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学生眼中的“落花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障学生眼中的“落花生”
作者:朱媛
来源:《饮食科学》 2013年第12期
江苏省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朱媛
《落花生》一文是盲校六年制小学教材第九册的一篇阅读课文。

对于许地山先生的这篇文章,大家并不陌生,文中教育人们要做一个像落花生一样不讲外表、为人民服务、默默无闻的人。

这种“共识”,几十年来都一直不变,很多人都为那样的精神所鼓舞、所感动。

可是当我
和学生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的提问着实令我喜忧参半。

我的学生是视力障碍儿童,为了
使他们同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一方面紧扣普通小学对学生的各项要求,遵循新大纲、
新课程标准;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人格塑造,给他们树立信心,完善其心理结构的发展。

秉承《语文课程标准》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高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的要求。

几年来,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学过课文后多说说自己的想法,对课
文中认为觉得不妥的地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以进一步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现将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学生的一些看法整理如下: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
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

”(第10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1:花生把果实埋在地里。

生2: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不一样。

生3: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即把自己的果实埋在地里。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

苹果、桃子、石榴把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花生却把自己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里,必须挖出来才知道。

这说明花生是不太喜欢张扬的。

“属于默默无闻的那一种。

”下面有学生说。

我还没有给予回答。

“我不同意,我觉得花生不行。

”谭某某(全盲)举手说。

他的话着实让我惊讶,他怎么会语出如此呢?
“那你有什么想法呢?说说看。


“我觉得花生不行,像苹果、桃子、石榴那样不好吗?鲜红嫩绿的果实让人一目了然。


与不好也可以看出来。

再说了,它们天生就是这样长的,作者这样讲有点强词夺理。

我觉得它
们这样挺好的,就拿成熟了来说吧,人们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它们有没有成熟,而花生就不行,
有没有成熟必须挖出来才知道,如果想吃花生了就得去挖,如果没有熟的话还得继续等,多麻
烦啊。

打个比方说吧,一个人有什么本事不让人家知道有什么用啊。

有什么本事应该让人家知道。

还有啊,您不是常跟我们说,自己有什么样的长处,就应该让别人知道,这样,别人有什
么困难的时候就可以来找你帮忙了。

还有就是,怎么说合适呢。

花生这样躲在土里面我觉得花
生挺‘阴’。

”我还没有对他的这段话给予评价。

学生陈某某(一级低视力)举手站了起来继
续说:“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怎么样。

”我当时惊讶得眼睛都瞪圆了:“为什么?”他读到“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
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时,针对“外表体面”“只讲体面”发起了他的“攻击”,说:“我觉得还是要讲一
下外表的。

就拿我爸爸来说吧,他要出去谈生意的时候,头发梳得光溜溜的,穿西装,打领带,皮鞋也擦得光亮。

我问过他为什么要这样。

有本事不就可以了吗?他说:这是门面。

穿得不体面,人家有时会不理睬你的。

本事要有,体面也要有。

两个都要有才行。

”下面的学生也都纷
纷说出自己的意见。

有的同意,也有的反对。

学生敢于对课文提出自己的想法,令人十分惊喜。

我对他们的发言没有给予否定,是为了保护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
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究者。

”盲生有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

于是,我把话锋一转,说:“难道这篇课文没有我们的可学之处吗?”
“有还是有的。

”谭某说。

他读到“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
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时说:“我认为,这句话告诉我们,花生的外表虽然不好看,
但是它有很多的用处,还告诉我们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那你能不能举个例子呢!”
“我们家以前有只母猫生了几只小猫,家里留了一只最漂亮的,其余的都送人了,但这只
漂亮的猫长大后捉老鼠不行,而且还喜欢在外面找其他猫打架。

因此它虽然外表好看,但没有用。

在他的启发下,其他同学都纷纷举了几个“外表好看没有实用”和“外表不好看却很实用”的例子。

“课文中还有没有你们认为可学的东西呢?”我又提问。

见学生王某(后天盲)举手,我示意他发言。

他说:“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我觉得人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有些人虽然长得好看或者穿得很
体面、很漂亮,但他们张口骂人、随地吐痰,不讲文明、不讲礼貌。

这样的人虽然表面上很体面,但对别人没有好处。

有些人虽然长得不好看,穿得也很一般,但是他们能乐于助人,遵守
公共秩序。

我觉得这样的人才是有用的人。

还有,落花生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你们同意她的观点吗?”
大部分同学对她的意见表示赞同。

陈某举手说:“那我刚才讲得也对啊。


下面又是学生之间激烈的争论声。

总之,双方都没有被对方的意见所俘虏。

他们进行这样
的争论使我很高兴,毕竟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的想法。

作为教师,我只能做一个忠
实听众,去听取他们的看法和想法。

课文学完之后,学生对落花生默默无闻奉献的精神都达成了共识,但对于喜不喜欢像花生
那样的人和人是否一定要讲体面,他们存在异议。

我没有把我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而是让他们
保留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得看法、想法和感情。

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

”学生作为一个学习的个体,他们在处理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时候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是好事。

因此,当学生有问题时,
教师要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教师只是在一旁给予引导,并在出现学生重大错误时给予指正。

许地山先生的这篇文章有着很强的文学性,《落花生》一文在当时那个特定的环境、特定
的背景下有其特定的意义,与我们当今社会有一定的差距。

学生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对事情
的理解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当他们在阅读同一篇作品时的反应一定是不同的。


师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对学生的思想要予以尊重,对他们的想法要给予褒奖。

只有
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到莫大的快乐,才能在他们内心升腾起学习的动力,树立起他们的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抓住时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放学
生的心态,让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解放、个性得到张扬,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