。
10.清天河水部位:小臂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水”,是退热重要手法,还有宁心与安眠作用。
最新小儿推拿讲座(周尔晋小儿推拿法)_幻灯片
效果:治痢退热双管齐下,推拿1次降温到37.5,3次体温恢复 正常,一周痊愈出院,保健巩固推拿1次
比较:同院同症的其他宝宝只接受住院治疗,却仍然无法治愈
2010-12-18
痴迷中医(小儿推拿)工作室 - 广州
小儿推拿讲座(周尔晋小儿推拿 法)_
主要内容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如何为宝宝捏脊 小儿常见穴位和手法练习 周老的小儿推拿案例 个人实践案例分享 影响小儿推拿疗效的因素 对妈妈们的建议 交流分享
2010-12-18
痴迷中医(小儿推拿)工作室 - 广州
2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非诊断方法 家人的双手温暖、指甲圆滑 手法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注意宝宝的保暖和安全 只推宝宝左手 宝宝情绪、身体状况等 推拿后禁止受风受凉至少30分钟 宝宝皮肤受伤、破损、骨折等忌推拿 紧急情况寻求专业医生、医院帮助
效果:三天内体温恢复正常,一周痊愈出院 比较:同症的2岁男孩只接受住院治疗,不幸夭折
2010-12-18
痴迷中医(小儿推拿)工作室 - 广州
14
病例之二 – 儿童疳积
症状:2岁男宝宝,皮包骨,眼睛无神,脸 色焦黄,胃口极差,哭声低微,气血两虚。
治疗方法:小儿推拿40天
– 补脾300次,清肝心各200次,补肺肾各300次, 揉外劳宫150次
2010-12-18
痴迷中医(小儿推拿)工作室 - 广州
13
病例之一 - 中毒性肺炎
症状:2岁女宝宝,出麻疹期间高烧41度,休克, 呼吸急促,病危,确诊中毒性肺炎。
治疗方法:1。住院接受治疗 2. 小儿推拿三次
捏捏小手百病消,老中医周尔晋小儿推拿经验分享
捏捏小手百病消,老中医周尔晋小儿推拿经验分享周尔晋其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从九岁起,就坐在楼上,读祖父的遗下的医书。
祖父周正升,是清代的秀才,又是当地有名的中医。
童年被抽鸦片、吃、喝、嫖、赌的父所弃,57年为人代笔写大字报,被人陷害,错划成“右派”,农场劳动改造和“文革”两次被整,导致少年及中青年时期身体状况极差,为自救潜心学医,自医自救,同时也为他人义务治病10多万人次,从不收费,被人喻为“济世活佛”。
1、小儿推拿注意事项2、为宝宝捏脊注意事项3、小儿常用穴位4、小儿常用手法5、小儿推拿方法6、小儿推拿方法7、小儿推拿手法8、小儿推拿手法9、小儿推拿手法10、小儿推拿手法案例11、小儿推拿案例一12、小儿推拿案例二(疳积已经不常见)13、小儿推拿手法三14、小儿推拿手法四15、小儿推拿案例五16、小儿推拿案例六17、小儿推拿案例七18、小儿推拿案例总结19、小儿推拿案例总结20、小儿推拿案例经验分享21、小儿推拿案例经验分享22、影响小儿推拿疗效的因素23、给宝宝妈妈的建议小儿推拿属于中医外治法,因为不吃药不打针疗效确切,在民间接受度高,但小儿推拿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对于严重的疾病,小儿推拿只作为辅助调理,且不可只依靠小儿推拿,贻误病机。
周尔晋:人体X形平衡法与小儿推拿术下面谈人体X形法的小儿推拿术,小儿推拿不为我之强项,但与人体X形法相结合,就成为我之强项,我在X形法中讲的上、下、左、右、中,也即是心、肾、肺、肝、脾。
我大刀阔斧,将小儿推拿法加以简化,精化,通俗化,大众化,深化,即以小儿左手的脾、肝、心、肺、肾为基础,去掉一些繁琐难记认的穴位,普遍用之于常见病与多发病。
更可贵的是用之于疑难病甚至是白血病。
小儿病变低沉点多集中在手上,其相应高升点也在手上,按摩穴位,也即是促使高升点下沉而另一端的低沉点则上升,恢复相对平衡线,其病就好了。
古老的推拿手法,乃男取左手,女取右手,新的小儿推拿法,则不论男女都取左手,因右大脑分管左手,右脑为人之行为脑,左脑为人之遗传脑,右脑功能强于左脑,故都取左手是对的。
小儿捏脊的问题
小儿捏脊的问题小儿两岁三个月,从郑教师书里看到给小儿捏脊能够强身健体,于是就给儿子就用上了。
每次在儿子睡觉前进行,儿子都很舒畅的享受。
我看书上说每次五遍,可儿子每次都说:真舒畅啊,再来一次。
要不确实是还有!还有!即便快睡着了也得醒来讲再来一次。
以至于每次都捏十好几遍,不知如此会可不能事得其反或有其他的问题?正好也想问这方面的问题,武国忠教师写过几篇有关于捏脊的博文,贴在下面。
意思是有两种捏法:1 捏脊:是指只捏不提,除高血压的人外,都是从下往上捏。
2 捏积:是指捏三提一,七岁前从下往上捏,七岁后从上往下捏。
按文章中的说法,任取一种方式都能够。
我的疑问是,在第二种说法里,七岁是指虚岁吧。
我头几天才突然想到那个问题,若是是指虚岁,那么我以前都给小孩捏反了,有无关系啊。
