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下)第一次质检数学试题(理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下)第一次质检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单项选择)
1.已知复数Z1=cos23°+isin23°和复数Z2=sin53°+isin37°,则Z1•Z2=()
A.B.C.D.
2.已知a,b∈R+,则“(a﹣1)(b﹣1)>0”是“log a b>0”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过曲线y=上的点P的切线l的方程为12x﹣3y=16,那么P点坐标可能为()A.(1,﹣)B.(2,)C.(﹣1,﹣)D.(3,)
4.设点G是△ABC的重心,若∠A=120°,,则的最小值是()A.B.C.D.
5.若函数y=f(x)图象上的任意一点P的坐标(x,y)满足条件|x|≥|y|,则称函数f(x)具有性质S,那么下列函数中具有性质S的是()
A.f(x)=e x﹣1 B.f(x)=ln(x+1)C.f(x)=sinx D.f(x)=tanx
6.在△ABC,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asinBcosC+csinBcosA=b,且a>b,则∠B=()
A.B.C.D.
7.已知函数f(x)=x3+ax2+bx+c,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xα∈R,f(xα)=0
B.函数y=f(x)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C.若xα是f(x)的极小值点,则f(x)在区间(﹣∞,xα)单调递减
D.若xα是f(x)的极值点,则f′(xα)=0
8.设双曲线=1(a>0,b>0)的右焦点为F,过点F作与x轴垂直的直线l交两渐近线于
A,B两点,且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设O为坐标原点,若,若=λ+μ(λ,μ∈R),λμ=,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C.D.
9.设等差数列{a n}满足:,公差若当且仅当n=11时,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取得最大值,则首项a1的取值范围
是()
A.B. C.D.
10.已知f(x)=e x,x∈R,a<b,记A=f(b)﹣f(a),B=(b﹣a)(f(a)+f(b)),则A,B的
大小关系是()
A.A>B B.A≥B C.A<B D.A≤B
二、填空题(25分,每小题5分)
11.已知向量=(﹣1,1),=(1,)(x>0,y>0),若⊥,则x+4y的最小值为.12.已知点F为抛物线y=2x2的焦点,点A为椭圆4x2+3y2=1的右顶点,则|AF|=.
13.将全体正整数自小到大一个接一个地顺次写成一排,如第11个数字是0,则从左至右的第2015个数字是.
14.定义:如果函数y=f(x)在区间上存在x1,x2(a<x1<x2<b),满足f′(x1)
=,则称函数y=f(x)在区间上是一个双中值函数,已知函数f(x)=+a是区间上的双中值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5.设二次函数g(x)的图象在点(m,g(m))的切线方程为y=h(x),若f(x)=g(x)﹣h(x)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①存在相异的实数x1,x2使f(x1)=f(x2)成立;
②f(x)在x=m处取得极小值;
③f(x)在x=m处取得极大值;
④不等式的解集非空;
⑤直线x=m一定为函数f(x)图象的对称轴.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5分)
1)已知a,b,c>0且a+b+c=1,求证:;
(2)已知n∈N*,求证:.
17.已知公比q不为1的等比数列{a n}的首项,前n项和为S n,且a4+S4,a5+S5,a6+S6成等
差数列.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对n∈N+,在a n与a n+1之间插入n个数,使这n+2个数成等差数列,记插入的这n个数的和为{b 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
18.如图,已知点A(11,0),函数的图象上的动点P在x轴上的射影为H,且点H在点A的左侧.设|PH|=t,△APH的面积为f(t).
(Ⅰ)求函数f(t)的解析式及t的取值范围;
(Ⅱ)求函数f(t)的最大值.
19.已知数列{a n},S n是其前n项的和,且满足3a n=2S n+n(n∈N*)
(Ⅰ)求证:数列{a n+}为等比数列;
(Ⅱ)记T n=S1+S2+…+S n,求T n的表达式.
