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训练 鲁科版-鲁科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
1.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aA (g )
6B
(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 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 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 的转化率减少了
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 .化学计量数关系a<b
2、已知:4NH 3(g)+5O 2(g)=4NO(g)+6H 2O(g). △H= -1025KJ/mol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
3.可逆反应2NO 2
2NO+O 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
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 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 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③用NO 2、NO 、O 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③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4.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
)(3)(22g H g N +);(23g NH △)0<H 。

一定
温度下向容积恒为L 10的密闭容器通入21molN 和
23molH ,反应达平衡时氮气的转化率为20%。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右移动,正反应率增加 B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 增大
C .相同条件下,若向另一容积恒为L 10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7.0molN 、21.2molH 和36.0molNH 的混合气体,则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D .向容器中充入氦气,压强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

5.2SO 2(g)+O 2(g)23
X O −−−→←−−−
2SO 3(g) △H>0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一个条件(X),
下列量(Y)的变化一定符合右 边示意图的是
6. I 2在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I -
(aq)
I 3-
(aq), 某I 2、、
KI 混合溶液中,I 3-
的物质的 量浓度c (I 3-
)与温度T 的关系 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 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 反应 I 2(aq)+I -
(aq)
I 3-
(aq)的 △H >0
B .若温度为T 1、T 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 则K 2>K 1
C .若反应进行到状态
D 时,一定有v 正>v 逆 D .状态A 与状态B 相比,状态A 的c (I 2)大 7.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A B C D X
温度
SO 2的物质的量
氩气
O 2的物质的
量 Y
平衡常数K 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 SO 2的转化

T 4
T 3 T 2 T 1 C%
t 1
4
2.4
2.0 1.6 1.2 0.8 0.4
n(mo
C
B A 0
222c(CO )(H )
c(CO)(H O)
c c ••,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
数值分别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 (g )+O H 2(g )
(g)H (g)CO 22+
B .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 .如果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CO 和2H 各1 mol ,5 min 后温度升高到830℃,此时测得2CO 为0.4 mol 时,该反应为平衡状态。

D .某温度下,如果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222c(CO )c(H O)3c(CO)5c(H )
=
, 判断此时的温度是1000℃.
8.右图是198K 时N 2与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3H2
2NH3H =-92kJ·mol-1
B .a 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D .温度、体积一定,通入1molN2和3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kJ ,若通入2 molN2和6 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kJ 则184>Q2 >2Q1 9.在10L 密闭容器中,A 、B 、C 三种气态物质构成 了可逆反应的体系,当在某一温度时,A 、B 、C 物质 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C 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 系如图2。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0~4分钟时,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mol/(L ·min)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2
B c A c
C c K ⋅=
C .由T 1向T 2变化时,V 正 > V 逆
D .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0.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如下反应:
232Fe O (s)+3CO(g)
2Fe(s)+3CO (g)ΔH=
高温
QkJ ·mol
-1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②该温度时,在2 L 盛有Fe 2O 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 气体,5 min 后,生成了单质铁11.2 g ,则这段时间内CO 的反应速率为 ; ③达平衡后,若温度升高
2[CO]
[CO ]
的值增大,则Q
0(填“>”、“=”、“<”)。

11.工业制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 2转化为
SO 3是一个的关键步骤。

(1)某温度下,SO 2(g )+O 2
(g )
SO 3(g );△H =-98
kJ ·mol -1。

开始时在100 L 的密闭
t ℃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1.67
1.11
1.00
0.60
0.38
容器中加入4.0 mol SO2(g)和10.0 mol O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196 kJ,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2)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2、O2、SO3气体平衡浓度都比原来增大的是
(填字母)。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 mol SO3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 mol N2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0.5 mol SO2和0.25 mol O2
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3 E.升高温度
F.移动活塞压缩气体
12.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是:4NH3(g)+5O2(g) 4NO(g)+6H2O (g);△H = -1025 kJ·mol—1(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升高温度K值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系图错误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3)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①起始时物料比c (O2):c (NH3)>1.2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在第2min到第4min时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 mol/L·min;
③反应在第8min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容积为L
2的密闭容器(容积始终不变)中,进行如下反应:)
(
2
)
(g
B
g
A+)
(
)
(g
D
g
C+,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
(D
n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其它条件保持不变)。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700℃时,0-10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该反应的△H 0 (填“>”、“=”、“<”)
③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混合气体中)
(A
n不变
C)
(
2
)
(D
v
B
v


