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环境基准研究重点方向探讨_赵晓丽

合集下载

中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方向探讨研究

中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方向探讨研究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t a n d a r d s a r e t h e b a s i s f o r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ma n ge a me n t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mo t e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e n t o f a s o u n d e n v i on r — me n t l a t e c h n o l o g y s t a n d a r d s y s t e m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r o l e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l a s t a n d a r d s ,a n d a n ly a z e s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t h e c u r - r e n t e n v i on r me n t l a s t a n d a r d s w o r k s .F i n ll a y,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r e c t i o n s o f e n v i on r me n t l a s t a n d a ds r w o r k w e r e d i s c u s s e d,i n c l u d i n g t o i mp r o v e s t a n d a r d q u li a t y;t o r e i n f o r c e l o c l a s t nd a a r d s ;t o or f m s t a n d a r d c l u s t e r s s o l v i n g e n v i on r me n t l a p r o b l e ms ;t o i mp l e me n t t h e wh o l e p r o c e s s o f wo r k i n g mo d e f r o m d r a wi n g s t a n d a r d t o e v lu a a t i n g i t ;t o i n c r e a s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a l b a s i c r e s e a r c h . Ke y wo r d s : e n v i r o n me n t l a p ot r e c t i o n;e n v me n t ;s t nd a rd a s

开拓新思路 探索新方法【《中国环境报》:探索环境监测新思路】

开拓新思路 探索新方法【《中国环境报》:探索环境监测新思路】

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中国环境报》:探索环境监测新思路】周生贤部长5月7日做了环境保护形势报告,5月8日又在环境保护部学习贯彻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深刻理解、全面领会、认真落实周生贤部长重要讲话精神,不断研究探索环境保护特别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切实做好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推动环境监测的全面健康发展,是环境监测系统当前和今后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抓住重点领会实质深入学习周生贤部长讲话精神,必须充分认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国家战略层面和再生产的全过程研究环境问题的重要意义。

我们要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措施更多地体现到经济政策的制定中,将环境保护的要求渗透到产业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和贸易政策中,成为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积极推进我国污染减排工作。

深入学习周生贤部长讲话精神,必须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

历史性转变是全局性、整体性、战略性、方向性、根本性的转变,是我国环境保护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历史性转变的核心就是要坚决摈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促进环境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内在统一。

深入学习周生贤部长讲话精神,必须充分认识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长期性、阶段性、针对性和艰巨性。

环保新道路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海纳百川、崇尚实践、高度开放的系统工程,前进的道路坎坷不平,形势复杂、任务艰巨,需要我们环保人前赴后继,永不停息。

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继续轻装上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一代接一代不懈地坚持下去。

明确目标立足根本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切实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

磁性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研究

磁性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研究

Abstract: As a new type of porous crystalline organic framework materialꎬ magnetic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 MCOFs)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n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 COFs) ꎬ exhibiting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ꎬ good thermal and
( AC)
[14 ̄15]
、金属有机框架( MOFs)
[16 ̄17]
、共轭微孔聚
合物( CMPs) [18 ̄19] 、多壁碳纳米管 [20 ̄21] 、分子印迹聚
合物
[22 ̄23]
等. 这些材料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缺点ꎬ例
如ꎬ活性炭价格低廉且具有高吸附容量
[24]
ꎬ但杂质容
易堵塞孔隙ꎬ使其吸附能力下降ꎬ对活性碳上不同杂
收稿日期: 2019 ̄09 ̄05 修订日期: 2020 ̄02 ̄04
作者简介: 牛琳 (1995 ̄) ꎬ女ꎬ河北石家庄人ꎬ18233271321@ 163.com.
∗责任作者ꎬ赵晓丽(1981 ̄) ꎬ女ꎬ河北邢台人ꎬ研究员ꎬ博士ꎬ博导ꎬ主要从事水质基准理论与方法学和纳米材料研究ꎬzhaoxiaoli_zxl@ 126.com
frameworkꎬMCOFs) 吸附剂ꎬ与常规多孔材料吸附剂
因其独特的拓扑结构和几何形状、永久孔隙度、高比
源ꎬ同 时 提 高 了 富 集 效 率 [30] . COFs 包 含 三 嗪 基
吸附、分离、催化、能量存储、传感、光电转化及环境治

