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新探 王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新探王勇
发表时间:2017-02-06T15:14:58.410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2期作者:王勇
[导读] 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以审美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69中学830001
摘要: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焕发, 如何使学生在美术课中兴趣盎然,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去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方法探索
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以审美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

美术教育不仅是指艺术技巧的教育,也是指根据美的规律实行的一切教育。

如何完成美术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中心任务,使之成为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有机因素。

笔者认为,不仅要开设开展好美术课程和各种课外活动,更要加强对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克服以往美术教育中诸多弊端,确立新理念,探索新方法。

一、注重提高学生的欣赏力
美术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

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

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

曾在上海举办“法国250年绘画作品展”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我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这类写实作品。

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我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

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也是美术教育教学的难点。

而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常见的美术欣赏教学有以下几种类型:
1.教师引导型——教师对美术作品或是对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讲解、说明。

2.讨论问答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教师作为援助者,就作品或欣赏知识、原理提问,学生回答。

3.学生随意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

无论何种的尝试,都不可以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

二、提高美术老师对学生作品评价的有效性
1.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注重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注重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因为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的基础上的,所以审美价值必然会具有客观性。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由于地域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别,人们有可能会出现差异很大的价值观。

对同一作品在实际的欣赏中,不同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如当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或朋友时,再愉悦的形式也不会让其感觉到丝毫快乐。

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遇到了愉快的事情,即使是在大雨滂沱的时候,也会感觉到欢乐,畅快淋漓。

2.高中美术教师一定要提高对学生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欣赏关注审美价值的客观性,还要提高学生对审美评价的社会功利性,这是由人潜意识中对审美判断的利害判断决定的。

作为一个具有思想与意识的人,在进行审美评价的时候,必然会受到自己潜意识内的伦理价值、认知价值以及利害判断的影响,如将宏大壮观的战斗场面看作艺术的话,尽管其场面宏大而震撼,但是我们却难以接受,因为我们潜意识里的伦理价值与道德判断知识使我们拒绝接受这样的艺术。

3.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尽管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但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与审美评价却带有主观上的多样性,二者并不矛盾。

因为审美的行为是由审美主体产生的,必然受到审美主体的知识和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审美评价的行为就必然具有主观的成分,而正是这些主观成分造成了审美评价难以统一。

三、加强培养学生审美与美术鉴赏能力
美术鉴赏教学是以美育为基础的,是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对当前普通高中学生的美术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美术鉴赏作为高中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于审美教育的发展、学生审美心理建构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如今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教学方法选择不当,诸如“传递——接受式”的课堂教学大行其道、“教师主控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度型”教学对学生给予过分自主,变成了学生课堂上的放任自流。

此外,根据调查问卷可知,当前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存在教材、教师、学生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高中的美术鉴赏课程本质是要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

美术鉴赏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对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课堂互动,营造和谐审美环境;二是紧扣学科特点,强调基本审美知识;三是展开对比鉴赏,提高视觉审美能力;四是传授鉴赏方法,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四、加强学校对美术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着引导作用和参与作用,而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终身学习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态,把教学看成是自己学习的一个方面。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对课堂教学不断进行研究和反思,努力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对于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学习生活经验,但对于同一作品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评价,而且他们的看法也可能是幼稚的和不全面的。

但是由于他们是认真的,表达的是真实的感受,因此教师要给予足够的认可和尊重。

同时,作为教学的
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要组织好生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他们不但可以从书本中学习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学到很多有关的知识。

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绘画作品还是工艺作品,无论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概念,都是艺术家们通过精心的构思并且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和时代的审美思想创造出来的。

美术家创作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艺术形式揭示某一主题之外,还有其更加深层的内涵和更加深刻的意蕴,它是一种文化和精神两个层面的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社会和时代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教师要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计算机的高效性,不仅能使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全新变化,而且能激起学生学好美术的热情。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将抽象的、难以被学生理解的美术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版。

[2]姜兴《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新探》.科教导刊,2013,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