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为例
基础知识梳理:
一、自然环境
1.范围和地形
东北地区范围包括: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是:
地貌格局:,由外向里依次是:
2.气候
(1)东北地区的气候:
所跨热量带:
热量分布:
降水分布: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3.景观
植被:
并广泛分布着
知识窗:冻土:分类及分布:
影响: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壤肥沃土壤类型及分布:
特点:
2.土地资源丰富
表现:面积;人均耕地;
耕地资源的分布:
宜农荒地的分布:
3.土地开发
(1)荒地的开发
形式:
结果:
(2)沼泽的保护
沼泽的生态意义:
保护措施:
【发散点1】东北地区在进行土地资源开发时产生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有哪些?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现有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6%左右.是我国人口少耕地多的地区.也是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①土地生产不高.土地利用不够合理。

本区低产田多.耕作粗放不因地种植;不宜耕种的土地进行了开垦.破坏了生态环境,粮食产量不高。

②忽视治理、保护措施、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如森林过伐、毁草开荒、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黑土层越来越薄。

同时由于地表沟壑增多.良田受到吞蚀。

其主要治理措施有:①实行合理的耕作制度.注意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如秸秆还田。

②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出发,坚持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相结合.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建立多功能的复合生态结构。

③植树种草.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

提高单产是
今后粮食生产的根本途径。

三、农业生产和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以占主导地位,农作物以
为主.建国后,相继建立了一批,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还是最大的
生产基地。

东北林区主要集中分布在。

其中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

2.农业布局
(1)东北地区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特点。

(2)表现:自东向西:
自南向北:
四、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黑土的开发
问题:
原因:
对策:
2.林业的发展
问题:
原因:
对策:
3.湿地的保护
问题:
保护措施
知识窗:
湿地含义:
功能:
东北湿地分布:
课后活动:东北特色农业
四大特色农业基地:
特色农业发展方向:
1.读“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半部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两地冶金、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是。

(2)图中③是我国工业基地,④是美国南部工业中
心。

(3)图中A农业带是.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
是。

(4)图中B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它在土地资源上具有
等特点。

(5)甲图中自西向东对应的地形是、、.其农业分别是、、,这种农业类型的更替主要受条件影响。

(6)乙图中自苏必利尔湖畔向南对应的农业带分别是、、.这种农业带的更替主要受方面的自然因素影响。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由图分析东北的地形结构
是。

(2)1 987年5月发生的特大森林火灾在图中的处,该处
森林
类型为.典型树种是。

(3)B处山脉名称是.其北面的河流
是。

(4)G处山脉名称是。

(5)河流:E ,F ,
H .I .其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为
流域,1 9 98年特大洪水发生在、流域。

(6)D处有我国最大的生态系统分布.为珍稀动物
、的聚居区,所以一定要注意开发与
相协调。

(7)D区主要粮食作物是,该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主要有哪些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