硫酸铝铵氯化氢反应制备六水氯化铝过程中晶体形貌的研究

硫酸铝铵氯化氢反应制备六水氯化铝过程中晶体形貌的研究

硫酸铝铵-氯化氢反应制备六水氯化铝过程中晶体形貌的研究赵晓丽,方莉,赵泽森,成怀刚,程芳琴(山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化学化工学院,山西低附加值煤基资源高值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山西太原030006)摘要:以十二水合硫酸铝铵为原料,采用氯化氢通气结晶法制备了六水氯化铝晶体,考察了通气速率、通气时间、反应温度、铝离子初始浓度对六水氯化铝晶体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50mL 硫酸铝铵酸溶液中,当通气速率为60mL/min 、通气时间为2h 、反应温度为30℃、铝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20g/L 时,可以得到形貌比较规整的棱柱形六水氯化铝晶体。

该研究为提取、制备高品质六水氯化铝晶体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十二水合硫酸铝铵;氯化氢;六水氯化铝中图分类号:TQ11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990(2019)05-0028-05Study on crystal morphology in preparation of aluminum chloride hexahydrate byammonium aluminum sulfate ⁃hydrogen chloride reaction Zhao Xiaoli ,Fang Li ,Zhao Zesen ,Cheng Huaigang ,Cheng Fangqin(Institut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n Effici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iques ofCoal W aste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China )Abstract :AlCl 3·6H 2O crystal was prepared from solution of ammonium aluminum sulfate using HCl gas sparging with ammonium aluminum sulfate dodecahydrate as raw material.The effects of sparging rate ,sparging time of HCl gas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Al 3+on the morphology of AlCl 3·6H 2O crystal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sparging rate was 60mL/min ,the sparging time was 2h and the initial mass concentration of Al 3+was 20g/L in50mL ammonium sulfate aqueous solution,AlCl 3·6H 2O products with good shape could be obtained at 30℃reaction tem ⁃perature.It provided a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extraction and preparation of high quality aluminum chloride hexahydrate crystals.Key words :ammonium aluminum sulfate dodecahydrate ;hydrogen chloride ;aluminum chloride hexahydrate六水氯化铝(AlCl 3·6H 2O )广泛应用于絮凝剂、催化剂、硬化剂等方面[1-2],其形貌的研究对改善其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环境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探讨

我国环境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探讨

我国环境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探讨摘要: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经进行了环境会计的研究,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环境理论和方法。

而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本文从环境会计的基础理论角度着重介绍了环境会计的概念、对象和要素、目标、基本假设、基本原则、确认与计量、信息披露等七个方面国内部分专家学者的主张和研究成果,力求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归集,勾勒出我国环境会计基础理论的框架,对今后研究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环境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经进行了环境会计的研究,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环境理论和方法。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环境会计研究正向纵深发展,开始环境会计应用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而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晚于西方国家20年,葛家澍教授等在《会计研究》1992年第5期上发表《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一文,标志着我国开始环境会计问题的研究,随后我国会计理论学术界,从主要是介绍、借鉴、继承和局部创新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与探索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

下面就我国会计理论学术界在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些观点予以介绍:一、环境会计的概念虽然环境会计是围绕环境问题而展开的,但人们对环境会计的具体概念有不同的认识。

有些学者如孙兴华、王维平、李祥义等从环境会计的理论依据、计量单位、职能目的及学科属性等方面来定义环境会计。

崔将环境会计表述为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

此观点为学者们认同最多的。

二、环境会计的对象和要素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反映和管理的内容。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

