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4 2017~2018学年《分子与细胞》单元测试卷(四)-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20小题)
1.“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结构可扩大生物膜面积,有利于提高光反应的速率
B.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
C. 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
D. 有氧呼吸酶全部分布于线粒体中,有利于提高有氧呼吸的速率
【答案】D
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质壁分离就是指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B. 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中,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C. 质壁分离中的细胞经龙胆紫染色后可观察到成对的染色体
D. 将质壁分离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液泡颜色将变浅
【答案】D
【解析】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A错误;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中,水分进入液泡,而溶质分子不能进出,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错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所以没有染色体,C错误;将质壁分离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吸水,所以液泡颜色将变浅,D正确。
3.红细胞是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正常状态下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
下面是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态环境中一段时间内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该图说明的问题是( )
A. 水分比无机盐更容易进出细胞
B. 红细胞运输氧气依赖于血红蛋白
C. 只要将红细胞置于浓盐水中,细胞立刻就会失去功能
D. 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该图不能说明无机盐进出细胞的情况,A项错误;不涉及红细胞中血红蛋白运输氧气,B项错误;将红细胞置于浓盐水中,细胞不会立刻就会失去功能,C项错误;将人体红细胞分别生理盐水、蒸馏水和浓盐水中,由于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差别,水分子进出细胞,导致细胞形态改变,说明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D项正确。
4.下列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操作方法或结果正确的是()
A.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外界溶液的浓度越高实验效果越好
B. 绿色的洋葱管状叶可以作为“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材料
C.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能看到处于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的过程
D. 观察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时,需将洋葱内表皮细胞烘干后再染色
【答案】B
5.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外溶液浓度越大,发生质壁分离的时间越短
B.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通过积累溶质以防止质壁分离的发生
C. 神经传导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作用,不需要消耗能量
D. 农作物根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土壤中矿质元素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及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知识,要求考生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及影响因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细胞外溶液浓度越大,细胞失水速率越高,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时间越短,A正确;海水中的海藻细胞通过积累
溶质以增大细胞液浓度,防止质壁分离的发生,B正确;神经传导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作用,需要消耗能量,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农作物根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土壤中矿质元素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6.以下是显微镜下观测到的同一个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的镜像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①②③④构成原生质层
B. 视野中呈现紫色的部位是③
C. Y时结构⑤中的自由水显著减少
D. ⑥空间大小与外界溶液浓度呈反比
【答案】C
7.某学习小组为研究R物质对培养液中来自同一组织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实验如下(培养3天后观察):(甲组)胡杨细胞悬浮液 + 培养液→ 细胞形态全部正常
(乙组)胡杨细胞悬浮液 + 培养液+ NaCl → 部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丙组)胡杨细胞悬浮液 + 培养液 + NaCl + R物质→ 细胞形态全部正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变小
B. 将乙组胡杨细胞转移到清水中,质壁分离的细胞不能复原
C. 实验期间,丙组胡杨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
D. 实验期间,丙组胡杨细胞外溶液的浓度高于乙组
【答案】D
【解析】发生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变大,A项错误;将乙组胡杨细胞转移到清水中,质壁分离的细胞会复原,“部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说明NaCl浓度不是过大,B项错误;因为是在3天后观察,丙组胡杨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进行了复原过程,C项错误;实验期间,丙组胡杨细胞外溶液的浓度高于乙组,D项正确。
8.神经损伤后产生的信号会激活脑室下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向脑内病灶迁移和分化,从而实现组织修复。
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
B. 组织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C. 神经细胞若产生兴奋,则膜内K+/Na+的值增大
D. 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消耗ATP
【答案】C
9.“骨架或支架”常形容细胞的部分结构或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无关
B.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他生物膜无此基本支架
C. 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D.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指连接单体的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
【答案】D
10.以下对生物学史以及生物学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所用的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都需现用现配
B. 观察线粒体可以用健那绿染色,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C. 科研上鉴定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
D. 1925年,荷兰科学家以丙酮和人的红细胞为材料,测得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为连续的双层
