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现状
刘进荣、阎岩、吴彦璐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高校奖学金、三好学生评比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就业推荐的重要参照指标,最早完全按照学习成绩排队,随着社会对加强综合素质的重视和呼吁,测评内容中加入了思想品德、文体活动、社会活动能力等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部分。

然而,无论综合素质测评如何操作,总会引发部分学生的不满甚至争吵,尤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观的今天,综合素质测评对人的思想、品德、技能等方面进行的人为量化,已经走入一种“学生排斥,老师头疼”的尴尬境地。

如何才能体现综合素质测评的科学性,保证评优奖励的公平合理,正确引导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热点。

为此,课题组将以综合
素质测评的现状为基础,拟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在素质教育观下更好地完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科学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思路。

一、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现状
课题组通过网络调查的形式,搜集到包括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四川农业大学、中北大学、山东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和太原科技大学等在内的全国十余所高校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办法和评价标准。

总体上看,目前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基础性素质测评和发展性素质测评两个方面。

基础性素质主要有德育素质、智育素质和身心素质三个指标,其中德育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集体观念、遵纪守法、道德修养等;智育素质指一学期内各门课程的平均加权分数;身心素质包括体育课成绩、参加体育竞技获奖情况、平时锻炼记录、心理健康水平等。

发展性素质主要有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两个指标,其中社会实践能力包括寝室卫生、参加公益劳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创新能力包括全国各类竞赛的获奖情况,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

较过去而言,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加大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引导和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生对综合素质测评的看法(列举一些问题及调查结果)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方面的综合表现,直接关系
到学生评优、入党和就业推荐的切实利益。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该项工作已被高校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臵上。

然而,在大学生心目中,综合素质测评着占据什么样的位臵呢?在他们成长成长的过程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为探究这些问题,课题组针对大学生对综合素质测评的看法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1、你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评定标准和细则了解吗?A、很不了解;B 不
太了解;C、一般;D比较了解;E、非常了解。

其中:选A的占1.5%,选C的占53% 选D的占28.5%,选E的占6.8%。

2、你认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能否体现一个人的综合能力?A、完全可以;
B、大体可以;
C、一般;D还不够全面,有待完善。

其中:选A的占1.25%,选B的占39% 选C的占39% 选D的占20.75%。

3、你对学校现行的加分情况满意吗?A、满意,因为加分有助于提高同学们
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拓展同学们的各方面技能,从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
展;B、不满意,因为学生干部的加分太多,导致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失去优越性,
对营造学习氛围不利;C、一般,因为加分有利弊,对于部分同学有益,
部分同学没影响,而部分同学却会因此迷失方向,影响学习;D无所谓,反正
加分总是部分同学,对我影响不大
其中:选A的占19.5%,选B的占35% 选C的占40% 选D的占5.5%。

4 、“参加公益事业(如献血等)加0.1分”,你认为该条款合理吗?A.合理,
这能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当代大学生的精神;
B.合理,现在的大学生对参加公益事业等活动一点都不关心,我们应大大鼓励,
0.1分不够,还可以往上调;C.不合理,把学生积极参加公益事业与加分相挂钩,会
使学生功利化;D.无所谓;
选A的占48.8%,选B的占15% 选C的占29.7%,选D的占6.5%。

5 、你对学生干部“加分”的看法?A、我认为:加分就偏离学生干部“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质,不应该加分;B、我认为:加分有利
于提高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应该加分;C、我认为:学生干部付出劳动与热
情,应该在某些方面给予补偿,加分是对学干工作的肯定,应该加分;D我认为:学生干部在各方面都应是标榜,因为加分,部分学生干部整天忙碌于其中影
响了学习,这样就不能起表率作用,不应该加分;E、我认为:作为一个学生干
部就应该从锻炼自我出发而不是为了加分。

选A的占8.5%,选B的占38%选C的占25%选D的占13%选E的占15.5%。

三、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前,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较为系统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综合素质测评难以发挥其预想的作用,有时甚至还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反感。

1、综合素质测评指标过于量化,很难全面反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综合素质分=德育素质分20%+智育素质分60%+身心素质分10%社会实践分10%+创新能力分(附加分)
如上述公式,目前多数高校均采用这种打分式的方式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过分地依赖量化考核。

