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转型
一、总体特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阶段。
二、具体表现:
(1)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看: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定型。
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英法美为典型.建立起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另一种以俄德日为典型,保留浓厚的,专制色彩较浓。
(2)经济方面: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经济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能源利用)人类由蒸汽时代进人电气时代;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大企业时代);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为主,尤其在德国、美国表现十分明显;经济格局,英国逐渐失去优势地位,发展迅速并有赶超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可分三种类型:一是美德高速发展,实力迅速增强;二是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但实力尚强;三是俄、日,尤其是日本发展很快,但实力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
)
从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看,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3)科技文化:“电气时代”;相对论和提出,现代物理学发展;艺术流行。
(4)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看。
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斗争中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的爆发;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
(5)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看:革命。
三、转型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普及。
四、高考真题
1.(2019.4·浙江高考·2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发明家偶然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
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
这位发明家是( )
A.爱迪生 B.莫尔斯C.贝尔D.马可尼
2.(2019·江苏高考·19)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
拍摄的日蚀照片和随后的计算证实了如下观点: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
本次科考活动支持了( )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进化论 D.量子论
3.(2018·海南高考·19)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
A.城市化进展显著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工业化开始启动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4.(2018·海南高考·20)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
这一调整(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5.(2017江苏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6.(2017·海南高考·17)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
”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
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
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7.(2019全国卷II·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
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
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
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