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小课题研究)
读写结合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读写结合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课题
阶段性总结
本课题旨在探究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性。
经过前期调研和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 读写结合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和开展实验,我们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读写结合的方式更加直观、生动,易于理解和记忆。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20名三年级学生,将他们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
控制组只进行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实验组学生除了课堂上的教学,还阅读了相关的优秀范文、编写互动小故事、分享写作体验等。
对于两组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组平均分明显高于控制组。
说明了读写结合的有效性。
2. 建议将读写结合纳入校内教学体系
作为一种更为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我们推荐将读写结合的方法纳入小学生作文教学的体系中,作为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应当注意读写结合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阅读、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也可以保持乐趣和好奇心。
3. 继续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小学生作文教学体系中融入读写结合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但目前的实验结果仅仅是初步探讨,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和深入数据分析。
我们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方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机制,以便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
学科之一。
而读促写是一种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本
文将探讨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的方法和效果。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给学生阅读优秀的作文,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灵感。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的作文,通过
朗读或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作文的美丽和思想的深刻。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
分析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作文中的优点和技巧,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另一种方法是以阅读为基础,结合写作任务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选择一篇与学生学习
内容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先阅读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观点,进行写作任务,如写一篇感受文章、写一篇观点表达类的文章等。
通过读后写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通过读优秀作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和创作激情,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学生能够学到一些写作技巧和
方法,提高自己的文采和修辞能力。
通过读后写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阅读理解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水平。
通过与实际生活结合的读写活动,可
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写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一、引言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读书是写作的基础。
读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来探究如何通过读书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以读促写的重要性1. 拓展知识面读书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丰富词汇量。
通过读书,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增加词汇量,提高写作的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学风格,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的水平。
2. 提高语言能力3. 激发写作兴趣读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写作。
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激发出自己的写作兴趣。
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分析和模仿,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激发写作的兴趣。
1.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语文水平,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想象力的童话故事、有趣的小说、优美的诗歌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美好,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在学生阅读完文学作品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风格。
通过分析,学生可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为自己的写作提供借鉴和启发。
3. 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在学生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让学生将阅读所得转化为自己的文字表达。
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如写读后感、续写故事、创作小诗等,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练习。
4. 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在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可以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指导性的批改,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针对性的反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提升。
以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绝大多数学生怕作文,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老师作文题目一出,学生就叫苦不迭,有的发呆,有的摇头,有的咬笔……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即学生的自身原因和教师的客观原因。
学生的自身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所处的区域限制,农村的家长缺乏对孩子智力投资的意识,大部分家庭没有太多的课外读物,没有良好的文化信息来源,导致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生活积累欠缺;二是读的书虽然很多,但会背的很少,语言积累不足;三是缺乏兴趣,练得少。
而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等语文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还有些教师重“写”轻“读”,造成学生写作时无米可炊,妨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所以对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为此,我们特提出“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项目。
二、研究目标1、总目标: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2、具体目标通过优秀课题成果的推广运用和完善,改变我校语文教学读写脱节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内容1、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故事会”、“读书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不同年级的要求也不一样。
)2、深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探索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
(1)通过课堂实践,初步形成以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2)通过课堂实践,构建有效的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堂教学。
(3)形成成熟的语文教学模式,行之有效的指导及训练学生。
3、将这种教学模式贯穿于语文教学,持之以恒的做下去,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以读促写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推进,英语教学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