但在实际操作中,能用数据准确表示的指标可以说少之又少。

比如德育素质分中的政治素质这一项,往往有诸如: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维护安定团结等指标,这一项用简单的分数来进行衡量,明显的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又比如纪律性这个标准,现行测评体系中只对迟到旷课做减分处理,但对作业抄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却不作测评,很难体现其公平性。

因此说,抽象的量化积分貌似精确,其实并不完全科学。

2、综合素质测评的功能定位不准确,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其本身的教育意义。

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基本都是在一学期结束后,对大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取得的成绩实行静态的测评方法。

它作为评优评奖的重要参考数据,导致部分学生对结果过分关注。

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综合素质测评比较关心的学生比例并不高,集中在少数能拿到奖学金的同学身上,而大多数拿不到奖学金的学生则对素质测评知之甚少,这显然违背了设立综合素质测评的初衷。

作为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素质测评应该在动态过程中发挥其教育和引导作用。

3、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比较严重,容易滋生学生的功利思想。

在大部分高校,综合测评成绩=德育分+智育分+体育分+附加分。

德育分基本是由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和部分学生代表评议出来的。

有些学生为了得到较高的德育分,在同学中拉帮结派,做表面文章,力图给老师留下好印象,这给一
些参与测评的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以很大的发言权,也就催生了一些学生以各种方式孝敬老师的不良行为。

有的学生为了加分而做学生干部,功利思想十足。

如果说学习成绩是考出来的还值得大家信服,德育都是根据感觉打出来的,平时表现又缺少诚信的记载,很容易使学生在勾心斗角中迷失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4、综合素质测评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脱节。

如今,用人单位在选拔大学毕业生时,除看学习成绩外,更是有选择地对政
治素质、创新意识、进取心、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外语、计算机水平,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地素质提出了要求。

现行的综合测评体系尽管加入了这方面的要求,但具体的操作状况并不乐观,很多高校只重视给学生加上分数,却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致使加分政策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由此导致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无法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及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提供比较具体的依据,容易造成社会需要与大学生自我定位的错位。

同时,由于对大学生的测评实行了综合的量化考核,很难发现在个性和单项素质上有突出表现的人才,这就出现了学生毕业后,一些在大学综合测评中并不靠前的大学生发展较快的现象。

四、对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思考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优劣,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的发挥。

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不应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尽可能地逐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1、加大综合素质测评的教育意义。

综合素质测评的功能不只是为了评奖,还有一个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估、自我激励的训练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测评发挥其有效作用。

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将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仅仅作为评奖评优的依据,甚至为了评奖而测评,为了评奖而左右测评的方式和内容,盲目的将测评结果进行量化排名,加分,这使得综合素质测评失去了他原本的意义。

因此,素质测评不仅应使学生了解自己在班级的排名,更应使学生本人、家长以及用人单位获得自己最关心的信息,包括评价者对学生的德性、人品,工作水平,处事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描述,对学生存在的优缺
点的评价,对其发展方向的建议等等,以便于学生可以根据这些评价和建议重新审视自己的表现和价值,做出新的角色定位,及时调整行为方式和心态,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构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测评体系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评价方式各有特点。

定量评价结果清晰明了,易于操作。

然而,由于学生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学生在活动中行为表现的不确定性,人们很难对学生活动中的所有行为进行准确的数量化测定,所以,要加入适当的定性分析,以定量为主,记实与评议相结合。

即在简单的数字基础上加上适当的描述性话语,更加形象、科学地反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并进行
纵向和横向的全面比较,发现学生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横向比较,即使学生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臵,通过既定目标进行自我对照、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

纵向比较,即与自己之前取得的成绩相比较,包括学习成绩的纵向比较,单项素质的纵向比较,能力发展的纵向比较等等,发现进步的地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发展。

4、加大方案宣传力度,做到测评工作的公开透明。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多数学生对综合素质测评的目的和评价标准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其次,增加透明度,做到“三个公开” 。

一测评人员公开,由各班民主推荐产生。

二测评过程公开,要不断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及时纠正测评中存在的问题。

三测评结果公开,要将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尤其要对每位学生加减分要说明具体原因。

5、不断总结测评工作经验,在实践中完善测评体系,动态更新测评的指标。

任何一个测评系统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暴露其弱点和不足,以利改进和发展。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也是一样,也将受到实践的检验和制约。

为此,我们在实施测评系统的全过程中,要不断根据新情况、新特点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总结和提高,以求更完美的系统结构方式投入运行。

总之,综合测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制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科学的综合测评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