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篇: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一、古籍:
1.《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2.《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一版;3.《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一版;4.《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5.《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6.《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7.《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8.《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9.《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0.《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 11.《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2.《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3.《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4.《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第一版;15.《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16.《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7.《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8.《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19.《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20.《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21.《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2.《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23.《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24.《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5.《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 26.《山海经》战国·佚名 27.《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注28.《大唐西域记》唐·玄奘29.《逸周书》战国30.《国语》战国
31.《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 32.《华阳国志》晋·常璩 33.《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34.《史通》唐·刘知几35.《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 36.《唐会要》宋·王溥 37.《唐六典》唐·李林甫等 38.《通典》唐·杜佑39.《文献通考》元·马端临40.《读通鉴论》清·王夫之41.《廿二史劄记》清·赵翼 42.《贞观政要》唐·吴兢 43.《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44.《续资治通鉴》清·毕沅编著
45.《三朝北盟会编》(初校)南宋·徐梦莘 46.《文史通义》清·章学诚
47.《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咸宾录》[明]陈诚著周连宽校注 48.《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 49.《宋高僧传》(上下册)[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
50.《五灯会元》(全3册)[宋]普济编,苏渊雷点校
二、专著:
1.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十卷本),人民出版社1996年。
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4.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合著《远古中国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郑杰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7.郭沫诺:《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新文艺出版社1951年版;
8.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
9.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10.李学勤:《夏商周年代学札记》,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1.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12.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13.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4.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5.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16.王云度、张文立主编《秦帝国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7.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8.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版;19.
田余庆:《东晋门阀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20.吴荣曾:《先秦秦汉史论丛》,中华书局1995年版;21.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22.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23.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要》(修订本),三联书店,1979年版。
