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在下列以线段a 、b 、c 的长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a =3,b =4,c =8
B .a =5,b =6,c =11
C .a =6,b =8,c =9
D .a =7.b =17,c =25
2.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之差,则这个三角形为()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任意三角形
3.如图,点D 是△ABC 边BC 延长线上的点,∠ACD =105°,∠A =70°,则∠B 等于
A .35°
B .40°
C .45°
D .50°
4.如图,在3×3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 ,B ,C 都在格点上,则S △ABC 的面积为(

A .
52
B .3
C .
72
D .4
5.如图,ABC A B C ''△≌△,30BCB '∠=︒,则ACA '∠的度数为(

A .30°
B .45︒
C .60︒
D .110︒
6.从十二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对角线()条
A .9条
B .10条
C .11条
D .12条
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
A.30°B.45°C.60°D.90°
8.如图,已知∠ABC,小彬借助一把没有刻度且等宽的直尺,按如图的方法画出了∠ABC 的平分线BP.他这样做的依据是()
A.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B.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C.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D.测量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距离相等
9.如图所示,在△ABC中P为BC上一点,PR⊥BC,垂足为R,PS⊥AC,垂足为S,AQ=PQ,PR=PS.下面三个结论:①AS=AR;②QP∥AR;③△BRP≌△CSP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0.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A.65°B.65°或80°C.50°或65°D.40°
二、填空题
1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4,第三边长为整数,则第三边长为______.12.一个六边形的内角和度数为_______.
13.如图所示,△ABC≌△AED,∠E=55°,∠EAC=55°,∠C=45°,则∠DAC=______.
14.如图,在△ABC 中,E 为AC 的中点,点D 为BC 上一点,BD :CD =2:3,AD 、BE 交于点O ,若S △AOE ﹣S △BOD =1,则△ABC 的面积为_____.
15.已知:如图,Rt ABC 中,AC BC =,D 为BC 上一点,CE AD ⊥于E ,若2CE =,则BEC S =△________.
16.
在Rt ABC △中,90A ∠=︒,3AB =,4AC =,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P 点,PE BC ⊥于E 点,则PE 的长是________.
17.如图,在△ABC 中,∠B =30°,∠BAC =90°,AD ⊥BC ,CD =2,则BD =_.
三、解答题
18.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均为45°,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19.如图:111A B C △的面积为a ,分别延长111A B C △的三条边11B C 、11C A 、11A B 到点2B 、
2C 、2A ,使得1211C B B C =,1211A C A C =,1211B A A B =,得到222A B C △:再分别延
长222A B C △的三条边22B C 、22C A 、
22A B 到点3B 、3C 、3A ,使得2322C B B C =,
2322A C A C =,2322B A A B =,得到333A B C △:…….按照此规律作图得到n n n A B C ,
求n n n A B C 的面积.
20.如图,在ABC 中,AD 是高,AE 是角平分线,50BAC ∠=︒,60B ∠=︒.求DAC ∠和BEA ∠的度数.
21.如图,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CD AD ⊥,点E ,D 分别为垂足,CF CB =.
求证:BE FD =.
22.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E=CD,AD与BE相交于点P,BQ⊥AD于Q,PQ=3,PE=1.
(1)求证:BE=AD;
(2)求∠BPD的度数;
(3)求AD的长.
23.如图,在△ABC和△DBC中,∠ACB=∠DBC=90°,点E是BC的中点,DE⊥AB 于点F,且AB=DE.
(1)求证:△ACB≌△EBD;
(2)若DB=12,求AC的长.
24.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AB、BC、AC边上,且BE=CF,BD=CE
(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2)求证:∠B=∠DEF;
(3)当∠A=40°时,求∠DFE的度数.
25.如图,在△ABC 中,AC=BC ,点D 在边AB 上,AB=4BD ,连接CD ,点E ,F 在线段CD 上,连接BF ,AE ,∠BFC=∠AEC=180°-∠ACB .
(1)①∠FBC 与∠ECA 相等吗?说明你的理由;②△FBC 与△ECA 全等吗?说明你的理由;(2)若AE =11,EF =8,则请直接写出BF 的长为