[ 本帖最后由梦里茉莉于2020-6-18 21:34 编辑]##split##很多朋友反映,在我最近出的两本书中有一个“撞车”地址:在《人体只有大药》中,我说,捏脊只能从下往上捏,只有高血压病人,才能从上往下捏;而在《活到天年》中,我又强调,捏积的方向,应以七岁为界限,七岁以前须从下往上捏,七岁以后,人的气机变了,一概应从上往下捏。
这明显是有不同的。
看到那个疑问我很快乐,这说明大伙儿念书仍是用心的,有自己的辨别和试探。
那个地址我对那个问题做一个说明:第一,在《人体自有大药》一书中,我要紧介绍的是周尔晋老先生x形平稳法在养生、防病、辅助医治方面的作用。
周尔晋老先生是我超级尊重的一名民间医生,其医术我在临床中也常常指导病人试用,成效不错。
以从下到上为主的捏脊方式是周老x形平稳法中超级重要的一项,因此,在《人体自有大药》中,我尊重周老的学术,关于捏脊的方向,仍按周老说的来。
另外,我本人还有师承,《活到天年》一书要紧讲述我自己在养生指导和医疗实践中的体会与感悟,因此,关于捏积,我依循的是另一套师承,另一套体系。
细心的朋友会发觉,这两处用的术语都不一样,《人体自有大药》中是“捏脊”,《活到天年》中是“捏积”。
小儿儿童少年按摩疗法合集[1]1
说明:以下所有小儿或儿童的按摩方法大都来自于周尔晋老先生的X形疗法,我把它们整理在一起,你可以选择地使用,非常感谢周老的无私,愿大家都来了解真正的中医。
在古代,五岁以下小孩生病基本不会吃药的,而如今西药泛滥,正一点点损害着小孩的体质,许多小孩一次感冒刚好,下次感冒又起,整个时间都无法摆脱医疗之苦。
希望通过这些手法,可以帮助父母们养育出更健康的宝宝,少受西药的毒苦。
愿大家远离抗生素,远离维生素,远离牛奶,多按摩、多运动、身体棒棒![转]推拿代药赋前人忽略推拿,卓溪今来一赋。
寒热温平,药之四性。
推拿掐揉,性与药同。
用推既是用药,不明何可乱推。
推上三关,代却麻黄肉桂,退下六腑,替来羚羊滑石。
水底捞月,便是黄连犀角,引天河水,还同芩柏连翘。
大指脾面旋推,味同人参白术,泻之则为灶土石膏。
大肠侧推虎口,何殊炣子泡姜,反之则为大黄枳实。
涌泉右转不揉,朴硝何异,一推一揉右转,參术无差。
无名泻肺,功能桑皮桔梗,旋推止欶,效争五味冬花。
精威拿紧,忌羡牛黄贝母,肺输重揉,漫夸半夏南星。
黄蜂入洞,超出防风羌活,捧耳摇头,远过生地木香。
五指节上轮揉,乃去风之苍术,足拿大墩鞋带,实定挚之钩藤。
后溪推上,不减猪苓泽泻,小指补肾焉差杜仲地黄。
涌泉左揉类夫砂仁霍叶。
重揉手背,同乎白芍川芎。
脐风灯火十三,恩符再造,定惊元宵十五,不啻仙丹。
病知表里虚实,推合重症能生。
代药五十八言,自古无人道及,虽无格致之功,却亦透宗之赋。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小儿百脉汇集于掌,适宜于5岁以下小儿的推拿法有多个版本,而以周老的最为简单、实用。
今将周老小儿推拿法的有关内容从《火柴棒医生手记》中单独抽出,并参考其他版本作了少量补充,供人们试用。
一、小儿推拿手法1.清、补脾土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
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清、推大肠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脾弱,全身都弱,按压手掌来补脾~
脾弱,全身都弱,按压手掌来补脾~
将象和,您专业的,靠谱的艾灸指导老师!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
脾虚则运化无力,食物无法吸收,人体消瘦无力;或者体内生湿,变成虚弱的胖子。
这里介绍一个周尔晋先生的
补脾方法。
说到周尔晋老先生,肯定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是“女福穴”有很多女性朋友应该听说过。
经验穴“女福穴”就是周尔晋老先生在临床上发现的。
按上图所示的头顶点、脾点、胃肠点,分别用手指、或牙签圆头按压7分钟。
按压只要压住即可,不需要揉动。
心里想着那个点就是浮在水上的皮球,按住不要移动。
按压时,闭上眼睛效果更好,感觉自己的心跳一点点入静,慢慢数自己的心跳。
此法适合脾虚的朋友使用,坚持7天,会感觉消化变得不错,整个人都有活力了。
贵在坚持!
一起
为健康
点赞!。
周尔晋神奇的
周尔晋神奇的周尔晋慈爱温厚的音容笑貌,他是一个来自民间且栖息于民间的大师。
他的×形平衡疗法为更多的平民带来健康福音。
×形平衡法主要手法一压灵是指只取一个穴位,或一对、两对穴位,指压或棒压即可治愈之疾病。
因取穴少而精,指压时间,可以用半小时或一小时,特殊情况下,可压数小时。
只要不发生晕针、头昏心慌冒冷汗,并注意保护皮肤,就可以不限时间,而晕针则要立即休息,一般平卧休息,喝些温开水即可。
以压穴时间长和痛感强烈为最有效果,疗程亦不加限制,愈后要做较长期的保健按摩,尽可能使其不再复发。
而复发之病,治疗是比较艰难的,要比未发过之病,多用一倍甚至数倍的时间,特殊情况下,可转化为不治之症。
(1)×形平衡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炎本病乃是古今中外中西医都难治愈的最为顽固的慢性病,痛苦异常,而且致残率高,尤其不易根治。