以读促写策略是一种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旨在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本课题旨在研究以读促写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如何更好地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从而为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本课题将研究以读促写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重点探讨以下内容:1.以读促写策略的理论基础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以读促写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以读促写策略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4.以读促写策略在中考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二)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包括:1.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深入了解以读促写策略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情况。
2.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以读促写策略的认识和应用情况。
3.设计实验,对以读促写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实证研究。
三、预期成果一)学术成果1.撰写一篇以读促写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论文,发表在相关学术期刊上。
2.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展示研究成果,与其他学者交流研究经验和思路。
二)教学成果1.总结以读促写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经验,形成教学指南,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2.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研究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研究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因此,本次课程改革旨在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实现教学方式和研究方式的转变。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互动,只有秉承“用教材教”这一课改理念,才能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目标。
本课题针对初中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试教育下学生只知道被动地听,而没有时间思考并提出问题。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课题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课题标题建议:《“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一、背景与意义:在当前教育背景下,阅读和写作作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读写分离、读写分离的现象屡见不鲜,影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通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实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标:1. 深入分析读写分离现象的原因及影响,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2. 探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总结其有效性和适用性;3.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效果。
三、研究内容:1. 读写分离现象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和案例,深入剖析读写分离现象的根源,并提出改进措施;2.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3. 教学实践验证:选取实验学校和班级,开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收集数据,分析效果。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对读写分离现象及“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2. 案例分析法:收集典型案例,对读写分离现象进行实证分析;3. 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实践,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分析教学策略的实际效果。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份关于“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报告,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2. 在实验学校和班级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实践经验;3. 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可借鉴的推广方案,促进“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
综上所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读促写英语课题研究报告
以读促写英语课题研究报告## English Response.Title: The Impact of Reading-to-Writing Approach o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 Research Study.Introduction.In the quest for enhancing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educators have explored various pedagogical approaches. The Reading-to-Writing (R2W) approach 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technique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written expression. This research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the R2W approach on English learners'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Literature Review.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benefits of integrating reading and writing in language learning. R2W fosters a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exts,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enhanced writing fluency. By engaging in critical reading and analysis, students develop a stronger foundation for composing coherent and well-written essays.Research Design.Two English language classes were selected: one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ing the R2W intervention and the other as the control group following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The R2W intervention comprised structured reading sessions followed by guided writing tasks related to the texts.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preand post-test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writing proficiency.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tests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the R2W approach.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both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writing proficiency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R2W approach enhanced students' ability to extract meaning from texts, develop coherent ideas, and express themselves effectively in writing.Discussion.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R2W approach can be a valuable tool for improvi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By fostering a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ding and writing, students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structures, vocabulary, and writing conventions. The R2W approach empowers learners to express themselves clearly and effectively, enhancing their overal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Conclusion.This research study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supporting the efficacy of the R2W approach in improvi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By integrating reading and writing, educators can create engaging and meaningful learning experiences that foster students' cognitive and linguistic development. Further research is recommended to explore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he R2W approach and its applicability in diverse educational settings.## 中文回答:标题,以读促写英语课程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课本上一篇篇精彩的美文,老师和学生都能被深深地打动,学生发言积极,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但一到作课的时候,学生就一个个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段话来,即使能写出来的,也大多是错别字连篇,前言不搭后语。
