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四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是一套旨在保障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参考:
1. 隐患排查:
- 建立隐患排查组织,明确职责和权限。

- 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包括时间、范围、重点等。

- 针对工作场所、设备、人员等方面进行隐患排查,记录和整理隐患信息。

- 对存在的隐患进行评估,确定隐患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

- 制定隐患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 将隐患排查结果上报给相关部门或领导。

2. 隐患整改:
- 制定整改方案和具体措施,包括整改时限和经费预算。

- 确定整改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 监督整改进度和效果,及时跟进整改情况。

- 对整改不到位或未按要求整改的单位和责任人追究责任。

3. 责任追究制度:
- 确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包括行政领导、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责任单位等。

- 制定责任主体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各个层级的责任和义务。

- 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追责。

- 对拒不整改或故意隐瞒、瞒报安全隐患的单位和责任人给予相应的惩处。

此外,还需建立健全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的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及时、准确的调查和处理,并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参考,具体的制度和措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具体化。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二)
1、为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防患于未然,健全安全约束机制,保障项目安全生产,根据《金属非金属安全规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部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2、矿井安全隐患,系指矿井施工(生产)现场、生产技术管理、装备设施上所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

3、安全隐患的整改要贯彻“分级负责、责任落实”的原则。

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全面隐患排查。

排查出来的隐患要按“五定”的要求落实,一时确实难以解决的安全隐患要制定预防措施。

4、安全部门负责安全隐患的综合管理。

监督检查安全隐患的整改,负责安全隐患的统计和报告,按照统一报表纳入计算机管理。

5、安全隐患排查必须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作业场所,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组织重点力量进行整改,安全隐患整改好,方可生产;无措施的,不准生产。

6、因安全隐患整改不落实,导致事故发生,在安全隐患排查责任内确认事故的责任者。

7、项目经理是本项目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对本项目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若出现下列情况,造成安全事故,应追究现场领导责任,罚款或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⑴不及时向职工传达贯彻上级安全生产法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的;
⑵忽视安全工作,玩忽职守的;
⑶重大险情不排除,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的;
⑷放松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对安全隐患不及时处理,致使安全管理混乱的。

8、安全监督人员必须对所辖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若出现下列情况,应追究安监人员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⑴对现场的重大隐患因监督检查不力,未及时发现、上报或下达整改通知的;
⑵遇到重大险情不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停止作业的,排除险情,默许工人盲目蛮干的;
⑶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
9、岗位人员有下列情况,应追究当事人的或事故肇事者的责任,并按“三违”处罚条例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⑴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的;
⑵忽视安全工作,玩忽职守的;
⑶发现险情和事故预兆,不采取防止事故的措施,又不及时报告的;
⑷对制止“三违”人员,对揭发隐瞒事故真相的人员,对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进行谩骂、殴打及借故进行报复的;
⑸事故发生后,隐瞒事故真相,对肇事者进行了姑息包庇或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的。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三)
是为了保障组织内部安全,预防和解决安全隐患问题的程序和制度。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具体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
1. 制定工作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方案,包括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要求等。

2. 安全隐患排查:根据工作方案,相关人员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定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3. 安全隐患分级: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类和分级,确定优先处理的安全隐患问题。

4. 制定整改方案:对已确定的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包括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等。

5. 安全隐患整改:相关责任人按照整改方案进行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改工作,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6. 安全隐患再次排查:在整改完成后,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再次排查,以确保问题的彻底解决。

7. 安全隐患报告:定期向上级汇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包括排查结果、整改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等。

责任追究制度:
1. 监督责任:组织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监督人员,负责监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 主体责任: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对本单位或所辖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有主体责任,要认真组织开展工作,并确保整改到位。

3. 部门协同责任: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各部门安全工作的协调一致性。

4. 个人责任:相关责任人对所属范围内的安全隐患问题负有直接责任,要按照规定的整改要求和期限完成整改工作。

5. 追究责任:对于严重失职、不作为或不履行安全隐患治理责任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包括行政纪律处分和刑事责任追究等。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具体制定应根据组织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四)
是为了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和安全隐患的发生,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立的。

以下是一个示例的工作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
1.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
a. 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包括设备设施状态、操作规程、环境风险等方面的检查。

b. 发现隐患后,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同时记录隐患的情况、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

c. 各部门按照职责,对责任范围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d. 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安全隐患被彻底消除。

2. 责任追究制度:
a. 定义责任主体: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责任主体。

b. 明确追究责任: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责任主体要及时采取措施并整改,如果发生安全事故或严重后果,追究责任。

c. 确定追究方式:对于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的安全事故,根据情况可以进行行政处罚、刑事责任追究等方式。

d. 加强教育培训:对责任主体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解决和整改。

e. 完善考核机制:将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安全责任落实不力的个人或部门进行问责。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的示例,具体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