(3)若△ACE 与△BDF 的面积之和为12,则△ABC 的面积为

26.
(1)模型探究:如图1所示的“镖形”图中,请探究ADB ∠与A ∠、B Ð、C ∠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2)模型应用:如图2,DE 平分ADB ∠,CE 平分ACB ∠,24A ∠=︒,66B ∠=︒,请直接写出E ∠的度数.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A
6.A
7.B
8.A
9.A
10.C
11.4
【分析】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根据三边关系可得第三边的范围,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设三角形的第三边为,x
则41-<x <41+,即3<x <5,
第三边长为整数,
4,
x ∴=故答案为:4.【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12.720︒【分析】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2180n -⋅o
,其中n 为多边形的边数,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一个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62180720-⨯=

故答案为:720°.【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熟悉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3.25°.【解析】【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 =∠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EAD ,结合图形计算,得到答案.【详解】
∵△ABC ≌△AED ,∠C =45°,∴∠D =∠C =45°,∵∠E =55°,
∴∠EAD =180°﹣∠E ﹣∠D =80°,
∴∠DAC =∠EAD ﹣∠EAC =80°﹣55°=25°,
故答案为:25°.14.10【分析】
根据E 为AC 的中点可知,S △ABE =1
2S △ABC ,再由BD :CD =2:3可知,S △ABD =2
5
S △ABC ,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
解:∵点E 为AC 的中点,∴S △ABE =
1
2
S △ABC .∵BD :CD =2:3,∴S △ABD =
2
5
S △ABC ,∵S △AOE ﹣S △BOD =1,S △AOE ﹣S △BOD=ABE ABD S S - ,
∴1
2S △ABC ﹣
2
5
S △ABC =1,解得S △ABC =10.故答案为:10.15.2【分析】
延长CE ,过B 点作BM CE ⊥于点M ,先证明()BMC CEA AAS ≌,即可得出2BM CE ==,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
解:延长CE ,过B 点作BM CE ⊥于点M ,

∵90MCB ACE ACE CAD ∠+∠=∠+∠=︒,∴MCB CAD ∠=∠,
∵90BMC AEC ∠=∠=︒,AC BC =,∴()BMC CEA AAS ≌,∴2BM
CE ==,

11222
22
BEC
S CE BM
=⨯=⨯⨯=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寻找BEC
△EC边上的高作辅助线证明
()
BMC CEA AAS
≌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16.1
【解析】
【分析】
连接AP,作PF⊥AB于F,PG⊥AC于G,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E=PF=PG,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连接AP,作PF⊥AB于F,PG⊥AC于G,
∵∠A=90°,AB=3,AC=4,
∴BC=5,
∵BP、CP是∠ABC和∠ACB的平分线,
∴PE=PF=PG,
∴1
2×BC×PE+1
2
×AB×PF+1
2
×AC×PG=1
2
×AB×AC,
解得,PE=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7.6
【解析】
【分析】
先在Rt ACD △中,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求出AD 的长,再在Rt ABD △中,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即可得.
【详解】
解: 在ABC 中,30,90B BAC ∠=︒∠=︒,
9006B C ︒-∠∴=∠=︒,
AD BC ⊥ ,
9030CAD C ∴∠=︒-∠=︒,
在Rt ACD △中,2CD =,
24,AC CD AD ∴===