为什么在阅读课上能言善道的学生,一到了作课就没内容可写了呢?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一是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数量有限,内容单一。
匮乏的课外阅读量直接导致了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
第二是新课改后的作课,有些内容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无法亲身实践,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来。
其实材的许多课文都文质兼美,既有着非常优美的文学语言、精巧的作品构思,也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体验,凝聚着编写老师的一片心血。
何不让写作训练以课文为依托,从“读”悟“写”,以“写”促“读”,进行“读写结合”呢?这样,学生有感而发,有内容可写,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学生的写作有两大源泉,一个是直接生活,一个是间接生活。
直接生活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间接生活是学生通过阅读得来的生活。
在农村这一特定的环境下,信息相对闭塞,学生的见闻有限,阅读质和量又都不高,进行读写结合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种教学策略。
读写结合是是指在语文教学情境中阅读和写作的相互作用和紧密联系。
我们的任务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吃透教材,认真地利用我们的教材,扎扎实实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这一思想。
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素材有了,写作兴趣也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让农村学生的作文真正有感而发,有话可写,有情可抒,而不再是生搬硬造,空洞无物的文章。
具体来说,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是:1.阅读品质有待提高现在小学的语文教学鼓励孩子阅读的阅读量基本可以达到要求,但是阅读品质有待提高。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作为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写作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促进写作的能力也是受到教师和家长们的认可和重视的。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的相关内容,并分享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阅读促写教学的意义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领略到各种文体、风格和表达方式,从中吸取一些写作的技巧和经验。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词汇量,为他们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
二、小学语文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1.选材多样化在小学语文以读促写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选用各种不同题材和文体的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校园生活、科普知识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本,提高他们的写作素材和表达能力。
2.启发式指导在学生进行写作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
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些问题,如“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你认为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从而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和理解,进而引导他们进行写作。
3.写作例句引导在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些优秀的写作例句,让学生学习优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些例句进行模仿和创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4.交流分享在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互相展示和交流自己的作品,借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一些启发和灵感。
5.多次修改在学生进行写作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多次修改和完善。
通过不断的修改,可以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路,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写作的质量。
1.教师的角色在小学语文以读促写的教学中,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教师应该在选材上精心挑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且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教师也应该多次进行评阅,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绝大多数学生都害怕写作文。
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课外阅读,没有素材积累,也没有生活底蕴,缺乏写作热情。
因此,小学教师需要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帮助学生逐渐提高作文能力。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提出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项目。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认读方法,增强学生的认读兴趣,为阅读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小学生研究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
XXX老师提出了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注意力适宜引到记忆类事物而不宜分散到难以理解的多种事物中去。
这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
XXX教授在其著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并指出这种“意义”,不但指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还指出,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
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
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
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
当然,反过来讲,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
因此,阅读与作文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读与写,确实存在着有机结合的客观依据。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课本上一篇篇精彩的美文,老师和学生都能被深深地打动,学生发言积极,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但一到习作课的时候,学生就一个个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段话来,即使能写出来的,也大多是错别字连篇,前言不搭后语。
为什么在阅读课上能言善道的学生,一到了习作课就没内容可写了呢?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一是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数量有限,内容单一。
匮乏的课外阅读量直接导致了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
第二是新课改后的习作课,有些内容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无法亲身实践,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来。
其实新教材的许多课文都文质兼美,既有着非常优美的文学语言、精巧的作品构思,也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体验,凝聚着编写老师的一片心血。
何不让写作训练以课文为依托,从“读”悟“写”,以“写”促“读”,进行“读写结合”呢?这样,学生有感而发,有内容可写,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学生的写作有两大源泉,一个是直接生活,一个是间接生活。
直接生活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间接生活是学生通过阅读得来的生活。
在农村这一特定的环境下,信息相对闭塞,学生的见闻有限,阅读质和量又都不高,进行读写结合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种教学策略。
读写结合是是指在语文教学情境中阅读和写作的相互作用和紧密联系。
我们的任务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吃透教材,认真地利用我们的教材,扎扎实实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这一思想。
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素材有了,写作兴趣也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让农村学生的作文真正有感而发,有话可写,有情可抒,而不再是生搬硬造,空洞无物的文章。