如何迅速根治该病,已成为中西医最迫切的问题。
本法乃是古今中外最简单、容易、安全、速效、长效治疗该病的方法,具有普遍推广和使用的价值,会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
取穴要领:左侧坐骨神经痛取右肩,右侧坐骨神经痛取左肩,以手心紧贴肩头,大拇指头到处的肩后下侧是穴,可压痛取穴,以最敏感最痛点为准。
按摩要领:一般自压不易发力,有待于他人帮助按压;但合肥秦先生以木棍抵在墙上,以肩后就棍头而压,以一周时间,治好了自己的坐骨神经痛,应是创举。
一般压穴半小时以上,不限时间和疗程,以压穴时间长、痛感强为最有效,愈后要做较长期的保健按摩以巩固疗效。
本法亦可用于股骨骨折止痛、股骨坏死止痛、股部受各种外伤、疮疖、脓肿、烫、冻伤、皮肤病,即可通治股部诸疾。
(2)×形平衡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此疾实属顽固慢性病,最不易于根治,致残率高而痛苦异常,乃为医界难题。
取穴要领:左肩取右脚,右肩取左脚,在脚背四、五趾基关节后寸许处,压痛取最痛点,只需取一个点,亦即健侧脚背的点。
按摩要领:将指甲剪净,取指压,压出强烈痛感,压住不要揉动,以保护皮肤,压穴在半小时以上,不限时间和疗程,以压穴痛感强、时间长为最有效。
名老中医周尔晋先生的————神奇X平衡疗法
名老中医周尔晋先生的————神奇X平衡疗法名老中医周尔晋先生的————神奇X平衡疗法周尔晋慈爱温厚的音容笑貌,他是一个来自民间且栖息于民间的大师。
他的×形平衡疗法为更多的平民带来健康福音。
×形平衡法主要手法一压灵是指只取一个穴位,或一对、两对穴位,指压或棒压即可治愈之疾病。
因取穴少而精,指压时间,可以用半小时或一小时,特殊情况下,可压数小时。
只要不发生晕针、头昏心慌冒冷汗,并注意保护皮肤,就可以不限时间,而晕针则要立即休息,一般平卧休息,喝些温开水即可。
以压穴时间长与痛感强烈为最有效果,疗程亦不加限制,愈后要做较长期的保健按摩,尽可能使其不再复发。
而复发之病,治疗是比较艰难的,要比未发过之病,多用一倍甚至数倍的时间,特殊情况下,可转化为不治之症。
(1)×形平衡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与坐骨神经炎本病乃是古今中外中西医都难治愈的最为顽固的慢性病,痛苦异常,而且致残率高,尤其不易根治。
如何迅速根治该病,已成为中西医最迫切的问题。
本法乃是古今中外最简单、容易、安全、速效、长效治疗该病的方法,具有普遍推广与使用的价值,会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
取穴要领:左侧坐骨神经痛取右肩,右侧坐骨神经痛取左肩,以手心紧贴肩头,大拇指头到处的肩后下侧是穴,可压痛取穴,以最敏感最痛点为准。
按摩要领:一般自压不易发力,有待于他人帮助按压;但合肥秦先生以木棍抵在墙上,以肩后就棍头而压,以一周时间,治好了自己的坐骨神经痛,应是创举。
一般压穴半小时以上,不限时间与疗程,以压穴时间长、痛感强为最有效,愈后要做较长期的保健按摩以巩固疗效。
本法亦可用于股骨骨折止痛、股骨坏死止痛、股部受各种外伤、疮疖、脓肿、烫、冻伤、皮肤病,即可通治股部诸疾。
(2)×形平衡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此疾实属顽固慢性病,最不易于根治,致残率高而痛苦异常,乃为医界难题。
取穴要领:左肩取右脚,右肩取左脚,在脚背四、五趾基关节后寸许处,压痛取最痛点,只需取一个点,亦即健侧脚背的点。
周尔晋X型平衡法治好手部湿疹
周尔晋X型平衡法治好手部湿疹很早就听说周尔晋的小儿推拿,很早就知道周尔晋的耳针耳穴,很早就买了周尔晋的《火柴棒医生手记》,但是没有好好的学习好好的使用周老的方法。
前些日子,女儿说,嗓子疼,用手一指应该是扁桃体的位置,我不知怎么就想到了耳穴按压,那就试试。
找出火柴棍,现在这年头不好找,是我老早去孩子二姑家发现被珍藏的:),简单看下图,就按照书上所标识的扁桃体的4个点儿,开始按,一按,她就躲,还喊疼,我就开始少使劲儿,然后慢慢暗中加劲,方法都没仔细看(应该是一直按着不动),按几秒停1秒,按9次,就换下一个。
过了会儿,我问她嗓子还疼吗,我担心这是病毒性感冒的前兆,她居然说不疼了。
我哪儿相信,我猜她怕我还给她压耳穴,所以说不疼的。
过了一会儿,让她喝水,她也没说疼。
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我又问她,还说不疼。
哇,太神奇了吧,就这样按按,嗓子就不疼了,哈哈。
初次使用耳穴按压,取得的效果就如此好。
使我的信心大增。
向一个好朋友分享了耳穴按压,让她从当当上买书自己看,先买那个《手记》看吧,因为3本一套的那个一直缺货。
她可真是行动力迅速,马上买了,还给我买了套书中所缺的一本,X型平衡法方法篇。
真好啊。
看了几天,就想为何不试试治疗自己的湿疹呢?已经三年了,开始手上起小水泡,痒,然后增厚,去年开始裂口,虽不是大病,但是不舒服,也不雅观。