所以会计对象决定会计要素。

环境会计的对象的显著特点是增加了环境内容,特别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的结合。

因此环境会计的对象自然包括自然环境。

孙华兴、王兆蕊认为环境会计的对象是全不自然资源环境,他们把环境会计对象界定为:企业环境行为所涉及的自然环境空间、环境要素和环境因子。

2015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2015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 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境研究中心、中国电建集 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 限公司、轻工业环境保护 研究所、北京京诚嘉宇环 境科技有限公司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 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规 划院、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 源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 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 理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 江苏东工环保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天津大学、东南 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 华大学、青岛新天地固体 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 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 院、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 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江 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 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 究院
2015 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获奖项目简介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 2015 年 12 月 31 日
0
2015 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告名单
获奖 项目编号
等级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KJ2015-1-01
燃煤氮氧化物排放 与控制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中 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朱法华、王圣、孙雪丽、 武雪芳、刘建民、胡宇峰、 李亚春、李辉、王宗爽、 左漪、董月红、柏源、陈 辉、段玖祥、李军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 范成新、姜霞、丁士明、
湖泊底质环境恶化 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 陈开宁、李敦海、胡小贞中国环境 刘平平、张路、李清曼、
术及其应用
科学研究院、南京中科水 尹洪斌、钟继承、马亦兵、
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王书航、张雷、古小治

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

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 杜鹏飞、舒俭民、张晓健、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 规划院、北京师范大学、 吴舜泽、王洪涛、王金生、

污染防治研究 青年科学家登台

 污染防治研究 青年科学家登台

污染防治研究青年科学家登台作者:暂无来源:《环境与生活》 2019年第9期8月23日至25日,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在古都西安召开。

为托举青年科技工作者,启迪思想创新,此次年会专门开辟了“青年科学家专场”,为近年来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和科技人才提供交流和探讨的舞台。

围绕“环保科技创新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主题,8位青年科学工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见解。

本刊特将他们的发言摘编刊发,以飨读者。

——编者磁性纳米材料环境应用潜力巨大◎赵晓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我报告的题目是《磁性纳米材料在污染物分析降解中的应用研究》。

2019年《科学》杂志载文指出,每年进入地球系统的纳米物质超过3亿吨,这些物质包括天然纳米物质,也有一些人为的纳米污染物的排放,比如垃圾焚烧和工业生产释放到大气和水体当中的人为纳米污染物的排放。

我们平常所说的纳米材料主要是指工程纳米材料,这类材料是近20多年来才出现在地球系统中新的成员,它是人们为了满足使用的目的人工合成的纳米材料,这些纳米物质深刻影响着地球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产量和排放量还在进一步增加。

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科研人员对纳米物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新产品到新型污染物到纳米安全的认识发展过程。

随着纳米材料的应用与日俱增,它的生物毒性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我们团队把研究重点放在了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分析、吸附和降解的应用上。

由于纳米材料有容易堵塞和难以分离的特性,我们团队将磁性材料与纳米材料相结合,得到磁性纳米材料。

磁性纳米材料结合了纳米材料粒径小、扩散路径短和萃取速度快的优点。

我们团队攻关的对象是纳米二氧化三铁,团队着力解决了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其一是磁性纳米材料要可控稳定地被合成,其二是磁性纳米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

为此,我们自主制备了4大类10多种可用于对比研究、粒径均匀和表面结构可控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开发了基于磁分离的环境水体痕量污染物快速分析新方法。

《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

《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

1812 中国环境科学 39卷2013,34(7):2497-2504.[29] Schauer J J, Kleeman M J, Cass G R, et al. Measurement of emissionsfrom air pollution sources. 1. C-1through C-29organic compounds from meat charbroiling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1999,33(10):1566-1577.[30] Lim H J, Turpin B J. Origin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in Atlanta: results of time-resolved measurements during the Atlanta Supersite Experiment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2,36(21):4489-96.[31] 樊啸辰,郎建垒,程水源,等.北京市大气环境PM2.5和PM1及其碳质组分季节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J]. 环境科学, 2018,39(10):1-12Fan X C, Lang J L, Cheng S Y, et al. Seasonal variation and source analysis for PM2.5, PM1 and their carbonaceous components in Beijing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8,39(10):1-12.[32] 李伟芳,白志鹏,魏静东,等.天津冬季大气中PM2.5及其主要组分的污染特征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28(6):481-486.Li W F, Bai Z P, Wei J D.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and its main components in Tianjin winter atmosphere [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8,28(6):481-486.作者简介:梁晓宇(1995-),女,河南新乡人,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防治.《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6月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按照“以奖促建”的原则,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遴选支持一批高端精品科技期刊,形成学科导航期刊集群.推动其加快成长为促进科技知识生产传播的重要渠道、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促进学术生态建设的苗圃花坛,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经过专家评审和公示,最终确定入选的期刊均为学术影响力强、引证指标好、在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服务科技工作者成效显著、学术出版道德规范的优秀中文科技期刊.。