具体来说,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是:1.阅读品质有待提高现在小学的语文教学鼓励孩子阅读的阅读量基本可以达到要求,但是阅读品质有待提高。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阅读、写作、诗词、文言文等方面。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的能力发展,成为了教师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究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的方法和意义。
二、小学语文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1. 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有限,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时需要注意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水平,选择一些内容简单、生动有趣的小说、童话故事或诗歌等材料,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 阅读引领写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后,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可以是写作文、作文习题、情感写作等形式。
比如让学生围绕阅读材料中的一个情节或一个角色进行创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 阅读成果展示在促进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展示写作作品的环节,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
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写作得到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促进他们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4. 提供写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指导。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讲解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构思、表达等方面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写作的欲望,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2.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通过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可以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使其在写作时更加丰富多样,能够写出更加生动、具有表现力的作品。
3.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读书可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他们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创新思路。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而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
在小学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一、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积累丰富的知识和语言素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表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重视阅读促写的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以阅读促写的教学策略1.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材料。
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寓言、诗歌等文学作品,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还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如家庭、友谊、爱情等,让学生能够有所感悟。
2.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可以设计理解文意、归纳概括、辨别事实与观点等不同类型的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阅读学习。
3.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表达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写作表达。
可以设计一些故事写作、读后感、书评等写作任务,让学生将所读材料的内容进行整合和表达,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三、小学语文以读促写的实施效果四、小学语文阅读促写的教学思考在实施小学语文以读促写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几点思考和准备。
要注重选材,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语文的两个基本技能,读能力和写能力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
而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出现,更是极大地拓展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小学语文以读促写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效果。
一、以什么样的阅读方式促发学生的写作能力?1. 细致入微的品读细致入微的品读是指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对文本材料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体味,从而提炼出文本独有的韵味和特点。
针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细读、慢读、准读,力求做到“字字句句贯穿心灵”。
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在发现文本中的奇思妙想时,能够及时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素材。
2. 有意识的模仿阅读是一种模仿的过程,有意识的模仿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阅读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写作特点和技巧,然后要求学生仿写类似的内容。
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拓展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交际性的阅读交际性的阅读是指读者在阅读时,要求与文本进行互动,积极地与文本达成共鸣。
在学校阅读活动中,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分享和讨论,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本中的情感和思维内涵。
在写作中,也可以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际方式,进行文字的交流和表达,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读促写教学的实施效果如何?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是在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进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
落实以读促写教学的实施,可以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效果:1.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以读促写教学是一种综合型教学,它倡导广泛阅读和写作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更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阅读、写作和讨论等活动,学生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2. 优化学生的评价标准以读促写教学模式,通过选取优质文本、展现语言韵味、加强写作训练等方面,优化学生的写作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读写的能力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读促写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读的重要性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取丰富的语言资源,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观点,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
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通过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的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环境。
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二、写的重要性写作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和归宿,是学生成为优秀的读者、优秀的思考者和优秀的表达者的重要手段。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巩固阅读所获得的知识,把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以阅读为基础,以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为素材,进行创作。
要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表达,如何修辞等,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读促写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读促写的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读文本、分析文本、模仿文本和创作文本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读促写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选择适当的文本: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选择适合他们阅读和模仿的文本,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诗歌等。