24.胡如雷:《李世民传》,中华书局1984年版;25.胡戟:《武则天本传》,三秦出版社1986年版;
26.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7.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28.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29.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30.杨廷福:《唐律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1.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32.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33.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4.李锡厚、白滨《辽金西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35.周良霄、顾菊英《元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36.陈高华、吴泰:《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37.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38.汤纲、南炳文《明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39.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版;40.李治亭《清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41.郑天挺:《清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白寿彝《中国通史》(多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999年第一版; 43.章开沅《中国经济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44.《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军事史》多卷本,解放军出版社1983——1991年第一版;
45.慕中岳、武国卿《中国战争史》多卷本,湖北人民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1985-1992年第一版;
46.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九卷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47.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8.侯外庐《中国思想史》(五卷本)1956-1960年人民出版社第一版;49.江应梁《中华民族史》(上中下),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50.卢苇《中外关系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三、论文:
1.金景芳:《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历史研究》1979年2、3期。
2.漆侠:《中国封建社会分期问题》,《河北大学学报》1961年第1期。
3.刘永成:《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前提》,《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2期。
4.翦伯赞:《关于我国历史上的和亲问题》,《学术研究》1964年第5期。
5.吕振羽:《关于历史上民族融合问题》,《历史研究》1959年第4期。
6.张正明:《先秦的民族结构、民族关系和民族思想》,《民族研究》1983年第5期。
7.巩绍英:《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和汉朝的杂霸政治》,《人民日报》1965年9月17日。
8.柯友根:《西汉部曲初探》,《厦门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
9.何兹全:《试论秦始皇》,《史学月刊》1960年第3期。
10.张英莉、戴禾:《丝绸之路论》,《思想战线》1984年第2期。
11.蒋福亚:《魏晋南北朝历史地位论述》,《北京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
12.田余庆:《秦汉魏晋依附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3期。
13.郑欣:《东晋南朝时期的世族庄园制度》,《文史哲》1978年第3期。
14.王国轩:《玄学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文史哲》1985年第4期。
15.赵云旗:《论隋代速亡的原因》,《晋阳学刊》1984年第6期。
16.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17.金宝祥:《北朝隋唐均田制研究》,《甘肃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3期。
18.王仲荦:《唐代两税法研究》,《历史研究》,
1963年第6期。
19.邓广铭:《谈谈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3期。
20.漆侠:《宋代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文史知识》1985年第2期。
21.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
22.陈高华:《从〈大诰〉看明初的专制统治》,《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1期。
23.傅衣凌:《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若干问题的商榷》,《文汇报》1961年12月21日。
24.戴逸:《闭关政策的历史教训》,《人民日报》1979年3月13日。
25.黄启臣:《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历史研究》1986年第4期。
26.李华:《明清以来北京的工商业行会》,《历史研究》1978年第4期。
27.赵轶峰:《史论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28.刘益安:《略论张居正的改革》,《史学月刊》1984年第4期。
29.陈东林:《试论雍正“提耗羡、设养廉”的财政改革》,《诗学集刊》1984年第4期。
30.李世瑜:《试论清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原因和目的》,《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第二篇:中国古代史(精选)
中国古代史
1基本概况:
1、起止时间,
2、都城
3、疆域
4、重要君主 2政治概况:
1、制度:官制、兵制、选官制度土地赋税
2、改革
3、民族、对外、阶级(关系)
3、经济概况:
1、农业:农作物、水利、工具、人口垦荒、技术
2、手工业:纺织、瓷器、矿冶、造船
3、商业:货币、交通、城市
4、文化概况:
1、自然科学:天文、地理、数学、农学、医学、四大发明
2、人文科学:思想、史学、宗教。
夏朝
1、概况: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启接王位世袭制度确定家天下形成。
定都阳城(今登封)疆域山西南部河南西部。
夏桀被商汤灭。
商朝
1、概况: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国定都亳,商朝中期盘庚迁都殷(今安阳)周武王灭商纣。
西周
1、概况:公元前1046年武王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定都镐京(今西安)面积大约150平方公里,公元前841年厉王国人暴动,周召共和,公元前771年犬戎破镐京西周灭亡。
2、政治概况:井田制土地国有,分给诸侯使用,分封制:王族,先代贵族,功臣,先贤的后代。
3、经济概况:水利,五谷、农具、青铜、陶瓷、货币、邮驿传递制度
春秋战国
1、概况: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诸侯争霸,民族融合。
周天子威信下降。
争霸土地和人民,齐国管仲改革尊王攘夷,齐桓公葵丘会盟称霸中原。
晋文公称霸(城濮之战),楚庄王称霸,吴王阖闾称霸,越王勾践称霸,韩赵魏分晋,田氏代齐,形成战国七雄局面。
2、民族融合:服饰,桌椅的变化学习少数民族(赵武灵王穿胡服)
3、经济概况:铁制农具,水利工程、牛耕技术,铸铁融化技术,金银错技术,《考工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前有照,后有靠。
大量私田开垦,土地国有向私有转变,各国变法新制度确定。
商鞅变法
4、人文科学:社会大变革思想活跃,老子道家创始人,特点:朴
素辩证法,主张无为。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特点:主张仁,维护周礼,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
墨子墨家创始人,特点:兼爱,非攻,尚贤。
孟子,特点: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特点: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庄子,韩非子:特点:历史发展观主张改革,中央集权,依法为本,法后王
5、文化概况:记载哈雷彗星,19年7闰,《甘石心经》,《墨经》,扁鹊望闻问切。
秦
1基本概况:秦国公约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灭六国,收复河套地区,击退匈奴,统一越族地区。
疆域:北到长城,南到南海,东到大海,西到陇西(甘肃)大约400万平方公里,2100万人口,定都咸阳。
2政治概况:确定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建立中央到地方官制:三公诸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秦律》
3、经济概况: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
4、文化概况: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严禁私学。
5、阶级(关系):徭役兵役繁重,刑法严酷,赋税重,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
西汉
1基本概况:西汉刘邦公约前202年建立,定都长安,汉承秦制,郡国并行制,王侯分封侯国归郡县管理。
2政治概况: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附益之法,酬金夺侯。
察举制,征召,朱买臣被征召(覆水难收),东汉察孝廉(品德),门第族望,官宦之家,累世公卿.3、经济概况:编户齐民,人口耕赋税为主。
4、民族关系:匈奴以畜牧业为主,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和亲政策,武帝反击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东汉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与汉人杂居,北匈奴退居漠北。
窦固窦宪破匈奴。
张骞通西域,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三年)建立西域都护,东汉明帝班超经营西域。
5、文化概况:东亚文化圈开始形成,与朝鲜交往,期指(商代纣
王的叔叔期指后世)朝鲜,卫氏朝鲜,越南东汉是中国的领土,与日本的交往.6、路上海上丝绸丝路路线图,中国大多技术西传,佛教传入中国。
秦汉时期的文化
1基本概况: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秦朝建立统一国家,汉朝独尊儒术,统一思想文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前列,文化博大精深。
2文化概况:天文历法《太初历》,西汉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的最早的科学解释,张衡的《地震仪》遥测地震方向震后用,《九章算术》,西汉《黄帝内经》东汉《神农本草经》,华佗麻沸散,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西汉前期有纸张,东汉蔡伦造纸术,(龟甲,竹简,丝绸帛,纸)董仲舒天人感应,王充《论衡》,东汉明帝佛教传入中国,道家,《史记》(皇帝到汉武帝时期),《汉书》(西汉一朝的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
1基本概况: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
江南迅速开发,中原相对缓慢。
南方耕作范围大了,但发展不平衡。
南北经济平衡,为以后经济重心的南迁创下了基础。
原因:为了躲避战乱,北方被少数民族占领汉人难以习惯少数民族习惯(衣冠南渡)北方人南迁,南北融合,统治者的积极政策。
北方农业的恢复以发展,新技术的发展,曹魏马钧的翻车。
新修水利,开发河西走廊和辽东边疆。
第三篇:中国古代史
一、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1.时间:俱进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2.标志:栽培谷物、驯养牲畜
3.意义:标志着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
是人类实现的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4.发现了大量农作物的化石(南稻北粟)
5.农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2.文化遗址,满天星斗:
12生产力发展
3、中华文明的起源分布特点:多元性
集中(核心)区域: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第二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从大同时代到小康之世:天下为家禅让制世袭制
夏王朝已建立一整套国家机器(例:设官分职,设军队、监狱)
2.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1.大型宫殿建筑与政治权力有必然联系