营造林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分析

营造林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分析

营造林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分析赵晓晓(平陆县林业局,山西运城044300)摘要:近几年,受人为砍伐和气候变化等影响,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对营造林工程进行了研究,先分析了提高营造林质量的重要意义,然后又探讨了营造林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希望对相关人士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营造林;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管理措施中图分类号:S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4)06-0139-030引言我国国土资源虽然广阔,但是森林覆盖率却比较低,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能够达到23%左右。

最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对营造林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但仍然还会有一些缺陷的存在,因为不同地区的地势和地理环境存在很大不同,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营造林工程施工的开展增加了一定难度,而且后期保护工作也做的不是很好。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近些年出现了明显的气候变化问题,每年的降水量在减少,这样便降低了土壤水分,为营造林工程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种植难度。

另外,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在很多地区会看到大量林木砍伐这一问题现象,大量砍伐会导致林业减少,无法充分发挥出营造林工程的作用。

面对上述这些问题情况,作为林业部门需要加大对营造林的投入力度,从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入手提高营造林质量,推动我国森林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1提高营造林质量的重要意义1.1改善环境,提高空气质量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对于空气能够起到很好的净化效果,对于空气中所含有的有害微尘等可以有效地吸附。

而树木也是一种植物,同样也具备这些功能作用。

营造林工程建设与发展,可以使森林覆盖面积得到大大增加,在空气净化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提高人们生活环境品质。

另外,森林覆盖面积的增加对于周边环境噪音的降低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为人们营造一种舒适的生活环境。

1.2防治土地沙漠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对木材的需求更为明显,在这样的一种发展背景下,导致大量自然资源被开采使用,在一些地区经常会看到乱伐、乱砍这一问题现象的出现,砍伐速度远远超过了栽植速度。

人工合成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的聚沉行为研究进展

人工合成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的聚沉行为研究进展

•侯德封奖获奖者论文・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Bulletin of Mineralogy,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Vol.38No.3,May,2019人工合成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的聚沉行为研究进展赵晓丽I,王珥瑜▽,方蕾I,汤智I,吴爱明",赵天慧▽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2.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3.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8摘要: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呈指数增长。

人工纳米材料不可避免地进入水环境并发生复杂的环境行为,可能在水中分散悬浮,也可能发生团聚和沉降,从而影响其迁移、转化和归趋。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人工合成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聚沉行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纳米材料团聚与沉降的两个主要因素:自身理化性质(材料形态、颗粒尺寸、化学组成、晶体结构、表面修饰等)和水环境要素(pH、离子种类和离子强度、天然有机质等)及相应的作用机理,剖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有关纳米材料与无机胶体等物质间的异团聚、各环境要素间的交互作用、以及纳米材料在接近自然环境的低浓度(<1mg/L)条件下的聚沉行为研究仍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人工纳米材料;水环境;聚沉行为;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X141文章编号:1007-2802(2019)03-0522-12doi:10.19658/j.issn.1007-2802.2019.38.039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Aggregat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Synthetic Nanomaterials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ZHAO Xiao-li*,WANG Jun-yu1,2,FANG Lei1,TANG Zhi1,WU Ai-ming1,3,ZHAO Tian-hui12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and Risk Assessment,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100012,China;2.College of Water Science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3.College of Environment,Hohai University3Nanjing210098,China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the variety and quantity of nano-materials are exponentially in・creased.Once inevitably released into the aquatic environment,synthetic nanomaterials will result in complicated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as they could be dispersed and suspended in water,or aggregated into bigger particles and settled down in water,which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transportation,transformation and fate of themselves.This paper has reviewed the 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aggregat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nanomaterials in aquatic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analyzed two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ggregat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nanomaterials,including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nomaterials(such as particle size,chemical composition,particle morphology,crystal structure,surface modifi­cation,and nanomaterial concentration)and th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quatic environment(such as pH values,ionic species and strengths,and natural organic matters),and their corresponding mechanisms of action,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urrent researches,and finally pointed out that future studies on the heteroaggregation between nanomaterials and substances such as inorganic colloids,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and the aggregation and sedimentation behaviors of nanomaterial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concentration(<lmg/L),which is close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should be further undertaken and improved.Key words:synthetic nanomaterials;aquatic environment;the aggregation and sedimentation behavior;influencing factors收稿编号:2018-181,2018-09-03收到,2018-10-22改回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3131,41521003)第一作者简介:赵晓丽(1981-),女,研究员,获第17届侯徳封奖.研究方向:水质基准理论与方法学和纳米材料.E-mail:Z haoxiaoli_Z xl@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9,38(3)523近几十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王焰新和田熙科,2016)。

