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学设计备课人课型新授课审核人授课日期
核心素养
目标1.通过学习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
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思维)
3.通过地球仪的学习,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球整体及局部区域的空间认知能力。

(区域认知)
4.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地理实践力)
思政目标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受到科学史的教育,激发学生探究性。

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难点: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教法合作交流、实物展示
教学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集备共案个案设计新课导入展示地球卫星照片。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

欣赏图片。

新课讲授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 图1.5,看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天圆地方→太阳和月亮→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影像。

教师: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也就是“天圆地方”学说。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

但这都是人们的直觉和猜测。

一直到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才用实践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船队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呢?
学生回答: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地球形状的生活实例
教师:生活中有哪些例子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
①海边看帆船:当我们站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
新课讲授驶来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帆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桅杆。

②月食: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的中间时,一部分太阳光正好被地球遮蔽,
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面上。

③学生自己思考,“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地球的大小
任务①:三组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任务②:1个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那么地球表面积相当于多少个足球
场的总面积?
1架客机飞行速度约800km/h,那么地球最大周长相当于沿赤道飞行多少小
时的距离?
太阳的表面积约为6.1万亿km²,约是地球的多少倍?
月球的周长约1万km,地球最大周长是它的多少倍?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认识地球仪
问题引领:①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的什么?
②地球仪和地球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小组合作,观察手中的地球仪,结合课本,回答:
1.地轴:假想轴。

2.南极和北极
3.经线、纬线
课堂练习指导学生完成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学生能够通过图文资料,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用数据和比较的方法描述地球的大小,认识地球仪地理事物分布特征以及能够描述地球仪上南极点、北极点、纬线、经线和赤道等重要的点和线。

课后作业参照课本P14的活动,尝试按照步骤(也可用自己的方法)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并和同学交流制作经验。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