=
D.)
(
)
(c
c
A
c=
E.容器中压强不变F.混合气体的体积不变
④若最初加入molA
6.1和molB
4.2,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时的平衡常数=
K
14.(1)80℃时,将0.40mol的N2O4气体充入2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O4 2NO2△H>0,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浓c(NH3)(mol/C(O2)(mol/C(NO)(mol/L 起始 0.8 1.6 0
第2min 0.6 a 0.2 第4min 0.3 0.5 第6min 0.3 0.5 第8min 0.8 1.6 0.5
时间
(s)
n(mol
)
0 20 40 60 80 100
n(N2O4
) 0.4
a 0.2
c d e
n(NO2) 0.0
0 0.2
4
b 0.5
2
0.6
0.6
①计算20s~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s)
②计算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③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④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
⑤如图是80℃时容器中
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
在60℃时N2O4物质的量的
变化曲线。

15、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 2SO3(g),混合体
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上
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2SO2(g)+O2(g) 2SO3(g)的△H 0(填“>”或“<”);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②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K2;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

v 逆
v(填“>”、“<”或“=”)
16、(1)高炉炼铁是CO气体的重要用途之一,其基本反应为:
FeO(s)+CO(g)Fe(s)+CO2(g) ΔH>0,已知在11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K=0.263。

①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此时平衡常数K值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1,
c(CO)=0.1 mol·L-1,则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____________(填“是”或“否”),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工业上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有关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1。


向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
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反应过程中测得CO2
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_________;
②下列措施能使增大的是________
(填符号)。

A.升高温度 B.再充入H2 C.再充入CO2 D.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E.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17.合成氨工业在现代农业、国防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已知:N2(g) + 3H2(g) 2NH3(g) △
H = -92 kJ·mol-1
(1)下列有关该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a .升高温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b.增大压强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升高,加快反应速率
d.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催化剂颗粒的表面积大小,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2)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可知,对于该反应,温度越高,其平衡常数的值越_____ 。

(3)某温度下,若把10 mol N2与30 mol H2置于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20%,则该温度下反应的K=___________(可用分数表示)。

(4)对于合成氨反应而言,下列有关图象一定正确的是(选填序号)_____________。

a b C
18.25℃时,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A、B、C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达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将增大。

(1)根据上图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

从反应开始到达第一次平衡时的平均速率v(A)为。

(2) 在5~7min内,若K值不变,则此处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3)下图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v和时间t的关系

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t2 ~ t3t4 ~ t5t5 ~ t6t7 ~ t8
K1K2K3K4
根据上图判断,在t 3和t 6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K 1、K 2、K 3、K 4之间的关系为: (用“>”、“<”或“=”
连接)。

A 的转化率最大的一段时间是 。

二轮---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答案
1—9 BCBDC CCDA
10.(1)①323
[CO ][CO]
②0.03mol ·L -1·min -1 ③ < 11.(1)10/3或3.33
(2)A 、C 、F (2分,选一个或2个且正确给1分,选三个且正确给2分) 12.(1)[NO]4
[H 2O]6
/[NH 3]4
[O 2]5
减小(1分) (2)
c (2分)
(3)①可增大NH 3的转化率(2分)
②0.1875 (2分) ③增加反应物的浓度(2分) 13、①1
1
)(min 06.0--⋅⋅=L mol v B (2分,无单位扣1分)。

②>(2分) ③B 、E(2分 多选一个扣1分)。


1
1)(5.2--⋅L mol (2分,无单位扣1分)
14.(1)①0.0020 (2分);②1.8 (2分); ③变浅 (1分); ④ D (1分)
⑤60℃曲线右图所示,(2分,必
须体现 60℃曲线在上,且达到平衡时间要长) 15、①<(1分)向左(1分)②>(1分)>(1分) 16、(1)①增大(2分) ②否(2分) 因为Q c =c (CO 2)/c (CO)=0.25<K =0.263(2分) (2)①0.225 mol/(L ·min) (2分)
②BD (2分,答对1个得1分,答错1个得0分) 17、(1)abd ……
(2)①3222
3
)()()(H c N c NH c ⋅ ②小 (3)
12
1
(4)ac 18、(1)A+2B
2C(2分);(无可逆号扣1分,不
配平不得分)
表达式)
()()
(2
2B c A c C c •(2分) 0.05 mol/L·min (2分)。

(无单位扣1分) (2)缩小容器体积(加压)(2分)。

(3) 升温 减压(各2分,共4分); K 1 > K 2= K 3=K 4 (2分)。

t 2 ~t 3。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