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6.1《求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 也。”
唐太宗君臣对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一 个成语概括。
• 防微杜渐
造漆器、雕镂俎,这都是无关国家大政方针 的小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苦苦规谏 呢?
• 造漆器、雕镂俎影响了农业生产,所以群臣 会苦谏。
• 更重要的是此种行为从性质上来讲是“首创 奢淫”,而这恰恰是“危亡之渐”,因为人 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久而久之,小的错误 就会发展成大的错误。
③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 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 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 欲公等纵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
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 人?”
第三段中唐太宗的话又包含几层意思?
• 一是臣子规谏的必要性; • 二是纳谏的广泛意义。
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 年间唐太宗XXX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 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 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 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 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 治上颇为敏锐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 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 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 起施政的榜样。《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 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 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
合作探究 经典启示
THREE
《求谏》所反应的谏官制度有什么积极意 义?
• 唐太宗总结历史教训任贤纳谏,《求谏》从 不同角度表现了他积极征求建议批评的主
张。正是这种虚己纳谏与任贤使能,减少了 君主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从政治上促
进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思考:结合现实生活再读经典,谈谈你获得 了怎样的“家国天下”的认识。
• 比喻论证
谏议大夫王珪: 第一用类比论证的方式开始议论,用木头经过墨线标
定就能锯直,类比国君采用规谏就会圣明。接下来用古 圣先王的事例来阐发自己的观点,从君道转到臣道,过 渡点在“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
但王珪发言的重点不在圣主,而在“争臣七人”“言 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的忠直精神。
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 唐太宗所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后果:下令从此 让谏官“预闻政事”,凡有所陈奏,一定“虚己纳 之”。
唐太宗为何对古代的谏者的“及其满盈,无 所复谏”的行为有所不满?他对大臣提出了 什么要求?
• “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 终,皆宜进谏。”就是说不管是才有苗头, 还是快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防 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
从《求谏》中,你看出了一代圣君唐太宗对纳谏有 着怎样的认识?

谏 吴

初识作品 了解背景
ONE
“君,舟也,民,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中国历史上哪位君王的治国思想?
唐太宗以善于纳谏而著称,他重用取于 直言的魏征,以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魏征原是李建成的谋士,玄武门之变以 后,唐太宗见他为人正直,对他备加重视。 魏征进谏时,常据理力争,不留情面。魏征
诵读经典 感受内涵
TWO
①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 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 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 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 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 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 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
前后进谏200多次,唐太宗非常称赞他。 魏征死后,太宗悲伤地说:“以铜为
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
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
吴兢(670-749),唐代史学 家,开封人。少时励志勤学,博通 经史。武后长安年间被诏入史馆, 撰修国史。公暇时,私撰《唐 书》、《唐春秋》,撰述甚多,仅 《贞观政要》一书传世。《贞观政 要》分类记载了唐太宗同大臣魏 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问答、 大臣的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吴 兢修史四十余年,被誉为唐代良 史。
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本段太宗的论述包含几层意思?他用什么 样的论证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两层意思: •一是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 •二是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
•类比论证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 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 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 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 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 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
天的儿子,是“代天巡狩”,但封建王朝 的理论家们也不忘给这种没有限制的皇权 以一定的限制,方法之一就是借用天的名 义。比如《周书》中说“皇天无亲,唯德 是辅”,指出如果你没有德行,即使你是 皇帝,上天也是不会辅助你的,相反却可 能会惩罚你。
⑤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 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 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 迹,于是乃见。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 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 善?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
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喜则滥赏无 功,怒则滥杀无罪”,指出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导致“天下丧 乱”。为避免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该“纵情极 谏”。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大到大臣身上,指出 不仅我做皇帝的要接受劝谏,你们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 人的“谏语”,不能因为“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 纳”。接着又用一个反问做了进一步强调:“若不能受谏, 安能谏人?”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意义扩充了,泛化为听 取意见和建议的意思,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 疑都有借鉴意义。
我的“家国天下”观: 1.建好两型社会需广开言路和才路。
2.用批评与自我批评完善自我。 3.举贤任能应成为发展企业的命脉。
......
拓展延伸 文化传承
FOUR
同一文本可从不同角度提炼观点。 1.虚己纳谏彰显一代明君 2.各尽其能,社会和谐
3.忠言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
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⑥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 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
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 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 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 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 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 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
④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 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 君子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 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平常奏事,情 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 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
人怀战惧,岂肯更言!”
“天心”该如何理解呢? • 虽然历代统治者都宣称君权神授,皇帝就是
①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 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②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 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③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④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起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 复忧劳,安能尽善?
⑤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以将终,皆宜进谏。
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引导臣子积极纳谏? • 1.求谏 (适时,对不同的对象),鼓励“纵情
极谏”:公卿、侍臣(包括谏议大夫王跬)、 房玄龄、褚遂良(谏议大夫) ;
• 2.虚心纳谏(及时改正,能常自省) ; • 3.提出“公等亦须受人谏语”,“若不能受
谏,安能谏人”。
从课文中,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 样的人?
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 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 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从这段对话和做法的叙述,可见唐太宗君臣 之间关系如何?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君臣和谐; •“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
两人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用了什么方法?
• 唐太宗发挥了他君臣互相配合的观点,把 君臣比之为鱼和水的关系
“夙夜未尝勤不于以政此事为
处事谨慎
• 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 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
• “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 恐……”
•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 事,
• 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 终,皆宜进谏”。
心”
“虚每怀见若人奏谷事,必假颜色”
“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 忤”
宽厚体谅
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 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