20.已知双曲线C:﹣=1(a>0,b>0),F1、F2分别是它的左、右焦点,A(﹣1,0)是其
左顶点,且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2.设过右焦点F2的直线l与双曲线C的右支交于P、Q两点,其中点P位于第一象限内.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若直线AP、AQ分别与直线x=交于M、N两点,求证:MF2⊥NF2;
(3)是否存在常数λ,使得∠PF2A=λ∠PAF2恒成立?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已知函数f(x)=lnx﹣mx2,g(x)=+x,m∈R令F(x)=f(x)+g(x).
(Ⅰ)当m=时,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若关于x的不等式F(x)≤mx﹣1恒成立,求整数m的最小值;
(Ⅲ)若m=﹣2,正实数x1,x2满足F(x1)+F(x2)+x1x2=0,证明:x1+x2.
2014-2015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下)第一次质检数学试
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单项选择)
1.已知复数Z1=cos23°+isin23°和复数Z2=sin53°+isin37°,则Z1•Z2=()
A.B.C.D.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析:化sin53°为cos37°,展开后结合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化简求值.
解答:解:∵Z1=cos23°+isin23°,Z2=sin53°+isin37°,
则Z1•Z2=(cos23°+isin23°)•(sin53°+isin37°)
=(cos23°+isin23°)•(cos37°+isin37°)
=(cos23°cos37°﹣sin23°sin37°)+(sin37°cos23°+cos37°sin23°)i
=cos60°+isin6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
2.已知a,b∈R+,则“(a﹣1)(b﹣1)>0”是“log a b>0”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专题:简易逻辑.
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结合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b∈R+,
∴若(a﹣1)(b﹣1)>0,
则或,此时都有log a b>0成立,
若log a b>0,则当a>1是,b>1,
当0<a<1,则0<b<1,此时(a﹣1)(b﹣1)>0成立,
即“(a﹣1)(b﹣1)>0”是“log a b>0”的充要条件,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过曲线y=上的点P的切线l的方程为12x﹣3y=16,那么P点坐标可能为()
A.(1,﹣)B.(2,)C.(﹣1,﹣)D.(3,)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专题:导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设出P点坐标,求出函数在P点处的导数值,即直线l的斜率,再由点P在曲线和直线上得到关于P点横坐标的另一方程,联立可求P的坐标.
解答:解:设P(),
由y=,得y′=x2.
∴.
∵过曲线y=上的点P的切线l的方程为12x﹣3y=16,
∴,解得:x0=2.
∴P点坐标可能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程,曲线过某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就是该点处的导数值,是中档题.
4.设点G是△ABC的重心,若∠A=120°,,则的最小值是()A.B.C.D.
考点:基本不等式;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先利用数量积公式,求得,再利用G是△ABC的重心,可得,进而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结论.
解答:解:∵∠A=120°,,
∴
∴
∵G是△ABC的重心,
∴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数量积公式,考查向量的运算,考查基本不等式的运用,属于中档题.
5.若函数y=f(x)图象上的任意一点P的坐标(x,y)满足条件|x|≥|y|,则称函数f(x)具有性质S,那么下列函数中具有性质S的是()
A.f(x)=e x﹣1 B.f(x)=ln(x+1)C.f(x)=sinx D.f(x)=tanx
考点:函数的图象.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性质S的定义,只需要满足函数的图象都在区域|x|≥|y|内即可.
解答:解:要使函数具有性质S,则对应的函数图象都在区域|x|≥|y|内,
分别作出函数的对应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满足条件的只有函数f(x)=sinx,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与函数有关的新定义题,正确理解题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基本方法,本题也可以通过特殊值法进行排除.
6.在△ABC,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asinBcosC+csinBcosA=b,且a>b,则∠B=()
A.B.C.D.
考点:正弦定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
专题:解三角形.
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的等式,根据sinB不为0,两边除以sinB,再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化简求出sinB的值,即可确定出B的度数.