环境因素对病毒在水体中生存与传播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病毒在水体中生存与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 病毒ꎻ 水环境ꎻ 生存ꎻ 传播ꎻ 环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章编号: 1001 ̄6929(2020)07 ̄1596 ̄08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 13198∕j issn 1001 ̄6929 2020 05 47
Influence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Survival and Transmission of Viruses in
便中检测出 2019 ̄nCoV 核酸 [3 ̄5] ꎬ最新研究首次在污
水中检测 出 2019 ̄nCoV [6] ꎬ 进 一 步 揭 示 了 病 毒 通 过
粪 ̄口传播的可能性.
长期实践表明ꎬ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是水体病毒
性污染的重要来源ꎬ许多病毒可以通过粪便和尿液排
出体外ꎬ带来潜在的水污染风险
[7]
. 在许多病毒性疾
有效去除和灭活病毒. ③水体中的微生物能够产生对病毒颗粒不利的代谢物ꎬ或利用病毒衣壳作为营养来源ꎬ从而导致病毒失
活. ④各类水体中存在的大量悬浮颗粒物对病毒的吸附大大延长了病毒的存活时间ꎬ从而增强了病毒在水体中的潜在传播能力ꎻ
此外ꎬ悬浮颗粒物能够促进或阻碍病毒在多孔介质中的传输与滞留. ⑤pH 通过改变病毒颗粒的表面电荷ꎬ影响病毒的团聚ꎬ从而
一旦未被及时防控ꎬ将借助水流四处传播ꎬ导致疫情
化学( pH、盐度、悬浮颗粒物) 和生物( 病毒自身结构、
的大规模暴发ꎬ是当今世界危害范围最广的环境问题
类环境因素对水体中病毒的生存与传播的影响对于
之一 [10] . 近几十年来ꎬ由介水传播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在全球各地频繁暴发ꎬ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与健
康. 如 1955 年印度由水源污染引起戊型肝炎大暴发、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招收计划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招收计划
2.于近三年内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2022年即 将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具有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生生物学、生 物信息学或相关专业背景;
4.须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水生态完整性评价研究
2
水生态保护修复机理机制研 究
2
2
纳米材料/微塑料环境行为与 毒性效应
赵晓丽
1
1.具有环境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分析化 学、生态毒理学和纳米材料环境工程等专业背景或研 究经验;
2.博士期间发表有SCl文章。
4
机器学习在土壤环境地球化 学中应用
马瑾
2
以第一作者发表二区以上SCl论文3篇以上,年龄不 超过32岁
5
分子毒理学
杨立新
1
具有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基础,有从事发 育生物学和分子毒理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6
土壤微生物修复及其分析生 物学机制研究
侯红
1
1、具有土壤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础;掌握分子 生物学的实验技术及数据库解毒能力;
2.博士期间发表有SCl文章。
有毒有害污染物人体健康基 准研究
1
1.具有环境科学、人体健康、生态毒理学、环境基 准与标准等专业背景或研究经验;
2.博士期间发表有SCl文章。
3
全球变化条件下水生态环境 演变、生态效应与基准研究
霍守亮
2
L具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生生物 学、水文水资源学、全球变化等专业背景或研究经 验;
2.以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1-2篇SCl文章;
3.具有创新能力,能独立承担课题,对所报研究方向 有一定的科研积累。
8
水质基准
白英臣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佚名
【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
【年(卷),期】2011(20)4
【摘要】不久前,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举行。