则在Rt ABD △中,26AB
AD BD ====,
故答案为:6.
18.1080︒
【分析】
由已知,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度可以得到正多边形的边数,再由正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可以得解.
【详解】
解:由360458︒÷︒=可以得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8,
∴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821801080-⨯︒=︒.
19.17n a
-【分析】
连接A 1B 2,B 1C 2,C 1A 2,C 2A 3,B 2C 3,A 2B 3,根据中线的性质求出△A 1C 1B 2的面积,再求出B 2C 2C 1的面积,同理可求出△A 1A 2C 2、△B 1B 2A 2,故可得到222A B C △的面积,进而发现规律得到n n n A B C 的面积.
【详解】
如图,连接A 1B 2,C 1A 2,B 1C 2,C 2A 3,B 2C 3,A 2B 3,∵1211C B B C =,
∴112A C B S =111A B C △S =a
∴2212B C C S a
= ∵1211A C A C =,1211B A A B =同理122
2A A C S a = ,1222B B A S a = ∴2222227A B C S a a a a a =+++=△=7111
A B C △S ∵2322C B B C =,
∴223A C B S =222
A B C S △=7a ∴33214B C C S a
= ∵2322A C A C =,2322
B A A B =同理23314A A
C S a = ,23314B B A S a
= 同理可得333
222749A B C A B C S S a ==△△=72a ∴1111177n n n n n A B C A B C S S a --==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规律探索,利用了底倍长,高相等,面积加倍,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中线的性质.
20.20,95DAC BEA ∠=︒∠=︒
【解析】
【分析】
因为AD 是高,所以90ADC ∠=︒,又因为50,60BAC B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70C ∠=︒,即可求出DAC ∠度数;因为50BAC ∠=︒,且AE 是角平分线,所以25BAE ∠=︒,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
解:AD BC
⊥ 90ADC ∴∠=︒
50,60BAC B ∠=︒∠=︒ ,
180506070C ∴∠=︒-︒-︒=︒;
在Rt ADC 中,
180180907020DAC ADC C ∴∠=︒-∠-∠=︒-︒-︒=︒,
50BAC ∠=︒ 且AE 是角平分线,
25BAE ∴∠=︒,
180180602595BEA B BAE ∴∠=︒-∠-∠=︒-︒-︒=︒,
综上所述:20,95DAC BE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与高有关的角度计算、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找准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求解.
21.见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CD CE =,90CDF CEB ∠=∠=︒,然后证Rt CDF Rt CEB △≌△(HL )即可.
【详解】
证明:∵AC 平分BAD ∠,CE AB ⊥,CD AD ⊥,
CD CE ∴=,90CDF CEB ∠=∠=︒,
在Rt △DFC 和Rt △EBC 中,
CD CE CF CB =⎧⎨=⎩

Rt CDF Rt CEB
∴△≌△(HL),
DF BE
∴=.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22.(1)详见解析;(2)60°;(3)7.
【解析】
【分析】
(1)根据SAS证明△ABE与△CAD全等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E=∠CAD,进而解答即可;
(3)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1)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
∴AB=AC,∠BAC=∠C=60°,
又∵AE=CD,
在△ABE与△CAD中,
AB AC
=





∠BAC=∠C
AE=CD

∴△ABE≌△CAD(SAS),
∴BE=AD;
(2)解:由(1)得∠ABE=∠CAD AD=BE,∴∠BPQ=∠BAD+∠ABE
=∠BAD+∠CAD
=60°;
(3)解:∵BQ⊥AD,∠BPQ=60°,
∴∠PBQ=30°,
∴BP=2PQ=6,
又∵AD=BE,
∴AD=BE=BP+PE=6+1=7.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解题突破口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E =∠CAD .
23.
(1)证明见解析;(2)6.【解析】
【分析】
(1)先根据垂直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 BED ∠=∠,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
(2)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2AC BE BC DB ===,再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162
BE BC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
证明:(1)90ACB DBC ∠=∠=︒ ,DE AB ⊥,
9090,BED ABC A ABC ∴∠+∠=︒∠+∠=︒,
A BED ∴∠=∠,
在ACB △和EBD △中,90ACB EBD A BED AB ED ∠=∠=︒⎧⎪∠=∠⎨⎪=⎩

()ACB EBD AAS ≅∴ ;
(2)由(1)已证:ACB EBD ≅ ,
,12AC BE BC DB ∴===,
点E 是BC 的中点,
24.
(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55︒.【分析】
(1)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 C ∠=∠,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证出DBE ECF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 EF =,最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即可得证;
(2)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E CEF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证;(3)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70B ∠=︒,从而可得70∠︒=DEF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
【详解】
证明:(1)AB AC = ,
B C ∴∠=∠,
在DBE 和ECF △中,BE CF B C BD CE =⎧⎪∠=∠⎨⎪=⎩