解答:解: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等式得:sinAsinBcosC+sinCsinBcosA=sinB,
∵sinB≠0,∴sinAcosC+sinCcosA=sin(A+C)=sinB=,
∵a>b,∴∠A>∠B,即∠B为锐角,
则∠B=.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以及诱导公式,熟练掌握正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7.已知函数f(x)=x3+ax2+bx+c,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xα∈R,f(xα)=0
B.函数y=f(x)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C.若xα是f(x)的极小值点,则f(x)在区间(﹣∞,xα)单调递减
D.若xα是f(x)的极值点,则f′(xα)=0
考点: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条件;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专题:导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利用导数的运算法则得出f′(x),分△>0与△≤0讨论,列出表格,即可得出.
解答:解:f′(x)=3x2+2ax+b.
(1)当△=4a2﹣12b>0时,f′(x)=0有两解,不妨设为x1<x2,列表如下
x (﹣∞,x1)x1(x1,x2)x2(x2,+∞)
f′(x)+ 0 ﹣0 +
f(x)单调递增极大值单调递减极小值单调递增
由表格可知:
①x2是函数f(x)的极小值点,但是f(x)在区间(﹣∞,x2)不具有单调性,故C不正确.
②∵+f(x)
=+x3+ax2+bx+c=,
=,
∵+f(x)=,
∴点P为对称中心,故B正确.
③由表格可知x1,x2分别为极值点,则,故D正确.
④∵x→﹣∞时,f(x)→﹣∞;x→+∞,f(x)→+∞,函数f(x)必然穿过x轴,即∃xα∈R,f(xα)=0,故A正确.
(2)当△≤0时,,故f(x)在R上单调递增,①此时不存在极值点,
故D正确,C不正确;
②B同(1)中②正确;
③∵x→﹣∞时,f(x)→﹣∞;x→+∞,f(x)→+∞,函数f(x)必然穿过x轴,即∃xα∈R,f(xα)=0,故A正确.
综上可知:错误的结论是C.
由于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导数的运算法则、中心得出的定义、单调性与极值的关系等基础知识与方法,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等基本方法.
8.设双曲线=1(a>0,b>0)的右焦点为F,过点F作与x轴垂直的直线l交两渐近线于
A,B两点,且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设O为坐标原点,若,若=λ+μ(λ,μ∈R),λμ=,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C.D.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由方程可得渐近线,求出A,B,P的坐标,由已知向量式建立λ,μ的关系,由λμ=可得a,c的关系,由离心率的定义可得.
解答:解:双曲线=1的渐近线为:y=±x,
设焦点F(c,0),
则A(c,),B(c,﹣),P(c,),
∵=λ+μ,
∴(c,)=((λ+μ)c,(λ﹣μ)),
∴λ+μ=1,λ﹣μ=,解得λ=,μ=,
又由λμ=,得×=,
解得=,
∴e==,
即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涉及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解,根据条件求出,A,B,P的坐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中档题.
9.设等差数列{a n}满足:,公差若当且仅当n=11时,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取得最大值,则首项a1的取值范围是()
A.B. C.D.
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利用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化简已知的等式,根据公差d的范围求出公差的值,代入前n项和公式后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的范围求解首项a1取值范围.
解答:解:由,
得
=
=
==sin(a2﹣a7)=sin(﹣5d)=1
∴sin(5d)=﹣1.
∵d∈(﹣,0),∴5d∈(﹣,0),
则5d=,d=﹣.
由S n=na1+=na1﹣=﹣π+(a1+)n.
对称轴方程为n=(a1+),
由题意当且仅当n=11时,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取得最大值,
∴<(a1+)<,解得:π<a1<.
∴首项a1的取值范围是(π,).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训练了二次函数取得最值得条件,考查了计算能力.
10.已知f(x)=e x,x∈R,a<b,记A=f(b)﹣f(a),B=(b﹣a)(f(a)+f(b)),则A,B的
大小关系是()
A.A>B B.A≥B C.A<B D.A≤B
考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特殊值验证,推出A,B的大小,然后利用反证法推出A=B不成立,得到结果.
解答:解:考查选项,不妨令b=1,a=0,则A=e﹣1,B=(e+1).
∵e<3,⇒2e﹣2<e+1⇒e﹣1<(e+1).
即A<B.排除A、B选项.