该实验室是环保系统筹建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环境质量特征与分区、环境基准和环境风险评估研究三方面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为我国环境质量标准制订修订、保护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的重大决策及环境风险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总页数】1页(P15-15)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基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质量标准;环境风险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基础研究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
【相关文献】
1.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J],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缅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傅家谟院士 [J], 吴丰昌;赵玉杰;赵晓丽
3.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J],
4.紧跟时代发展前沿——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J],
5.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环境基准研究团队[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生态毒理数据库(ECOTOX)对中国数据库构建的启示

美国生态毒理数据库(ECOTOX)对中国数据库构建的启示

在数据收集内容有待增加、数据库构建方法落后、非英文文献中的毒性数据收集较少、与生态毒理学相关研究链接不 够 紧 密 的 问
题,同时我国毒性数据库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从 开 展 环 境 基 准、生 态 风 险 评 估 和 毒 理 学 深 入 研 究 的 角 度,提 出
构建中国生态毒性数据库的建议,如提供完整、有效和共享的生 态 毒 性 数 据 资 源,形 成 毒 理 数 据 整 编 标 准 和 规 范,衔 接 国 内 现 有
forinstance,data entries (fields)stillneed to be increased
收 稿 日 期 :20160714 修 订 日 期 :20161220 基 金 项 目 : 科 技 基 础 性 工 作 专 项 (2014FY120600) 作 者 简 介 : 吴 爱 明 (1992),男 ,四 川 巴 中 人 ,1203401871@ qq.com. 责 任 作 者 ,赵晓丽(1981),女,河北邢台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水
ecotox为我国的生态毒性数据库和平台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借鉴ecotox30年来系统总结的数据收集规范和平台建设经验不但可以为文献数据的调查整编提供参考而且可以确保我国毒性数据平台建设与国际接轨全面系统地收集在环境化学毒理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可用毒性数据信息减少数据收集工作的重复补充有效地避免国家在项目数据调研方面重复投入资金
技术和经验对中国同类数据库构建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该研究系统综 述 了 ECOTOX构 建 的 核 心 内 容:文 献 收 集 条 件、数 据 来 源、
数据采集过程和数据收集元素,并与国内目前的毒性数据库 和 与 生 态 调 查 数 据 密 切 相 关 的 数 据 库 进 行 了 对 比 研 究.ECOTOX存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探微赵丽丽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探微赵丽丽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探微赵丽丽发布时间:2021-05-19T11:46:58.1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作者:赵丽丽吕庆华[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对于环境质量也越来越重视,而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紧密相关,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环境监测的实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陕西省榆林市环境监测总站陕西榆林 719000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对于环境质量也越来越重视,而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紧密相关,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环境监测的实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环境监测数据能够起到环境保护引导作用,根据数据结果能够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

因此,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环境监测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生态环境;作用;环境监测引言我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环境的不断恶化,因为环境恶化导致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如沙尘暴、泥石流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国家也意识到了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断出台保护环境的相关政策,但是在生态环境被破坏后再进行相关治理,有些时候是于事无补的,我们应该提前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好充足准备,提前预测是否会发生生态环境问题,做到及时止损,而环境监测就起了这样一个作用,它对治理环境污染和预防生态环境问题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环境监测的概念环境监测是指进行环境保护管理之前,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含量的监测、检查、跟踪、有用数据的实时更新,为之后的环境管理提供有效地环境监测数据,以环境保护和环境的优化为目的。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所监测的环境背景、监测计划和项目决策,以及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收集和核对数据。

一般来说,环境监测是调查和研究需要协调和重建的环境污染状况。

使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和记录数据之后,可以签订有效地建设计划来帮助优化环境的后续过程。