这些文本可以具有较明确的情节、较生动的人物形象,或者具有较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2.读文本、分析文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应该通过精读和泛读,对文本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中。
以读促写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读书,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作品,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对写作有更好的启发和帮助。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进行一次探究。
1.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小学生阶段,学生的知识面是非常有限的,而通过读书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内容,增加知识储备。
而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思路,帮助他们写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
2. 提高语文素养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读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一些不同风格和风貌的文章,有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
3. 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优秀的文章往往能够给人以启发和灵感,通过读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作品,从中获取灵感,启发学生的写作创意。
4. 培养读写能力读书和写作是互相联系的,通过读书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写出优秀的作品。
二、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的方式1. 注重阅读导向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阅读导向,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读好书。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推荐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培养阅读兴趣。
2. 结合课文和阅读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文和一些经典阅读材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读书,学习优秀的文章,理解文章中的意义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鼓励学生读书笔记和心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话语表达对书籍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学生对书籍的理解和阅读的兴趣。
4. 组织读书分享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向同学推荐好书,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5. 配备丰富的阅读资源学校图书馆和教室应该具备丰富的阅读资源,有助于学生多样性的选择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探究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写作则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指的是通过广泛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面我们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来探究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1.扩展知识面: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阅读各种主题和类型的文本,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增加他们的阅读见识和阅读量。
2.提高阅读技能: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提高阅读技能的过程。
学生通过读书,不仅能够提高其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也能通过模仿书中的语言表现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发展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文本,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字组织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阅读也能帮助学生了解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1.形成多元化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包括课外读物、文学作品、科技阅读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由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快乐与收获。
2.开展阅读活动:教师可以组织阅读沙龙、读书分享等活动,增强学生阅读的意识和热情。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观看电影、课堂演讲等形式,将阅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加强阅读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当难度的阅读材料。
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写读后感等方式,促进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深入思考,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4.写作训练:教师可以结合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例如让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后,进行文章整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
通过写作练习,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加以整理和深入理解,并练习自己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知识和思维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加强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写作进行自我思考和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读促写,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课题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怕写作文的现象。
在一次“语文课,你喜欢学习什么内容”的问卷调查中,选择识字、听说、阅读的同学远远高于选择写作。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怕写作文,成了语文学习中的一大拦路虎!究其原因,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着“高”、“难”、“死”三字现象:“高”为目标高,不顾学生客观实际,人为的拔高要求,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作文,不仅要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还要讲究表达的技巧,结构的安排,真是面面俱到,使学生无所适从。
“难”为操作难,两节作文课的时间,教师从审题到中心,从内容到语言,讲得口干舌躁,学生则听得一头雾水,习作时更是步骤繁多,选材、提纲、草稿、评议、修改,抄写,教师批改后还得再改,再抄,真是一道没完没了的工程。
“死”为形式死,教师常常不愿像准备阅读课那样去创设生动活泼的作文情境,构建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模式,教起来总是走老路,规定要求、圈限思路,形式单一,学生学习不投入,,写作无激情,为作文而作文。
正是上述的“目标过高”、“操作过难”、“形式过死”的作文教学问题使得学生远作文、厌作文、甚至怕作文,更难以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境界。
因此要让学生爱作文、乐作文,只有改变作文“高、难、死”的现状,改变学生的情感和操作技能,让它变得更加平易近人!本学年,我们将继续“以读促写,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1、在阅读材料中,往往有具体的场合、景象和境地,通过教学营造了情感的氛围,使学生如置身其中,会产生相应的体验,情动而辞发,激发了写作动机和兴趣,作文就显得亲切了。
2、在阅读教学中,范文能示范性地把文章的结构格式、遣词造句,谋篇面局的方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形象地告诉学生怎样习作。
学生从范文中不但可以学习到语言和表达方式,还可以学到范文中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规律,而这些知识要是在作文课中直接讲解,易引起学生的厌倦,而通过学习范文,学生能自然领悟写作手法,此时作文,等于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手法,趁热打铁,减少了作文的困难度。
3、可以借鉴文章的材料、词句,文章的材料使学生举一反三,文章的词句准确、新鲜,学生正想试用,这样通过读写结合,解决了学生无米之炊的问题,作文就容易了。
4、读写结合中的习作训练,常以练笔的形式悄然出现,它范围小,篇幅短,减缓了作文坡度,当堂完成,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消除了学生心理上对“作文”的畏惧感,学生更易体验成功的乐趣,因此更加平易!三、研究的原则:1、自主性原则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者和认识者,整个研究过程最终是以学生的实践和认识为归宿的。
就以读促写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去自主探究未知,最终获得问题解决的过程。
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等,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