按照X型平衡法的”低沉点“即生病位置,找到相应”高升点“就是X型理论对应点,手上起湿疹的点,去脚上的相应位置找最痛点,还真是很好找啊,一摸就很疼。
每天我就按啊摸啊的整治这个高升点,结果裂开的小口慢慢就封口了,增厚的皮肤变薄了,现在除了颜色有些深,皮肤有些皱儿,基本上好了。
这平衡法是要好好学学了。
又及,在周老的书中反复强调一定要在按摩好了以后再巩固一下效果,我看到了,也照着做了。
但是没有严格地照着做,觉得好了,有时间的时候再按按就行了,没有天天坚持做。
结果我发现,这2天有一个地方又出现了小水泡,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小儿百脉汇集于掌,适宜于5岁以下小儿的推拿法有多个版本,而以周老的最为简单、实用。
今将周老小儿推拿法的有关内容从《火柴棒医生手记》中单独抽出,并参考其他版本作了少量补充,供人们试用。
一、小儿推拿手法1.清、补脾土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
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清、推大肠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3.揉板门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
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心方向——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4.清肝木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
5.清心火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
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
6.清、补肺金部分:无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
“肺金”实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
7.补肾水部位:小指脂腹。
操作:肾水与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水”。
注意:“水”宜补不宜清,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
8.揉外劳宫部位:第三掌骨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
有清热、镇静、止痛作用。
9.推上三关部位:小臂前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用。
10.清天河水部位:小臂内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水”,是退热重要手法,还有宁心与安眠作用。
周尔晋-火柴棒医生手记-6-小儿推拿退高热
周尔晋-火柴棒医生手记-6-小儿推拿退高热17.救治大女儿学医的收获是无价的,我这个“半吊子”医生用小儿推拿法,用自己的双手,从死神的魔掌之中,救出了我的大女儿。
我不迷信,却相信心灵感应。
在农场,我每个周六下午,都要走10华里路,回到九龙岗家中与妻子度周末。
只是有一天才是星期五,我在农场却不知怎么的,总是感到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潜意识中似乎感到有什么灾难会降到我家中。
就突然提前一天回家,见到妻子便问:“女儿还好吗?”因大女儿出麻疹,故有此问。
妻子说:“已经睡了!”我进入房中,一看摇篮中的大女儿,只见她张着小嘴,呼吸急促,原来是发高烧休克了,我当即抱起她,与爱人和邻居等人拼命向矿工医院跑去挂急诊,经医生诊断,乃是中毒性肺炎,我们立即办理住院手续,医生给家长发出病危通知单,医生说若再迟送一个小时,小孩必死无疑。
我若不提前一天回家,大女必死无疑,冥冥之中似乎有神保佑,女儿才得以及时送医院。
但此时她高烧41℃ ,就是降不下来,仍然面临死亡危险。
先入院与女儿同房一男婴,也是中毒性肺炎,进院时比我女儿形势好,并未休克,只是高热不退。
此后,我的女儿病好出院,他却夭折了。
我的女儿是我用小儿推拿法,使退热生效,脱离险境。
可他,一个可爱的两岁男孩,就那么走了!我十分心痛,也感到惭愧,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住在医院,我又不是医生,当然不敢用小儿推拿法为他清热。
即使你想插手,又有谁会相信你呢?这是我第一次偷偷地插手为心爱的女儿治病,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
