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
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 1.对道德教育重要性的强调道德教育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朱熹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集中于此。
他认为,德行可以存天理,灭人欲,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对人有重大意义。
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
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
他热衷于教育事业,积极从事讲学活动五十多年。
即使在从政其间,也不间断。
他每到一地,整顿县学、州学,创办同安县学、武夷精舍、考亭书院,恢复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
制定学规,编撰教科书,培养了许多知识分子。
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2.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教育的目的讲,朱子以为要在于变化气质之性,恢复本然之性,使一般学子都能以圣贤自任,都能从事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业。
培养一种理想的人格,是朱熹从事道德教育的基本目的。
1 / 7
他认为:
有志之士都当以圣贤自任,所以教育目的的第一在于促使一般学者都能立志做圣贤。
这种思想的背景当然是远承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与人同耳的启示,近采张载的希圣、希贤,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主张。
他认为,圣贤就是人生的最高理想,所以所谓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圣贤。
而培养圣贤,朱熹认为必须达到仁的道境界,具备了仁的道德品质。
仁的含义是爱,如朱熹所谓爱亲仁民爱物,无非仁也(《朱子语类》第 56 卷),仁只是个爱底道理(《朱子语类》第 20 卷),不可离了爱去说仁(《朱子语类》第 20 卷),仁之爱,如糖之甜,醋之酸,爱是那滋味(《朱子语类》第 20 卷)等等。
这种爱是对他人、对万物的无私之爱,是一种廓然大公(《朱文公文集》第 32 卷)的境界,所以朱熹又常常把仁与公相提并论,如他所说:
仁是爱底道理,公是仁底道理。
故公则仁,仁则爱(《朱子语类》第 6 卷)。
朱熹又说:
惟无私欲而后仁始见(《朱子语类》第 6 卷)有一毫私欲便
---------------------------------------------------------------最新资料推荐------------------------------------------------------ 不是仁(《朱子语类》第 28 卷)。
这就是说,要想达到仁的境界,就必须清除私欲,因为仁的境界就是一种大公无私的境界,一个真正做到大公无私的人也就是一个真正的圣人了。
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乃是实现圣人人格的基本手段。
所谓天理,实是指仁、义、礼、智(照朱熹的说法,仁包义、礼、智等)而言,朱熹把它们提到天理的高度,视为宇宙的本体和普遍规律,目的是为了说明封建道德的神圣性、普遍性、至上性和绝对性等等。
朱熹认为,仁、义、礼、智是无形象的道德规范,它必须通过事亲从兄等行为才能表现。
照朱熹的说法,理、气结合派生万物(包括人),人之初生,既禀受了理、又禀受了气,理之在人则为人之天命之性,它是纯然至善的。
禀理为性说只是证明了人具有先天善的品质,但并未证明恶的品质产生的根源。
朱熹认为恶的品质同样有先天的根据,这就是气质(气禀)。
而人禀受的气质,造成了对本性的隔蔽,从而使人的善的品质不能充分表现出来。
气质之性的本体状态是天命之性,故纯然至善;而气质之性
3 / 7
的现实状态则有善有恶。
因此,朱熹又提出了变化气质的主张,他认为,通过后天的道德修养工夫,把气质之性中恶的杂质(人欲)清除掉,气质之性的本然状态──天命之性就能完全显现出来了,由此也就达到了至善的道德境界,实现了最高的理想人格,变化气质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存天理,灭人欲的过程。
朱熹说: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朱子语类》第 12 卷)这就是说,灭除人欲,就能存得天理。
因此,灭人欲与存天理就成为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过程中的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其中一方的削弱也就着另一方的增强。
如朱熹所云:
克得那一分人欲去,便复得这一分天理来;克得那二分欲去,便复行这二分理来。
(《朱子语类》第 12 卷)总之,所谓变化气质、克已复礼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等,皆是成就理想人格的手段,它们起的作用是相同的,即压抑或克除个体生命的感性欲念,牢固树立起道德理性的主宰地位,这是朱熹反复强调的观点。
朱熹也在其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一书中提出了白鹿洞学规,体现了书院全新的教育理念、价值体系,他提出了明人伦的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目的。
那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朱熹把此概括为五伦。
明五伦,即明封建道德伦理规范和宗法等级制度。
因此他还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并为之注曰: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朱文公文集》第 74 卷)他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而明人伦须遵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顺序。
这部学规是最能体现封建时代书院精神的学规,实际上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书院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
三、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和现实意义一直以来,朱子学被摆在重要位置,甚至被誉为东方文化的象征,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也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研究朱子学的主要方向,其影响深远。
兹以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溪美朱村为例加以说明。
潮南溪美位于练江平原中游南岸,国道 324 线公路贯境而过,总人口一万多。
5 / 7
溪美朱氏是朱熹派下裔孙,从仓使公肇基创寨,历代后裔不忘文公尊师重教的训谕,并在其启迪、陶冶下从列代先祖到当今子民,都把家园的振兴,桑梓的繁荣寄希望于教育,在教子要有义方的启迪下,人才辈出。
其中:
明代长房主事十世祖、官至工部主事,季房学正祖,于清代出任广西相州正堂,二十世祖号清野公官拜扬州曹运都司皇封武德将军;长房二十三世祖号鹏飞,科考中举人,其弟中贡生。
以上历代名贤祖先之典故,逸事都一一载入《潮阳县志》。
至国家民族,与文化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对文公教育思想大加继承和发扬,重视本族文化教育事业,不惜代价,勤俭办学,送子女就读。
一代代裔孙也不辜负先辈祈望,勤奋进取,苦读成材,为国家为民族增添光彩。
早在明代时,村里就有了第一个私塾,继后各房祖辈创建了私立小学,想方设法提高子弟文化素质。
到民国年间,实施新县制和新学制,村里统办中心小学和各保分办国民小学,族老积极协助并劝说家长多让子弟就读,使入学受教育人数大大增加。
至二十世纪初叶,其时仅二千多人的溪美朱村就有十八担书囊的美誉。
解放后,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溪美朱村遵循文公重教
---------------------------------------------------------------最新资料推荐------------------------------------------------------ 的思想,使教育事业朝气蓬勃地发展。
1993 年以前,溪美朱村的学童主要分散在各房祖祠等十三个教学点就读。
为了兴建新学校,村党政经多方努力,多方发动,激发起海外宗亲的爱国爱乡之情,慷慨解囊,激发起家乡干群兴教的决心,热情捐资,同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资助,共计筹资金 1,500 多万元,于己于 1993 年奠基开工,至 1996 年建成一所占地 66.3 亩,总建筑面积 14000 多平方米,可容纳 3000 多名学生就读的新校舍。
如今,兴学育才在此地已蔚然成风,近年流传这样的俗话:
要改换门庭,必须束紧腰带,节衣缩食供子女读书,青年人要改变命运,必须刻苦读书,学有所成。
[9]溪美朱氏历来经济一般,但自先祖至当今裔孙,大都认识到一个家族以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的熏陶下,每年应届毕业生升学率较高,一批批青年考上高等学府,为家乡争了光,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
溪美朱氏在党政机关任职的干部有数百人,涌现出大批事业有成的企业家。
以古鉴今,研究弘扬文公的严谨重教及治学的教育思想,对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