若A=B,则e b﹣e a=(b﹣a)(e b+e a),
整理得:(2﹣b+a)e b=(b﹣a+2)e a
观察可得a=b,与a<b矛盾,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的应用,选择题的解法,如果常用直接法,解答本题难度比较大.考查学生灵活解题能力.
二、填空题(25分,每小题5分)
11.已知向量=(﹣1,1),=(1,)(x>0,y>0),若⊥,则x+4y的最小值为9.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根据⊥,得到x+y=xy,由x+4y≥4结合“=”成立的条件,求出此时x,y的值,从而得到答案.
解答:解:∵⊥,(x>0,y>0),
∴•=﹣1+=0,
∴+=1,
∴x+4y=(x+4y)(+)=1+++4≥5+2=9,
当且仅当=即x2=4y2时“=”成立,
故答案为:9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
12.已知点F为抛物线y=2x2的焦点,点A为椭圆4x2+3y2=1的右顶点,则|AF|=.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根据抛物线和椭圆的性质,分别求出A,F两点的坐标,代入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抛物线y=2x2的标准方程为:x2=,
故抛物线y=2x2的焦点为F(0,),
椭圆4x2+3y2=1的标准方程为:,
故椭圆4x2+3y2=1的右顶点为A(,0),
∴|AF|==,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抛物线和椭圆的性质,两点之间距离公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3.将全体正整数自小到大一个接一个地顺次写成一排,如第11个数字是0,则从左至右的第2015个数字是0.
考点:计数原理的应用.
专题:排列组合.
分析:分类讨论,全体一位数共占据9个数位,全体两位数共占据2×90=180个数位,接下来是顺次排列的三位数,从而可得结论.
解答:解:全体一位数共占据9个数位,全体两位数共占据2×90=180个数位,接下来是顺次排列的三位数,
由于2015﹣9﹣180=1826,而=608…2,
因608+99=707,
∴从左至右的第2015个数字是708的第二个数字,
∴则从左至右的第2015个数字是0,
故答案为:0.
点评:本题考查计数原理的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4.定义:如果函数y=f(x)在区间上存在x1,x2(a<x1<x2<b),满足f′(x1)
=,则称函数y=f(x)在区间上是一个双中值函数,已知函数f(x)=+a是区间上的双中值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专题:导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先求出函数f(x)的导数,问题转化为:方程在区间有两个解,解不等式
组解出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在区间上存在x1,x2(0<x1<x2<a),
满足,
∵,
∴f′(x)=x2﹣2x,
∴方程在区间有两个解,
令,
则,解得:,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考查导数的应用,解不等式问题,理解所给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是一道中档题.
15.设二次函数g(x)的图象在点(m,g(m))的切线方程为y=h(x),若f(x)=g(x)﹣h(x)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有:①④⑤
①存在相异的实数x1,x2使f(x1)=f(x2)成立;
②f(x)在x=m处取得极小值;
③f(x)在x=m处取得极大值;
④不等式的解集非空;
⑤直线x=m一定为函数f(x)图象的对称轴.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推理和证明.
分析:设g(x)=ax2+bx+c,(a≠0)然后求出在点(m,g(m))的切线方程为y=h(x),从而得到f(x)的解析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结论.
解答:解:设g(x)=ax2+bx+c,(a≠0)则g(x)′=2ax+b,
∴g(m)′=2am+b则在点(m,g(m))的切线方程为h(x)﹣g(m)=(2am+b)(x﹣m),
即h(x)=(2am+b)x﹣am2+c,
∴f(x)=ax2+bx+c﹣(2am+b)x+am2﹣c=ax2﹣2amx+am2=a(x﹣m)2,
∴f(x)是二次函数,关于x=m对称,故⑤正确;
当x1,x2关于x=m对称时,f(x1)=f(x2)成立,故①正确;
当a<0时,在x=m处取得极大值,故②不正确;
当a>0时,在x=m处取得极小值,故③不正确;
x=m时f(x)=0,满足|f(x)|<,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④⑤
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等差数列的性质,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5分)
1)已知a,b,c>0且a+b+c=1,求证:;
(2)已知n∈N*,求证:.
