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肢位摆放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误?
患肢和躯干成角不够,手悬空
足悬空
仰卧位
优点: 强化患侧肢体的伸肌优势 缺点: (1)容易受紧张性颈发射的影响,激发异常反射活动 (2)强化病人上肢的屈肌痉挛和下肢的伸肌痉挛 (3)易引起骶尾部、足跟外侧和外踝压疮 尽量缩短时间或与其他体位交替使用!!
要点: 床铺尽量平整; 头固定于枕头上,避免过伸、过屈和侧屈,面部朝向患侧; 患侧上肢:患肩下垫一小枕,使与健肩同高;患侧上肢向外固定在枕头上,和躯干呈90°角或大于90°;肘、腕尽量伸直;手心向上,手指伸展、分开; 患侧下肢:患臀至大腿外下侧放置楔形枕头,防止下肢外旋;膝关节垫起微屈并向内;踝处中立位,即足尖向上;
常见错误 头向健侧,患肩过高,手握毛巾卷,放在肚子上。 下肢垫枕未成楔形,足尖转向外侧
坐位
优点:预防肺部感染 缺点: 容易出现半卧位,助长躯干的屈曲 激化下肢的伸肌痉挛 无法支持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此卧位!!
要点: 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垫放枕头; 躯干:伸直; 髋部:屈曲90°,使上身正直,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双膝下可垫一软垫,使膝微屈; 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桌上放一枕头
良肢位摆放
偏瘫患者典型的痉挛模式
表现为: 头:向患侧屈曲,面部转向健侧 上肢(屈肌模式):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屈、手指屈曲 下肢(伸肌模式):骨盆患侧上抬并向后方旋转、髋内收内旋,髋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跖屈内翻
偏瘫患者异常的运动模式
联合反应:健侧上下肢紧张性随意收缩时,患侧上下肢也发生肌肉张力引起关节活动。
健腿下垫枕位置太靠前 ,患髋没有后伸
患肩没有牵出,躯干没有后仰,患肩受压.
错误
健侧卧位
最舒适的卧位 优点:(1)避免了患侧肩关节的直接受压 (2)减少了患侧肩关节的损伤 缺点:限制了健侧肢体的主要活动
要点: 床铺尽量平整; 头固定于枕头上,避免向后扭转; 背后放一枕头,使身体放松; 躯干略前倾。 患侧上肢:向前平伸,放在胸前的枕头上,和躯干呈90~130°角,肘伸直,腕、指关节伸展放枕头上,避免腕及手悬空; 患侧下肢:髋、膝关节自然弯曲,放在身前似踏出一步远的枕头上,踝关节尽量保持在中立位,避免足悬空; 健侧上肢:自然放置; 健侧下肢:髋关节伸直,膝关节自然微屈;
1、防止患者痉挛模式的发生 2、预防肩关节脱位.jpg 3、预防肩手综合征1.jpg 4、防止压疮发生 5、防止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
三、临床常用体位
患侧卧位 健侧卧位 仰卧位 坐位
患侧卧位
首选体位 优点: (1)伸展患侧肢体、减轻或缓解痉挛,使瘫痪关节、韧带受到一定压力,促进本体感觉输入 (2)利于健侧肢体的自由活动
良肢位摆放流程图
用物准备
评 估
自我介绍 (解释目的)
患侧卧位
病情评估
病人评估
头下垫一软枕高度10-12cm)
患侧下肢微曲,足踝呈90°角
患侧上肢与躯干呈80°-90°角
躯干略后仰
床铺尽量平整; 头下给予合适高度的软枕(一般10-12cm) 躯干略后仰,背后放一枕头固定,使身体放松; 患侧上肢:患肩向前平伸(可由家属以手法向前轻柔牵伸),患侧上肢和躯干呈80~90°角,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使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指张开,手心向上;
患侧下肢:髋部伸展,膝微屈; 健侧上肢:自然置于身上或枕头上 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在身前一枕头上;膝和踝关节自然微屈 。
主要内容
1、良肢位的概念 2、良肢位摆放的目的 3、临床常用的4种体位摆放要点(重点)
什么叫良肢位?
正确的卧位姿势 是指为保持躯体、四肢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正确的位置或保持正确的姿势,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位的作用。 良肢位与功能位的区别?
二、良肢位摆放的目的