2.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手工业(制陶.冶铜已迈入青铜时代
3.青铜工艺不发达
4.阶级矛盾尖锐
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1.商朝是我国信史的开端
2.商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
事件:商汤灭夏
位置:定都亳(河南商丘)
重大事件:盘庚迁殷(河南安阳)
3.政治体制(内外服制):实质:是一种松散的联盟
影响:方国的向背直接影响商朝的兴衰
4.手工业(青铜器)制作代表: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
功能(鼎)饮食器
礼器
王室贵族身份地位的标识
国家社稷政治权力的象征
5.文化发展(甲骨文): 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是研究商朝的第一手资料
是汉字的前身
第四篇:中国古代史教案
中国古代史教案〃前言
参考书目:《中国古代史》上、下两册,朱绍侯、齐涛、王育济
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第5版引言:
(一)编辑缘由
便于记忆,备战考研大业。
(二)缺点和不足
没有将社会生活史这一板块纳入编辑之中;结构不是十分固定;选材重点与教学大纲存在偏差;史实罗列的详略不一定得当等等。
限于多方面的条件,纰漏百出在所难免,恳请指教和互相交流。
(三)凡列
1、本案的编辑仍是以时间为线连缀、空间为面铺开,从而展现各个朝代的历史。
2、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哲学基本理论贯穿其间。
(四)杂谈一些记忆与理解
记忆,应该是先记后忆。
即不仅要将内容记下来,还要求能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回忆出来,这样才算是完成了记忆。
可是,记诵之后很容易就遗忘,过目不忘似乎只是个神话,但我们不必为此心灰意冷。
在人类的繁衍、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学习创造和模仿能力居功至伟。
因此,后天的学习方法和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先天记忆(天赋)能力的不足。
学习历史,最基础的就是去全面认识各个时期(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等。
为了能全方位的把握这些基本的对象,掌握和使用结构学习法是十分必要的。
整个大学生涯(师范生)都是受结构学习的训练和熏陶,因此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
个人认为,最简单的记忆方法就是:即总的方法论:第一步,建立结构。
将各时期(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一一罗列出来,使人一目了然的将各个时期(朝代)的历史了然于胸。
这好比人要站得稳,必须得有健全的骨架。
第二步,添血加肉。
骨架既然已经建立起来,那么最基本的框架我们已经完成,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满,我们必须适当的给它添血加肉。
这好比一个人要想形象丰满、健全,就必须得有血有肉。
第三步,用思想(理论)贯穿其间。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此处之“尽信书”指的是身心都陷进书里,拔不出来,如是,大有被“书”牵着鼻子走之虞。
在史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如果没有思想贯穿其间,那么历史就只是杂陈在历史长河中的碎片。
为加强记忆,这三部曲缺一不可,一步一步都得踏实的做到。
有记必有忆。
记忆到了最高深处就应该是融会贯通。
无论选择何种理论作为支撑,都得切合实际,符合自己。
其他一些记忆方法:
1、比较记忆法
即将类似或同类的古今中外的事件拉在一起排比记忆。
如中国历史上的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唐末黄巢大起义、清代天平天国大起义等等。
如何去记忆他们?
我们去总结他们的爆发原因、过程、结局、历史意义和作用、其具体内容等等,然后再把这些放在一起排比领悟。
这样,我们不仅能把史实记忆下来,并且还能透过字里行间将历史的发展轨迹或是趋势给总结出来。
(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他们的口号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均平”最后到“均田”的变化,透过这个史实我们可以总结出:
(1)农民起义逐步涉及到农业社会中的最根本问题,即以土地所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
这表明农民强烈要求调整或是改变现有生产关系,以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与此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等方面的发展逐步出现。
民主、科学、自由等等相继发展。
即在此基础之上,社会出现局部或是全面的重组。
(3)封建社会的制度设计本身存在不可调和的缺陷。
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表现为土地兼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在封建社会这个生产关系下是无法解决的。
因此,改革(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或是革命(推翻封建社会)是在所难免的。
(这里并不是否认在历史中出现的偶然性,但是偶然始终偶然,出现的几率微乎其乎。
此不考虑)等等,这些都是字里行间所不能明明白白写出来的,需要我们自己去总结出来。
这是历史大趋势的记忆与理解方法。
一般来说,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只有两种。
即归纳和演绎。
归纳,即总结,在此基础上演绎,即创新或创造性的学习。
2、划分句子的成分记忆法(具体句子的记忆)在总结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教材里有这么一句。
(下册,第348页最后一段):初步发展的手工作坊和工场受到封建国家的直接控制和政策限制,不能按市场需要自由发展,始终处于微利状态和较小的发展规模。
我们如是记忆:
主体,即主语(初步发展的手工作坊和工场)受到(谓语)—原因,即宾语(封建国家的直接控制和政策限制(注:我们采用“断句子成份的方式来记忆,下同)),结果,即宾语补足语—(不能按市场需要自由发展,始终处于微利状态和较小的发展规模。
)方法有很多,我们不能一一掌握或是使用。
我们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足够了。
注:马克思主义指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它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
生产关系:(1)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2)分配方式,即产品如何分配;(3)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地位和相互关系生产力:
(1)劳动者(2)劳动工具(3)劳动对象
(五)结言
祝君马到功成!!