同时,环境监测的研究对象是环境,但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第10卷第1期,18-30生态毒理学报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Vol.10,2015No.1,18-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22026;21007063);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9032)作者简介:赵晓丽(1981-),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水环境基准、磁性纳米材料环境行为研究,E-mail :zhaoxiaoli_zxl@126.com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wufengchang@vip.skleg.cnDOI :10.7524/AJE.1673-5897.20141203002赵晓丽,赵天慧,李会仙,等.中国环境基准研究重点方向探讨[J ].生态毒理学报,2015,10(1):18-30Zhao X L ,Zhao T H ,Li H X ,et al.Investigation on important directions of China Environmental Quality Criteria [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5,10(1):18-30(in Chinese )中国环境基准研究重点方向探讨赵晓丽1,赵天慧1,李会仙1,霍守亮1,徐建1,冯承莲1,许宜平2,段小丽1,王铁宇3,侯红1,孟伟1,吴丰昌1,*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收稿日期:2014-12-3录用日期:2014-12-08摘要:环境基准是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在国家环境质量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它主要是依据特定对象在环境介质中的暴露数据,以及与环境要素的剂量效应关系数据,通过科学判断得出的,涉及环境化学、毒理学、生态学、流行病学、生物学和风险评估等前沿学科领域。

国家环境基准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环境基准研究的学科特点和国际前沿,结合国家科技需求和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未来中国环境基准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1)环境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2)环境基准基础数据库;3)基准目标污染物的筛选甄别和优先排序技术;4)水体营养物基准;5)生物测试与毒性评价技术;6)人体暴露评价理论与相关技术;7)环境基准的审核和校对;8)环境基准与标准转化理论及其对环境管理支撑技术。

本文从环境基准学科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与环境基准研究紧密相关的8个重点研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未来重点研究内容。

同时指出,这些重要的研究方向是环境基准研究的根本,未来环境基准的长期战略发展必将是建立在各个重要方向长足发展的基础之上,环境基准研究也必带动这些方向的共同蓬勃发展,为环境地球化学、毒理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发展注入活力。

关键词:环境基准;理论方法学;污染物筛选甄别;生态功能分区;毒性技术;暴露评价;风险评估文章编号:1673-5897(2015)1-18-13中图分类号:X171.5文献标识码:AInvestigation on Important Directions of China Environmental Quality CriteriaZhaoXiaoli 1,Zhao Tianhui 1,Li Huixian 1,HuoShouliang 1,XuJian 1,FengChenglian 1,XuYiping 2,DuanXiaoli 1,Wang Tieyu 3,HouHong 1,MengWei 1,Wu Fengchang 1,*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and Risk Assessmen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Aquatic Chemistr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China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第1期赵晓丽等:中国环境基准研究重点方向探讨19ences,Beijing100085,ChinaReceived3December2014accepted8December2014Abstract:Environmental quality criteria(EQC)are the scientific basis to formulate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which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and risk management.It involves in the frontier disciplin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toxicology,ecology,epidemiology,biology and risk assess-ment.National EQC are a long-term systematic project.In the present study,key research directions of the future EQC research of China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nd pointed out based on the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tional frontiers of EQC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mand and the related areas.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Chinese EQC include:1)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EQC;2)basic database of EQC;3)screening of target pollutants and priority ordering techniques;4)water nutrient criteria;5)bioassay and toxicity evaluation technology;6)human exposure assessment theory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7)proofreading of EQC;8)mechanism for transformation of EQC into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and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upporting technology.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the research progresses,scientific questions and fu-ture key research contents of8research direction closely related to EQC were expounded from the poi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QC.The article pointed out that these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s were the fundament of EQC,and the long-term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EQC is bound to be built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s.EQC will lead to the common flourish development of these directions,injecting vigor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toxicology,ecology and other fields.Keywords:environmental quality criteria;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criteria;screening of target pollutants techniques;eco-functional regionalization;toxicity test technology;exposure assessment;risk as-sessment环境基准是指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群健康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限值”[1-2]。

环境基准研究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范畴,它强调“以人(生物)为本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科学理论上人与自然“希望维持的标准”。

环境基准按照环境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水环境基准、土壤环境基准和大气环境基准;按照作用对象(或保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健康基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生态基准(对生物及使用功能)、物理基准(对能见度、气候等的影响)和感官基准(防止不愉快的异味)等[3-4]。

环境基准的核心是剂量效应关系。

环境基准的推导过程是利用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含量分布水平、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效应,在大量毒性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风险评估的方法获得基准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