等医生、护士不在跟前时,我采取先清肺金300次、清脾土、肝木、心火各300次,补肾水4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300次(从上向下推),看起来一切不过是摸摸手指,推推手臂与脊梁而已,结果却出现奇迹,女儿高烧由41℃ ,降到38℃ ,3天之内,体温恢复正常,一周之内,女儿办了出院手续。
实质上我只给大女儿治疗了3次,而且完全是保密性的,不仅医院无人知晓,就连我妻子我也没敢和她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小儿百脉汇集于掌,适宜于5岁以下小儿的推拿法有多个版本,而以周老的最为简单、实用。
今将周老小儿推拿法的有关内容从《火柴棒医生手记》中单独抽出,并参考其他版本作了少量补充,供人们试用。
一、小儿推拿手法1.清、补脾土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
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清、推大肠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3.揉板门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
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心方向——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4.清肝木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
5.清心火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
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
6.清、补肺金部位:无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
“肺金”实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
7.补肾水部位:小指脂腹。
操作:肾水与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水”。
注意:“水”宜补不宜清,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
8.揉外劳宫部位:第三掌骨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
有清热、镇静、止痛作用。
9.推上三关部位:小臂前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用。
10.清天河水部位:小臂内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水”,是退热重要手法,还有宁心与安眠作用。
11.退六腑部位:小臂后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自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注意:退六腑大寒,相当于中药之犀角、羚羊角,非40℃以上之高热,不可轻用。
12.分推肩胛骨操作:沿肩胛骨骨缝从上向下推如弯月,名“分推肩胛骨”(如箭头所示),本手法宣肺止咳,对久咳急气患儿适用。
13.揉肺俞部位:第三、四胸椎间,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操作:用双手拇指指尖作揉法(右手为顺时针,左手为逆时针)。
14.推脊柱部位:上起大椎穴,下至尾骨之间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指指腹由上而下直推,名“推脊柱”,为退热重要手法。
15.推尾椎部位:自第4节腰椎到尾骨之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为补,又名“推七节”;下推为“清七节”。
补法止泻,清法治便秘。
16.揉长强部位:肛门与尾骨之间。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长强”。
可止泻。
17.捏脊操作:以双手拇指与食指并拢,从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成人高血压患者从颈部向下捏至尾椎骨),连皮带肉用力捏起即放下,一起捏至颈部发际处为止,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
说明:捏脊多用于治疗小儿积聚一类的疾患,如食积、疳积、呕吐、便秘、泄泻等,故又称“捏积”;还可消除肝、脾肿大,并有医治百病与抗癌作用。
18.揉内关部位:伸臂仰掌,腕横纹上2寸(以患者的手量)两筋之间。
有宁心安神,镇静止吐作用。