赣州,六栋
2013年4月3日
癸巳年二月二十三日
注:余英时先生说“论学不立门户”,读书治学最忌门户之见,“自是相非”,是《淮南鸿烈》评诸子学说时所言,如若“各执一端”,大有“役于物”之险,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其关怀是哲学的,但也可以用在史学的学习当中,面对任何学说,内心要开放,而决定应当慎重。
中国古代史教案(先秦部分)
夏
1,建立
(1)时间,公元前2070年
(2)性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3)建立者,禹2,族源
夏族,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古老部落。
姒姓,称为有崇氏。
主要事迹:与共工氏同为具有丰富治水经验的部落。
3,禹的时代
(1)大禹治水,因治水有功而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2)巩固王权措施,A,征伐三苗 B,迁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后又迁往阳翟(今河南禹州市)C,涂山之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注意名词解释:涂山之会 4,启的时代
(1)杀伯益、剿绝有扈氏。
“家天下”从此开始。
(2)钧台之享,夏王朝的统治基础正式确立。
5,统治状况
(1)国家机器的建立 A,中央政权组织形式
夏王之下,为六卿。
分管民事、军队等事务。
六卿之下各有僚属和下属官吏,各自组成一定的统治部门。
B,建立军队、刑法、监狱建立了一只有一定规模和比较严密军队制定《禹典》,我国历史上第一步奴隶制法典帝芬时造的“圜土”,早期监狱
以上事实表明,夏王朝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形成。
(2)经济状况
A,夏人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豫西和晋南。
(名词解释:二里头文化)B,生产工具,以石、木、骨、角、蚌制品为主。
金属冶炼已经开始。
C,农业状况:谷物产量有所提高,夏代出现用粮食酿酒。
D,手工业:出现了世代的专业生产者,如车辆制造。
E,建筑业:房屋建造技术有了长足进步,房基采用夯筑。
F,商业:二里头遗址发现有贝,当时作为货币之用,表明交换媒介出现。
(3)文化成就 A,天文历法:
a,尧舜时期,便有义和、义仲观日月星辰以定四时的传说。
b,关于日食的记录:春秋鲁太史引《夏书》有“晨不集于房”。
(经近代学者推算是公元前2165年,也有推算是公元前1948年。
二者虽相差颇远,但都公认其为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
c,流星雨的记载:《竹书纪年》有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这是有关流星雨的
最早记录。
d,干支纪日:夏代末期帝王有孔甲、胤甲等,都用天干为名,表明当时用天干作为序数已经普遍。
e,《夏小正》:保存在《大戴礼记》中,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当时已能根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
B,文字
夏代文字尚在探索之中,可能已有文字和文献记载。
(原始社会晚期各地遗址中普遍发现记事性质的刻画符号,以及殷商已有较成熟的甲骨文字和金文。
)先秦学者经常征引的《夏书》、《夏训》等等书籍保存着有关夏代的典册。
6、夏王朝的兴衰
(1)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
A,启死后,太康即位。
不久其五兄弟内讧,太康迅速挫败叛乱,巩固政权,但很快就沉湎于享乐。
有穷方伯后羿乘虚而入,一度夺取夏王室的统治权力。
(名词解释,太康失国)
B,仲康子相在帝丘(今河南濮阳县南)积蓄力量,准备复国。
C,少康联合夏臣伯靡,灭掉寒浞和有穷国,被拥立为王。
D,历史教训历经三代人的辛苦斗争,终于成功复国。
这一曲折而复杂的事实表明:国家诞生之初,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已不同程度的存在;民心的向背是一个政权得以维系的主要因素,任何暴虐的君主都难以长期统治下去。
(此点可作为万金油,用于任一朝代灭亡时分析失败的因素及教训)(2)夏代中期的发展
A,少康后,其子杼继立为王。
《世本》谓“季杼作甲”,他以制造兵甲出名。
B,季杼以后,直到胤甲,共经五代六王。
基本处于稳定发展时期。
C,疆域:夏王朝以伊洛为中心,东至大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长淮(3)衰亡
A,胤甲继承人孔甲,荒淫暴虐,激起民众的普遍反抗,许多诸侯开始叛离。
从此,夏王朝统治逐步走上了衰败。
B,孔甲三传到夏桀(履癸),其暴政终至内外交困。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
从大禹到夏桀共传十四代、十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