考点:不等式的证明.
专题:点列、递归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1)运用构造向量法,设=(1,1,1),=(,,),由|•|≤||•||,
计算即可得证;
(2)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注意解题步骤,当n=k+1时,要证的目标是
,当代入归纳假设后,就是要证明:.解答:证明:(1)设=(1,1,1),=(,,),
则||=,||==,
由|•|≤||•||,
可得++≤3;
(2)①当n=1时,左边=1,右边=2.
左边<右边,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n=k时,不等式成立,即.
那么当n=k+1时,
,
这就是说,当n=k+1时,不等式成立.
由①、②可知,原不等式对任意自然数n都成立.
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证明,考查构造向量法和数学归纳法的证明,属于中档题.
17.已知公比q不为1的等比数列{a n}的首项,前n项和为S n,且a4+S4,a5+S5,a6+S6成等
差数列.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对n∈N+,在a n与a n+1之间插入n个数,使这n+2个数成等差数列,记插入的这n个数的和为{b 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
考点:数列的求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I)通过2(a5+S5)=a4+S4+a6+S6化简得2q2﹣3q+1=0,进而计算可得结论;
(II)通过b n=n•,写出T n、T n的表达式,利用错位相减法计算即得结论.
解答:解:(I)由题可知:2(a5+S5)=a4+S4+a6+S6,
化简得:2a6﹣3a5+a4=0,
∴2q2﹣3q+1=0,
解得:q=或q=1(舍),
∴a n==;
(II)依题意b n==n•,
∴,
,
两式相减得:
=•(•﹣n•),
∴T n=(1﹣﹣).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及前n项和,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
18.如图,已知点A(11,0),函数的图象上的动点P在x轴上的射影为H,且点H在点A的左侧.设|PH|=t,△APH的面积为f(t).
(Ⅰ)求函数f(t)的解析式及t的取值范围;
(Ⅱ)求函数f(t)的最大值.
考点: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
分析:(I)S△APH=PH×AH.其中AH=OA﹣OH,OH等于P的横坐标,P的纵坐标即为|PH|=t,利用函数解析式可求OH.得出面积的表达式.
(II)由(I),面积为.利用导数工具研究单调性,求
出最值.
解答:解:(I)由已知可得,所以点P的横坐标为t2﹣1,
因为点H在点A的左侧,所以t2﹣1<11,即.
由已知t>0,所以,
所以AH=11﹣(t2﹣1)=12﹣t2,
所以△APH的面积为.
(II),
由f'(t)=0,得t=﹣2(舍),或t=2.
函数f(t)与f'(t)在定义域上的情况如右图:
所以当t=2时,函数f(t)取得最大值8.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综合应用,其中有利用导数来求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属于中档题.
19.已知数列{a n},S n是其前n项的和,且满足3a n=2S n+n(n∈N*)
(Ⅰ)求证:数列{a n+}为等比数列;
(Ⅱ)记T n=S1+S2+…+S n,求T n的表达式.
考点:数列的求和;等比关系的确定.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Ⅰ)由3a n=2S n+n,类比可得3a n﹣1=2S n﹣1+n﹣1(n≥2),两式相减,整理即证得数列{a n+}是以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Ⅱ)由(Ⅰ)得a n+=•3n⇒a n=(3n﹣1),S n=﹣,分组求和,利用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得T n的表达式.
解答:(Ⅰ)证明:∵3a n=2S n+n,
∴3a n﹣1=2S n﹣1+n﹣1(n≥2),
两式相减得:3(a n﹣a n﹣1)=2a n+1(n≥2),
∴a n=3a n﹣1+1(n≥2),
∴a n+=3(a n﹣1+),又a1+=,
∴数列{a n+}是以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Ⅱ)解:由(Ⅰ)得a n+=•3n﹣1=•3n,
∴a n=•3n﹣=(3n﹣1),
∴S n==(﹣n)=﹣,
∴T n=S1+S2+…+S n=(32+33+…+3n+3n+1)﹣﹣(1+2+…+n)
=•﹣﹣
=﹣.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求和,着重考查等比关系的确定,突出考查分组求和,熟练应用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是关键,属于难题.