19.揉、压足三里部位:外膝眼下3寸(用患者的手取),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说明:在周老小儿推拿诸多病例中,唯有“急救中毒性菌痢患儿”一例,用的是指压双足三里附近的“高升点”,其余皆按揉足三里。
有强壮、消炎、治胃肠道疾病作用。
20.揉三阴交部位:内踝尖上3寸(用患者的手取),胫骨后缘稍后。
附:小儿推拿用润滑剂为减轻摩擦,避免损伤小儿皮肤,损伤时可将姜汁、葱白汁、酒精或清水等涂于推拿部位,这些润滑剂可根据病情、时令选用。
有强壮、消炎作用,对治肠炎、泌尿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成效。
二、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方摘自《火柴棒医生手记》1.早产女婴(不足2公斤,第236页)每天捏脊一次(5遍),取左手补脾土2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100次,补肺金200次,补肾水200次,揉板门150次,推上三关150次。
2.先天性哮喘(1岁以下/2岁以上,第170页)取左手补脾土200/300次以上,清心火、清肝木各100次/各200次,清肺金300次/300次以上,补肾水200次/300次以上,揉外劳宫100次,推上三关200次,分推肩胛骨(此是主穴)50次/100次。
3.先天性心肌炎(2岁,第143页)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清肝木200次,清心火200次,补肺金300次,补肾水300次,揉内关300次,揉三阴交300次,捏脊5遍。
4.中毒性肺炎,高烧41℃(2岁,第42页)清肺金300次,清脾土、清肝木、清心火各300次,补肾水4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
5.百日咳(1-2岁,第66页)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肺金300次,补肾水3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三关300次,分推胛骨100次,揉肺俞50次。
6.疳积(2岁,第46页)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补肺金、补肾水各300次,揉外劳宫150次,推上三关300次,揉双足三里300次,捏脊5遍。
7.疳积兼肠炎(2岁,第153页)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推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补肺金、补肾水各300次,推上三关300次,捏脊5遍,揉双足三里200次,揉双三阴交200次。
8.腹泻(3岁,第53页)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推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推上三关300次,推尾椎300次,揉长强300次,揉双足三里300次,捏脊5遍。
9.中毒性菌痢,高烧40℃(4岁,第145页)治痢与退热双管齐下: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推大肠200次,揉板门15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补肺金各150次,补肾水300次,推上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
推脊柱300次,捏脊5遍,指压双足三里附近的“高升点”5到7分钟。
10.白血病,高烧40℃(4岁,第127页)采取以捏脊为中心的降热与水肿的医治法: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补肺金各150次,补肾水300次,推上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捏脊5遍。
11.休克(5岁,第60、73页)掐人中,掐揉手精威两穴,捏双脚太溪、昆仑及揉背部双肺俞。
说明:“精威”是“精宁”与“威灵”之合称。
此两穴在手颈部两侧用单拇指甲掐之,或用中指端作揉法,两穴掐5-10次,揉100-200次。
12.感冒发烧(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清肺金300次,清心火、肝木各200次,补肾水、脾土各300次,推三关300次,推天河水300次,推脊200次,若高热40度以上,加退六腑300次。
13.感冒咳嗽(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清肺金300次,补脾土、肾水各300次,揉外劳宫100次,推三关300次,分推肩胛骨50-100次,揉肺俞100次。