要竭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这也是以读促写区别于其他各种教学模式的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
2、探究性原则学生开展以读促写研究,学生亲历探究的整个过程,充满了发现知识的快乐和完成任务的喜悦,从而实现“我探究我快乐,我快乐我探究”的教学境界,因而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
3、开放性原则这是由学生心理发展和以读促写研究的特点决定的。
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以读促写都具有开发放性,教材在学习过程中是个引子和例子。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生观、发展观、创造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空、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努力实现开放原则,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足够的有利条件。
4、差异性原则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的差别,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品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教师应该承认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唯一性、独特性,每个人都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的可能性。
要把“差异”作为一种个体内在的财富来精心呵护和培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用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寻求最佳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
我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不同的收获,获得不同的发展。
否则,往往会削弱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致。
5、合作性原则今后的社会既有竞争更需合作,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缺少充分的机会和条件,研究性读写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得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
6、激励性原则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以激励的教育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便会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自觉的发展。
在研究性读写中,教师必须拿起激励武器,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念和树立起再创佳绩的信念,促使学生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7、成功快乐原则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应当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
”这就是说,教学不应该使教师感到烦恼,不应该使学生感到厌恶,它应该使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最大的快乐——研究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这就是以读促写教学成功快乐原则的内涵。
它要求让学生感受成功快乐,同时教师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成功快乐原则关注的是学生和教师参与以读促写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系统。
学生成功快乐的心境,是研究性读写得以实施的软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体念成功的快乐。
在以读促写中,教师崭新的角色定位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合作者。
教师组织教学,是与学生共度美好的生命历程,得到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同快乐、共成功、齐发展。
以上七条原则,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运用这些原则,每一条教学原则都不会单独起作用,它们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课题实施的内容:(一)以读促写的方法:1、模仿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
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应利用这一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指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怎么写”的知识通过模仿运用到作文实践中,让学生在模仿中形成写作技能,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和条理性,真正做到“以读促写”。
模仿可以有以下几种:(1)、对照模仿式。
它是直接从模仿对象处学习其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特点,依样在自己的作文中使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是结构的模仿,也可以是情节的模仿,可以是人物塑造的模仿也可以是语言技巧的模仿。
(2)、借题发挥式。
它是相对于对照模仿来说的,不是一对一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对更多对象认识感悟的基础上把其中印象深刻之处巧妙的应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赋予他全新的意义。
(3)、创新发展式。
它是指在原作的思路,进行创新改造,融入自己的情感,增加自己的新的生活体验和素材,这是对原作的创新与再创造。
2、改写①变换叙述人称,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述同一内容。
如把第一人称改第三人称叙述等等。
②变换叙述方式,让学生换一种方式来叙述同一内容。
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
这些古诗的内容浅显易懂。
写景的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叙事的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以要学生将这些古诗改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
③变换篇幅,如把具体的内容缩写,把概括的内容扩写。
3、想象写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的中间或结尾都留有空白点,给读者留下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可发挥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将课文的空白点想象写补充完整。
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能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
想象的方式可以有以下一些:(1)、看图想象。
让学生看着课文插图展开想象,用语言描绘,通过想象写,学生在情景中体验了角色心理,学习运用内心描写的方法,而且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换位想象。
将自己与作者换位或与文中的角色进行换位想象后写作。
(3)拓展想象。
课文有些地方写得含蓄,或简练,或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拓展的空间。
学这样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把简练的地方补写完整,把含蓄的地方进行填充和扩展,把文中未尽之意,按原文思路加以想象与延伸,作到妙笔开生面,续出新格局;或者对一些有意义的童话或寓言故事进行拓展想象,写出更丰富多彩的结尾。
4、组合写:所谓组合写即“移花接木”。
是指将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摘录下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拓展文章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这样重新组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5、读后感:有些文章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
学生如读文有感,就从读后的感慨入手写一写读后感。
教学完一篇课文,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试着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认识,作文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以读促写的形式(1)、内容提挈型。
可围绕课文中心设计练笔,引导梳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印象。
(2)内涵挖掘型。
可抓住内含丰富,语义深刻的词句引导想象挖掘,借助形象显化语文。
(3)、创造想象型。
课文阅读后可激疑引思,促其创造想象,进而练笔。
(4)、条件变更型。
可变更课文第一条件,引导想象条件变化对事情变化的影响,进而练笔。
(5)、条件逆反型。
可逆反课文中某一条件,引导推理事情的发展,让学生在正反比较中强化理解。
(6)、体裁转换型。
可借助课文题材、转变叙述方法。
(7)、情境借用型。
可借用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变更内容,想象事情,进而作文。
(8)、专题评价型。
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进行专题评价。
小学低中段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说写结合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同时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而读正是积累的过程,写和说正是实践运用的过程。
将这二者充分结合,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
在学生的语文课程中,阅读课课时最多,它也担负着更重要的培养语文能力的任务。
因此在阅读课中进行读写和读说的训练,效果会更好。
而现在小学语文低中年段教学并不乐观。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向中年级靠:阅读教学中除了识字写字外,竟然充斥着大量的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忽略了对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