20.已知双曲线C:﹣=1(a>0,b>0),F1、F2分别是它的左、右焦点,A(﹣1,0)是其
左顶点,且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2.设过右焦点F2的直线l与双曲线C的右支交于P、Q两点,其中点P位于第一象限内.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若直线AP、AQ分别与直线x=交于M、N两点,求证:MF2⊥NF2;
(3)是否存在常数λ,使得∠PF2A=λ∠PAF2恒成立?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专题: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
分析:(1)由题可知:a=1.由于,可得c=2.再利用b2=c2﹣a2即可.
(2)设直线l的方程为:x=ty+2,另设:P(x1,y1)、Q(x2,y2).联立,可得根与系数的关系.又直线AP的方程为,解得M.同理解得N.只要证明=0即可.
(3)当直线l的方程为x=2时,解得P(2,3).易知此时△AF2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λ=2.当∠AF2P=2∠PAF2对直线l存在斜率的情形也成立.利用正切的倍角公式、斜率计算公式、双曲线的方程、正切函数的单调性即可证明.
解答:(1)解:由题可知:a=1.
∵,
∴c=2.
∴b2=c2﹣a2=3,
∴双曲线C的方程为:.
(2)证明:设直线l的方程为:x=ty+2,另设:P(x1,y1),
Q(x2,y2).
联立,化为(3t2﹣1)y2+12ty+9=0.
∴.
又直线AP的方程为,代入x=,
解得M.
同理,直线AQ的方程为,代入x=,解得N.
∴=.
∴=+
=
=+
=.
∴MF2⊥NF2.
(3)解:当直线l的方程为x=2时,解得P(2,3).易知此时△AF2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也即:λ=2.
下证:∠AF2P=2∠PAF2对直线l存在斜率的情形也成立.
tan2∠PAF2====.
∵=1,∴.
∴,∴,
∴结合正切函数在上的图象可知,∠AF2P=2∠PAF2.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向量垂直与数量积的关系、正切的倍角公式、斜率计算公式、双曲线的方程、正切函数的单调性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
21.已知函数f(x)=lnx﹣mx2,g(x)=+x,m∈R令F(x)=f(x)+g(x).
(Ⅰ)当m=时,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若关于x的不等式F(x)≤mx﹣1恒成立,求整数m的最小值;
(Ⅲ)若m=﹣2,正实数x1,x2满足F(x1)+F(x2)+x1x2=0,证明:x1+x2.
考点: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导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1)先求函数的定义域,然后求导,通过导数大于零得到增区间;
(2)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应先求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然后求函数的最值;
(3)联系函数的F(x)的单调性,然后证明即可.注意对函数的构造.
解答:解:(1).
由f′(x)>0得1﹣x2>0又x>0,所以0<x<1.所以f(x)的单增区间为(0,1).
(2)令x+1.
所以=.
当m≤0时,因为x>0,所以G′(x)>0所以G(x)在(0,+∞)上是递增函数,
又因为G(1)=﹣.
. 所以关于x的不等式G(x)≤mx﹣1不能恒成立.
当m>0时,.
令G′(x)=0得x=,所以当时,G′(x)>0;当时,G′(x)<0.因此函数G(x )在是增函数,在是减函数.
故函数G(x )的最大值为.
令h(m)=,因为h(1)=,h(2)=.
又因为h(m)在m∈(0,+∞)上是减函数,所以当m≥2时,h(m)<0.
所以整数m的最小值为2.
(3)当m=﹣2时,F(x)=lnx+x2+x,x>0.
由F(x1)+F(x2)+x1x2=0,即.
化简得.
令t=x1x2,则由φ(t)=t﹣lnt得φ′(t)=.
可知φ′(t)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所以φ(t)≥φ(1)=1.所以,即成立.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的基本思路,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来解的方法.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