【答案】B
【解析】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所用的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都需现用现
配,A项正确;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B项错误;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透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细胞不着色,而死亡的细胞因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便可进入细胞将细胞染成蓝色,C项正确;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双层,D项正确。
11.图甲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乙中的D是受体蛋白也是通道蛋白
B. 图乙中C的跨膜方式是易化扩散
C. 图甲中的A与B都是可以运动的,体现了选择透过性
D. 图乙中C与D结合后F上的电位一定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
【答案】A
【解析】图乙中的D是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也是钠离子通道蛋白,钠离子内流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A正确;图乙中C的跨膜方式是胞吐,B错误;图甲中的A是蛋白质分子,B磷脂双分子层,两者都是可以运动的,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若C为兴奋型递质,则C与D结合后F上的电位可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若C为抑制型递质,则C与D结合后F上的电位不会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D错误。
12.下图为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示过程会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B. 气味分子引起Na+通道开放导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C. 图示过程体现了膜蛋白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和运输功能
D. 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才能产生嗅觉
【答案】B
13.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D共同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B. 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膜上,物质D的种类与正常细胞完全相同
C. 若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则K+以a方式进入细胞
D. 若是胰腺细胞膜,则b、c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胰蛋白酶以d方式分泌
【答案】C
【解析】图中的B是磷脂双分子层,它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A项错误;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膜上,物质D(糖蛋白)的种类也不相同,B项错误; 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需要载体和能量,C项正确;胰蛋白酶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而d方式为协助扩散,D项错误。
14.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些膜蛋白可作为载体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
B. 膜蛋白都能移动使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有些膜蛋白使专一的化学反应能在生物膜上进行
D. 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答案】B
1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物质都是蛋白质
B. 破坏小鼠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后,免疫水平基本不变
C. 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D. 胰岛素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来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知识,要求考生明确细胞以胞吐的方式可分泌蛋白质、神经递质等多种成分,浆细胞能通过高尔基体的作用加工并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胰岛素等动物激素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来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进而正确答题。
细胞膜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物质可能是蛋白质,也可能是乙酰胆碱等其它神经递质,A错误;破坏小鼠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后,浆细胞不再具有加工并分泌抗体的功能,体液免疫水平明显降低,B错误;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其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信息,仍具有全能性,所以用根尖细胞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C错误;胰岛素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来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正确。
16.在母乳的初乳中包含了婴儿期生活最重要的免疫活性物质——抗体,可以帮助抵抗肠道病原体。
初乳中含有特殊糖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可保护抗体在消化道内免受破坏,确保其到达肠道后仍具有活性。
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母体抗体分泌与巨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相同
B. 蛋白质会被消化道消化,母乳中的抗体不能在婴儿体内发挥作用
C. 母乳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是在婴儿的肠道里起作用
D. 抗体的合成不一定消耗能量
【答案】C
17.质膜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如图所示,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与B都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B. 质膜的选择透性与物质A和B都有关
C. 图中d运输方式一定为主动转运
D. 二氧化碳运输方向不可能为方式b所示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两者都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两部分,A正确;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的成分磷脂和蛋白质都有关,B正确;图中d方式消耗了能量,需要载体的协助,一定是主动运输,C正确;图中D是糖蛋白,处于细胞膜的外侧,则b方式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过程,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D错误。
18.盐碱地中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a+进入液泡与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相同
B. Na+进入液泡的过程受土壤板结程度的影响
C.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D.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的吸水力
【答案】D
19.农业上有一句关于锄地(中耕松土、除草)的谚语:“锄头下面有肥”。
以下关于该谚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锄地有利于植物根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B. 锄地的同时给作物进行施肥
C. 锄地加速了有机物的分解
D. 减少了杂草与植物的竞争
【答案】B