()DBE ECF SAS ∴≅ ,
DE EF ∴=,
DEF ∴ 是等腰三角形;
(2)由(1)已证:DBE ECF ≅△△,
BDE CEF ∴∠=∠,
DEF CEF DEC B BDE ∠+∠=∠=∠+∠ ,
B DEF ∴∠=∠;
(3) 在ABC 中,40,A B C ∠=︒∠=∠,
()1180702
B C A ∴∠=∠=︒-∠=︒,由(2)已证:B DEF ∠=∠,
70DEF ∴∠=︒,
由(1)已证:DEF 是等腰三角形,
()1180552
DFE EDF DEF ∴∠=∠=︒-∠=︒.25.
(1)①见解析;②全等,理由见解析;(2)3;(3)48【分析】
(1)①连接BC ,由已知及∠AEC=180°-∠AED ,可得到∠ACB=∠AED .再证明∠CAE=∠BCF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FBC=∠ECA ;②利用“ASA”证明△FBC ≌△ECA ;
(2)由(1)中全等三角形的结论及已知可得到BF 的长;
(3)由(1)中结论可得S △FBC=S △ECA ,所以S △ECA+S △BDF=12=S △FBC+S △BDF=S △DBC ,根据AB=4BD ,可得到S △DBC=
14
S △ABC=12,从而可得△ABC 的面积.【详解】
解:(1)①∠FBC=∠ECA ,理由如下:∵∠BFC=∠AEC=180°-∠ACB ,且∠AEC=180°-∠AED ,∴∠ACB=∠AED .
由外角定理可得∠AED=∠ACD+∠CAE ,
又∠ACB=∠ACD+∠BCF ,
∴∠CAE=∠BCF ,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FBC=∠ECA ;
②△FBC 与△ECA 全等,理由如下:
在△FBC 和△ECA 中,FBC ECA BC CA BCF CAE ∠=∠⎧⎪=⎨⎪∠=∠⎩

∴△FBC ≌△ECA (ASA );
(2)由(1)中②可知,FC=AE=11,BF=CE ,
又EF=8,
∴CE=FC-EF=11-8=3,
∴BF=3,
故答案为:3;
(3)由(1)中结论可知S △FBC=S △ECA ,
∴S △ECA+S △BDF=12=S △FBC+S △BDF=S △DBC ,
又AB=4BD ,
∴S △DBC=14
S △ABC=12,∴S △ABC=48.
故答案为:48.
26.
(1)ADB ∠=A ∠+B Ð+C ∠,理由见详解;(2)21°【分析】
(1)连接CD 并延长到点E ,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
(2)由(1)可知:∠ADB-∠C=∠A+∠B=90°,从而得∠EDO-∠BCO=1
2×90°=45°,结合∠EDO+∠E=∠BCO+∠B ,即可求解.
【详解】
解:(1)ADB ∠=A ∠+B Ð+C ∠,理由如下:
连接CD 并延长到点E ,
∵∠ADE =∠ACD +∠A ,∠BDE =∠BCD +∠B ,∴∠ADE +∠BDE =∠ACD +∠A +∠BCD +∠B ,∴ADB ∠=A ∠+B Ð+ACB ∠.
(2)由第(1)题可得:ADB ∠=A ∠+B Ð+ACB ∠,∴∠ADB-∠ACB=∠A+∠B=66°+24°=90°,∵DE 平分ADB ∠,CE 平分ACB ∠,∴∠EDO-∠BCO=12(∠ADB-∠C )=1
2×90°=45°,
∵∠DOE=∠BOC ,
∴∠EDO+∠E=∠BCO+∠B ,
∴∠B-∠E=∠EDO-∠BCO=45°,
∴∠E=∠B-45°=66°-45°=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