14.呕吐(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补脾土300次,清大肠(从虎口推向指尖)100次,推板门(从掌根推向指尖)100次,按双足三里3-5分钟,揉涌泉100次(左旋)。
又吐又泻,加揉尾尖300次,推尾椎300次(由下向上)。
15.便秘(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清大肠300次(由虎口推向指尖),清脾土300次,清心火、肝木各200次,补肾水300次,清肺金200次,指压双外关穴3-5分钟。
16.小儿夜啼(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补清脾土各15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补清肺金各150次,补肾水300次,捏脊(自下而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17.遗尿(五岁以上小儿,五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补脾土800次,补肾水800次,推三关300次,揉丹田20分钟,按压百会2-3分钟。
18.脱肛(五岁小儿,五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补脾土300次,推大肠100次(从指尖推向虎口),补肺金300次,推三关300次,揉外劳宫100次,摩丹田5分钟,推尾椎(向上)300次,揉尾尖500次,压百会2-3分钟,捏脊,自下而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14.小儿盗汗(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补肺金300次,补脾土、肾水各30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揉外劳宫100次,捏脊,从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20.小儿口舌生疮不吸奶(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清心火、肝木各200-300次,清肺金300次,清脾土300次,补肾水300次,揉内、外劳宫各100次。
21.小儿皮肤病与瘙痒症(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清肺金300次,清心火与肝木各200次,清脾土300次,补肾水300次,清心火与肝木各200次,清脾土300次,补肾水300次,捏脊从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揉双曲池穴各100次。
22.小儿腹胀不适(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清脾土300次,清大肠200次(由虎口推向指尖),清板门200次(由指根推向指尖方向),清心火、肝木各100次,补肾水300次,捏脊从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压双足三里2-3分钟。
23.小儿厌食(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补脾土30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补肺金、肾水各300次捏脊从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压双足三里2-3分钟。
24.小儿舞蹈症与多动症(四岁小儿,四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清脾土400次,清肝木、心火各300次,清肺金300次,补肾水500次,揉双合谷、双太冲各3-5分钟,捏脊,从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25.小儿大脑发育不全(四岁小儿,四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补脾土500次,清心火、肝木各300次,补肺金、肾水各500次。
揉双合谷、双太冲各3-5分钟,捏脊,从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26.小儿自闭症(五岁小儿,五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说明:补脾土500次,清肝木、心火各400次,补肺金、肾水各500次。
揉双合谷、双太冲各5-7分钟,捏脊,从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