【解析】锄地增加了土壤的含氧量,促进了根细胞的有氧呼吸,可为植物根部对矿质元素的主动吸收过程提供更多的能量,有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A项正确;锄地仅是改善了土壤的透气性,增加了土壤的含氧量,有利于需氧型微生物的繁殖,加速土壤腐殖质中有机物的分解,进而增加了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但锄地的同时不能给作物进行施肥,B项错误,C项正确;锄地除去了杂草,减少了杂草与作物的竞争,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D项正确。
20.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B. 氧气浓度不会影响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K+的主动吸收
C. 胞吞与胞吐均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D. Na+进出神经细胞均需要消耗ATP
【答案】B
二、非选择题(5小题)
21.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如图甲所示),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开启。
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气孔开闭由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引起的,某兴趣小组用0.3g/mL蔗糖溶液和清水进行相关实验。
实验宜选择______________(填“洋葱鱗片叶”或“蚕豆叶片”)作为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
当叶片表皮处于0.3g/mL蔗糖溶液中,气孔处于____________(填“开启”或“关闭”)状态。
(2)淀粉一糖的转化(如图乙所示)是解释气孔运动机理的学说之一。
在光照下,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C02浓度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引起pH升高,使淀粉磷酸化为葡萄糖一1—磷酸,保卫细
胞渗透压升高,细胞从邻近的表皮细胞吸水,气孔开启。
根据该学说,夜间气孔会关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蚕豆叶片蚕豆叶片表皮气孔数目较多,易于观察叶片表皮所处液体的浓度关闭(2)降低夜晚,保卫细胞的光合作用停止,有氧呼吸产生的C02积累,细胞pH降低,葡萄糖一1一磷酸合成淀粉,保卫细胞渗透压降低,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22.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请分析回答: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是(填数字和文字),由于蛋白质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细胞识别与图甲中的化学成分(填数字)有关。
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的膜转运蛋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3)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 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乙所示。
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4)下图表示三种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
图中图1、图3这两种生物膜的名称分别是、。
(5)图中的蛋白质复合体都具有和的功能。
【答案】
(1)①磷脂双分子层
(2)2和4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4)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
(5)载体 ATP合成酶
23.为探究膜的透性,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
请分析回答:
(1)据图分析,a管与b管液面变化的原因是。
(2)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形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
②一段时间后,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50~65℃)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①;
②。
【答案】
(1)b管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a管内蒸馏水浓度
(2)等量蔗糖酶(适量的)斐林试剂
①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
②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24.如图为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的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A步骤中的实验材料是取自洋葱鳞片叶的(填“内”或“外”)表皮。
(2)B步骤主要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_______的大小以及_________的位置。
(3)请描述C步骤的操作方法:。
(4)某学生在F步骤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
(5)步骤B、D、F分别是对临时装片进行的三次观察。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步骤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D步骤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B步骤的显微镜观察
(6)通过实验发现,蔗糖溶液浓度不适宜会造成实验失败。
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的研究课
题:。
【答案】
(1)外
(2)液泡原生质层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
(4)质壁分离时间过长,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5)B
(6)探究蔗糖溶液浓度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
(5)B 步骤不能观察到较大的细胞质基质,可观察到紫色大液泡,A错误;D步骤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B正确;吸水纸的目的是使蔗糖溶液或清水通过洋葱鳞片叶,使其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C错误;B步骤观察是为了前后对照,不能省略,D错误。
(6)蔗糖溶液浓度不适宜会造成实验失败,据此拟定的相关的研究课题为:探究蔗糖溶液浓度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
25.图1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通过,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
图2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的变化,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甲代表;从细胞膜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膜。
(2)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事实。
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3)图1中d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图2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与图1中的
(填序号)一致。
(4)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的活动。
(5)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于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
而且柽柳还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②实验结论:
a.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主动运输。
【答案】
(1)磷脂双分子层选择透过性
(2)磷脂分子(脂质)
(3)自由扩散④
(4)载体蛋白
(5)①完全抑制有氧呼吸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
②a.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被动运输 b.若甲组吸收速率明显大于乙组吸收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